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80篇文章
< 1 2 2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激光电子经纬仪动态跟踪引导系统的设计 被引量:16
1
作者 周虎 邾继贵 +1 位作者 张滋黎 叶声华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2671-2678,共8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视觉的激光电子经纬仪跟踪引导系统来提高电子经纬仪工作效率,实现其在大空间范围内目标点的动态测量。介绍了跟踪引导系统结构组成并分析了外置扫描设备以及激光电子经纬仪的运动特性。建立扫描设备运动学模型,说明了利... 设计了一种基于视觉的激光电子经纬仪跟踪引导系统来提高电子经纬仪工作效率,实现其在大空间范围内目标点的动态测量。介绍了跟踪引导系统结构组成并分析了外置扫描设备以及激光电子经纬仪的运动特性。建立扫描设备运动学模型,说明了利用空间坐标转换关系,通过光轴搜索法实现了经纬仪激光点自动引导的策略。然后,给出了镜头的变焦控制方法。最后,提出了基于扩展Kalman滤波估值的运动目标动态跟踪方法,将动态目标物与经纬仪激光点同时定位于摄像机视场中心区域。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够正确预测估计运动目标状态,经纬仪激光点引导精度最终可达0.08(°)/m。该系统结合了激光跟踪动态测量以及电子经纬仪不受测量目标类型限制的优势,实现了基于激光电子经纬仪的传统空间角度交汇方法在动态精密测量领域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经纬仪 Denavit-Hartenberg模型 KALMAN滤波器 目标跟踪 引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大学光纤传感技术研究部分最新进展 被引量:8
2
作者 刘铁根 刘琨 +4 位作者 江俊峰 孟卓 姚晓天 陈信伟 张以谟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6,38,共7页
本文介绍了天津大学在光纤传感技术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为:基于白光干涉实现了非本征光纤法珀和FBG并行解调,法珀腔长测量误差0.81μm,FBG波长测量误差14pm;基于光纤有源内腔结构实现了乙炔气体传感,灵敏度优于100ppm;基于保偏光... 本文介绍了天津大学在光纤传感技术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主要为:基于白光干涉实现了非本征光纤法珀和FBG并行解调,法珀腔长测量误差0.81μm,FBG波长测量误差14pm;基于光纤有源内腔结构实现了乙炔气体传感,灵敏度优于100ppm;基于保偏光纤实现了分布式传感,灵敏度可达6cm;基于边缘滤波器开发了光纤光栅解调仪,波长分辨力可达1.2pm,扫描速率超过200kHz;采用全光纤OCT技术实现了牙齿模型的二维、三维扫描;实现了光纤陀螺光纤环的温度、振动等动态特性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光纤法珀 保偏光纤 边缘滤波 光纤陀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于纳米光电子器件加工的纳米金属膜的制作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战 刘庆纲 +3 位作者 匡登峰 米文博 白海力 胡小唐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z1期563-565,共3页
在利用 Top- Down方式加工纳米电子器件和纳米光电子器件的研究中 ,纳米薄膜的制作和加工技术是一个关键环节。采用金属 Ti- SOS结构的纳米器件 ,Ti膜的厚度和成膜质量成为影响基于 AFM针尖诱导氧化加工 Ti纳米氧化线 /电路图形结构质... 在利用 Top- Down方式加工纳米电子器件和纳米光电子器件的研究中 ,纳米薄膜的制作和加工技术是一个关键环节。采用金属 Ti- SOS结构的纳米器件 ,Ti膜的厚度和成膜质量成为影响基于 AFM针尖诱导氧化加工 Ti纳米氧化线 /电路图形结构质量的重要因素。文中叙述了 Ti膜的制备和检测方法 ,给出了纳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器件 AFM针尖诱导氧化 Ti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CD的胶体金试纸条光电检测仪器设计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汪曣 白玉洁 +1 位作者 张艳超 李宁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1370-1373,共4页
为了将农残检测的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结果数值化,设计了基于线阵CCD的光电检测仪器,用其进行现场检测。仪器设计包括光路和电路部分,其中电路部分使用FIFO芯片进行数据缓存,有效降低了开发成本;采用自动定位插槽的定位装置,用于提... 为了将农残检测的胶体金试纸条检测结果数值化,设计了基于线阵CCD的光电检测仪器,用其进行现场检测。仪器设计包括光路和电路部分,其中电路部分使用FIFO芯片进行数据缓存,有效降低了开发成本;采用自动定位插槽的定位装置,用于提高检测目标定位的准确度。实验测定了系统的工作曲线及参数,精度可达1ng/mL,线性范围为1~20ng/mL,符合农残检测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残检测 胶体金试纸条 光电检测 CCD FIFO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运动目标的光电精密测速系统误差分析 被引量:11
