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市减污降碳协同效应评估与预测 被引量:41
1
作者 刘茂辉 刘胜楠 +2 位作者 李婧 孙猛 陈魁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3940-3949,共10页
为评估和预测天津市减污降碳协同效应,采用减排量弹性系数法评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基于STIRPAT模型预测天津市“十四五”期间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并分情景预测天津市2026~2060年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大气污染当量和温室气体的... 为评估和预测天津市减污降碳协同效应,采用减排量弹性系数法评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基于STIRPAT模型预测天津市“十四五”期间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并分情景预测天津市2026~2060年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结果表明:大气污染当量和温室气体的主要排放源均为工业源;2015~2017年天津市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系数范围为0.11~0.26,2013~2014年和2018~2020年天津市的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系数均小于0;天津市“十四五”期间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系数为0.06;各种情景下,2026~2060年天津市减污降碳协同效应系数均大于0.天津市2011~2020年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波动变化,“十四五”时期或可进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阶段.天津市要在2026~2060年实现较高水平的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就需要合理控制城镇化率、人口总数和地区生产总值,增加第三产业比重和高技术比重,持续降低能源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减污降碳 协同效应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I方法和STIRPAT模型的天津市碳排放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24
2
作者 刘茂辉 翟华欣 +3 位作者 刘胜楠 岳亚云 杨多堃 李婧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63-70,共8页
通过梳理天津市2000—2019年碳排放量变化,基于LMDI方法和STIRPAT模型分别构建碳排放量模型,对比分析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并预测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超低碳情景下的天津市碳达峰和碳中和情况。结果显示:天津市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能源... 通过梳理天津市2000—2019年碳排放量变化,基于LMDI方法和STIRPAT模型分别构建碳排放量模型,对比分析碳排放量影响因素,并预测基准情景、低碳情景和超低碳情景下的天津市碳达峰和碳中和情况。结果显示:天津市能源结构的不断优化和能源强度的持续降低是导致碳排放量减缓的主要因素,但天津市富裕程度的增加和城镇化率的提高促进碳排放量的增加;在基准情景下,天津市很难在2025年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在低碳情景下,天津市可在2025年之前实现碳达峰,但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难度较大;在超低碳情景下,天津市更易在2025年之前实现碳达峰,且在碳汇工程的实施下可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达峰 碳中和 LMDI方法 STIRPAT模型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流生态环境健康评价技术体系构建及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古小超 王子璐 +4 位作者 赵兴华 高锴 罗娜 梅鹏蔚 张震 《中国环境监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87-98,共12页
科学合理的河流生态环境健康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河流的生态环境状况,还能为河流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指明管理方向。基于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价经验,构建了以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三水”为系统层,包含水质、富营养化、水生... 科学合理的河流生态环境健康评价体系不仅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河流的生态环境状况,还能为河流管理者提供决策依据,指明管理方向。基于国内外河流健康评价经验,构建了以水环境、水生态和水资源“三水”为系统层,包含水质、富营养化、水生生物、生境状况和水资源5个指标层的河流生态环境健康评价体系。将层次分析法和综合评估方法相结合,计算河流健康得分。以大运河(天津段)为例,评价结果显示,大运河(天津段)总体评价结果为中等水平。该评价体系考虑了多项影响河流生态功能的指标,能够客观真实地反映河流生态健康状况,同时能够为河流管理提供基础数据和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生态健康 指标体系 水环境 水生态 水资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LMDI法和Tapio脱钩模型的天津市碳排放分析 被引量:29
