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由乙醇合成1,3-丁二烯的新型催化剂 被引量:3
1
作者 高美香 刘宗章 +1 位作者 姜浩锡 张敏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157-1161,共5页
针对乙醇和乙醛合成1,3-丁二烯的反应特点,设计并制备了MgO/γ-Al2O3和ZrO2/γ-Al2O3催化剂;采用TG-DTG,XRD,SEM,BET,TPD等方法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微观结构和酸碱性质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对MgO/γ-Al2O3和Zr O2/γ-Al2O... 针对乙醇和乙醛合成1,3-丁二烯的反应特点,设计并制备了MgO/γ-Al2O3和ZrO2/γ-Al2O3催化剂;采用TG-DTG,XRD,SEM,BET,TPD等方法对催化剂的晶相结构、微观结构和酸碱性质进行了表征;在固定床微型反应装置上对MgO/γ-Al2O3和Zr O2/γ-Al2O3催化剂上乙醇与乙醛合成1,3-丁二烯的反应活性进行了评价。实验结果表明,MgO/γ-Al2O3催化剂催化合成1,3-丁二烯的效果较好,当MgO的负载量为5%(w)时,MgO在γ-Al2O3载体表面分散均匀、比表面积较高、催化剂表面的酸性位和碱性位数量适中;在该催化剂上,当反应条件为350℃、常压、液态空速1.8 h-1、乙醇与乙醛的体积比2.5∶1时,1,3-丁二烯的选择性为36.64%,乙醇和乙醛的转化率分别为50.42%和56.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乙醛 1 3-丁二烯 氧化镁/γ-氧化铝催化剂 氧化锆/γ-氧化铝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CO_2中甲醇和乙醇无限稀释扩散系数的分子动力学模拟与实验测定 被引量:4
2
作者 石剑 张敏华 董秀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518-521,共4页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方法对甲醇和乙醇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应用泰勒分散理论,采用超临界色谱仪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较吻合,且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表明采用这种新方法可以... 采用分子动力学模拟(MD)方法对甲醇和乙醇在超临界二氧化碳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应用泰勒分散理论,采用超临界色谱仪对模拟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模拟计算值与实验值较吻合,且变化规律基本一致,表明采用这种新方法可以准确有效地预测超临界体系的扩散性质,能够方便地应用于工程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无限稀释扩散系数 分子动力学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管束间单相流动与传热的CFD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张敏华 百璐 +1 位作者 耿中峰 李永辉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22-227,共6页
为研究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壳程内换热介质的流动与传热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求解得到壳程流体速度与温度分布场。模拟结果受湍流模型影响,将壳程传热膜系数和压降的CFD模拟结果与经验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后选择偏差最小的realizable k-... 为研究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壳程内换热介质的流动与传热特性,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求解得到壳程流体速度与温度分布场。模拟结果受湍流模型影响,将壳程传热膜系数和压降的CFD模拟结果与经验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后选择偏差最小的realizable k-ε湍流模型。模拟结果显示换热介质在反应器壳程内的流动与传热分布不均匀,折流板前背部存在漩涡和传热死区,错流区和折流板缺口区的传热效果较好。为验证CFD模拟结果的可靠性,将不同传热量和进口流量条件下的模拟结果与经验方法结果进行比较,偏差在可接受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单相传热 CFD模拟 湍流模型 折流板 传热膜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焦化废水在超临界水中的催化氧化研究 被引量:26
4
作者 陈新宇 董秀芹 张敏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065-1071,共7页
