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级反射式智能聚光塔仿真实验教学设计与改革
1
作者 赵地 张晟国 +1 位作者 谢广明 杜玉红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5-139,共5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塔式聚光器,分析了北斗定位追光算法对光能的利用率,运用模糊逻辑的PID控制算法,验证系统的鲁棒性,实现仿真实验教学研究与设计。对聚光镜场模型进行改进,得到三级反射光线分布规律。使用Tracepro软件进行光路仿真,根据... 设计了一种新型塔式聚光器,分析了北斗定位追光算法对光能的利用率,运用模糊逻辑的PID控制算法,验证系统的鲁棒性,实现仿真实验教学研究与设计。对聚光镜场模型进行改进,得到三级反射光线分布规律。使用Tracepro软件进行光路仿真,根据计算和仿真得到的阈值,搭配两自由度舵机,建立三级反射式镜场。并通过引导学生改进实验算法和设计多级镜场来提高系统追光的准确性以及聚光的效率等。知识仿真实验设计涉及机械、光学、电路以及控制等学科知识,功能扩展性好,实用性高。知识探索光电控制系统设计的仿真实验教学改革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太阳能 三级反射聚光 北斗追光算法 PID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卓越工程师培养 构建现代工程实训平台 被引量:63
2
作者 王浩程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3-85,共3页
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工程素质涵盖技术、管理、经济等多方面。高等工程教育要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优秀工程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必须深入思考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问题,从功能定位、环境建设、教学内容、运行模式等方面深化工程实践... 卓越工程师应具备的工程素质涵盖技术、管理、经济等多方面。高等工程教育要得到快速健康发展,实现优秀工程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必须深入思考工程实践教育基地的建设问题,从功能定位、环境建设、教学内容、运行模式等方面深化工程实践教学改革,构建贴近产业实际的工程实训平台,培养适应全球经济快速发展的杰出工程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工程教育 实训 平台 实践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项目的工程实训内容设计与实践 被引量:2
3
作者 刘健 蔡军 张彦春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66-69,共4页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职业技术类院校都有工程实训环节,而现行的工程实训体系大都是各工种独立进行的模式,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全局意识,针对此现状,提出了基于项目的工程实训模式。结合目前各高校工程实训的工种类型... 目前大多数高等院校、职业技术类院校都有工程实训环节,而现行的工程实训体系大都是各工种独立进行的模式,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系统的工程实践能力及全局意识,针对此现状,提出了基于项目的工程实训模式。结合目前各高校工程实训的工种类型,研制了一套基于四轴联动数控雕铣机的机电一体化实训平台,根据该项目内容分设了多个实训模块,通过整个过程的锻炼,学生们可以初步了解企业的管理理念和运营模式,明确各工种在实际研发、生产过程中的应用范围,并能够熟练掌握各工种的注意事项和操作技巧,从而达到当前对工科院校培养应用型和创新性人才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训 项目 四轴联动 机电一体化 实训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叉滑动窗口模型算法的非接触心率测量方法 被引量:1
4
作者 汤春明 张凯凯 +2 位作者 王慧泉 田磊 于翔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54-60,共7页
为解决传统接触式心率测量系统设备昂贵、操作复杂的问题,在远程光电容积描记法(remote photoplethysmography,r PPG)测量心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交叉滑动窗口模型(cross sliding window model,CSWM)算法的非接触心率测量方法。首先... 为解决传统接触式心率测量系统设备昂贵、操作复杂的问题,在远程光电容积描记法(remote photoplethysmography,r PPG)测量心率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交叉滑动窗口模型(cross sliding window model,CSWM)算法的非接触心率测量方法。