4
作者 刘茂辉 邓小文 +2 位作者 刘胜楠 李婧 孙猛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397-1401,共5页
用LMDI法分析天津市2001—2019年碳排放影响因素,利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天津市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状态,并分基准情景(天津市“十四五”规划)、低碳情景(基准情景低碳加严40%)和超低碳情景(基准情景低碳加严80%)3种情景预测分析... 用LMDI法分析天津市2001—2019年碳排放影响因素,利用Tapio脱钩模型分析天津市经济增长和碳排放之间的脱钩状态,并分基准情景(天津市“十四五”规划)、低碳情景(基准情景低碳加严40%)和超低碳情景(基准情景低碳加严80%)3种情景预测分析天津市碳达峰碳中和情况。从LMDI法分析天津市碳排放影响因素来看,能源结构和能源强度对天津市碳排放起减缓作用,尤其是能源强度;经济增长和人口规模对天津市碳排放起拉动作用,尤其是经济增长。2001—2019年,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总体处于弱脱钩状态,其中2014—2017年出现了强脱钩状态。在低碳情景下,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将一直处于强脱钩状态,碳排放量显著下降,可在2025年之前实现碳达峰,但很难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在超低碳情景下,天津市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处于更强的脱钩状态,碳排放量的下降幅度更大,在碳汇工程的辅助下更易在2060年之前实现碳中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MDI法 Tapio脱钩模型 碳达峰 碳中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减排效益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茂辉 徐媛 +4 位作者 岳亚云 刘胜楠 杨多堃 翟华欣 李婧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4-131,共8页
为定量评估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减排效益,研究依据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通过梳理2013-2017年活动水平数据,分析主要防治措施的逐年减排效益,以期为大气环境管理政策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结果显示,2013-2017... 为定量评估天津市《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的减排效益,研究依据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指南,通过梳理2013-2017年活动水平数据,分析主要防治措施的逐年减排效益,以期为大气环境管理政策决策提供重要参考。结果显示,2013-2017年天津市采取的主要防治措施对PM2.5的累计减排量为5.7万t,减排比例为52.5%;对PM10的累计减排量为10.6万t,减排比例为53.6%;对SO2的累计减排量为11.7万t,减排比例为75.2%;对NOx的累计减排量为17.8万t,减排比例为48.8%;对CO的累计减排量为65.3万t,减排比例为44.9%;对VOCs的累计减排量为7.0万t,减排比例为36.6%。PM2.5的减排主要得益于工艺污染的防治,其次是工业锅炉的防治;PM10的减排主要得益于扬尘源的防治,其次是工艺污染的防治;SO2的减排主要得益于工业锅炉的防治,其次是供暖锅炉的防治;NOx的减排主要得益于工业锅炉的防治,其次是供暖锅炉的防治;CO的减排主要得益于工业锅炉的防治,其次是工艺污染的防治;VOCs的减排主要得益于工艺污染的防治。控工艺污染和控移动源的减排比例相对较小,将是天津市下一步污染物减排潜力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常规污染物 减排效益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降水季节特征及不同气团来向离子来源分析 被引量:6
6
作者 杨璟爱 韩少强 +11 位作者 杨健安 王记鲁 刘金冠 田雨 张亚尼 薛鹏飞 王艳丽 赵志强 陈晨 崔连喜 杨华 张静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844-1856,共13页