采用催化超临界水氧化技术针对焦化废水的主要污染物降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焦化废水中污染物氧化降解的主要因素;随着反应温度、压力和停留时间的增大,污染物的降解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氧气过量倍数增加,有利... 采用催化超临界水氧化技术针对焦化废水的主要污染物降解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反应温度是影响焦化废水中污染物氧化降解的主要因素;随着反应温度、压力和停留时间的增大,污染物的降解率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氧气过量倍数增加,有利于污染物降解,但是当过量倍数大于15之后,其影响已不明显。在工艺条件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焦化废水催化超临界水氧化适宜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460℃、反应压力28MPa、氧气过量倍数15倍、停留时间大于8.4s。在此条件下,焦化废水经处理后主要污染物苯酚浓度为0.01mg·L-1,氨氮浓度为6.9mg·L-1,喹啉浓度为1.4mg·L-1,TOC浓度为6.0mg·L-1。结合GC-MS分析结果,对焦化废水中有机物氧化降解的路径及机理进行了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焦化废水 超临界水 催化氧化 反应路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流体色谱纯化青蒿素的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庞斐 吕惠生 +1 位作者 刘岩 张敏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569-573,共5页
将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应用于青蒿萃取液中青蒿素的提纯。采用ZorBaxSB-C18色谱柱(9.4mm×250mmI.D.,5μm),在改性剂含量约0%~10%,CO2流速6~30g·min·1,压力10~16MPa,温度313.15~338.15K范围内考察了青蒿素的纯化效果,... 将超临界流体色谱技术应用于青蒿萃取液中青蒿素的提纯。采用ZorBaxSB-C18色谱柱(9.4mm×250mmI.D.,5μm),在改性剂含量约0%~10%,CO2流速6~30g·min·1,压力10~16MPa,温度313.15~338.15K范围内考察了青蒿素的纯化效果,确定了较适宜的色谱提纯条件为:CO2流速22g·min·1,柱温313.15K,柱压11MPa;此条件下提纯青蒿提取液,得到的产品纯度为74.83%(wt)。研究了提纯过程中的保留值规律,将青蒿素的容量因子与密度和温度的关系进行了关联,计算值和实验值的平均相对偏差为6.002%,二者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色谱 青蒿素 分离度 容量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热化学处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李复生 高慧 +1 位作者 耿中峰 张敏华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39-245,共7页
由于传统污泥处置技术存在局限性,污泥热化学处理技术更具有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污泥热化学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污泥热解、污泥气化及污泥超临界水气化3种污泥处理技术,归纳了温度、升温速率、催化剂等因素对... 由于传统污泥处置技术存在局限性,污泥热化学处理技术更具有应用前景。综述了近几年国内外污泥热化学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介绍了污泥热解、污泥气化及污泥超临界水气化3种污泥处理技术,归纳了温度、升温速率、催化剂等因素对3种污泥热化学处理技术污泥处置后产物特性、尤其是富氢气体产物的影响规律,简明阐述了不同污泥热化学处理方式的特点,对比了3种热化学处理方法的差异。还介绍了污泥热解、气化技术的工业实例和一般工艺流程,分析了不同处置技术存在的问题,对今后污泥高效利用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污泥 热化学处理 富氢气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焦磷酸哌嗪-埃洛石纳米管-三聚氰胺氰尿酸盐协效阻燃环氧树脂 被引量:6
7
作者 马静 刘美哲 +3 位作者 朱明轩 朱璟 张照邦 汪宝和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77-185,共9页
通过改进现有制备方法,合成了一种高热稳定性的聚焦磷酸哌嗪(PAPP),并将其与埃洛石纳米管(HNTs)、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复配为P-N-Si系膨胀型阻燃剂,协效阻燃环氧树脂(EP)。通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锥形量热仪、SEM等测试方法,考察... 通过改进现有制备方法,合成了一种高热稳定性的聚焦磷酸哌嗪(PAPP),并将其与埃洛石纳米管(HNTs)、三聚氰胺氰尿酸盐(MCA)复配为P-N-Si系膨胀型阻燃剂,协效阻燃环氧树脂(EP)。通过极限氧指数、垂直燃烧、锥形量热仪、SEM等测试方法,考察了膨胀型阻燃剂对EP阻燃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复配阻燃剂的引入形成了致密、连续的膨胀型炭层,从凝聚相和气相分别提高了环氧树脂的阻燃效率,有效降低了环氧树脂的放热速率和放热量,以及有毒气体的释放,当PAPP/HNTs/MCA配比为7∶1∶2时,极限氧指数达34.3%,UL-94达V-0级,相比于纯EP,残炭量显著增加,热释放速率(HRR)峰值下降了60.56%,总热释放量(THR)及有毒气体的排出大幅度减少。热重分析结果表明,阻燃改性后EP的初始分解温度降幅ΔT为4.4%,改性后的EP仍具有较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氧树脂 膨胀型阻燃剂 阻燃性能 热稳定性 聚焦磷酸哌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茄尼醇的SFC制备色谱分离工艺 被引量:7
8
作者 耿中峰 吕惠生 张敏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479-1483,共5页