首先调用人脸检测模型SSD300检测视频中的人脸,然后使用Otsu算法对人脸皮肤区域进行分割,并用形态学方法腐蚀皮肤之间的眼睛、嘴巴区域,同时用KCF算法跟踪人脸,并将人脸区域均分为2×2的大小,然后使用CHROM算法提取rPPG波形,最后运用CSWM方法对rPPG波形进行处理,得到实时变化的心率。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计算出的心率与同时用脉搏血氧仪测出的心率之间的平均准确率为97.9217%,Bland-Altman一致性系数达0.962302,完全满足临床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远程光电容积描记法(rPPG) 人脸检测模型SSD300 OTSU算法 KCF算法 交叉滑动窗口模型(CSWM) 非接触心率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间运动模拟平台中的滑车运动信息采集系统设计 被引量:2
5
作者 史风栋 史屹君 +3 位作者 苏焕鑫 陈广永 宗鹏 武鸿涛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093-3096,共4页
滑车运动信息采集系统使用有效的信息检测方法,精确地取得滑车在运动过程中的实时信息,为空间运动模拟平台提供了反馈数据。该系统以高性能的微控制器为核心,以CPLD相辅助,使用高精度光电编码器来协助微控制器精确采集滑车的速度信息;... 滑车运动信息采集系统使用有效的信息检测方法,精确地取得滑车在运动过程中的实时信息,为空间运动模拟平台提供了反馈数据。该系统以高性能的微控制器为核心,以CPLD相辅助,使用高精度光电编码器来协助微控制器精确采集滑车的速度信息;使用红外光电传感器对滑车的位置进行粗测,使用光电编码器对滑车的位置进行精测,将二者相结合取得了精确的位置信息;使用单片机内部的高精度定时器取得了当前的时间信息;使用ZigBee无线通信模块向微控制器发送来自滑车本身的触发信号。微控制器将上述数据整理后以特定的通信协议上传到主控计算机和控制单元,实现对滑车的状态分析和运动控制。空间运动模拟平台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具有很好的使用价值和实际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采集 光电编码器 红外光电传感器 CPL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指纹识别技术在电梯呼梯系统中的设计与实现
6
作者 史风栋 杜启飞 《控制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S1期111-114,共4页
由于指纹识别技术不断完善和趋于成熟,使其在现代化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指纹识别模块的硬件结构和指纹识别算法的软件流程,详细研究了在智能电梯的呼梯系统中指纹呼梯的工作过程,实现了呼梯系统的指纹识别功能... 由于指纹识别技术不断完善和趋于成熟,使其在现代化的智能楼宇管理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介绍了指纹识别模块的硬件结构和指纹识别算法的软件流程,详细研究了在智能电梯的呼梯系统中指纹呼梯的工作过程,实现了呼梯系统的指纹识别功能,丰富了现代化大厦的管理和检测途径,为智能楼宇的安防措施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纹识别 呼梯系统 指纹链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的高校大学生机器人创新实验室建设与探索 被引量:10
7
作者 赵地 谢广明 +1 位作者 杜玉红 王文涛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62-165,228,共5页
高校创新创业实验室是以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素养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通过机器人创新实验课程设置和内容改革、实践平台和师资团队建设、教学方法和模式探索等,建立理论... 高校创新创业实验室是以学生为主要培养对象,为提高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为核心素养而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平台。在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通过机器人创新实验课程设置和内容改革、实践平台和师资团队建设、教学方法和模式探索等,建立理论实践结合、教学科研互助、教师学生互动、课内课外联动、学校企业合作的培养方式,建立了机器人相关的专业课程—创新课程—社团活动—创新创业实验室—创新创业研究—科学研究立体交织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实现加入机器人创新实验室的团队学员获奖率和考研率,改革了线上线下多样化的教学模式,搭建了以机器人技术为支撑的多元化创新创业实践教学和科研平台,有效推动创新创业教育育人模式的创新、体系的完善、内容的优化、质量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实验室 创新创业教育 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机器人目标识别实验教学设计与改革 被引量:6
8
