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特征层和二代曲波变换的多模生物特征融合识别方法 被引量:4
1
作者 许学斌 张德运 +2 位作者 张新曼 张铁登 邓万宇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32-36,共5页
针对单模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识别正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层和二代曲波变换的单样本多模生物特征融合识别方法,其采用了2种生物特征:掌纹特征和人脸特征.将所有归一化后的学习样本图像和测试图像通过组合的... 针对单模生物特征识别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存在识别正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特征层和二代曲波变换的单样本多模生物特征融合识别方法,其采用了2种生物特征:掌纹特征和人脸特征.将所有归一化后的学习样本图像和测试图像通过组合的快速离散曲波变换和小波变换进行分解,系数经组合和规范化处理后,在特征层实现融合,融合后的特征参数送入K-最近邻分类器进行分类,从而获得最终识别结果.在香港理工大学掌纹数据库和Ljubljana大学人脸数据库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每个类别仅使用1个学习样本的情况下,其生物特征图像的最佳平均识别正确率达到92.40%,比单模人脸、单模掌纹识别方法的识别率分别提高了35.38%和8.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生物特征识别 曲波变换 人脸识别 掌纹识别 图像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80管线钢在三种土壤模拟溶液中的微生物腐蚀规律 被引量:5
2
作者 王丹 谢飞 +3 位作者 吴明 孙东旭 赵启慧 程龙生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57-61,66,共6页
在含硫酸盐还原菌(SRB)的鹰潭、沈阳、大港土壤模拟溶液中进行14d的挂片浸泡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X80管线钢在三种土壤模拟溶液中的微生物腐蚀规律。结果表明:X80钢在大港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最大,在鹰潭土壤模拟溶液中的最小,... 在含硫酸盐还原菌(SRB)的鹰潭、沈阳、大港土壤模拟溶液中进行14d的挂片浸泡试验和电化学试验,研究了X80管线钢在三种土壤模拟溶液中的微生物腐蚀规律。结果表明:X80钢在大港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速率最大,在鹰潭土壤模拟溶液中的最小,SRB和Cl^-的共同作用可促进X80钢表面点蚀坑的形成;X80钢在上述三种土壤模拟溶液中的腐蚀过程相同,阴极过程是以氢去极化为主的控制过程,阳极过程为金属溶解,生成黄色疏松的腐蚀产物FeO(OH),同时Fe^(2+)与SRB结合生成铁硫化合物;鹰潭土壤的pH较低,可抑制水解反应;在大港土壤模拟溶液中生成的腐蚀产物中未检测出FeS,这是体系中少量SRB参与氢去极化过程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80管线钢 土壤模拟溶液 硫酸盐还原菌 微生物腐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向力平衡式螺杆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设计 被引量:6
3
作者 李增亮 赵传伟 +1 位作者 吴海燕 管羽刚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68-72,共5页
鉴于目前井下油水分离技术尚存不足,将井下油水分离技术与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一套轴向力平衡式螺杆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提出了轴向力平衡式螺杆泵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螺杆泵基本参数及... 鉴于目前井下油水分离技术尚存不足,将井下油水分离技术与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相结合,设计出一套轴向力平衡式螺杆泵井下油水分离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及工作原理,提出了轴向力平衡式螺杆泵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螺杆泵基本参数及油水分离装置结构参数的确定方法。以某油区的生产数据为例,对系统主要装置结构参数和工作参数进行了分析与计算。试制的油水分离装置室内试验结果表明,样机能够满足井下油水分离性能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井下油水分离 同井采注 轴向力平衡 螺杆泵 水力旋流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化土中斜群桩承台动力响应特性及桩身弯矩分布规律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张健 李雨润 +2 位作者 戎贤 师庆晓 贺书云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235-244,共10页
为研究动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发生液化前后斜群桩的动力响应相关问题,利用土工离心机振动台进行了饱和砂土场地条件下的斜群桩物理模型试验。通过试验分别对土层响应、桩身弯矩以及桩顶承台加速度和位移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 为研究动荷载作用下饱和砂土发生液化前后斜群桩的动力响应相关问题,利用土工离心机振动台进行了饱和砂土场地条件下的斜群桩物理模型试验。通过试验分别对土层响应、桩身弯矩以及桩顶承台加速度和位移等进行了详细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不同荷载作用下土层液化范围的改变导致了土层加速度峰值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放大或缩小现象;砂土液化前后桩身动弯矩和残余弯矩对整个桩身的影响程度发生了显著变化,尤其在砂土大范围液化后残余弯矩相比动弯矩的影响明显减弱;当输入加速度峰值较小时,桩顶承台水平加速度峰值与振动台台面比较出现了明显的放大现象。而随着输入加速度峰值的增加,在振动后期承台水平加速度峰值出现了缩小的现象,同时在振动结束后承台产生了明显的动态残余位移。本研究取得的相关结论为液化土中斜群桩的相关研究以及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化土 斜群桩 离心机振动台 动力响应 桩身弯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