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过渡金属介导的碳氢键后官能团化策略在药物合成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
作者 黄剑辉 曹丽华 +3 位作者 刘涛 林国涛 黄诗浩 李思颖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765-1778,共14页
过渡金属催化碳氢键后官能团化逐渐发展成为合成化学领域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是现代药物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生物活性分子进行高效且具有选择性地衍生。从C—C、C—O和C—N键3个方面介绍了近十年来在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催化下,生物活... 过渡金属催化碳氢键后官能团化逐渐发展成为合成化学领域最有效的工具之一,是现代药物研发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对生物活性分子进行高效且具有选择性地衍生。从C—C、C—O和C—N键3个方面介绍了近十年来在过渡金属化合物的催化下,生物活性分子碳氢键后官能团化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局限性和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氢键后官能团化 生物活性分子 过渡金属催化 碳氢键活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介质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测定蜜桃汁中的多菌灵农药残留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勇尊 包建民 +2 位作者 张遥 刘微 李优鑫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11期2084-2087,2090,共5页
建立了一种以支撑介质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基础,快速经济测定果汁中多菌灵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以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硅藻土为介质液液萃取的吸附填料,对苯并咪唑类农药中有代表性的多菌灵样品进行前处理,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 建立了一种以支撑介质液液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为基础,快速经济测定果汁中多菌灵农药残留的分析方法。以经过特殊工艺处理的硅藻土为介质液液萃取的吸附填料,对苯并咪唑类农药中有代表性的多菌灵样品进行前处理,结合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分析检测。在优化液相检测条件和萃取条件的同时,从添加回收率、精密度、方法定量限等方面对该方法进行了评价与验证。结果表明,使用介质液液萃取的方法萃取蜜桃汁样品中的多菌灵,添加回收率的平均值在94%以上,方法最低检出限为0.014μg/mL,方法定量限为0.04μg/mL。方法具有前处理简单、分析速度快、经济、重复性好、分析时间短等优点,可推广于其它果汁中多菌灵农药残留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残检测 多菌灵 样品前处理 介质液液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声调控的细胞膜表面氧化还原反应促进纳米粒摄取和内涵体逃逸
3
作者 李瑶 翟婉莹 +3 位作者 王征 Petrov Alexey M. 张葆鑫 赵燕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30-138,共9页
细胞摄取和内涵体逃逸是纳米药物递送的两个关键屏障.研究发现,细胞外表面的硫醇可以通过巯基-二硫化物/二硒化物交换反应同时克服这两个屏障.然而,该策略增强纳米药物递送的能力有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机械力(超声)来提高硫醇... 细胞摄取和内涵体逃逸是纳米药物递送的两个关键屏障.研究发现,细胞外表面的硫醇可以通过巯基-二硫化物/二硒化物交换反应同时克服这两个屏障.然而,该策略增强纳米药物递送的能力有限.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文采用机械力(超声)来提高硫醇-二硫化物/二硒化物交换反应的动力学,进而提高药物递送效率.研究结果为提高纳米药物递送效率提供了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还原反应 细胞摄取 内涵体逃逸 纳米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聚合法制备亲水-亲油型高分子固相萃取填料及其功能化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包建民 孙超慧 +1 位作者 李优鑫 谢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0期1-7,共7页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种以二乙烯苯和N-乙烯吡咯烷酮为单体的高分子聚合物固相萃取填料(DVB-NVP),系统地考察了引发剂、致孔剂、分散剂以及反应时间等对填料形态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以农药作为模型化合物,... 采用悬浮聚合法合成了一种以二乙烯苯和N-乙烯吡咯烷酮为单体的高分子聚合物固相萃取填料(DVB-NVP),系统地考察了引发剂、致孔剂、分散剂以及反应时间等对填料形态和粒径分布的影响,用光学显微镜对其进行表征,以农药作为模型化合物,结合紫外分光光度(UV)和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填料进行评价。同时对合成的微球进行官能团衍生,并优化衍生化条件。结果表明: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分散剂,偶氮二异丁腈为引发剂时,于80℃下反应8h可制得粒径为20~60μm的单分散高交联亲水-亲油型聚合物,其对灭多威、福美林以及乙酰甲胺磷的回收率分别为97.34%、86.24%和96.96%,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2.27%、0.96%、1.83%。4种衍生化DVB-NVP填料具有较高的离子交换容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亲水-亲油平衡 高分子聚合物 固相萃取 悬浮聚合法 功能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悬浮聚合法制备功能型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2