5
作者 黄战华 刘淼 +2 位作者 张伊馨 蔡怀宇 张以谟 《光电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8-61,共4页
在利用光电精密测速技术时,涉及复杂的空间光交汇计算,通用误差分析方法比较困难。在目标与光束垂直度适当的情况下,目标运动方向的偏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属于二阶小量。系统整体误差的主要来源为距离测量误差、时间测量误差以及光束不... 在利用光电精密测速技术时,涉及复杂的空间光交汇计算,通用误差分析方法比较困难。在目标与光束垂直度适当的情况下,目标运动方向的偏差对测量精度的影响属于二阶小量。系统整体误差的主要来源为距离测量误差、时间测量误差以及光束不平行度产生的误差。分析得出,本系统在两光束间的不平行度α=100″,探测器对准精度为0.1mm的情况下,测量精度可以达到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误差分析 光电精密测速 高速运动目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于运动平台光电跟瞄系统的惯性参考单元研究综述 被引量:4
6
作者 李醒飞 何梦洁 +3 位作者 拓卫晓 王天宇 韩佳欣 王信用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01-421,共21页
目标的变化和任务的拓展对光电跟瞄系统提出了快速机动的要求,从地基平台到车载、船载、机载、星载等运动平台是光电跟瞄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基于惯性参考单元(Inertial Reference Unit,IRU)的视轴稳定方式是克服运动平台高频扰动,实... 目标的变化和任务的拓展对光电跟瞄系统提出了快速机动的要求,从地基平台到车载、船载、机载、星载等运动平台是光电跟瞄系统的重要发展趋势。基于惯性参考单元(Inertial Reference Unit,IRU)的视轴稳定方式是克服运动平台高频扰动,实现光电跟瞄系统微弧度甚至亚微弧度级跟瞄的主要技术手段。针对运动平台光电跟瞄系统精确指向对载体基座扰动抑制的需求,分析和对比了IRU的各种技术方案,特别介绍了利用低噪声、宽频带惯性传感器敏感角扰动,并通过反馈控制实现视轴惯性稳定的系统方案。从此类IRU系统的工作原理出发,阐述了系统的两种工作模式及功能特点,建立了系统数学模型。然后,介绍了IRU的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发展方向,指出惯性传感、支承结构和控制系统是决定IRU稳定能力的关键因素,梳理了三项关键技术的研究动态。最后,总结了IRU的空间应用情况,并结合目前的应用需求对其未来应用领域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惯性参考单元 运动平台 光电跟瞄系统 视轴稳定 扰动抑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调频连续波激光多路并行相干精密长度测量方法 被引量:2
7
作者 胡申博 刘俊辰 +3 位作者 余苏 杨承昱 曲兴华 张福民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6-114,共9页
面向航空航天等大型复杂机电系统,长度测量的需求从单独的一维位移测量发展到多目标、灵活便于拓展的多路并行测量。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长度测量技术具备抗干扰、精度高、无合作等优势。本文基于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技术开展多路并行相... 面向航空航天等大型复杂机电系统,长度测量的需求从单独的一维位移测量发展到多目标、灵活便于拓展的多路并行测量。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长度测量技术具备抗干扰、精度高、无合作等优势。本文基于调频连续波激光雷达技术开展多路并行相干精密长度测量方法研究,针对传统长度测量系统存在光纤色散、辅助路光纤漂移导致长度测量精度降低问题,提出一种含有氰化氢气体吸收池的三光路马赫-曾德尔干涉测量系统,在此基础上,基于光开关结构实现精密长度多路并行测量。通过精密导轨长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在3.6 m长度范围内标准差不超过25μm,实现了四路并行长度测量。与商用激光干涉仪测量结果比较,多路测量结果的绝对误差不超过30μ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频连续波 HCN气体吸收池 光开关 长度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2023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请与资助情况综述 被引量:1
8
