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人因的混流装配系统复杂性优化 被引量:10
1
作者 赵小松 吴瑕 何桢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256-1262,共7页
针对混流装配系统复杂性优化问题,以操作者在装配活动中的选择复杂性为研究对象,分析工作站装配复杂性引起的人员疲劳、响应时间等扰动因素对工作站可靠性的影响,以最小化装配系统复杂性为目标,建立基于人因的装配系统复杂性优化模型。... 针对混流装配系统复杂性优化问题,以操作者在装配活动中的选择复杂性为研究对象,分析工作站装配复杂性引起的人员疲劳、响应时间等扰动因素对工作站可靠性的影响,以最小化装配系统复杂性为目标,建立基于人因的装配系统复杂性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用MATLAB编程进行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模型产生的产品分流调度方案能更好地平衡工作站之间的复杂度,有更大的生产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流装配系统 选择复杂性 人因 工作站可靠性 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设备维护与管理中设备效能的评估与测度 被引量:11
2
作者 赵涛 戈猛 赵息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36-1439,共4页
设备维护与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设备效能 ,减少各类损失和资源浪费 ,提高企业的成本竞争力 ,为此需要对设备综合效能进行评估与测度。系统地分析了影响设备效能的六大损失 ,即故障停机损失、换装和调试损失、空闲和短暂停顿损... 设备维护与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要提高设备效能 ,减少各类损失和资源浪费 ,提高企业的成本竞争力 ,为此需要对设备综合效能进行评估与测度。系统地分析了影响设备效能的六大损失 ,即故障停机损失、换装和调试损失、空闲和短暂停顿损失、减速损失、质量缺陷和返工损失、启动损失。针对制造加工业给出了设备综合效能水平的评估标准体系 ,提出了用设备综合效能指标来测度设备效能的方法。设备综合效能集成了设备有效性、设备性能和合格品率指标 ,反映了设备的全部生产能力 ,使设备维护与管理的内涵和外延都有了很大拓展。最后 ,用算例验证了用 OEE方法的效度和信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备维护 设备效能 设备综合效能 评估 测度 设备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品责任预防方法与体系研究 被引量:7
3
作者 刘子先 何桢 施亮星 《管理工程学报》 CSSCI 2004年第1期31-34,共4页
产品责任是我国企业在加入WTO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我国在产品责任方面的立法水平较低,企业管理层尚未对产品责任问题有充分的认识。本文就造成产品责任的三种缺陷提出了产品责任预防的策略与方法。提出了将产品责任预防体系与ISO... 产品责任是我国企业在加入WTO后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我国在产品责任方面的立法水平较低,企业管理层尚未对产品责任问题有充分的认识。本文就造成产品责任的三种缺陷提出了产品责任预防的策略与方法。提出了将产品责任预防体系与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融合,达到预防产品责任,提高产品质量和企业竞争力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责任 产品缺陷 严格责任理论 质量管理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统计合格率管理自动化机械设备故障预测方法 被引量:6
4
作者 聂斌 齐二石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34-37,共4页
针对半导体制造业的制造模式 ,提出通过实施面向工序合格率的统计过程控制实现机械自动化设备的故障监控方法 ,初步实现了故障监控的事前控制。通过实证研究 ,说明方法的可操作性 ,并取得一定的实际效果。
关键词 故障监控 合格率管理 统计过程控制(SPC) 半导体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成化产品成本估计系统设计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子先 李从东 沈惠璋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3-5,共3页
成本估计是产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分析了成本估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信息集成是成本估计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设计了集成化成本估计的支持系统 ,该系统将CAD产品结构信息、CAPP中的工艺信息和MRPⅡ中的工作中心信息进行系... 成本估计是产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分析了成本估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指出了信息集成是成本估计的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设计了集成化成本估计的支持系统 ,该系统将CAD产品结构信息、CAPP中的工艺信息和MRPⅡ中的工作中心信息进行系统集成。通过系统实现提高了成本估计的精度 ;缩短了成本估计的时间 ;扩大了成本估计的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本估计 产品设计 信息集成 CAD CAPP MRP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装配型拉动生产系统离散事件模型及扰动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齐二石 邓修权 +1 位作者 霍艳芳 潘涛 《系统工程学报》 CSCD 1998年第4期52-57,共6页
以柔性联接装配型拉动生产系统为对象,应用极大代数法,建立了柔性联接装配型拉动生产系统的离散事件模型;并进行了系统有限扰动分析,扰动分析证明装配型拉动生产系统能有效降低库存.