基于天津2019年3月~2022年2月的大气降水样品,分析降水季节性变化及无机离子和有机酸来源,降水pH值均值为6.68,电导率均值为46.8μS/cm,总离子浓度均值为726μeq/L,降水离子整体呈现“冬高夏低”的季节特征,SO_(4)^(2-)和NO_(3)^(-)对... 基于天津2019年3月~2022年2月的大气降水样品,分析降水季节性变化及无机离子和有机酸来源,降水pH值均值为6.68,电导率均值为46.8μS/cm,总离子浓度均值为726μeq/L,降水离子整体呈现“冬高夏低”的季节特征,SO_(4)^(2-)和NO_(3)^(-)对总自由酸度(TFA)的贡献率为89.6%,是主要致酸离子.基于HYSPLIT模型得出降水主要受5个来向气团影响,春冬季以离子浓度较高的北部气团和西北部气团来向为主,占比60.0%~62.5%,夏秋季离子浓度较低的南部气团、东部气团和东南部气团占比较大,达到60.0%~97.8%.富集因子分析表明Ca^(2+)、Mg^(2+)和K^(+)主要来源于土壤;Cl^(-)的主要来源为海洋;Na^(+)的来源包括土壤;SO_(4)^(2-)和NO_(3)^(-)主要来自人为源.根据有机酸来源判定,植物生长和土壤释放等直接来源对天津有机酸浓度贡献较大,不饱和烃类的大气光化学反应等间接来源贡献较小.正矩阵因子分析(PMF)源解析表明,天津大气降水离子来源包括生物质燃烧源、垃圾焚烧源、二次无机源、生物排放和二次有机源、海源及工业源、陆源及扬尘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水 无机离子 有机酸 后向轨迹 正交矩阵因子模型(PMF)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典型溶剂使用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 被引量:6
7
作者 赵吉睿 姚馨蕾 +4 位作者 孙猛 徐媛 王爽 曹殿显 刘佳泓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9-545,共7页
基于天津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管控需要,针对天津市汽车喷涂、家具喷涂、人造板生产、包装印刷4类典型溶剂使用行业排放的VOCs进行采样监测,测定了其排放组分,评估不同处理设施对VOCs组分的影响,并对其臭氧生成潜势(OFP)进行分析。结... 基于天津市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管控需要,针对天津市汽车喷涂、家具喷涂、人造板生产、包装印刷4类典型溶剂使用行业排放的VOCs进行采样监测,测定了其排放组分,评估不同处理设施对VOCs组分的影响,并对其臭氧生成潜势(OFP)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汽车喷涂行业VOCs组分主要为烯烃和含氧VOCs(OVOCs);家具喷涂行业VOCs组分主要为芳香烃;人造板生产和包装印刷行业VOCs组分主要为OVOCs和烷烃;各废气处理设施中,催化燃烧对VOCs组分的影响较大,乙烯的质量分数由3.02%上升到28.30%;芳香烃是对OFP贡献最大的组分,其中间/对二甲苯对总OFP的贡献占比为16.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挥发性有机物 溶剂使用行业 排放组分 处理设施 臭氧生成潜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评价方法在地下水源水质评价中的应用--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5
8
作者 赵兴华 李泽利 +5 位作者 贾冰莹 王亚舒 肖传宁 高锴 梅鹏蔚 张震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686-692,共7页
为明确地下水源水质的空间变化及其主要影响指标,在天津市5个市辖区地下水源设置202个采样点,于2018年枯水期和平水期在各点位采集水样并分析各水质指标,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水质指标赋值法等3种评价方法,解析地下水... 为明确地下水源水质的空间变化及其主要影响指标,在天津市5个市辖区地下水源设置202个采样点,于2018年枯水期和平水期在各点位采集水样并分析各水质指标,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主成分分析法和水质指标赋值法等3种评价方法,解析地下水源水质的空间变化并进行排名。结果表明:天津市地下水源主要指标有9项超标,分别为氟化物、pH、钠、菌落总数、色、氯化物、耗氧量、硝酸盐氮和硫酸盐,且多数指标受地质因素影响。不同评价方法对地下水源水质评价结果略有不同,总体而言,宁河区和蓟州区地下水源水质相对较好,武清区、北辰区和静海区水质相对较差。研究表明,采用水质指标赋值法的评价结果具有问题导向性,更能反映农村地下水源实际情况。同时,地质因素对地下水源的影响不可避免,结合当前乡镇级水源管理工作,针对水源水质特点,建议安装净水工艺设施以提升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 单因子评价法 主成分分析法 水质指标赋值法 天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市海水养殖废水排放的分布及水质评估 被引量:9
9
作者 孙猛 魏代艳 +2 位作者 赵吉睿 陈小明 刘佳泓 《江苏农业科学》 2020年第19期263-268,共6页
为了解天津市海水养殖污染负荷,对天津市主要海水养殖方式的排放废水进行了监测,以SC-T9103—2007《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一级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环境质量标准、DB12/356—201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 为了解天津市海水养殖污染负荷,对天津市主要海水养殖方式的排放废水进行了监测,以SC-T9103—2007《海水养殖水排放要求》一级标准、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Ⅴ类水环境质量标准、DB12/356—2018《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对废水水质进行了评价,根据养殖面积及分布、养殖废水排放去向,对污染物排放情况进行了初步评估,对比分析了不同养殖方式污染物排放差异。结果显示,池塘海水养殖主要污染因子是化学需氧量(CODMn)、活性磷酸盐和总磷含量,工厂化海水养殖主要污染因子是无机氮、活性磷酸盐和总氮含量;相比工厂化海水养殖,池塘海水养殖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含量达标率较高,悬浮物、CODMn、总磷含量达标率较低,流水式较循环水式工厂化海水养殖总氮和总磷含量达标率高;池塘海水养殖排放量小于工厂化海水养殖,海水养殖对付庄排干的影响最大,监测的污染物排放总量的92.3%进入付庄排干;与流水式工厂化海水养殖相比,可减少污染物排放。针对减少海水养殖污染提出了应对策略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池塘 工厂化 海水养殖 污染物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尺度农业面源排放特征及污染风险分析-以天津市为例 被引量:6