作者 赵地 杜玉红 +1 位作者 丁振宇 谢广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9期191-196,共6页
设计了一个自追踪摄像头云台控制机器人实验。文章从人体的检测定位及云台控制方面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得到了人体目标在视角中的坐标,又对舵机进行了目标控制。追踪目标的过程最终以Mobile Net-SSD网络模型为基础,... 设计了一个自追踪摄像头云台控制机器人实验。文章从人体的检测定位及云台控制方面阐述了系统的设计思路,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得到了人体目标在视角中的坐标,又对舵机进行了目标控制。追踪目标的过程最终以Mobile Net-SSD网络模型为基础,通过深度可分离的整合设计,改善了现有整合网络的复杂参数问题,从而优化了网络结构。后期将引导学生从改进本实验模型结构和图像预处理等方面提高最终算法的检测速度、检测准确率、识别准确率等。该实验设计涉及学科较为综合,功能扩展性好,实用性强,是机器人教学、机器学习实践与嵌入式系统相融合的创新实验项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教学改革 机器视觉 目标识别与追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封闭自由表面式静电纺丝喷头设计与优化
9
作者 刘健 王程皓 +1 位作者 董守骏 刘泳汝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215-225,共11页
针对静电纺丝技术中毛细针头纺丝产量低、自由表面式静电纺丝溶液体系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多叶片半封闭自由表面式静电纺丝喷头。利用MatLab软件对叶片截面曲线进行拟合,基于溶液分配均匀性建立喷头基本结构;借助Fluent流体压力仿真... 针对静电纺丝技术中毛细针头纺丝产量低、自由表面式静电纺丝溶液体系不稳定等问题,提出一种多叶片半封闭自由表面式静电纺丝喷头。利用MatLab软件对叶片截面曲线进行拟合,基于溶液分配均匀性建立喷头基本结构;借助Fluent流体压力仿真以及神经网络(BP)和模拟退火算法相结合的方法,计算出叶片内外层与中线的合适夹角,分别定为27°和50°;基于张力系数的计算推导出喷头内层和外层对液滴持握时间的理论公式,喷头内外层液滴持握时间分别为21.89 s和17.80 s;最后进行静电纺丝实验,验证该喷头叶片尖端可稳定形成12股射流,纤维薄膜面积可达1140~1440 cm^(2),纤维平均直径为275 nm,变异系数(CV值)为17.49%。研究结果对于开发稳定、高效、可控的静电纺丝纳米纤维制备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半封闭自由表面 神经网络 喷头设计 Fluent仿真 持握时间 多射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花瓣状多尖端静电纺丝喷头的电场模拟及优化
10
作者 刘健 董守骏 +3 位作者 王程皓 刘泳汝 潘山山 尹兆松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1-199,共9页
针对目前多针头静电纺丝易堵塞、针头之间存在边缘效应和无针头静电纺丝供液易挥发、泰勒锥位置不可控等问题,提出一种花瓣状多尖端喷头静电纺丝方法。喷头为半封闭式结构,上半部分为圆柱直管多流道结构,下半部分为花瓣状流道扩张结构,... 针对目前多针头静电纺丝易堵塞、针头之间存在边缘效应和无针头静电纺丝供液易挥发、泰勒锥位置不可控等问题,提出一种花瓣状多尖端喷头静电纺丝方法。喷头为半封闭式结构,上半部分为圆柱直管多流道结构,下半部分为花瓣状流道扩张结构,每层的花瓣之间的间距为4 mm,能够在花瓣尖端高电场诱导作用下激发多股射流;利用COMSOL有限元分析软件对下半部分花瓣状流道扩张结构的各个参数电场强度进行模拟,研究喷头下端花瓣数量、花瓣长度和花瓣排布方式对电场均匀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静电纺丝喷头花瓣数量为4对(8个)、花瓣内层长度为21 mm、外层长度为20 mm、接收距离为200 mm、电压为30 kV时,电场强度平均值为5.441×10^(6) V/m,变异系数(CV)值为5.58%,表明该静电纺丝喷头可激发较高的电场强度且分布均匀;最后采用静电纺丝设备进行纺丝实验,验证了该新型花瓣状多尖端静电纺丝喷头在静电纺丝过程中能够降低边缘效应,减小能耗,射流多且稳定可控,可进行规模化静电纺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花瓣状喷头 多尖端 COMSOL软件 电场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半封闭自由表面式静电纺喷头尖端参数对电场强度及其均匀性的影响
11
作者 刘健 王程皓 +3 位作者 董守骏 刘泳汝 尹兆松 潘山山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5-122,共8页