5
作者 包建民 许慧 李优鑫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230-232,共3页
甲基丙烯酸酯类微球具有与生物样品相容性好、易于修饰、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在生物生化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悬浮聚合法步骤简单、产物处理方便,是最常用的聚合物制备方法。以微球粒径及孔结构为指标,系统综述了悬浮聚合法制备甲基丙烯... 甲基丙烯酸酯类微球具有与生物样品相容性好、易于修饰、无毒副作用等特点,在生物生化领域中具有重要作用。悬浮聚合法步骤简单、产物处理方便,是最常用的聚合物制备方法。以微球粒径及孔结构为指标,系统综述了悬浮聚合法制备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的各个影响因素,并总结了此类填料在酶的固定化、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药物载体及金属离子吸附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对甲基丙烯酸酯类微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悬浮聚合 甲基丙烯酸酯 聚合物 孔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PLC级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其功能化 被引量:1
6
作者 包建民 王惠柳 李优鑫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457-1465,共9页
采用酸.碱催化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微球,系统探索了水用量、乙醇用量、旋蒸温度、搅拌速度和致孔剂种类对二氧化硅微球形态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将制得的二氧化硅微球经简单沉降筛分及功能化后,获得了C18键合硅胶、亲水C18键合... 采用酸.碱催化的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二氧化硅微球,系统探索了水用量、乙醇用量、旋蒸温度、搅拌速度和致孔剂种类对二氧化硅微球形态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将制得的二氧化硅微球经简单沉降筛分及功能化后,获得了C18键合硅胶、亲水C18键合硅胶、氨丙基键合硅胶、乙二胺.Ⅳ.丙基键合硅胶4种键合硅胶。结果表明:最佳的二氧化硅微球制备条件为,n(H20):n[正硅酸乙酯(TEOS)]=6:4,V(EtOH):V(TEOS)=3:5,旋蒸温度为57℃,搅拌速度为2190r/min,致孔剂为N,N-二甲基甲酰胺(DMF)。所制二氧化硅微球球形度好、粒径分布为3~10μm、比表面积为464.11m2/g、孔体积为1.14m3/g、平均孔径为9.81nm,且孔径分布窄、硅羟基含量高达0.5450mmol/g。C18键合硅胶和亲水C18键合硅胶的柱效分别为53474/m和86984/m(以甲苯计),且对分析物的分离良好。氨丙基键合硅胶和乙二胺-N-丙基键合硅胶的离子交换容量分别为1.44和1.22mmol/g,对甲苯磺酸吸附量分别为240.8和217.6m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二氧化硅微球 C18键合硅胶 亲水C18键合硅胶 氨丙基键合硅胶 乙二胺-N-丙基键合硅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通道毛细管电泳技术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徐然 李优鑫 +1 位作者 贾菲菲 王丹丹 《分析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15-420,共6页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在痕量物质的分析与检测、样品的半制备与制备、多维分析以及联用技术中仍面临巨大挑战,研究者从降低电场强度、使用低电导率缓冲液、加入有机试剂、引入制冷,发展了毛细管内径大于150μm的大... 毛细管电泳(Capillary Electrophoresis,CE)在痕量物质的分析与检测、样品的半制备与制备、多维分析以及联用技术中仍面临巨大挑战,研究者从降低电场强度、使用低电导率缓冲液、加入有机试剂、引入制冷,发展了毛细管内径大于150μm的大通道毛细管电泳技术(Wide-bore Electrophoresis,WBE)。本文综述了这一新型大通道毛细管电泳及其相关的多维和联用技术,展望了WBE的发展趋势及潜在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细管电泳 大管电泳 焦耳热 多维分析 联用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南不同产区铁皮石斛活性成分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9
8
作者 王佳 陈海霞 +3 位作者 邢利沙 王艳伟 黄宇航 刘海青 《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768-773,共6页
海南是铁皮石斛主产区之一,为研究不同产地铁皮石斛的差异性,本文比较了海南八个产区铁皮石斛的醇提物及水提物的成分,抗氧化性和降血糖活性,并进一步研究该化学成分与对应活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海南琼中、三亚、保亭地区铁皮石斛提... 海南是铁皮石斛主产区之一,为研究不同产地铁皮石斛的差异性,本文比较了海南八个产区铁皮石斛的醇提物及水提物的成分,抗氧化性和降血糖活性,并进一步研究该化学成分与对应活性的相关性。结果显示:海南琼中、三亚、保亭地区铁皮石斛提取物在清除DPPH自由基和总还原力模型中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性,儋州产区铁皮石斛水提物表现出最高的α-淀粉酶抑制活性。相关性研究表明酸性糖、总多酚、总黄酮含量与上述抗氧化模型有一定的线性关系,醇提物中总多酚表现出相对最高的相关性(r=0.904,P<0.01;r=0.861;P<0.01)。本研究为铁皮石斛在保健食品、药品领域中的开发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 铁皮石斛 抗氧化性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微米级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改性及应用综述 被引量:9
9
