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抗美援朝电影的时代变迁与英雄叙事的重构
被引量:10
- 1
-
-
作者
王志强
高凡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传媒艺术系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92-98,共7页
-
基金
天津市202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传媒文化传播与天津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研究”(项目编号:TJXC20-002)阶段性成果。
-
文摘
抗美援朝电影创作经历了繁荣期以及缓慢期,2020年是我国抗美援朝入朝作战70周年,同年我国抗美援朝电影创作进入了高潮期。抗美援朝电影中英雄叙事的呈现与时代变迁中的国内外环境、社会转型以及观众审美观念等变化密切相关。新世纪抗美援朝电影英雄叙事的重构,体现在个性丰满的英雄人物建构、凸显个体生命的人文主义色彩、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情怀的融合等方面。新世纪抗美援朝电影英雄叙事根据时代变革与观众审美上的新需求,在创作理念和方法上持续创新。
-
关键词
抗美援朝电影
时代变迁
英雄叙事
重构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
-
题名场景传播视域下的实体书店转型策略
被引量:7
- 2
-
-
作者
魏旭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传媒艺术系
-
出处
《现代出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85-87,共3页
-
文摘
移动互联时代,基于受众具体时空情境的场景传播大行其道,渐成显学。在场景传播的视域中,探索城市实体书店转型路径的核心,即在于对场景资源的盘活与重构,借助于空间场域,实现多维度传播关系的互联。其中,实体书店的物理空间资源,是营造场景的基础性媒介,并可从"书店+"的多元生活场景、知识服务的社交场景、新零售背景下的智能场景三重维度,延伸书店的产业价值链。
-
关键词
场景传播
实体书店
转型策略
-
分类号
G239.23
[文化科学]
-
-
题名一担挑
- 3
-
-
作者
杜志星
郝心心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传媒艺术系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4-177,共4页
-
文摘
1.内景 皮影店铺 日漆黑的屋子里坐满了人,只有一面白色的幕布亮着,白色幕布上的孙悟空正腾云驾雾。“一口述说千古事,双手舞动百万兵”的字幕在白色的幕布上逐渐出现,随后消失,环境音逐渐响起:孩儿们,我离山四十多年,修得行满功成,学会了七十二变地煞术,十万八千里筋斗云,赐我法名孙悟空……伴随着皮影表演者岱宗正念唱词的声音,画面也逐渐清晰起来,与此同时,各种打击乐器的声音也逐渐传来,画面中显示出一面白色幕布。
-
关键词
环境音
皮影
打击乐器
七十二变
孙悟空
唱词
幕布
-
分类号
I235.1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蒲公英
- 4
-
-
作者
杜志星(编剧)
刘月新(编剧)
-
机构
天津工业大学人文学院传媒艺术系
湖北文理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6期183-186,共4页
-
文摘
1.内景李桂英家日李桂英穿着毛衣坐上沙发,把手里的碗放在茶几上,碗里是刚煮好的冒着热气的面条。李桂英打开电视机,听着早间新闻吃起早餐。窗外的阳光照在电视机上,屏幕被刺眼的阳光照射得几乎看不清。电视机旁边摆放着一个相框,相框里是李桂英和父亲的合影,背景是一座村庄。李桂英洗完碗,穿上棉袄准备出门,她走到门口时,眼神不禁看向卧室的方向,她呆滞了几秒,又继续换鞋。
-
关键词
李桂英
相框
阳光照射
蒲公英
电视机
-
分类号
I235.1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