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历史·空间·认同:长春电影制片厂红色经典电影创作研究(1955-1999年) |
朱旭辉
李峰
谭婉婧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2
|
可供性视角下“中国风”动漫IP的跨媒介叙事与传播探析 |
姚琳
廖易馨
|
《出版科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3
|
《出走的决心》与《还有明天》的“规训”突围——基于声音景观与空间生产的跨文化比较 |
翟金朝
王志强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1
|
|
4
|
新时代中国电影中传统文化的媒介融合、取象生成与精神转译 |
朱旭辉
王海燕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5
|
人机协作编程学习的认知与行为模式研究——基于学习风格差异的分析 |
董伟
赵芳旋
余能保
张权
|
《远程教育杂志》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6
|
《消失的她》:电影中符号表征、视觉修辞的影像表达 |
谭婉婧
朱旭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5 |
0 |
|
7
|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思考:中国当代通俗文学国际传播研究 |
张翼飞
崔宏图
|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3
|
|
8
|
重绘天津文化地图——影像中的天津叙事与价值挖掘 |
张萃雯
|
《福建茶叶》
|
2019 |
0 |
|
9
|
沉浸式虚拟现实环境中学习者需要何种同伴教学代理?——基于社会存在框架的研究 |
王雪
刘伊祉兰
兰翠玲
邢晓宁
余能保
|
《远程教育杂志》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0
|
电影《周处除三害》的动作影像与暴力美学探赜 |
杜建邦
贾红翔
王志强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1
|
《寻古中国》:探源类纪录片的文化认同、地缘文化与创新表达 |
朱旭辉
谭婉婧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24 |
2
|
|
12
|
古代韩国汉文词追和中国词作研究 |
马琳
赵季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3
|
话语·空间·意象·叙事:战争题材电影的话语生成与创新生产研究 |
朱旭辉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新世纪以来抗美援朝电影的意象范式与认同机制 |
朱旭辉
管鑫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5
|
诗意风格、文化转场与潜藏的女性表达——谢飞少数民族题材电影的创作逻辑透视 |
马明凯
朱旭辉
|
《电影评介》
北大核心
|
2019 |
2
|
|
16
|
公共政策情境中行为习惯的形成机制与培养策略 |
杜立婷
李东进
|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20 |
14
|
|
17
|
互联网场景:社会、空间与人的媒介化 |
郑二利
|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5
|
|
18
|
人工智能时代的数据意识形态——基于大数据对价值观和行为活动影响的思考 |
郑二利
王颖吉
|
《新闻与传播评论》
CSSCI
|
2019 |
15
|
|
19
|
增强现实技术在儿童出版物应用的困局与突破路径 |
万新娜
|
《编辑之友》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9
|
|
20
|
创新能否促进大众创业--基于微观调查与地级市匹配数据的实证研究 |
唐家龙
周子琳
张兴国
刘如
|
《中国科技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