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不育系Sh-B的植物学特征 被引量:10
1
作者 舒志明 梁宗锁 +4 位作者 孙群 付亮亮 张兴悟 叶正良 卫新荣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75-179,共5页
对在陕西商洛丹参中发现的不育株系Sh-B的植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根据花器官及花药的形态、大小以及花丝的长度,可以将其分为3个类型,即Sh-B1、Sh-B2和Sh-B3;这3种不育类型均属于雄性不育,其花丝较正常可育株短1倍以上,花药干... 对在陕西商洛丹参中发现的不育株系Sh-B的植物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根据花器官及花药的形态、大小以及花丝的长度,可以将其分为3个类型,即Sh-B1、Sh-B2和Sh-B3;这3种不育类型均属于雄性不育,其花丝较正常可育株短1倍以上,花药干瘪而瘦小,内无花粉粒或花粉无活力;根、茎、叶以及种子形态结构与正常可育植株基本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不育系 植物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C-MS/MS同时检测大鼠血浆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浓度及其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于双慧 毕开顺 佟玲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539-542,共4页
目的:研究白芍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测定大鼠灌胃给予白芍提取物后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时间-血药浓度,根据药-时曲线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芍药苷和芍药... 目的:研究白芍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分析方法,测定大鼠灌胃给予白芍提取物后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的时间-血药浓度,根据药-时曲线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线性范围分别为1.0-1000 ng·m L-1,2.0-2000 ng·m L-1,回收率均大于80%,日间RSD≤10%,日内RSD≤11%,RE在-4.9%-2.4%之间。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药代动力学参数如下:Tmax为(0.89±0.27)、(0.97±0.37)h;t1/2为(1.97±0.63)、(2.25±0.59)h;Cmax为(301.3±96.8)、(122.9±42.2)μg·L-1。AUC0-t为(1495.1±521.2)、(688.5±222.9)μg·h·L-1;AUC0-∞为(1541.1±548.0)、(720.1±241.0)μg·h·L-1。结论:该法简便、灵敏、特异,适用于血浆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浓度的测定。白芍中芍药苷和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药代动力学行为均符合二室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芍 芍药苷 芍药内酯苷 药代动力学 LC-MS/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丹参品种主要器官的显微结构比较 被引量:6
3
作者 舒志明 梁宗锁 +5 位作者 曹翠兰 叶正良 卫新荣 蒋传中 付亮亮 张兴悟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1-65,78,共6页
选用我国目前生产上推广的7个不同丹参品种,在花期采集花粉粒、叶表皮、茎及收获期采集根,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丹参花粉粒表面纹沟条数为6或8条,其大小和深浅不同;叶表皮气孔的大小、绒毛有无倒钩以及气孔的数目、集中的位置不... 选用我国目前生产上推广的7个不同丹参品种,在花期采集花粉粒、叶表皮、茎及收获期采集根,进行显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丹参花粉粒表面纹沟条数为6或8条,其大小和深浅不同;叶表皮气孔的大小、绒毛有无倒钩以及气孔的数目、集中的位置不同;径的髓射线细胞的层数,髓部细胞的大小、髓腔的有无以及根的初生木质部形状排列、髓腔的有无、原生木质部在次生木质部中的数目和形状具有一定差异,可以根据这些显微结构特征区别和鉴定不同丹参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器官 显微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通过美国FDA的IND审评之路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剑文 叶正良 杨悦武 《世界科学技术》 2000年第2期44-47,56,共4页
本文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例,讨论了中药质量标准的现代化问题。认为必须建立从药材到半成品到成品的系列质量控制标准,并且,从有效成分的含量、比例到农残、重金属的含量都须有严格的控制。文中还介绍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 本文以复方丹参滴丸为例,讨论了中药质量标准的现代化问题。认为必须建立从药材到半成品到成品的系列质量控制标准,并且,从有效成分的含量、比例到农残、重金属的含量都须有严格的控制。文中还介绍了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有关政策的近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质量标准 美国 复方丹参滴丸 IND评审 FD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ween-80胶束萃取硫氰酸钼(Ⅴ)配合物研究