作者 包建民 闫志英 李优鑫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7期3060-3067,共8页
微米级多孔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是目前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微球粒径通常在1μm至数百微米,干燥状态下内部有几埃甚至几千埃的孔隙,具有球形度好、比表面积大、骨架密度低、吸附性强、力学强度高、与不同极性的... 微米级多孔聚合物微球作为一种新型功能材料,是目前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一大研究热点。微球粒径通常在1μm至数百微米,干燥状态下内部有几埃甚至几千埃的孔隙,具有球形度好、比表面积大、骨架密度低、吸附性强、力学强度高、与不同极性的有机溶剂兼容性好等诸多优点,在生物医学、分析化学、环境保护、催化剂载体以及电子产品等领域中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其中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除了具有高分子微球的一般特点外,还有物理及化学稳定性好、热稳定性好、生产成本低、工业应用前景广等优点,同时微球的苯环反应活性高,易于进行一系列的功能化反应,从而扩大其应用领域。基于上述优点,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是目前应用最多的多孔聚合物微球。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使得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和功能化成为国内外学者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逐渐出现了多种微球制备方法。悬浮聚合法是制备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传统方法,其操作简单,产物后处理方便,但是得到的微球粒径呈多分散性。种子溶胀法被普遍认为是制备单分散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较好的方法,该方法在制备表面功能化、单分散大粒径的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沉淀聚合法也可以用来制备单分散的微球,但是该方法制备的微球交联度低、产量低,而且不易制备具有多孔结构的功能性微球。近几年利用微工程乳化技术制备微球的报道越来越多,包括微孔膜/微通道乳化法和微流控技术。这类方法制备的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单分散性良好,粒径、孔径等重现性好,为制备多孔聚合物微球开辟了新的方向。与此同时很多研究者致力于功能性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开发,通过在微球上引入各种功能基团改善微球的疏水性、溶解性和生物亲和性等,制得的不同特性的微球可应用于高效色谱填料、催化剂载体、生物医学、吸附剂等领域。本文首次详尽地分析和综述了微米级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制备方法和改性方法,讨论了影响微球孔径及孔分布的重要因素,并总结了该类微球近几年的应用研究状况,最后对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米级多孔聚苯乙烯-二乙烯苯微球 悬浮聚合 种子溶胀 沉淀聚合 微工程乳化 功能化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亲和色谱-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纯化检测人血浆中的硒蛋白-P 被引量:2
10
作者 包建民 于晓燕 +1 位作者 刘微 李优鑫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04-809,共6页
开发了两步亲和色谱法:肝素-琼脂糖凝胶、Ni-琼脂糖凝胶色谱纯化人血浆中硒蛋白-P的方法,并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HG-AFS)检测,成功搭建了硒蛋白-P的纯化检测平台。确定了亲和色谱纯化的最佳梯度洗脱条件,通过十二烷基硫酸... 开发了两步亲和色谱法:肝素-琼脂糖凝胶、Ni-琼脂糖凝胶色谱纯化人血浆中硒蛋白-P的方法,并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HG-AFS)检测,成功搭建了硒蛋白-P的纯化检测平台。确定了亲和色谱纯化的最佳梯度洗脱条件,通过十二烷基硫酸钠-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定性检测,得到了一定纯度的硒蛋白-P,其回收率达43.2%。HG-AFS方法的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1,检出限为0.09μg/L,日内精密度(RSD)为0.12%,日间精密度(RSD)为0.27%,加标回收率为95%~104%。该亲和色谱纯化方法简单易控、回收率高,HG-AFS检测灵敏度高,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硒蛋白-P 人血浆 肝素-琼脂糖凝胶 Ni-琼脂糖凝胶 亲和色谱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种子溶胀法制备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微球 被引量:3
11
作者 包建民 许慧 李优鑫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601-605,共5页
以分散聚合法制得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为种球,采用改进的两步种子溶胀法制备了粒度均一、高交联、多孔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微球,并系统探索了稳定剂种类和浓度、活化剂用量、溶胀倍数、致孔剂的种类及比例... 以分散聚合法制得的单分散聚苯乙烯微球为种球,采用改进的两步种子溶胀法制备了粒度均一、高交联、多孔的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微球,并系统探索了稳定剂种类和浓度、活化剂用量、溶胀倍数、致孔剂的种类及比例对微球形态和粒径分布的影响,同时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红外光谱及高效液相色谱对微球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以2μm和4μm的聚苯乙烯微球为种球,当活化剂与种球质量比为4,溶胀倍数为20~40倍,致孔剂为体积比为6∶4的环己醇和甲苯混合溶剂,以质量分数0.2%的羟丙甲基纤维素(以整个体系质量计,下同)为稳定剂时可制得粒径5μm和10μm的单分散高交联多孔的聚甲基丙烯酸酯类微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子溶胀法 甲基丙烯酸酯类微球 多孔 致孔剂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酯类色谱填料的制备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3
