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铬酸处理的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粘接性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宋俊 肖长发 +2 位作者 李娜娜 安树林 贾广霞 《玻璃钢/复合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9-32,36,共5页
本文采用不同浓度和温度下的铬酸溶液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表面处理。通过DSC、DMA、X-衍射和SEM分析纤维的结构,测试了纤维接触角、断裂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液酸浓度的增加,纤维表面刻蚀程度增加,层间剪... 本文采用不同浓度和温度下的铬酸溶液对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进行表面处理。通过DSC、DMA、X-衍射和SEM分析纤维的结构,测试了纤维接触角、断裂强度和层间剪切强度。实验结果表明,随着处理液酸浓度的增加,纤维表面刻蚀程度增加,层间剪切强度增大,而纤维表面极性不变;处理时间和溶液温度须控制在一个合适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酸 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 粘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辐射接枝法制备离子交换纤维的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齐鲁 白立峰 +1 位作者 李建立 叶建忠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7-99,共3页
以60Coγ射线为辐射源,对聚丙烯纤维在空气中进行预辐照,然后将样品置于丙烯酸水溶液体系中进行接枝反应。研究了辐射剂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纤维的力学性能、吸水率以及接枝率与离子交换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接枝率... 以60Coγ射线为辐射源,对聚丙烯纤维在空气中进行预辐照,然后将样品置于丙烯酸水溶液体系中进行接枝反应。研究了辐射剂量对接枝率的影响,纤维的力学性能、吸水率以及接枝率与离子交换能力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辐射剂量的增加,接枝率明显提高,接枝率可达到1600%以上。接枝后的纤维仍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很高的吸水性能,离子交换容量随接枝率的提高而不断增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辐射 接枝 聚丙烯纤维 交换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固相法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4
3
作者 岳军 熊立堃 +2 位作者 苏立炜 余国民 尹翠玉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4-49,共6页
在高沸点非质子强极性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的作用下,使碱化处理的纤维素与尿素反应合成纤维素氨基甲酸酯。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凯氏定氮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广角X射线衍射仪、13 C-NMR核磁共振仪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产... 在高沸点非质子强极性溶剂N-甲基吡咯烷酮(NMP)的作用下,使碱化处理的纤维素与尿素反应合成纤维素氨基甲酸酯。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凯氏定氮仪、热重分析仪、扫描电镜、广角X射线衍射仪、13 C-NMR核磁共振仪对纤维素氨基甲酸酯产物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采用高沸点非质子强极性溶剂NMP的液固相法能够使碱纤维素上的基团部分被氨基取代,制得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纤维素氨基甲酸酯结晶度降低、热分解温度降低、结构疏松,预期有较好的溶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固相法 纤维素 非质子强极性溶剂 纤维素氨基甲酸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温等离子体引发聚丙烯薄膜气相接枝丙烯酸 被引量:10
4