作者 孙玲 刘晶 +2 位作者 文珺 何杰 刘克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73-382,共10页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一处“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涉及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波、电子学及应用等相关研究。本文介绍了2023年度该领域“人才”和“研究”两大项目系列中部分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并从申请代码、申请人年龄...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信息科学部一处“电子科学与技术”领域涉及电路与系统、电磁场与波、电子学及应用等相关研究。本文介绍了2023年度该领域“人才”和“研究”两大项目系列中部分项目的申请与资助情况,并从申请代码、申请人年龄、依托单位分布及其近五年的变化趋势等角度进行了分析,旨在为广大科研人员了解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电子科学与技术 申请与资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脑电信号运动伪迹去除综述
9
作者 肖晓琳 刘晓杰 +3 位作者 罗睿心 李辉 许敏鹏 明东 《信号处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770-782,共13页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不依赖于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将中枢神经活动转化成人工输出的系统,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作为BCI实现的重要手段,因其具有无创、时间分辨率高等优势,成为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脑... 脑机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BCI)是一种不依赖于外周神经和肌肉,直接将中枢神经活动转化成人工输出的系统,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EEG)作为BCI实现的重要手段,因其具有无创、时间分辨率高等优势,成为当前应用最广泛的脑信息采集技术之一。然而,在头皮记录的EEG经过颅骨等介质的传导和衰减,信号幅值微弱且信噪比低,易受到心电、眼电、肌电等生理噪声和工频干扰等非生理噪声的干扰。尤其是随着脑电采集设备的小型化、便携化,EEG应用范围逐渐扩展至更为多元动态的环境。在非实验室环境的实际运动场景中,采集的EEG信号通常会混杂大量的运动伪迹。此运动伪迹干扰频率低、幅值大,谐波范围广,其频率范围易与脑电频带重合,因此消除或减少运动伪影较为困难。运动伪迹会严重影响EEG的信号质量,给脑电解码带来挑战,针对此问题,国内外众多研究学者已开展了对脑电信号中运动伪迹去除方法的深入研究,但当前缺乏对这些研究的系统性归纳与总结,因此该文围绕脑电信号运动伪迹去除技术,调研总结了去除运动伪迹的主要评价指标,梳理归纳了无参考和以姿态数据为参考的两类运动伪迹去除算法,系统对比了现有算法的优缺点及其适用场景,最后展望了运动伪迹去除的发展方向,以期推动EEG技术在现实场景中的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机接口 运动伪迹 运动伪迹评价指标 运动伪迹去除算法 姿态数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载人航天器舱体撞击及泄漏点的声学定位方法
10
作者 綦磊 闫荣鑫 +4 位作者 孙立臣 张宇 芮小博 崔寓淏 石宁波 《载人航天》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70-275,共6页
针对载人航天器舱体撞击及泄漏点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传感器的载人航天器撞击及泄漏定位方法。通过声传感器感知航天器舱体撞击及泄漏所产生的声信号,利用门限电平法和互相关强度谱法实现对撞击及泄漏点的准确定位。结果... 针对载人航天器舱体撞击及泄漏点难以准确定位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声传感器的载人航天器撞击及泄漏定位方法。通过声传感器感知航天器舱体撞击及泄漏所产生的声信号,利用门限电平法和互相关强度谱法实现对撞击及泄漏点的准确定位。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准确判断1×10^(-3) kg·m/s的碎片撞击和直径1 mm以上漏孔泄漏,撞击定位误差≤2.16 cm,泄漏定位误差≤4.23 cm,并通过我国首次在轨泄漏撞击定位试验成功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声传感器 载人航天器 泄漏定位 撞击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注意力的冠脉造影图像血管增强CNN模型
11
作者 周鹏 汪光普 +3 位作者 高慧 秦泽伟 王硕 余辉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43-51,共9页