采用ZORBAX SB-C18(250 mm×9.4 mm I.D.,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SC-CO2/甲醇为流动相,考察了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提纯烟草萃取物中茄尼醇的工艺条件、流动相流速和改性剂含量对分离度的影响,以及温度和压力对茄尼醇容量因子、茄尼醇... 采用ZORBAX SB-C18(250 mm×9.4 mm I.D.,5μm)色谱柱为固定相,SC-CO2/甲醇为流动相,考察了超临界流体色谱分离提纯烟草萃取物中茄尼醇的工艺条件、流动相流速和改性剂含量对分离度的影响,以及温度和压力对茄尼醇容量因子、茄尼醇与相邻色谱峰组分分离度和选择性因子的影响。通过采用选定SFC分离工艺条件,茄尼醇产品纯度达到9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色谱 茄尼醇 甲醇 分离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一步法制备乙酸乙酯反应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大林 姜浩锡 张敏华 《石油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025-1028,共4页
采用程序升温-质谱联用装置,用表面脉冲反应方法,在MoS2/C催化剂上,对乙醇、乙醛、乙酸乙酯进行了脉冲反应实验,研究了乙醇一步法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N2气氛下乙醇生成了乙醛和乙酸乙酯,在H2气氛下乙醇未生成乙酸乙... 采用程序升温-质谱联用装置,用表面脉冲反应方法,在MoS2/C催化剂上,对乙醇、乙醛、乙酸乙酯进行了脉冲反应实验,研究了乙醇一步法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在N2气氛下乙醇生成了乙醛和乙酸乙酯,在H2气氛下乙醇未生成乙酸乙酯;在H2气氛下,乙醛生成了乙醇;在N2气氛下乙酸乙酯生成了少量的乙醇和乙醛,在H2气氛下乙酸乙酯生成了乙醇和乙醛。分析认为,乙醇一步法制备乙酸乙酯的反应机理是乙醇首先脱氢生成乙醛,乙醛与乙醇进行加成-脱氢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乙醛 乙酸乙酯 表面脉冲反应 加氢 脱氢 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重质谱法研究聚苯乙烯热降解机理 被引量:10
10
作者 张敏华 李春华 姜浩锡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9-612,共4页
采用热重质谱法研究了聚苯乙烯的热降解过程。研究发现降解产物中苯乙烯的选择性远高于其它产物,推测聚苯乙烯热降解主要为链端断裂引发;苯乙烯二聚体在聚苯乙烯降解基本完全时出现,可能是降解结束阶段的剩余物。
关键词 聚苯乙烯 热降解 热重质谱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环形分布器内变质量流动的CFD模拟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百璐 张敏华 耿中峰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1-55,60,共6页
环形分布器是实现导热介质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壳程均匀流动的关键部件,文中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对环形分布器内的变质量流动进行了模拟研究。首先计算了环形通道内的速度和静压力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穿孔阻力系数随开孔几何... 环形分布器是实现导热介质在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壳程均匀流动的关键部件,文中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CFD)对环形分布器内的变质量流动进行了模拟研究。首先计算了环形通道内的速度和静压力分布,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穿孔阻力系数随开孔几何结构以及入口流体流速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表明:环形通道内存在较明显的速度梯度和压力梯度;随着流体不断分流,在流道内的流动速度不断减小,静压力逐渐增大。因此,需要沿流动方向将开孔直径逐渐减小,以增大穿孔阻力,从而实现流体的均布。对穿孔阻力系数变化规律的研究结果表明:穿孔阻力系数ξ与出口和主流道的流速比ui/u、厚径比δ/di和入口雷诺数Re0有关。在模拟范围内,ξ先随ui/u的增大而减小,到达一个临界值后,ξ不再随ui/u的增大而变化;δ/di对ξ影响不太明显;当Re0属于湍流范围时,ξ随Re0的变化不太明显,但是总体随Re0的增大而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 计算流体力学 环形通道 变质量流动 穿孔阻力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夹带剂在超临界CO_2中无限稀释扩散系数的MD计算 被引量:5
12
作者 何岩 张敏华 董秀芹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2-156,共5页
缺乏物性数据是制约超临界流体(SCF)技术在化工领域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之一。基于Einstein理论,使用分子动力学(MD)技术计算了三种常用夹带剂丙酮、乙酸乙酯和环己烷在超临界CO2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并针对Einstein法测定扩散系数的误... 缺乏物性数据是制约超临界流体(SCF)技术在化工领域广泛应用的瓶颈问题之一。基于Einstein理论,使用分子动力学(MD)技术计算了三种常用夹带剂丙酮、乙酸乙酯和环己烷在超临界CO2中的无限稀释扩散系数,并针对Einstein法测定扩散系数的误差因素提出了一种数据处理的新方法。最后采用Taylor分散法和超临界色谱技术对夹带剂丙酮和乙酸乙酯在超临界CO2中的扩散系数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使用新的数据处理法方法得到的扩散系数和实验测定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CO2 夹带剂 扩散系数 分子动力学 Einstein法 数据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二氧化碳抗溶剂法在药物微胶囊化方面的应用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光 刘宗章 张敏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37-1041,共5页