10
作者 赵吉睿 赵薇 +4 位作者 孙猛 刘佳泓 魏代艳 邓江洋 徐媛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71-76,87,共7页
应用排污系数法,结合ArcGIS软件及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北方大型城市-天津的农业面源排放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离差标准化法和聚类划分法分析潜在环境污染风险。结果表明:2017年天津市农业面源的COD、TN和TP污染排放量分别为91072.15 t、117... 应用排污系数法,结合ArcGIS软件及等标污染负荷法,对北方大型城市-天津的农业面源排放特征进行分析,并采用离差标准化法和聚类划分法分析潜在环境污染风险。结果表明:2017年天津市农业面源的COD、TN和TP污染排放量分别为91072.15 t、11760.70 t和871.86 t,各污染物的排放量和贡献强度在空间上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呈现中部低、南北部高的分布特征。宝坻区、武清区和静海区污染贡献量较大,等标污染负荷量分别为3035.74 m3、11760.70 m3和8718.68 m3。根据污染风险指数,重点控制区确定为武清区、宁河区和静海区等种植业源主导区,中度、低度污染风险区分别为畜禽养殖-种植业源复合主导区域和水产养殖-种植业源复合主导区域。需控制化肥施用,改进粗放养殖方式,合理处理养殖废水以降低农业面源污染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面源 排放特征 污染风险 天津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环境监测水平提升策略 被引量:17
11
作者 张希宏 薛娇娆 孙艺 《绿色科技》 2018年第16期97-99,共3页
指出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建设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环境质量的管理需求不断增加。工业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捷,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受到... 指出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不断增强,生态环境建设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环境质量的管理需求不断增加。工业化的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便捷,同时也给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带来很大的破坏,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受到更多人的重视。因此,应当加强环境监测工作力度,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营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实现经济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针对环境监测全过程质量管理开展了探究,并提出了一些提升环境监测水平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全过程 质量管理 监测水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5
12
作者 高锴 李泽利 +3 位作者 赵兴华 张晓绪 梅鹏蔚 张震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7,共13页
为探究于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间与空间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研究于2020年5—12月,对于桥水库5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体理化因子进行调查分析,运用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水体营养状态进... 为探究于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间与空间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研究于2020年5—12月,对于桥水库5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体理化因子进行调查分析,运用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水体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同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于桥水库浮游植物共隶属于7门86属194种,以绿藻门、蓝藻门及硅藻门为主,7月种类数最多,12月最少。优势种共有17种,蓝藻门最多。