冠状动脉造影记录着血管随血液流动显影的动态过程。受心脏运动干扰,可能导致显影图像质量差,严重影响医生的诊断,同时不利于冠心病智能辅助诊断。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多尺度注意力冠脉造影图像血管增强网络。它由... 冠状动脉造影记录着血管随血液流动显影的动态过程。受心脏运动干扰,可能导致显影图像质量差,严重影响医生的诊断,同时不利于冠心病智能辅助诊断。本研究提出了一种基于卷积神经网络(CNN)的多尺度注意力冠脉造影图像血管增强网络。它由多尺度注意力模块(MAB)和尾部大核注意力模块(LKAT)组成。MAB由多尺度大核注意力块(MLKA)和门控空间注意力块(GSAB)两部分组成,模块不仅能够提取更多局部和全局的血管信息,而且也避免了栅格效应。LKAT具有聚合长范围信息的能力,提高了重构血管特征的表征能力,从而提升冠脉造影图像的重建质量。实验中2 666张冠脉数据集由医学专家人工标注,得到的血管分割标签作为掩膜,叠加到经高斯滤波预处理后的图像上作为冠脉增强标签。与现有的先进方法比较,本研究方法能够完整的重建冠脉造影图像,峰值信噪比(PSNR)和结构相似性(SSIM)分别达到了34.880 1和0.973 2。并且增强后的分割结果,Dice和IoU分别达到了0.851 4和0.741 3,Acc和Recall分别达到了98.55%和89.05%。所提出的方法有效实现了冠脉血管造影图像的智能增强,同时也有利于冠心病智能辅助诊断的后续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脉血管增强 卷积神经网络 多尺度注意力 冠状动脉造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缆结构对马赫-曾德尔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性能影响
12
作者 沙洲 桂婕 +1 位作者 封皓 芮小博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726-739,共14页
光缆是马赫-曾德尔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对系统的传感性能有很大影响.实验选择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单芯光缆、螺旋铠装光缆、钢丝铠装光缆、层绞式复合光缆4种具有典型结构的光缆,设计了9种光缆结构组合,... 光缆是马赫-曾德尔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结构对系统的传感性能有很大影响.实验选择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单芯光缆、螺旋铠装光缆、钢丝铠装光缆、层绞式复合光缆4种具有典型结构的光缆,设计了9种光缆结构组合,研究了各组合对单频稳态振动和宽频瞬态振动的响应特性,分析了系统信噪比随振源频率和振幅的变化趋势,比较了不同的光缆结构组合在相同振动激励下的响应差异.通过数值模拟为每种光缆建立模型,仿真得到光缆受到外界信号作用时的截面应力分布和光纤内部应力变化曲线.研究结果表明,光缆结构不同的组合比光缆结构相同的组合具有更高的灵敏度;所有光缆组合对振动信号的频率响应没有显著差异,且均表现出较高的信噪比;在幅值响应方面,双钢丝铠装光缆组合与振动信号的振幅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双GFRP单芯光缆组合、双层绞式复合光缆紧套光纤组合较差,其他组合则没有线性关系;注油光纤可以衰减高频信号,有一定的高频滤波功能;螺旋铠装光缆在大振幅信号下更容易产生噪声.研究结果可为实际工程中马赫-曾德尔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系统的光缆选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传感 光缆结构 马赫-曾德尔干涉仪 振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油气泄漏红外光谱成像探测组件研发
13
作者 张云昊 杨云朋 +4 位作者 孙秉才 刘鑫 姜洪妍 赵帅 吴斌 《红外与激光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57-168,共12页
石油化工行业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石油气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发生微量泄漏时不易被工作人员察觉,对环境和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石化企业针对石油气泄漏进行检测和定位的需求日益增大。相比于传统检测方法,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因... 石油化工行业是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石油气具有无色无味的特点,发生微量泄漏时不易被工作人员察觉,对环境和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近年来,石化企业针对石油气泄漏进行检测和定位的需求日益增大。相比于传统检测方法,红外光谱成像技术因其大范围、远距离、快速定位泄漏源、动态直观等优势,受到广泛关注。文中介绍了一种基于红外光谱成像技术的油气泄漏探测组件,该组件结合了红外光谱图像技术的优势,通过攻关宽自由谱宽范围窄带高消光比滤波技术、高精度指数光刻与刻蚀等关键技术,完成覆盖长波红外谱段的多通道带通滤波器设计;结合油气泄漏检测应用场景,完成图像传感器的选型及器件耦合,最终研制出一套针对油气泄漏检测的红外光谱成像探测组件。经测试,其谱段数多于10个谱段,谱段范围覆盖8~12μm,光谱分辨率优于0.5μm。使用该成像组件对油气主要成分空间分布进行实时检测,系统理论检测极限浓度达到5.4%,为研发适用于企业现场的油气类危险化学品泄漏光谱监测技术及装备提供了有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泄漏 油气检测 长波红外 宽谱段 光谱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出生率趋势下基础教育学校发展的双重境遇与应对策略
