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博物馆教育视角下的交互叙事设计研究
被引量:7
- 1
-
-
作者
唐琳
贾倩文
李颖
常瑜
-
机构
天津商业大学艺术学院
澳门城市大学创新设计学院
天津天狮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
出处
《家具与室内装饰》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24-131,共8页
-
基金
天津市艺术科学规划项目(D22005)。
-
文摘
为提高博物馆的教育价值,为观众创造更富有启发性和个性化的学习环境,本研究基于交互叙事理论探索博物馆交互设计方法。首先梳理博物馆交互设计的发展历程,探讨交互叙事在提升博物馆教育成效方面的优势。其次在博物馆教育建构主义视角下梳理交互叙事的特点,构建博物馆数字化场景交互叙事设计方法与流程。最后以天津博物馆交互投影项目为例开展设计实践,验证方法有效性。将交互叙事理论应用于博物馆数字化场景交互设计,有利于增强展览的互动性和观众的参与度,为博物馆履行其教育职责提供创新的途径。
-
关键词
博物馆教育
交互设计
交互叙事
数字化场景
建构主义
-
Keywords
Museum education
Interactive design
Interactive narrative
Digital scenes
Constructivism
-
分类号
TS664.1
[轻工技术与工程]
-
-
题名非遗晋式彩楼的流变与礼俗互动研究
被引量:1
- 2
-
-
作者
赵宇耀
张小开
-
机构
天津天狮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天津城建大学城市艺术学院
-
出处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8-154,共7页
-
基金
天津市教委社科重大项目《艺术设计赋能乡土文化转化与助力乡村高质量发展研究》(2023JWZD34)阶段性研究成果。
-
文摘
探究山西非物质文化遗产晋式彩楼当下流传的五种形式,结合地方志的记载,归纳出晋式彩楼的特征,试图对晋式彩楼进行溯源研究,并研究其“礼”与“俗”的关系。晋式彩楼追溯到源头应为东汉时期的棚类构筑物,出现在东汉首都洛阳地区;晋式彩楼的流变过程还呈现出礼俗分立、礼俗共赏、由礼入俗和礼俗互动四种关系。
-
关键词
非遗保护与传承
晋式彩楼
流变
礼俗互动
-
分类号
J595
[艺术—艺术设计]
-
-
题名高职音乐教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路径
- 3
-
-
作者
熊晶
段雅梦
-
机构
荆州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学院
天津天狮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
出处
《农村科学实验》
2024年第22期33-35,共3页
-
基金
2024年度湖北省中华职业教育社课题“高职音乐教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建设路径研究”(课题编号:BHZJ2024028)研究成果。
-
文摘
该文深入探讨了高职音乐教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路径,通过对高职音乐教育赋能乡村音乐教育、乡村音乐文化氛围营造、乡村音乐教育人才培养、乡村音乐文化产业建设的具体实践进行分析,指出了目前高职音乐教育与乡村文化振兴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分析其内在原因,提出了具体的解决对策,包括完善高职音乐教育赋能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设管理机制、提升乡村音乐教育水平、营造良好的乡村音乐文化氛围、培养乡村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加快乡村音乐文化产业发展等方面,以期推动乡村文化振兴。
-
关键词
高职音乐教育
乡村文化振兴
建设路径
-
分类号
G71
[文化科学—职业技术教育学]
F323
[经济管理—产业经济]
-
-
题名基于光照补偿的产品包装外观图像自适应增强方法
被引量:3
- 4
-
-
作者
张丽娟
朱会龙
-
机构
天津天狮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
出处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84-188,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No.201901025010)。
-
文摘
当前消费者在选择具体的消费产品时,其更多是通过产品的包装外观图像,提高产品包装外观图像重要特征的增强效果,能够为产品营销活动开展产生重要影响,基于此提出基于光照补偿的产品包装外观图像增强方法。运用光照补偿技术,根据图像形成原理,调整图像亮度,针对调整亮度过程中,出现的图像雾化、模糊等问题,进行图像去雾处理,对去雾处理过程中由于过平滑导致的图像细节丢失问题进行自适应增强,至此完成基于光照补偿的产品包装外观图像自适应增强。实验结果表明:此次研究的产品包装外观图像自适应增强方法,具有较低的非均匀性响应率55.5%,较高的图像适应度1.014 3以上,可以降低图像中存在的噪点,图像包含信息较多信息熵77.1%以上,增强图像色彩对比度,提高图像质量。
-
关键词
光照补偿
产品
包装外观
图像
自适应增强
-
Keywords
illumination compensation
product
packaging appearance
image
adaptive enhancement
-
分类号
TN209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激光全息三维图像重建研究
被引量:1
- 5
-
-
作者
张丽娟
朱会龙
-
机构
天津天狮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
出处
《激光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51-155,共5页
-
基金
教育部协同育人项目(No.201901025010)。
-
文摘
为提高激光全息三维图像重建后的图像信噪比,设计一种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激光全息三维图像重建方法。首先对激光全息图像进行去噪处理与图像边缘特征处理,然后建立摄像机模型,并转换坐标系,采用增强现实技术对激光全息图像特征点配准,最后采用非局域平均法进行重建,以此完成基于增强现实技术的激光全息三维图像的重建。实验结果表明,此次研究的方法提高了图像的信噪比,在51 dB左右,还降低了激光全息图像配准的误差,达到0.01%左右,光线遍历覆盖度为99.84%,覆盖区域更全面,表明此次研究的方法具有一定的有效性。
-
关键词
增强现实技术
激光全息三维图像
重建
滤波
分辨率
-
Keywords
augmented reality technology
laser holographic three-dimensional image
reconstruction
filtering
resolution
-
分类号
TN27
[电子电信—物理电子学]
-
-
题名《人生大事》:殡葬题材电影本土化美学建构
被引量:2
- 6
-
-
作者
闫宇
-
机构
天津天狮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
-
出处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1期114-118,共5页
-
文摘
新人导演刘江江执导、韩延监制的电影《人生大事》聚焦国内小众化的殡葬题材,结合国人的审美习惯描绘了武汉这座城市浓厚的烟火气与人情味,将底层小人物的情感觉醒呈现于银幕之上。并且基于现实主义框架下构建了类型电影本土化的美学范式,强调了珍惜生活、好好活着的主旨。本文将从亚洲殡葬题材电影差异化的美学建构、儿童叙事视角塑造殡葬题材电影的美学符号、本土化的神话隐喻与视觉美学以及本土化生死观的美学表达进行探讨。
-
关键词
《人生大事》
殡葬题材
本土化
美学建构
-
分类号
J905
[艺术—电影电视艺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