超临界二氧化碳抗溶剂法是制备微胶囊的新方法。简要叙述了超临界流体的特点,论述了微胶囊化技术的发展,着重介绍了抗溶剂法的特点,并总结出了操作过程中各参数的影响,同时对近期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报道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了应用中... 超临界二氧化碳抗溶剂法是制备微胶囊的新方法。简要叙述了超临界流体的特点,论述了微胶囊化技术的发展,着重介绍了抗溶剂法的特点,并总结出了操作过程中各参数的影响,同时对近期国内外这一领域的研究报道进行了综述,最后指出了应用中出现的问题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临界流体 抗溶剂法 微胶囊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ibbs系综蒙特卡罗方法模拟相平衡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4
作者 惠丰 张敏华 马静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677-1684,共8页
Gibbs系综蒙特卡罗方法(简称GEMC)作为一种计算纯物质及混合物相平衡的模拟手段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本文描述了GEMC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概况,介绍和评价了与GEMC方法紧密相关的力场,以第六届工业流体性质模拟挑战赛结果为例说明了GEM... Gibbs系综蒙特卡罗方法(简称GEMC)作为一种计算纯物质及混合物相平衡的模拟手段已经发展得较为成熟。本文描述了GEMC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发展概况,介绍和评价了与GEMC方法紧密相关的力场,以第六届工业流体性质模拟挑战赛结果为例说明了GEMC模拟方法的有效性,并分类评述了国内外GEMC方法用于纯物质和混合物物系相平衡数据计算的发展情况。同时指出了GEMC方法的局限性,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模拟 Gibbs系综 蒙特卡罗 相平衡 力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醇制1,3-丁二烯MgO/SBA-15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催化性能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宗章 张彤 +2 位作者 徐彧超 姜浩锡 张敏华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76-181,共6页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新型负载型MgO/SBA-15催化剂,采用低温N_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29)Si核磁共振(^(29)Si NMR)、NH_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等表征... 以介孔分子筛SBA-15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新型负载型MgO/SBA-15催化剂,采用低温N_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29)Si核磁共振(^(29)Si NMR)、NH_3程序升温脱附(NH3-TPD)、CO_2程序升温脱附(CO_2-TPD)等表征手段研究了不同MgO负载量(质量分数)对催化剂的结构、物化性能和催化乙醇合成丁二烯反应活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MgO负载量为20%时,所制备的催化剂的活性最好,此时MgO高度分散在载体SBA-15的有序孔道中,形成了Mg-O-Si结构,有利于提高目标产物丁二烯的选择性。该催化剂在温度350℃、进料质量空速2. 64 h^(-1)的反应条件下,可获得最佳催化效果,乙醇转化率最高可达55. 8%,丁二烯选择性可达80. 2%。Mg O/SBA-15催化剂在乙醇法生产丁二烯工艺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O/SBA-15催化剂 乙醇 1 3-丁二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3-羟基丙酸途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冰 刘成 +3 位作者 张鲲 邹少兰 吴经才 张敏华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2007年第7期8-11,共4页
3-羟基丙酸途径是人们近些年才发现的一种新的CO2固定途径,存在于橙色绿屈挠菌和多种嗜酸嗜热的古细菌中。途径中的关键代谢中间产物为3-羟基丙酸,并且涉及到多种在其它的自养CO2固定途径中并不常见的多功能酶。介绍了近几年3-羟基丙酸... 3-羟基丙酸途径是人们近些年才发现的一种新的CO2固定途径,存在于橙色绿屈挠菌和多种嗜酸嗜热的古细菌中。途径中的关键代谢中间产物为3-羟基丙酸,并且涉及到多种在其它的自养CO2固定途径中并不常见的多功能酶。介绍了近几年3-羟基丙酸途径研究的新进展及其理论意义和潜在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固定 3-羟基丙酸途径 橙色绿屈挠菌 古细菌 多功能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钡催化降解聚苯乙烯的热分析动力学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春华 张敏华 姜浩锡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1-174,共4页