关键词 装配型拉动生产系统 离散事件模型 扰动分析 系统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TOC的离散生产系统改进 被引量:1
7
作者 车建国 何桢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5年第12期100-102,105,共4页
作为一种管理理念和管理原则,约束理论具有降低成本、缩短制造周期和增加有效产出的优势。基于约束理论,论文借助Petri模型对离散生产系统进行了系统性能分析和改进,并给出了系统性能评价指标,最后提出了离散生产系统持续改进的措施。
关键词 约束理论 过程改进 瓶颈 Peru模型 并行作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VA分析的过程能力指数的置信区间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何桢 孔祥芬 +1 位作者 宗志宇 董延峰 《管理科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0-36,共7页
传统的过程能力分析假定过程存在单一变异源,在利用方差分量法估计嵌套型多变异源问题的总方差和各方差分量的基础上,给出了过程能力指数的估计方法,并推导了Cp的置信区间.案例应用表明:由于MVA方法对变异来源进行了充分分析和估计,所... 传统的过程能力分析假定过程存在单一变异源,在利用方差分量法估计嵌套型多变异源问题的总方差和各方差分量的基础上,给出了过程能力指数的估计方法,并推导了Cp的置信区间.案例应用表明:由于MVA方法对变异来源进行了充分分析和估计,所以能够科学合理的对过程进行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变异分析 置信区间 方差分析 过程能力指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最近邻分析的空气质量时空数据异常点识别 被引量:4
9
作者 聂斌 胡雪 王曦 《统计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61-70,共10页
空气质量数据具有在时间上连续、空间上相关的特点,这提高了异常点识别的难度。本文提出在时间维度上运用移动平均法,在空间维度上运用反距离加权法对观测值进行预测并求残差的解决思路,从而将时空数据的异常点识别问题转化为二维残差... 空气质量数据具有在时间上连续、空间上相关的特点,这提高了异常点识别的难度。本文提出在时间维度上运用移动平均法,在空间维度上运用反距离加权法对观测值进行预测并求残差的解决思路,从而将时空数据的异常点识别问题转化为二维残差值的异常点检测问题。通过仿真验证表明新方法具有良好的检出力。最后将新方法应用于北京市实际观测数据,取得了满意的识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气质量 时空数据 异常点识别 最近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面向大规模定制生产的制造费用估计方法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刘子先 齐二石 李钢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83-785,共3页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法 (DEA)结合成本动因理论 ,根据生产过程中消耗的各种业务量估计制造费用。在估计产品制造费用中考虑了产品在投产后所在的产品生产集合 ,以及生产组织过程的因素对产品制造费用的影响。经过实际计算 。
关键词 大规模定制生产 制造费用 成本动因 数据包络分析 估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六西格玛改进不锈钢产品的表面质量 被引量:6
11
作者 施亮星 何桢 张敏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8年第9期102-105,共4页
不锈钢表面质量是不锈钢性能及使用过程中的关键指标,文章通过六西格玛DMAIC改进流程来改善不锈钢表面质量问题。通过对表面质量问题界定、测量,针对测量结果对根本性原因进行分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富Ti氧化物、氮化物、硫化物... 不锈钢表面质量是不锈钢性能及使用过程中的关键指标,文章通过六西格玛DMAIC改进流程来改善不锈钢表面质量问题。通过对表面质量问题界定、测量,针对测量结果对根本性原因进行分析,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对富Ti氧化物、氮化物、硫化物以及复合夹杂物这四项夹杂物进行控制,通过用AL还原来改变上述四种夹杂物的型态,从而改进了不锈钢表面质量,使废品降低了69%,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西格玛 不锈铜 表面质量 质量改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产品功能参数的模糊成本估计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子先 李从东 +1 位作者 何桢 张冰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2期6-7,共2页
本文采用模糊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产品成本与功能参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并根据产品的功能参数估计产品成本。通过实际计算,取得了满意结果,该模型可用于系列产品生产中新产品的成本估计。
关键词 功能参数 模糊线性回归 成本估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变异分析方法与抽样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何桢 孔祥芬 宗志宇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83-87,共5页
对多变异方法进行了方差分析,给出通过MVA进行合理抽样的理论基础,结合7种变异源组合进行抽样分析,以捕获产品/过程质量特征值的主要变异来源,对生产现场分析质量变异原因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多变异分析 抽样方案 方差分析 质量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网络制造模式下质量工具集成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4
作者 邹峰 何桢 +1 位作者 何曙光 崔庆安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16-19,共4页
针对现在网络制造模式下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常用质量工具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质量工具的集成模型,给出了一个通用型网络化集成质量管理系统(IQMS)的体系结构,设计并开发了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集成质量管理系统,并将其应... 针对现在网络制造模式下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了常用质量工具之间的关系,提出了质量工具的集成模型,给出了一个通用型网络化集成质量管理系统(IQMS)的体系结构,设计并开发了网络化制造模式下的集成质量管理系统,并将其应用于某起重设备公司的产品设计与制造过程的质量持续改进之中。结果表明,应用IQMS系统不仅可以优化设计或制造过程,而且可以有效缩短产品设计周期,降低成本,实现了质量的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化制造 持续改进 质量工具 集成质量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底管线用钢低温断裂韧度的试验研究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5