12
作者 包建民 许慧 李优鑫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31-35,共5页
综述了近10年来甲基丙烯酸酯类填料的制备方法及影响微球形态的重要因素,对每种制备方法进行举例分析,并总结了这类填料在离子交换色谱、亲和色谱、整体柱等方面的应用,最后对甲基丙烯酸酯类微球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甲基丙烯酸酯类微球 色谱 分离 整体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AF6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3
作者 李妙 周立军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24-31,共8页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家族的一员,研究发现其在许多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且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对TRAF6...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Tumor necrosis factor receptor-associated factor 6,TRAF6)是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家族的一员,研究发现其在许多恶性肿瘤中高表达,并且在肿瘤细胞的增殖、迁移和凋亡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对TRAF6与不同类型肿瘤关系的深入研究,干扰或者抑制TRAF6在与肿瘤相关信号通路中的作用或许可以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策略。根据TRAF6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肿瘤相关信号通路中的重要作用,综述了TRAF6与肿瘤的关系,探讨了TRAF6在肿瘤治疗中的重要意义,旨在为今后以TRAF6为靶点的癌症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坏死因子受体相关因子6 信号通路 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纯二氧化硅微球的制备及HPLC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包建民 王惠柳 李优鑫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16-19,共4页
分类总结了近15年来对以正硅酸乙酯为原料制备高纯二氧化硅微球的方法及影响因素,同时还总结了其功能化填料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分析方面的应用,展望了高纯二氧化硅微球制备方法和应用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 高纯二氧化硅微球 正硅酸乙酯 色谱 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疏血通注射液体外抗栓及抗凝作用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陈艳明 夏珂 +7 位作者 何杨 赵赟霄 张忠兵 江淼 郑顺亮 王思瑶 周剑波 白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6期4502-4505,共4页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以下简称疏血通)体外抗凝、抗栓作用。方法 2015年5—7月,收集来自江苏省血液研究所的6例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采用同一健康献血者的血液或血浆,以疏血通1份+血液或血浆9份作为加药组,0.9%氯化钠溶液1份+血液或血浆... 目的探讨疏血通注射液(以下简称疏血通)体外抗凝、抗栓作用。方法 2015年5—7月,收集来自江苏省血液研究所的6例健康献血者的外周血,采用同一健康献血者的血液或血浆,以疏血通1份+血液或血浆9份作为加药组,0.9%氯化钠溶液1份+血液或血浆9份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常规指标、凝血指标、纤溶指标、血小板功能、体外血栓形成情况。结果对照组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高于加药组(P<0.05)。两组红细胞计数、红细胞比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药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长于对照组(P<0.001);对照组与加药组血块收缩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纠正试验的APTT、PT、TT长于对照组(P<0.05);纠正试验的APTT、PT、TT短于加药组(P<0.05)。加药组D-二聚体、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高于对照组,纤酶蛋白原(FIB)、优球蛋白溶解时间(ELT)、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低于对照组(P<0.05)。加药组ADP、瑞斯托霉素、胶原、凝血酶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小板黏附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药组P-选择素高于对照组(P<0.05)。加药组R值、K值长于对照组,α角、MA值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在体外实验中显示出一定的抗凝、促纤溶、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栓形成 抗凝药 血液凝固 疏血通注射液 血小板聚集 血小板黏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植物源天然产物杀虫剂研究进展 被引量:30
16
作者 董小绮 康兆勇 +1 位作者 刘胜男 高清志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69-989,共21页
