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小组模式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利群
尹苗苗
+3 位作者
李雅晴
崔立玲
王宏图
张玥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48-955,共8页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小组模式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天津大学环湖医院住院治疗的6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对照组,21例)、小组模式训练组(小组模式组,20例)和虚...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小组模式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天津大学环湖医院住院治疗的6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对照组,21例)、小组模式训练组(小组模式组,20例)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小组模式训练组(联合治疗组,20例);于康复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行主观[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客观抑郁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以及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价量表(FMA)]、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结果与康复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6周后SDS评分(F=1456.816,P=0.000)、HAMD-17评分(F=1583.392,P=0.000)降低,FMA评分(F=866.536,P=0.000)、BBS评分(F=1553.585,P=0.000)、mBI评分(F=2687.549,P=0.000)增加。不同组别患者SDS评分(F=9.163,P=0.000)、HAMD-17评分(F=6.490,P=0.003)、BBS评分(F=3.163,P=0.050)和mBI评分(F=4.546,P=0.01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联合治疗组SDS评分(t=-4.530,P=0.000;t=-6.211,P=0.000)、HAMD-17评分(t=-3.308,P=0.002;t=-4.950,P=0.000)低于小组模式组和对照组,BBS评分(t=3.009,P=0.005;t=2.917,P=0.006)、mBI评分(t=3.405,P=0.002;t=4.462,P=0.000)高于小组模式组和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状态评分改善指数与mBI改善指数呈正相关(r=0.592,P=0.000)。结论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小组模式训练的康复治疗方法在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传统“一对一”的康复模式和小组模式训练,康复疗效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虚拟现实(非MeSH词)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伴前庭症状与不伴前庭症状的脑卒中患者步行与静态站立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玥
尹苗苗
+4 位作者
李雅晴
王利群
崔立玲
王雅静
巫嘉陵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65-972,共8页
目的探讨伴前庭症状与不伴前庭症状的脑卒中患者步行与静态站立特征差异。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天津大学环湖医院行康复治疗的82例脑卒中患者以及49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对照者,根据有无前庭症状将脑卒中患者分...
目的探讨伴前庭症状与不伴前庭症状的脑卒中患者步行与静态站立特征差异。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天津大学环湖医院行康复治疗的82例脑卒中患者以及49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对照者,根据有无前庭症状将脑卒中患者分为前庭症状组(51例)和无前庭症状组(31例),采用7米步行测试评价步行稳定性,感觉整合平衡测试(CTSIB)评价静态站立平衡稳定性。结果7米步行测试结果显示,3组受试者步态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以及躯干冠状面摆动角度、摆动面积、冠状面姿势摆动的均方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其中,前庭症状组和无前庭症状组步幅、步速、步频低于对照组(均P=0.000),双支撑相时间、终末双支撑相时间高于对照组(均P=0.000);前庭症状组步幅、步速、步频亦低于无前庭症状组(均P<0.05),双支撑相时间、终末双支撑相时间亦高于无前庭症状组(均P=0.000);前庭症状组和无前庭症状组躯干冠状面摆动角度(均P<0.01)、摆动面积(均P=0.000)和冠状面姿势摆动的均方根(均P=0.000)大于对照组,且前庭症状组躯干冠状面摆动角度和冠状面姿势摆动的均方根亦大于无前庭症状组(均P=0.000)。CTSIB测试结果显示,3组受试者躯干摆动面积、冠状面和矢状面姿势摆动的均方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其中,前庭症状组和无前庭症状组在睁眼稳定面、闭眼稳定面、睁眼平衡软踏、闭眼平衡软踏共4种测试条件下,冠状面和矢状面姿势摆动的均方根大于对照组(均P<0.01);前庭症状组和无前庭症状组在睁眼稳定面、闭眼稳定面、闭眼平衡软踏共3种测试条件下,躯干摆动面积大于对照组(均P=0.000);前庭症状组在睁眼平衡软踏下的躯干摆动面积大于对照组(P=0.000),但无前庭症状组小于对照组(P=0.000)。结论伴前庭症状的脑卒中患者步行参数较不伴前庭症状的脑卒中患者发生明显改变,可为实施精准化康复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前庭
迷路
步行
姿势平衡
康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小组模式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研究
被引量:
8
1
作者
王利群
尹苗苗
李雅晴
崔立玲
王宏图