于桥水库全年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1.35×10^(8)cells·L^(-1),年均生物量为67.73 mg·L^(-1),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时间差异来看,蓝藻门丰度始终最高,占比为78.75%~95.17%。甲藻门、金藻门及裸藻门占比均较小,合计占比在0.10%~1.48%之间。空间分布上,库中心浮游植物丰度最高,水库入口三岔口最低。TLI评价结果表明,于桥水库2020年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且夏季评价结果较好。在空间上,库区北部东马坊评价结果较差,水库入口三岔口较好。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温、pH、总氮浓度、高锰酸盐指数及叶绿素a浓度是影响于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桥水库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标 Pearson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动车轮胎磨损颗粒物化学组分特征研究 被引量:11
13
作者 吴琳 张新峰 +4 位作者 门正宇 张静 常俊雨 张宝玺 毛洪钧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486-1492,共7页
为研究机动车道路行驶过程中轮胎磨损排放的颗粒物理化特性,利用轮胎轮廓仿真磨耗仪,对国内主流17种轮胎胎面进行仿真磨耗实验,获得颗粒物样品,提取并检测其中18种元素和20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结果显示,元素和PAHs含量因轮胎品牌和... 为研究机动车道路行驶过程中轮胎磨损排放的颗粒物理化特性,利用轮胎轮廓仿真磨耗仪,对国内主流17种轮胎胎面进行仿真磨耗实验,获得颗粒物样品,提取并检测其中18种元素和20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结果显示,元素和PAHs含量因轮胎品牌和速度等级的不同而差异显著.18种元素平均含量为(99.04±68.43)mg/g,占样品总重的9.90%,其中Si(88.97±67.85)mg/g、Zn(6.77±1.64)mg/g和Na(1.05±0.75)mg/g的平均含量均超过1mg/g,Cd的含量最低,为(0.43±0.31)μg/g.20种PAHs含量之和(∑20PAHs)在12.13~433.64μg/g,平均为(94.13±110.18)μg/g,PY的平均含量最高(30.98±31.27)μg/g,其次是CHR、BaP、FA、PHE和BghiP,平均含量最低的是AC(0.58±0.2)μg/g;从环数看,以4环PAHs为主(占∑20PAHs的45.03%~67.93%),其次为3环(平均含量为15.45%)和5环(平均含量为12.62%).总体来说,国外品牌轮胎样品中元素和PAHs含量略高于国内品牌,而主要PAHs环数略低于国内品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胎 磨损 颗粒物 元素 多环芳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物中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的污染特征及暴露评价 被引量:6
14
作者 张静 王婷 +2 位作者 门正宇 毛洪钧 吴宇峰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851-856,共6页
在城市内选取包括城市背景空气、市区以小型客车为主的路边和大量大型货车通行的3个路边采样点进行了空气中PM2.5和PM10的采集,建立了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UPLC-MS/MS)对颗粒物中苯并噻唑及其5种衍生物(BT、2-NH2-BT... 在城市内选取包括城市背景空气、市区以小型客车为主的路边和大量大型货车通行的3个路边采样点进行了空气中PM2.5和PM10的采集,建立了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三重四级杆质谱仪(UPLC-MS/MS)对颗粒物中苯并噻唑及其5种衍生物(BT、2-NH2-BT、2-OH-BT、MBT、MTBT)的检测方法,并对其污染特征及暴露风险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3点位PM2.5和PM10样品中均为BT的浓度最高,占总浓度的44.4%~55.2%;各化合物浓度呈路边环境高于城市背景环境,表明高制动频率导致路边空气中含有较多的轮胎磨损颗粒物;除2-NH2-BT外,其它4种BTs化合物与PM2.5和PM10的浓度之间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表明二者具有相同的来源;各化合物在PM2.5和PM10中浓度的比值(PM2.5/PM10)范围为0.41~0.95,说明BTs更易于富集在较细颗粒物中或轮胎磨损排放的细颗粒较多.暴露评价结果显示,路边工作者对BTs的日呼吸暴露量大于其他人,可能具有更高的健康风险其中BT的贡献量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边环境 PM2.5和PM10 轮胎磨损 苯并噻唑及其衍生物 暴露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气溶胶光学特性的颗粒物来源分析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文辉 丁净 +3 位作者 李立伟 张裕芬 皇甫延琦 冯银厂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826-1833,共8页