与传统化学杀虫剂相比,植物源天然产物杀虫剂具有靶标特异性强、易降解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是杀虫剂研发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围绕不同类型植物源天然产物杀虫剂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机制,综述了2015年之后... 与传统化学杀虫剂相比,植物源天然产物杀虫剂具有靶标特异性强、易降解无残留、对环境无污染等优点,符合绿色农业的发展要求,是杀虫剂研发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围绕不同类型植物源天然产物杀虫剂的结构特征和作用机制,综述了2015年之后以植物源杀虫剂活性成分为先导化合物进行结构改造的研究现状,最后对植物源农药的发展方向、当前面临的挑战以及产品研发策略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源天然产物 杀虫剂 结构修饰 作用机制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腺苷脱氨酶活性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7
作者 徐然 齐艳菲 李优鑫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09-1216,共8页
腺苷脱氨酶(ADA)是一种核酸代谢酶,与机体细胞免疫活性有重要关系,在很多疾病中,ADA活性均表现异常。因此,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聚焦于ADA活性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并一致认为ADA活性分析对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 腺苷脱氨酶(ADA)是一种核酸代谢酶,与机体细胞免疫活性有重要关系,在很多疾病中,ADA活性均表现异常。因此,越来越多的科研工作者聚焦于ADA活性与疾病关系的研究,并一致认为ADA活性分析对临床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该文综述了比色法、色谱法、适配体传感器等ADA活性分析方法的研究进展,以期为ADA的活性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脱氨酶 活性分析 临床检测 色谱 适配体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大蒜不同极性萃取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邢利沙 陈海霞 +1 位作者 王佳 王艳伟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9-222,共4页
为了研究大蒜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确定大蒜的活性部位,促进大蒜资源在天然抗氧化剂和药品等领域的应用,文中采用体积分数80%乙醇回流提取、梯度萃取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4个不同极性部位... 为了研究大蒜不同极性萃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确定大蒜的活性部位,促进大蒜资源在天然抗氧化剂和药品等领域的应用,文中采用体积分数80%乙醇回流提取、梯度萃取得到石油醚萃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正丁醇萃取物和水萃取物4个不同极性部位。以清除二苯代苦味酰基(DPPH)自由基、还原力和对肝脂质过氧化抑制力为评价指标研究其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大蒜不同极性萃取物均有一定的抗氧化活性,其抗氧化能力与不同极性萃取物的质量浓度呈现出良好的线性依赖关系,抗氧化效果因反应体系不同而有所不同。正丁醇萃取物在3个体外抗氧化活性模型中均表现出较好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和肝脂质过氧化抑制活性的半数抑制浓度分别为0.46 mg/m L和0.36 mg/m L。大蒜正丁醇萃取物得率较高(7.86%),抗氧化活性较好,可以作为新型有效的天然抗氧化物质进行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蒜 DPPH 还原力 肝脂质过氧化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喹啉多环系列化合物的一锅法合成 被引量:3
19
作者 赵传武 杨金路 +3 位作者 汪天洋 刘东志 杨汉煜 高清志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56-464,共9页
以5-氟取代-4-氯喹啉为母核结构,在双亲核试剂存在下,通过氯、氟双取代构建了一锅法合成新型喹啉并多环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步骤以4-氯-5-氟喹啉-3-甲酸酯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缚酸剂N,N-二异丙基乙胺存在下与邻位... 以5-氟取代-4-氯喹啉为母核结构,在双亲核试剂存在下,通过氯、氟双取代构建了一锅法合成新型喹啉并多环衍生物的方法。该方法的核心步骤以4-氯-5-氟喹啉-3-甲酸酯为原料,N,N-二甲基甲酰胺为溶剂,在缚酸剂N,N-二异丙基乙胺存在下与邻位取代苯胺等双亲核试剂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即可完成氯、氟联级取代,不需分离单取代中间产物,最终获得具有结构多样性的喹啉并多环衍生物,反应收率在56.3%~97.1%之间。该方法无需其他催化剂,简单高效,且对官能团的容忍性强。产物结构经1HNMR、13CNMR、HPLC和HRMS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环喹啉 亲核取代 一锅法合成 精细化工中间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硅氢加成反应负载型铂催化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邵冬云 李优鑫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3-17,19,共6页
以各种功能化的载体材料为重点,系统地综述了应用于硅氢加成反应的负载型铂催化剂的种类及特点,并对近5年来有望应用到负载铂催化剂的新型材料进行了总结与展望,为新型负载铂催化剂的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关键词 负载型铂催化剂 硅氢加成反应 新型负载铂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