作者 王月然 王振欣 +5 位作者 魏俊富 程春祖 任婉婷 付中玉 李健 聂锦梅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0-15,共6页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聚丙烯(PP)薄膜后在气相环境中引发丙烯酸在其表面接枝聚合。实验结果表明,接枝处理15 min即可使PP薄膜的接触角从97°降至32°,说明亲水性大幅提高。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丙烯酸已接枝在PP薄膜表面,生... 利用等离子体处理聚丙烯(PP)薄膜后在气相环境中引发丙烯酸在其表面接枝聚合。实验结果表明,接枝处理15 min即可使PP薄膜的接触角从97°降至32°,说明亲水性大幅提高。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分析表明,丙烯酸已接枝在PP薄膜表面,生成了众多1~2μm的凸起物。经10 min沸水处理后,接枝PP薄膜的水接触角无明显增加,揭示出气相接枝可有效克服单纯等离子体处理存在的时效性问题。在55℃下接枝丙烯酸15 min,PP薄膜的接枝率和接触角可分别达到0.45%和32°,是较优的接枝反应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等离子体 气相接枝 表面改性 亲水性 丙烯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封端剂对PA6/PEG嵌段共聚合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艳丽 郭子民 +2 位作者 刘思 张宇峰 尹翠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0-23,共4页
在己内酰胺水解开环聚合时分别采用己二酸(HDA)、癸二酸(DDA)、对苯二甲酸(TPA)和间苯二甲酸(IPA)作为封端剂来合成软段含量为10%的尼龙6(PA6)/聚乙二醇(PEG)嵌段共聚物(PEEAs10树脂);研究了不同二元羧酸封端剂对PA6/PEG嵌段共聚合的影... 在己内酰胺水解开环聚合时分别采用己二酸(HDA)、癸二酸(DDA)、对苯二甲酸(TPA)和间苯二甲酸(IPA)作为封端剂来合成软段含量为10%的尼龙6(PA6)/聚乙二醇(PEG)嵌段共聚物(PEEAs10树脂);研究了不同二元羧酸封端剂对PA6/PEG嵌段共聚合的影响。结果表明:封端剂为TPA时,原料转化率最高,产物相对黏度最高;不同封端型PEEAs10的相容性均较好,均未出现明显的相分离;IPA型PEEAs10的摩尔质量分布最窄,最均匀,HDA型PEEAs10的摩尔质量分布较宽且不均匀;TPA型PEEAs10只有α晶型,而HDA、DDA和IPA型PEEAs10均既出现α晶型又出现γ晶型。HDA、DDA、TPA和IPA型PEEAs10的结晶度分别为26.52%、24.82%、31.87%、29.9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酰胺 尼龙6 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嵌段共聚 晶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EG含量对PA6/PEG嵌段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思 李艳玲 +1 位作者 李忠银 尹翠玉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95-98,107,共5页
利用常规的己内酰胺常压水解开环聚合法,通过聚合过程中加入聚乙二醇(PEG)1000制得了PA6/PEG嵌段共聚物,研究了PEG的不同含量对PA6/PEG嵌段共聚物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 利用常规的己内酰胺常压水解开环聚合法,通过聚合过程中加入聚乙二醇(PEG)1000制得了PA6/PEG嵌段共聚物,研究了PEG的不同含量对PA6/PEG嵌段共聚物的影响,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差示扫描量热(DSC)、热重分析(TG)等测试对产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A6与PEG1000发生了嵌段共聚反应,两者之间以酯键相连并交替排列;PEG1000的加入破坏了PA6的分子结构,改变了晶型;随着PEG含量的增加,PA6晶粒尺寸越不均匀,PA6/PEG共聚物的韧性增大,弹性增加,熔点和结晶温度降低,相应的熔融和结晶的温度范围变宽,同时分解温度降低,但其加工的热稳定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内酰胺 聚乙二醇嵌段共聚物 分子结构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修饰聚乙二醇粒子的非等温结晶过程 被引量:2
7
作者 宋正红 张志英 +3 位作者 董知之 吴世臻 王曙光 宋娜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8-261,290,共5页
采用乙基纤维素对聚乙二醇(PEG)粒子进行表面修饰,通过对修饰后PEG粒子和未修饰PEG粒子进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研究PEG材料尺寸对非等温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表面修饰PEG粒子在球晶生长碰到皮材时结晶结束,而未修饰PEG粒子在... 采用乙基纤维素对聚乙二醇(PEG)粒子进行表面修饰,通过对修饰后PEG粒子和未修饰PEG粒子进行差示扫描量热(DSC)测试,研究PEG材料尺寸对非等温结晶过程的影响。结果发现:表面修饰PEG粒子在球晶生长碰到皮材时结晶结束,而未修饰PEG粒子在球晶生长一段时间后相互碰撞挤压直到填满所有空隙后结晶才结束;表面修饰后结晶半时间和结晶最快时间变短;表面修饰PEG粒子和未修饰PEG粒子在尺寸小于400μm时,表面修饰PEG粒子的结晶峰峰位向高温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等温结晶 表面修饰 聚乙二醇 DS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