研究了聚苯乙烯(PS)热降解和BaO催化降解PS的过程,依据非模型动力学(MFK)方法得到了PS和PS-BaO降解的活化能,分别为210kJ·mol-1和200kJ·mol-1,表明BaO是PS降解过程的有效催化剂。尤其是在降解初级阶段,BaO的加入使得PS降解活... 研究了聚苯乙烯(PS)热降解和BaO催化降解PS的过程,依据非模型动力学(MFK)方法得到了PS和PS-BaO降解的活化能,分别为210kJ·mol-1和200kJ·mol-1,表明BaO是PS降解过程的有效催化剂。尤其是在降解初级阶段,BaO的加入使得PS降解活化能由250kJ·mol-1下降到200kJ·mol-1,这也表明BaO的加入改变了PS降解的引发过程。最后还应用MFK方法得到PS催化降解的等温转化率曲线,根据该曲线可以估算给定转化率所需要的反应时间或者反应温度,从而为实际应用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 热降解 催化降解 非模型动力学 热重分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苦荞活性组分超临界流体工业色谱提纯工艺
18
作者 吕惠生 冯永鑫 +2 位作者 周锦怡 张佳 耿中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626-632,共7页
采用超临界流体工业色谱提纯苦荞活性组分芦丁及山奈酚-3-O-芸香糖苷。考察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夹带剂体积流量4.5 mL·min^-1、CO2质量流量18 g·min^-1、温度318.15 K、压力14 MPa及进样量20μL,分别制备了纯度92.7%芦丁及90.6... 采用超临界流体工业色谱提纯苦荞活性组分芦丁及山奈酚-3-O-芸香糖苷。考察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夹带剂体积流量4.5 mL·min^-1、CO2质量流量18 g·min^-1、温度318.15 K、压力14 MPa及进样量20μL,分别制备了纯度92.7%芦丁及90.6%山奈酚-3-O-芸香糖苷产品,满足活性组分产品要求。采用简化的平均晶格场模型,分别建立芦丁及山奈酚-3-O-芸香糖苷活性组分的保留因子模型,保留因子的计算值和实验值的相对平均误差分别为2.56%及1.66%,说明模型拟合计算结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丁 山奈酚-3-O-芸香糖苷 CO2 超临界流体工业色谱 分离度 保留因子 平均晶格场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丁烯醛及丁烯醛-乙醛二元体系汽液相平衡模拟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华明 张敏华 马静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627-1632,共6页
采用Gibbs系综Monte Carlo方法,对Tra PPE-UA力场中缺失的烯醛类力场参数进行了补充和验证,为模拟含烯醛体系汽液相平衡奠定基础。分别使用B3LYP 6-311G(d,p)和MP2 6-31G(d,p)方法计算了丁烯醛分子中缺失的键参数、二面角扭转项参... 采用Gibbs系综Monte Carlo方法,对Tra PPE-UA力场中缺失的烯醛类力场参数进行了补充和验证,为模拟含烯醛体系汽液相平衡奠定基础。分别使用B3LYP 6-311G(d,p)和MP2 6-31G(d,p)方法计算了丁烯醛分子中缺失的键参数、二面角扭转项参数。采用构建的丁烯醛分子的Tra PPE-UA力场参数,分别计算了丁烯醛纯组分、丁烯醛与乙醛二元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并将模拟结果与实验值进行比较。丁烯醛纯物质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液相密度偏差为0.28%~1.23%,模拟结果表明构建的Tra PPE-UA力场对丁烯醛分子具有较高的模拟精度。丁烯醛与乙醛二元体系的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比最小误差为0.13%,但随着温度上升有增大趋势,最大误差为7.4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烯醛 Gibbs系综Monte Carlo 相平衡 力场 计算机模拟 统计热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烷部分氧化反应Ni-CeO_2模压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史玉立 刘宗章 +1 位作者 姜浩锡 张敏华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7,16,共5页
采用机械混合法和溶液浸渍法两种不同方式向Ni金属催化剂中添加CeO2助剂,制备了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用Ni-CeO2催化剂。以SEM、XRD和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常压微型反应器对催化剂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用机械... 采用机械混合法和溶液浸渍法两种不同方式向Ni金属催化剂中添加CeO2助剂,制备了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用Ni-CeO2催化剂。以SEM、XRD和TPR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采用常压微型反应器对催化剂活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用机械混合法制备的催化剂相比,用溶液浸渍法制备的Ni-CeO2催化剂中CeO2晶粒更细小、分散更均匀,催化剂具有均匀的网状结构,其催化甲烷部分氧化性能也较佳。与不加助剂的纯Ni基模压催化剂相比,用溶液浸渍法制备的Ni-CeO2催化剂的氧化还原性发生了变化,其TPR耗氢峰向低温方向移动,将w(CeO2)=10%的Ni-CeO2催化剂用于甲烷部分氧化反应时,得到了较高的甲烷转化率及氢气和一氧化碳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部分氧化 模压Ni基催化剂 CeO2助剂 浸渍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