作者 柳锦铭 陈通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根据BS7448断裂韧度试验标准,对X65管线钢焊接接头的低温(-15℃)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进行了测试并对其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试验取标准三点弯曲试样,然后根据试验得到的p-V曲线来计算CTOD值,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尤... 根据BS7448断裂韧度试验标准,对X65管线钢焊接接头的低温(-15℃)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进行了测试并对其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试验取标准三点弯曲试样,然后根据试验得到的p-V曲线来计算CTOD值,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讨论和总结。尤其是对试验后试样的断面分析,验证了试验结果的有效性,从而解释了试验值分散性大的问题。通过有限元分析得到了计算的p-V曲线,该p-V曲线落在试验测得的p-V曲线区间内,说明有限元分析的正确性。因此,在没有其它方法可获得的情况下,能够用有限元数值模拟进行分析计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裂纹尖端张开位移(CTOD) 断裂韧度 有限元 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C中非正态过程稳定性的检验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孔祥芬 何桢 车建国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2008年第5期16-19,共4页
统计过程控制要求只有当过程稳定后,才能对过程进行估计、改善以及控制。对于质量特性值服从非正态分布的情况,判断非正态过程的稳定性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内容。文章将统计学中的曼-惠特尼U(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应用到非正态过程控... 统计过程控制要求只有当过程稳定后,才能对过程进行估计、改善以及控制。对于质量特性值服从非正态分布的情况,判断非正态过程的稳定性便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内容。文章将统计学中的曼-惠特尼U(Mann-Whitney U)检验方法应用到非正态过程控制上面,从另一个视角来处理统计过程控制中非正态数据的稳定性检验问题。结合生产实例,同时采用小样本进行非正态质量特性值稳定性检验。结果证明,此种非正态稳定性检验方法简单、可靠而且准确,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统计过程控制 非正态数据 样本容量 正态性检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合金化学复合镀(Ni-P)-SiC纳米颗粒 被引量:1
17
作者 王茂林 刘金海 +2 位作者 李国禄 刘根生 赵雪勃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34-37,共4页
研究了镁合金化学复合镀(Ni-P)-SiC纳米颗粒的制备工艺,并对复合镀层的性能进行测试,揭示了影响镀层性能的主要因素及变化规律。
关键词 镁合金 纳米颗粒 化学复合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度自动化的机械制造过程控制方法 被引量:3
18
作者 聂斌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9-62,共4页
现代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模式对机械制造过程的控制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的方法,结合传统的统计过程控制手段,提出了适用于多品种、大批量的高度自动化机械制造过程控制框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方法的可操... 现代高度自动化的生产模式对机械制造过程的控制方法提出了新的要求。综合运用聚类分析和非参数检验的方法,结合传统的统计过程控制手段,提出了适用于多品种、大批量的高度自动化机械制造过程控制框架。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际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类分析 非参数检验 统计过程控制 高度自动化制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六西格玛在软件过程改进中的应用
19
作者 赵小松 何桢 +2 位作者 张哲 张哂卿 郭红旗 《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1-73,共3页
将六西格玛及其方法工具与软件过程结合起来,建立了软件过程度量过程模型,将相关的方法工具引入到具体的度量方法中,使得企业在实际中,既可以设计出具有持续改进能力的软件过程度量流程,又有可以具体操作的度量方法工具。以软件需求为... 将六西格玛及其方法工具与软件过程结合起来,建立了软件过程度量过程模型,将相关的方法工具引入到具体的度量方法中,使得企业在实际中,既可以设计出具有持续改进能力的软件过程度量流程,又有可以具体操作的度量方法工具。以软件需求为例将六西格玛设计引入软件过程中,从新设计软件需求过程,有效地提高了软件需求质量。研究不但给软件企业软件过程管理的具体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持,并提供了一套很好的工具方法,具有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过程管理 软件过程度量 软件需求 六西格玛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化6σ设计平台的设计与应用
20
作者 邹峰 何桢 +2 位作者 宗志宇 赵燕 梁昭磊 《制造技术与机床》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98-102,共5页
基于6σ设计的流程管理模式和并行设计技术路线,将质量工具和设计方法融合在6σ设计的流程之中,提出了6σ设计的集成框架。结合项目管理的思想,应用过程管理技术和企业信息建模技术进行平台的总体结构设计和关键问题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基... 基于6σ设计的流程管理模式和并行设计技术路线,将质量工具和设计方法融合在6σ设计的流程之中,提出了6σ设计的集成框架。结合项目管理的思想,应用过程管理技术和企业信息建模技术进行平台的总体结构设计和关键问题研究,设计并实现了基于C/S模式的数字化6σ设计平台。实际应用的结果表明,6σ设计的数字化平台可实现对多项目的集成化和动态管理,优化产品的设计和制造过程,从而降低设计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增强市场竞争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σ设计 质量工具 设计方法 集成 数字化 平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