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运行条件和溶液性质对PVDF中空纤维微滤膜截留丙球蛋白的影响
1
作者 戴海平 张惠新 +1 位作者 孙方 曲永丽 《东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19-122,共4页
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微滤膜截留丙球蛋白过程中,操作条件、溶液性质等因素对膜截留性能的影响。随着跨膜压差从0.02MPa上升到0.12MPa,膜对蛋白的截留率从31.5%上升到94.4%;运行时间延长、浓缩倍数上升都引起截留率增加;溶液pH值的变... 研究了聚偏氟乙烯(PVDF)微滤膜截留丙球蛋白过程中,操作条件、溶液性质等因素对膜截留性能的影响。随着跨膜压差从0.02MPa上升到0.12MPa,膜对蛋白的截留率从31.5%上升到94.4%;运行时间延长、浓缩倍数上升都引起截留率增加;溶液pH值的变化对膜的截留率和通量有显著影响,同时溶液中盐度增加对膜性能亦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 中空纤维膜 性能测试 丙球蛋白 操作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葡聚糖测定超滤膜切割分子量的简易方法 被引量:8
2
作者 戴海平 张惠新 +1 位作者 梁福海 孙方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3-65,共3页
研究了以葡聚糖为标准物,测定超滤膜切割分子量的简易方法.以乙醇为沉淀剂,测定水溶液中葡聚糖溶液浊度的方法测定葡聚糖的浓度.探讨了乙醇与水溶液混合体积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浊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葡聚糖溶液与乙醇体积比... 研究了以葡聚糖为标准物,测定超滤膜切割分子量的简易方法.以乙醇为沉淀剂,测定水溶液中葡聚糖溶液浊度的方法测定葡聚糖的浓度.探讨了乙醇与水溶液混合体积比、温度、时间等因素对浊度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葡聚糖溶液与乙醇体积比为1∶1,反应30min,溶液浊度与葡聚糖浓度成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达0.99以上.实验表明,该方法是一种简单、快速测定超滤膜切割分子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聚糖 浊度 乙醇 切割分子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技术用于味精间接冷凝水处理回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戴海平 曲永丽 张惠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66-68,共3页
利用双向流中空纤维微滤膜技术处理味精生产工艺中的间接冷凝水。实验表明,用微孔孔径0.1μmPVDF微滤膜能完全去除水中各种细菌和杂质,处理水浊度0.07NTU,达到回用要求。同时模拟实际生产状况考察温度、浓缩倍数等对通量的影响,膜通量... 利用双向流中空纤维微滤膜技术处理味精生产工艺中的间接冷凝水。实验表明,用微孔孔径0.1μmPVDF微滤膜能完全去除水中各种细菌和杂质,处理水浊度0.07NTU,达到回用要求。同时模拟实际生产状况考察温度、浓缩倍数等对通量的影响,膜通量恢复率>95%。目前已用于实际生产,处理规模2000m3/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纤维微滤膜 聚偏氟乙烯 水回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酚废水治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4
作者 王韬 李鑫钢 杜启云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31-235,共5页
论述了物理方法、生化法、高级氧化法等工艺方法治理含酚废水的研究进展,并指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苯酚 废水 物理方法 降解 生化法 高级氧化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治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6
5
作者 王韬 李鑫钢 杜启云 《化工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23-326,共4页
介绍了治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物理法、物理化学法、普通化学法、生化法及电化学法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电一生物耦合法处理该类废水的最新趋势;指出将不同治理技术加以耦合,充分发挥不同技术的优点、取长补短,并尽量避免它们之间的... 介绍了治理含重金属离子废水的物理法、物理化学法、普通化学法、生化法及电化学法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论述了电一生物耦合法处理该类废水的最新趋势;指出将不同治理技术加以耦合,充分发挥不同技术的优点、取长补短,并尽量避免它们之间的相互抑制作用,将是该类废水治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重金属离子废水 物理法 普通化学法 生化法 电化学法 耦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生物反应塔处理含多种重金属离子的废水 被引量:2
6
作者 王韬 李鑫钢 杜启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1-44,共4页
经Cd2+、Pb2+及Zn2+驯化所得的功能混合菌,在陶瓷小球表面挂膜后置于电-生物反应器内。在间歇实验中,Pb2+和Zn2+的最佳处理电压在3~4V之间,而Cd2+在4.5~5.5V之间。吸附60min时,Pb2+和Zn2+达到了平衡,Cd2+在120min时达到平衡。随着初... 经Cd2+、Pb2+及Zn2+驯化所得的功能混合菌,在陶瓷小球表面挂膜后置于电-生物反应器内。在间歇实验中,Pb2+和Zn2+的最佳处理电压在3~4V之间,而Cd2+在4.5~5.5V之间。吸附60min时,Pb2+和Zn2+达到了平衡,Cd2+在120min时达到平衡。随着初始浓度的增加,3种重金属离子的去除率都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连续实验开始15h后,反应器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达到稳定。同间歇处理废水方法相比,连续流程去除的重金属离子总量大大增加,但达到平衡的时间较长,且处理效果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生物反应塔 重金属离子 废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