在实验过程中设计的半封闭自由表面式静电纺丝喷头,由于内外2层尖端电场不均匀,导致在纺丝初期外层开始形成泰勒锥时内层依旧是液滴,针对该问题,对此喷头的尖端进行电场分析和优化。利用COMSOL对喷头初始模型进行电场模拟,其尖端平均电... 在实验过程中设计的半封闭自由表面式静电纺丝喷头,由于内外2层尖端电场不均匀,导致在纺丝初期外层开始形成泰勒锥时内层依旧是液滴,针对该问题,对此喷头的尖端进行电场分析和优化。利用COMSOL对喷头初始模型进行电场模拟,其尖端平均电场强度为2710 kV/m,CV值为18%。将初始模型的叶片排布优化为对齐镊合和错位镊合并改变其尖端角度,根据实际模型测得外层尖端角度的变化范围为63.90°~160.78°,内层尖端角度变化范围为43.66°~170.22°,利用COMSOL对2种排列从内外层均为70°到内外层均为160°的模型进行电场模拟,将得到的仿真数据拟合成方程,当对喷头施加30 kV电压且接收极接地时,得到对齐镊合且外层为71°、内层为45°时尖端电场强度平均值为5643 kV/m,CV值为11%;错位镊合且外层为117°、内层为45°时尖端电场强度平均值为4773 kV/m,CV值为10%。再经过均匀电场的理论计算得出对齐镊合时喷头中轴线上2个点受到的电场力比错位镊合时分别小8.65%和14.96%,根据仿真模拟和理论计算结果得出,喷头采用对齐镊合且外层为71°、内层为45°时为最优,其尖端电场强度相对于优化前的模型提高了108%,,CV值降低了38.89%,故在同等条件下该模型不会因为内外电场不均匀而导致多射流不同步。实验过程中,改进的2种喷头在30 kV电压下均无液滴。对齐镊合喷头在20 kV电压下可以实现稳定纺丝,错位镊合喷头在24 kV下可以实现稳定纺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半封闭自由表面式喷头 电场模拟 电场强度 CV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课程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淮旭国 刘健 +2 位作者 贾文军 史风栋 徐国伟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68-171,共4页
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开设了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课程,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该课程的开设对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电子应用能力以及机电一体化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基于该课程开展项目孵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 为了切实有效地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开设了机械创新设计与实践课程,结合具体实例阐述了该课程的开设对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电子应用能力以及机电一体化综合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并介绍了基于该课程开展项目孵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的开展与实施。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进而提高大学生的创新与创业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创业教育 机械创新设计 工程实践课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室内激光雷达导航系统设计 被引量:10
13
作者 史风栋 刘文皓 +3 位作者 汪鑫 丁娟 史屹君 修春波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570-3575,共6页
小型无人机和移动机器人技术迅速发展,对室内导航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当前室内导航精度不高、导航设备比较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激光雷达定位和地磁传感器检测相结合的室内主动导航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激光雷达扫描室内环境,用... 小型无人机和移动机器人技术迅速发展,对室内导航技术的要求越来越高,针对当前室内导航精度不高、导航设备比较复杂的问题,提出一种采用激光雷达定位和地磁传感器检测相结合的室内主动导航方法。该方法首先使用激光雷达扫描室内环境,用采集到的数据拟合出室内地图,根据目的地信息和室内的环境信息来规划行进的路线;然后在行进中使用激光雷达连续地扫描得到数据与地图数据进行比较,来确定所处的位置,同时使用地磁传感器取得行驶的方向,二者相结合判断是否在规划的路线上行驶,及时地对出现的偏差进行纠正;最后通过搜索RFID地标确定是否已经到达指定位置。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室内激光雷达导航系统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能够较好地满足室内导航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雷达 室内导航 地磁传感器 RFI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基于权值的极小支配集路由算法 被引量:9
14