张玥
机构
天津大学环湖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48-955,共8页
基金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1JCYBJC00420)。
文摘
目的探讨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小组模式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6月至2019年9月在天津大学环湖医院住院治疗的61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常规康复治疗组(对照组,21例)、小组模式训练组(小组模式组,20例)和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小组模式训练组(联合治疗组,20例);于康复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行主观[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和客观抑郁状态[汉密尔顿抑郁量表17项(HAMD-17)],以及肢体运动功能[Fugl-Meyer评价量表(FMA)]、平衡功能[Berg平衡量表(BBS)]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价。结果与康复治疗前相比,3组患者治疗6周后SDS评分(F=1456.816,P=0.000)、HAMD-17评分(F=1583.392,P=0.000)降低,FMA评分(F=866.536,P=0.000)、BBS评分(F=1553.585,P=0.000)、mBI评分(F=2687.549,P=0.000)增加。不同组别患者SDS评分(F=9.163,P=0.000)、HAMD-17评分(F=6.490,P=0.003)、BBS评分(F=3.163,P=0.050)和mBI评分(F=4.546,P=0.015)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联合治疗组SDS评分(t=-4.530,P=0.000;t=-6.211,P=0.000)、HAMD-17评分(t=-3.308,P=0.002;t=-4.950,P=0.000)低于小组模式组和对照组,BBS评分(t=3.009,P=0.005;t=2.917,P=0.006)、mBI评分(t=3.405,P=0.002;t=4.462,P=0.000)高于小组模式组和对照组。相关分析显示,抑郁状态评分改善指数与mBI改善指数呈正相关(r=0.592,P=0.000)。结论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小组模式训练的康复治疗方法在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心理、平衡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优于传统“一对一”的康复模式和小组模式训练,康复疗效更佳。
关键词
脑卒中
抑郁
虚拟现实(非MeSH词)
康复
Keywords
Stroke
Depression
Virtual reality(not in MeSH)
Rehabilitation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749.4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伴前庭症状与不伴前庭症状的脑卒中患者步行与静态站立特征分析
被引量:
5
2
作者
张玥
尹苗苗
李雅晴
王利群
崔立玲
王雅静
巫嘉陵
机构
天津大学环湖医院康复医学科
天津大学
环湖
医院
神经内科
出处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1期965-972,共8页
基金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项目编号:21JCYBJC00420)
天津市医学重点学科(专科)建设项目(项目编号:TJYXZDXK-052B)。
文摘
目的探讨伴前庭症状与不伴前庭症状的脑卒中患者步行与静态站立特征差异。方法纳入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在天津大学环湖医院行康复治疗的82例脑卒中患者以及49例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相匹配的对照者,根据有无前庭症状将脑卒中患者分为前庭症状组(51例)和无前庭症状组(31例),采用7米步行测试评价步行稳定性,感觉整合平衡测试(CTSIB)评价静态站立平衡稳定性。结果7米步行测试结果显示,3组受试者步态空间参数和时间参数,以及躯干冠状面摆动角度、摆动面积、冠状面姿势摆动的均方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其中,前庭症状组和无前庭症状组步幅、步速、步频低于对照组(均P=0.000),双支撑相时间、终末双支撑相时间高于对照组(均P=0.000);前庭症状组步幅、步速、步频亦低于无前庭症状组(均P<0.05),双支撑相时间、终末双支撑相时间亦高于无前庭症状组(均P=0.000);前庭症状组和无前庭症状组躯干冠状面摆动角度(均P<0.01)、摆动面积(均P=0.000)和冠状面姿势摆动的均方根(均P=0.000)大于对照组,且前庭症状组躯干冠状面摆动角度和冠状面姿势摆动的均方根亦大于无前庭症状组(均P=0.000)。CTSIB测试结果显示,3组受试者躯干摆动面积、冠状面和矢状面姿势摆动的均方根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0)。其中,前庭症状组和无前庭症状组在睁眼稳定面、闭眼稳定面、睁眼平衡软踏、闭眼平衡软踏共4种测试条件下,冠状面和矢状面姿势摆动的均方根大于对照组(均P<0.01);前庭症状组和无前庭症状组在睁眼稳定面、闭眼稳定面、闭眼平衡软踏共3种测试条件下,躯干摆动面积大于对照组(均P=0.000);前庭症状组在睁眼平衡软踏下的躯干摆动面积大于对照组(P=0.000),但无前庭症状组小于对照组(P=0.000)。结论伴前庭症状的脑卒中患者步行参数较不伴前庭症状的脑卒中患者发生明显改变,可为实施精准化康复治疗提供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
卒中
前庭
迷路
步行
姿势平衡
康复
Keywords
Stroke
Vestibular
labyrinth
Walking
Postural balance
Rehabilitation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虚拟现实技术结合小组模式训练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康复疗效研究
王利群
尹苗苗
李雅晴
崔立玲
王宏图
张玥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伴前庭症状与不伴前庭症状的脑卒中患者步行与静态站立特征分析
张玥
尹苗苗
李雅晴
王利群
崔立玲
王雅静
巫嘉陵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2
5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