14
作者 王梓 王昭楠 《教学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30-34,共5页
低出生率导致学龄人口减少,使我国基础教育资源供需匹配面临挑战。未来30年基础教育适龄儿童规模持续下降,加剧教育资源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矛盾,但同时也为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带来了机遇。为应对挑战,需构建学龄人口与教育资源动态监... 低出生率导致学龄人口减少,使我国基础教育资源供需匹配面临挑战。未来30年基础教育适龄儿童规模持续下降,加剧教育资源总量过剩与结构性短缺矛盾,但同时也为教育改革与质量提升带来了机遇。为应对挑战,需构建学龄人口与教育资源动态监测体系,优化资源布局,并通过实施小班化与个性化教学、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五育融合等措施,实现教育资源的高效利用,持续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出生率 基础教育 资源配置 教育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波前编码的制冷型红外光学系统焦深拓展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馨竹 杨磊 +3 位作者 段文浩 杨童 刘万成 谢洪波 《光子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24-135,共12页
设计二次成像方式,解决了相位板放置位置和探测器冷阑结构之间的位置冲突,完成了制冷型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设计。引入波前编码技术,结合截止频率处调制传递函数的变化趋势和对调制传递函数曲线一致性的客观评价,分析相位板参数取值对系... 设计二次成像方式,解决了相位板放置位置和探测器冷阑结构之间的位置冲突,完成了制冷型红外光学系统的结构设计。引入波前编码技术,结合截止频率处调制传递函数的变化趋势和对调制传递函数曲线一致性的客观评价,分析相位板参数取值对系统的不同影响,直接得到合适的相位板参数。利用光学软件对波前编码系统进行仿真,并采用Lucy-Richardson迭代算法恢复编码模糊图像。基于像素及人眼视觉感受对复原图像进行综合评价,证明波前编码技术有效拓展了普通红外光学系统的焦深,可拓展至原焦深范围的2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设计 红外光学系统 波前编码 焦深拓展 相位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基础设施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巡检解决方案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袁敦磊 徐天涛 +3 位作者 王廷昌 李建国 王振 杨鹤猛 《中国铁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44-158,共15页
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增长,传统巡检手段与模式无法满足铁路运行日益增长的安全与效益需求。通过分析铁路基础设施巡检需求,基于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新型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巡检技术体系,提出应用解决方案和实现路径,设计组... 随着我国铁路运营里程不断增长,传统巡检手段与模式无法满足铁路运行日益增长的安全与效益需求。通过分析铁路基础设施巡检需求,基于无人机、卫星遥感等新型技术,构建空天地一体化智能巡检技术体系,提出应用解决方案和实现路径,设计组件化和插件化的系统框架。以彩钢瓦隐患智能检测算法插件化为例进行算法消融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BIN-Deep LabV3+算法,对卫星和无人机影像均具有良好适用性,mIOU和mPA分别达89.11%和94.83%,可实现插件化应用。通过选取京沪线部分区段进行示范应用,验证了体系的可行性和先进性,空天地多源巡检方式协同互补,可及时有效发现更多安全隐患,为铁路基础设施巡检提供多手段、全流程、一站式、智能化、精益化的应用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基础设施 巡检 空天地一体化 卫星遥感 无人机 组件化 插件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器学习非恒温谐振液体密度测量设计 被引量:1
17
作者 边旭 李胜树 +2 位作者 钟沃楼 贺瑞芸 张希睿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0-113,共4页