作者 张静 贾春福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1784-1788,共5页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中,为节约系统能量、延长网络寿命,提出了基于权值极小支配集路由算法(Minimal domina-tingset with weight,WMDS)。该算法的路由搜索主要集中在生成的支配集及网关节点内。当网络中少数节点发生变化时,只需个别相... 在无线传感器网络设计中,为节约系统能量、延长网络寿命,提出了基于权值极小支配集路由算法(Minimal domina-tingset with weight,WMDS)。该算法的路由搜索主要集中在生成的支配集及网关节点内。当网络中少数节点发生变化时,只需个别相关节点更新它们的状态,不需要网络中所有节点重新计算支配集。考虑到网络内传感器节点能量分布均衡,各节点可以轮换充当支配点,支配点的数据融合可以减少传输信息包的数量。仿真实验表明,WMDS算法能得到较小的支配集,从而有效减少网络广播过程中的转发节点数,节省了网络资源。路由算法明显减少了信息包传输的数量,均衡了各节点的能量消耗,有效地延长了网络的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极小支配集 能量有效 节点更新 路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G71指令和宏程序编程的外圆加工方法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健 王静婷 +2 位作者 蔡军 刘玮 王浩程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44-47,共4页
轴类零件的外圆加工是车削加工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待切削量较大的外圆,通常采用G71或者G73进行循环粗切削,再利用G70进行外圆精加工。但是简单地采用G71或者G73都有其局限性和弊端,而将两者结合使用需考虑的工艺分析过程一般较复杂;另... 轴类零件的外圆加工是车削加工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于待切削量较大的外圆,通常采用G71或者G73进行循环粗切削,再利用G70进行外圆精加工。但是简单地采用G71或者G73都有其局限性和弊端,而将两者结合使用需考虑的工艺分析过程一般较复杂;另外,G73的加工效率较低且对外圆车刀角度的限制较大。提出一种基于G71循环指令和宏程序编程的轴类零件外圆加工方法,对切削区域的凸域进行G71编程、凹域进行宏程序编程,试验证明,基于该方法编写的数控程序加工精度高、效率高且经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圆加工 凸域 循环切削 凹域 宏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线传感器网络极小连通支配集算法的改进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静 贾春福 杨挺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42-846,共5页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极小连通支配集的虚拟骨干网的构建使得路由搜索空间集中在支配节点之间,能够有效节省网络资源,减少冗余转发节点。首先提出连通支配集的数学模型。基于WL算法,提出改进的极小连通支配集分布式算法。仿真结果表明... 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基于极小连通支配集的虚拟骨干网的构建使得路由搜索空间集中在支配节点之间,能够有效节省网络资源,减少冗余转发节点。首先提出连通支配集的数学模型。基于WL算法,提出改进的极小连通支配集分布式算法。仿真结果表明,改进算法求得的连通支配集较小,可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的路由协议提供通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线传感器网络 分布式算法 连通支配集 虚拟骨干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纤维仿手工线迹缝合机针力学性能分析及优化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刘健 安法金 +3 位作者 侯玉秋 王明芳 王程皓 董守骏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89-95,共7页
针对10 mm厚碳/碳复合材料缝合预制体碳纤维缝合线摩擦起毛和断裂的问题,建立机针缝合预制体的力学模型,求解机针工作时所受应力,根据所用材料的各项属性参数计算缝合机针工作的最小半径,根据机针所用碳纤维缝合线的拉伸强度及折弯半径... 针对10 mm厚碳/碳复合材料缝合预制体碳纤维缝合线摩擦起毛和断裂的问题,建立机针缝合预制体的力学模型,求解机针工作时所受应力,根据所用材料的各项属性参数计算缝合机针工作的最小半径,根据机针所用碳纤维缝合线的拉伸强度及折弯半径,对机针开口弯曲半径进行求解,以减小碳纤维缝合线所受的来自于针孔处的剪切力,进而降低碳纤维缝合线的断裂风险。