为初步探讨利用气溶胶光学指标判别污染物来源的适用性,选取天津市冬季一次重污染过程(2017年11月17—21日),对气溶胶的七波段吸收系数、三波段散射系数及其化学组分进行在线观测及分析,研究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变化,并结合化学组分定性分... 为初步探讨利用气溶胶光学指标判别污染物来源的适用性,选取天津市冬季一次重污染过程(2017年11月17—21日),对气溶胶的七波段吸收系数、三波段散射系数及其化学组分进行在线观测及分析,研究气溶胶光学特性的变化,并结合化学组分定性分析污染过程不同阶段的污染来源.结果表明:SSA(单散射反照率)可以从散射性组分和吸光性组分对消光贡献的变化判断污染来源.污染积累期,颗粒物中散射性组分(SO 42-、NO 3-、NH 4+)的增幅高于吸光性组分EC(元素碳),导致污染积累期的SSA值高于污染前期和污染消散期,说明污染积累期存在较明显的二次转化过程.SAE(散射波长指数)可以从粒径角度推断污染来源.此次观测的污染积累期SAE值呈较明显的下降趋势,说明在细粒径段(2.5μm以下)颗粒物粒径有增大的趋势,这主要与颗粒物中无机盐的吸湿增长及颗粒物之间的碰并有关.AAE(吸收波长指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指示吸光颗粒物的类型.污染前期,BrC(棕色碳)在370、470 nm处对光吸收的贡献率分别为50.7%、33.8%;同期PM 2.5中ρ(Cl-)、ρ(K+)同步升高,卫星遥感显示,观测点周围有大量火点出现,推测主要受祭祖活动的影响.研究显示,气溶胶光学指标能够从散射性组分和吸光性组分对消光贡献变化、粒径变化、吸光颗粒物类型角度定性解析一部分污染来源,但其对于燃煤源和机动车等重要源类的指示作用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污染过程 光学参数 化学组分 棕色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长期种植对设施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的影响及生态风险评估 被引量:7
16
作者 刘雅明 王祖伟 +1 位作者 王子璐 刘晚晴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54-61,80,共9页
为探究长期种植对设施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的影响,以天津市武清区设施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种植年限(4、10、12和16 a)及不同土层(0~20、20~40和40~60 cm)的土壤样品,分析设施菜地土壤中重金属Cr、Ni、Cu、Zn、As、Cd和Pb的分... 为探究长期种植对设施菜地土壤中重金属分布的影响,以天津市武清区设施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采集不同种植年限(4、10、12和16 a)及不同土层(0~20、20~40和40~60 cm)的土壤样品,分析设施菜地土壤中重金属Cr、Ni、Cu、Zn、As、Cd和Pb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研究区设施菜地表层土壤(0~20 cm)中重金属含量顺序为Zn>Cr>Ni>Cu>Pb>As>Cd,重金属的形态以残渣态和铁锰氧化物结合态为主.与露天菜地土壤相比,设施菜地表层土壤中Cu、Zn和Cd的含量较高,Cr、Ni、As和Pb的含量较低.与深层土壤相比(40~60 cm),Cu、Zn和Cd在表层土壤(0~20 cm)中明显富集,As、Pb、Cr和Ni的含量相对变化较小.随种植年限的增加,表层土壤中重金属含量整体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利用相关分析和主成分分析解析重金属来源,结果表明设施菜地土壤中Ni、As、Cr和Pb的来源为自然源,Cd、Zn和Cu的来源主要为人为源.运用Hakanson指数法对研究区土壤进行生态风险评估,结果表明,研究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级别处于低等级,但Cd的生态风险级别相对较高,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需引起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期种植 设施菜地土壤 土壤重金属 时空分布 生态风险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GWLF模型的于桥水库流域氮磷负荷估算及来源变化解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泽利 罗娜 +4 位作者 苏德岳 高锴 赵兴华 梅鹏蔚 张震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63-71,共9页
外源氮磷污染物输入是于桥水库富营养化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水十条”实施以来于桥水库流域氮磷污染负荷的变化,采用GWLF模型模拟各个子流域产流量,再乘以子流域出口断面总氮(TN)、总磷(TP)监测浓度,进而估算整个流域氮磷污... 外源氮磷污染物输入是于桥水库富营养化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研究“水十条”实施以来于桥水库流域氮磷污染负荷的变化,采用GWLF模型模拟各个子流域产流量,再乘以子流域出口断面总氮(TN)、总磷(TP)监测浓度,进而估算整个流域氮磷污染负荷,并对2016—2017年氮磷污染的来源和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显示:2016—2017年于桥水库流域年均TN负荷2574.6 t,TP负荷94.6 t。引滦调水、入境河流、库周产流和大气降水对TN的贡献占比分别为27.9%、46.8%、17.3%和8.0%,对TP贡献占比分别为66.3%、17.3%、13.6%和2.8%。与2016年相比,2017年流域TN负荷增加35.6%,主要是由于引滦调水TN浓度大幅上升(增幅239%)、沙河等流域产流量增加(增幅11.4%)导致;2017年流域TP负荷减少74.0%,主要是由于引滦调水和沙河等河流TP浓度均明显下降(降幅分别为87.8%和71.0%)导致。因此,建议于桥水库流域环境管理部门加强总氮面源污染防控,同时选择大黑汀水库氮磷浓度较低的时期调水,以减少氮磷污染负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桥水库 GWLF模型 负荷估算 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元统计分析的独流减河水质时空特征 被引量:8