为了满足液体密度快速准确的测量需求,本文针对非恒温条件,基于谐振式密度测量理论,讨论并分析了液体温度与谐振频率的关系。区别于现有单点测温的多项式拟合技术,采用液路的全域温度场、谐振频率和密度特征向量构建并训练神经网络,提... 为了满足液体密度快速准确的测量需求,本文针对非恒温条件,基于谐振式密度测量理论,讨论并分析了液体温度与谐振频率的关系。区别于现有单点测温的多项式拟合技术,采用液路的全域温度场、谐振频率和密度特征向量构建并训练神经网络,提出了一种新的温度补偿方法,以实现更高精度的密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在纯净水样本条件下,该方法测量的精确度达到0.0001 g/cm^(3),相比于传统多项式补偿方式结果精度提升约1个数量级,平均绝对误差为0.000004 g/cm^(3),平均相对误差为0.003%,可以实现非恒温条件下的高精度密度测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温度 神经网络 实时 谐振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逆向工程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测量 被引量:24
18
作者 许智钦 闫明 +3 位作者 张宝峰 王宇华 郑义忠 叶声华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04-407,共4页
适应现今少量多样产品新时代的需求 ,如何运用新的测量技术 ,快速将产品的 3- D外形数字化 ,建立 3- D CAD图档 ,是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 .利用非接触式 3- D测量探头 ,采用线激光及双 CCD采集技术 ,建立一套逆向工程测量系统 ,快速... 适应现今少量多样产品新时代的需求 ,如何运用新的测量技术 ,快速将产品的 3- D外形数字化 ,建立 3- D CAD图档 ,是逆向工程的关键技术之一 .利用非接触式 3- D测量探头 ,采用线激光及双 CCD采集技术 ,建立一套逆向工程测量系统 ,快速将样品的 3- D外形数字化 ,并利用边缘检测、滤波技术和曲线、曲面处理建模重构技术 ,建立 3- D曲面模型 ,可大大缩短产品的设计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向工程 CCD 边缘检测 顺向工程 对映函数法 激光扫描测量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密实验平台的非线性摩擦建模与补偿 被引量:30
19
作者 向红标 裘祖荣 +4 位作者 李醒飞 谭文斌 朱嘉 陈诚 张晨阳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1119-1127,共9页
非线性摩擦是影响高精度机械伺服系统动静态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精密实验平台随行程位置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摩擦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LuGre模型的改进型摩擦建模方法,以速度和行程位置信号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并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的... 非线性摩擦是影响高精度机械伺服系统动静态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针对精密实验平台随行程位置不同表现出不同的摩擦特性,提出了一种基于LuGre模型的改进型摩擦建模方法,以速度和行程位置信号作为模型的输入变量,并用遗传算法对该模型的动静态参数进行辨识。基于改进型摩擦模型,分别通过精密实验运动平台及其相应的伺服仿真平台进行了摩擦现象和摩擦前馈补偿的实验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摩擦补偿后的跟踪误差值约为补偿前的1/3,系统的静差也由原来1.4μm减小到0.4μm,与仿真平台摩擦补偿前后的现象基本一致。该改进型LuGre摩擦模型能直观、精确地描述实验平台的摩擦特性,基于该摩擦模型的前馈补偿减小了系统的跟踪误差,提高了系统的定位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伺服系统 摩擦建模 摩擦补偿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电子内窥镜成像系统的研制 被引量:23
20
作者 陈晓冬 郁道银 +1 位作者 宋玲玲 刘琳波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1047-1051,共5页
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主控芯片,研制了医用电子内窥镜的成像系统。主要包括4个部分:光学成像系统,CCD驱动、图像采集、编码电路(驱动CCD、控制图像采集与编码),彩色图像畸变实时校正系统(用于实时在线校正内窥镜光学系统的畸... 利用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作为主控芯片,研制了医用电子内窥镜的成像系统。主要包括4个部分:光学成像系统,CCD驱动、图像采集、编码电路(驱动CCD、控制图像采集与编码),彩色图像畸变实时校正系统(用于实时在线校正内窥镜光学系统的畸变),视频驱动亮度控制系统(调节光源的发光亮度)。最终研制成具有高分辨率(702×576)彩色图像畸变实时校正功能的医用电子内窥镜系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内窥镜 图像采集 实时畸变校正 视频驱动 亮度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