根据所得结果建立机针三维模型,通过ABAQUS软件对机针和缝合线进行拉伸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改良后的机针对碳纤维线的剪切应力降低了68.18%;所设计的机针强度、刚度以及安全系数满足工作要求;通过对针孔形状的优化设计可以降低碳纤维缝合线的磨损情况及断裂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工线迹缝合 机针 碳纤维 弯曲半径 有限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Pd及其复合膜的光纤氢气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杨孟宇 牛萍娟 +1 位作者 宁平凡 赵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介绍了光纤氢气传感器的传感机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钯(Pd)及其复合膜的光纤氢气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对比了不同传感器的测量方法、探头结构和传感性能。阐述了光纤氢气传感器的理论模型及其实际局限性。提出新型氢敏材料、优化光... 介绍了光纤氢气传感器的传感机理,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基于钯(Pd)及其复合膜的光纤氢气传感器的研究现状,对比了不同传感器的测量方法、探头结构和传感性能。阐述了光纤氢气传感器的理论模型及其实际局限性。提出新型氢敏材料、优化光纤微结构设计是提高光纤氢气传感器重复性、灵敏度和响应时间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氢气传感器 钯及其复合膜 传感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热红外图像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故障检测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郭砚秋 苗长云 刘意 《工矿自动化》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52-60,共9页
针对目前带式输送机巡检机器人搭载红外采集设备移动受限,存在不能实时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并上传至监控终端,无法完成远程故障检测,续航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红外图像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故障检测方法。带式输送机巡检机器... 针对目前带式输送机巡检机器人搭载红外采集设备移动受限,存在不能实时进行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并上传至监控终端,无法完成远程故障检测,续航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热红外图像的带式输送机托辊故障检测方法。带式输送机巡检机器人搭载托辊故障检测器及红外热像仪,红外热像仪将采集的托辊热红外图像序列与温度数据传输给托辊故障检测器进行托辊故障检测,检测结果由托辊故障检测器内置的WH-L101无线传输模块发送给上位机。提出了一种带式输送机托辊故障检测算法:利用YOLOv5s目标检测算法提取托辊热红外图像的感兴趣区域(ROI),采用维纳滤波和自适应中值滤波算法对ROI图像进行滤波,利用自适应直方图均衡化和图像锐化算法对滤波后的ROI图像进行增强,采用基于形态学的Otsu图像分割算法对增强后的ROI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得到待检测的托辊图像,利用Harris角点检测算法提取托辊图像特征,获得托辊位置信息,提取相应位置的温度信息,并采用基于相对温差法的托辊故障检测算法判定托辊故障。实验结果表明:①YOLOv5s网络模型提取托辊ROI的目标检测结果平均准确率为99.12%。②提出的托辊故障检测算法对托辊故障(无故障、轴承锈蚀、托辊卡转、筒体磨穿)检测的平均准确率为97.625%,帧率为16帧/s。③将检测结果通过无线传输模块传送至上位机,可显示故障类型及关键区域温度,并进行报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式输送机 托辊故障检测 热红外图像 YOLOv5s网络模型 带式输送机巡检机器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纺纱企业排产方法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春侠 宋文贺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26-29,共4页
以纺纱生产信息化为主题,根据纺织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建立了排产计算的数学模型,依据该模型能够确定如何将多种不同的制品按其规定的工序安排到相应的设备上,并决定各制品的投入顺序与时间,使得加工过程能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能力,有效... 以纺纱生产信息化为主题,根据纺织企业的实际生产情况建立了排产计算的数学模型,依据该模型能够确定如何将多种不同的制品按其规定的工序安排到相应的设备上,并决定各制品的投入顺序与时间,使得加工过程能充分发挥设备的生产能力,有效缩短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为生产计划的制定和车间作业的编排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纱生产 信息化 纺纱排产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