18
作者 徐媛 赵吉睿 +4 位作者 马楠 展先辉 魏代艳 荚秀艳 孙猛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342-1351,共10页
为了解独流减河流域水质时空特征及污染物排放结构情况,准确掌握污染来源和防控重点,达到改善流域水质的目的,基于2017年独流减河流域9个监测断面的8个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 为了解独流减河流域水质时空特征及污染物排放结构情况,准确掌握污染来源和防控重点,达到改善流域水质的目的,基于2017年独流减河流域9个监测断面的8个水质指标的监测数据,采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进行水质评价,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中的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开展水质时空分布特征及污染物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独流减河流域水质时空特征差异显著,干流水质优于支流水质;时间维度划分为2个时段T_(1)(1—3月)和T_(2)(4—12月),T_(2)时段水质优于T_(1)时段,氨氮、总磷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是各时段的主要污染因子,畜禽养殖、农村居民生活为主要污染源,氟离子和COD_(Cr)分别是T_(1)和T_(2)时段的另外主要污染因子,代表工业电镀行业废水污染和耗氧有机污染。空间分布划为G_(1)组和G_(2)组,其中G_(1)组主要位于中上游,主要污染因子为氨氮、总磷及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代表畜禽养殖和居民生活污染;G_(2)组位于中下游,主要污染因子为化学需氧量、总磷和氟化物,代表城镇居民生活污染和工业电镀行业废水污染,G_(2)组水体水质优于G_(1)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多元统计分析 水质评价 时空特征 污染源 独流减河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于桥水库库周沟渠水质评价与污染负荷估算 被引量:10
19
作者 李泽利 赵兴华 +3 位作者 梅鹏蔚 韩龙 姜伟 古小超 《南水北调与水利科技(中英文)》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42-150,共9页
2017年对于桥水库周边31条沟渠或季节性河流进行全面摸查,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库周沟渠Ⅲ类水体占比9.5%,劣Ⅴ类水体占比52.4%,总体处于重度污染水平,主要污染因子是氨氮、总... 2017年对于桥水库周边31条沟渠或季节性河流进行全面摸查,分别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质现状进行评价。单因子评价结果显示:库周沟渠Ⅲ类水体占比9.5%,劣Ⅴ类水体占比52.4%,总体处于重度污染水平,主要污染因子是氨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综合污染指数评价结果显示水质最差的是燕各庄沟,综合污染指数为48.67,最好的是英庄子沟,综合污染指数为1.45。通过收集于桥水库周边气象、降水、水文、地形、土壤和土地利用类型等数据资料,采用SCS-CN法模拟沟渠地表径流量,乘以实测污染物浓度估算污染负荷,得出库周沟渠年输入化学需氧量723.2t,总氮213.9t,总磷11.4t。研究成果可为加大于桥水库水质保障和面源污染治理力度、斩断入库污染源、确保饮用水水源地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桥水库 沟渠 综合污染指数法 SCS-CN法 污染负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相色谱质谱法快速测定水中痕量涕灭威和克百威 被引量:7
20
作者 李利荣 张静 +5 位作者 刘殿甲 吴宇峰 张肇元 王效国 张海波 许亮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11-115,共5页
建立了快速检测水中痕量涕灭威和克百威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水样经C18柱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利用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采集数据,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涕灭威和克百威分别在0.020~0.640、0.005~0.160μg/... 建立了快速检测水中痕量涕灭威和克百威的高效液相色谱-质谱方法。水样经C18柱分离,在电喷雾离子源正离子模式下,利用动态多反应监测模式采集数据,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涕灭威和克百威分别在0.020~0.640、0.005~0.160μg/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8),方法检出限分别为0.02、0.005μg/L。低、中、高3个加标浓度水平下,加标回收率为90.4%~102%,相对标准偏差为2.2%~18.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涕灭威 克百威 高效液相色谱 质谱法 快速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