5
作者 杨桦 李晓燕 +2 位作者 张爱丽 曹同川 滕丽曼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16-117,共2页
本文研究了用Tween 80作萃取剂萃取硫氰酸钼 (Ⅴ ) ,在 0 1%浓度下即可达到 94%的萃取率 ,而同样条件下对硫氰酸钨 (Ⅲ )基本不萃取 ,因此可将二者很好的分离。其萃取机理可能为胶束萃取 。
关键词 胶束萃取 硫氰酸钼(Ⅴ) 超分子化学 TWEEN-80 配合物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的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心肌梗死机制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魏欣 周仁鹏 +2 位作者 刘清武 胡伟 鲁超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94-201,共8页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心肌梗死(MI)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芪参益气滴丸中药复方中四味草药的所有活性化合物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OMIM、TTD、PharmG KB、DisG inN...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的方法探究芪参益气滴丸治疗心肌梗死(MI)的药理作用机制。方法使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及分析平台(TCMSP)检索芪参益气滴丸中药复方中四味草药的所有活性化合物成分和作用靶点;通过OMIM、TTD、PharmG KB、DisG inN ET及DrugB ank数据库对MI的相关疾病靶点进行检索,并与药物的治疗靶点进行映射,获得药物作用于疾病的靶点。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筛选药物治疗心肌梗死的核心靶点。利用DAVID数据库进行KEGG富集分析,Omicshare数据库进行GO二级分类富集并对KEGG富集的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结果选择口服生物利用度(OB)≥30%,类药性(DL)≥0.18,肠上皮细胞膜渗透性(Caco-2)≥-0.4及半衰期(HL)≥4 h作为活性化合物的ADME筛选条件,共获得82个活性成分和610个成分靶点。五个疾病数据库共检索MI相关靶点1 713个,药物靶点映射到疾病中共获得103个靶点。对大于平均度值的27个核心靶点进行DAVID富集分析,发现ADRB2、CHRM3、CHRM2、NOS3、NOS2、ADRA1D、CALM1、PIK3CG、DRD1、PDE3A、F2、GSK3B、COX2、ESR2、ACHE、SCN5A、COX1、PTGS2等18个芪参益气滴丸治疗MI的核心靶点富集到钙信号通路、cA MP信号通路、cG MP-PKG信号通路等19条与MI相关的通路。结论通过使用系统药理学的理论和方法证实了芪参益气滴丸多成分、多靶点、多途径的治疗特点,预测了其治疗MI的可能机制,为其基础研究提供了参考和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参益气滴丸 心肌梗死 网络药理学 靶点 信号通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丹参滴丸对高原习服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张雪峰 裴志伟 +2 位作者 闫希军 郭治昕 吴丹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2257-2259,共3页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DSP)对高原习服期心血管生理效应和心脏低氧病理损害的影响。方法:平原医学体检正常者进入海拔5000m高原的施工群体617人,随机分为DSP服药组(186人)和对照组(431人),观察6个月期间,进行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 目的:研究复方丹参滴丸(DSP)对高原习服期心血管生理效应和心脏低氧病理损害的影响。方法:平原医学体检正常者进入海拔5000m高原的施工群体617人,随机分为DSP服药组(186人)和对照组(431人),观察6个月期间,进行心电图、血压、血氧饱和度(SpO2)595人次和1029人次检测。另设雄性Wistar大鼠DSP干预组和对照组各7只,在同一海拔饲养20d后处死做病理常规形态学及Hitachi-500电镜下观察摄片。结果:与对照组比较:DSP组心电图心肌缺血患病率明显下降(5.55%vs18.76%,P<0.01);减少右房高电压与过渡区左移发生率、QRS电轴右倾程度、QTC时限、T-QRS夹角等(均P<0.05或P<0.01);左室高电压与过渡区右移发生率则高于对照组(P<0.01);明显降低血压、心率及二者乘积、SpO2的异常率(均P<0.05或P<0.01);DSP能预防、改善大鼠心肌细胞的低氧性水肿、变性、坏死、组织淤血、出血及超微结构的损害。结论:DSP显著改善对低氧的心血管生理习服水平和具有抗低氧病理损伤作用,是理想的抗低氧与低氧习服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丹参 高海拔 心血管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