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4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_2跨临界双级压缩带膨胀机制冷循环研究 被引量:34
1
作者 王景刚 马一太 +1 位作者 魏东 王侃宏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6-11,共6页
针对CO2 制冷能效低的特点 ,本文建立了双级压缩带膨胀机CO2 跨临界制冷循环热力学模型 ,在考虑实际循环中不可逆损失因素影响在基础上 ,对循环进行了性能系数、热力学完善度和单位制冷量 火用 损失等指标进行了分析计算 ,并与双级压缩... 针对CO2 制冷能效低的特点 ,本文建立了双级压缩带膨胀机CO2 跨临界制冷循环热力学模型 ,在考虑实际循环中不可逆损失因素影响在基础上 ,对循环进行了性能系数、热力学完善度和单位制冷量 火用 损失等指标进行了分析计算 ,并与双级压缩节流膨胀CO2 跨临界制冷回热循环和R2 2简单制冷循环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临界 制冷循环 制冷量 膨胀机制 性能系数 单位制 回热循环 CO2 热力学模型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下水源热泵的最优化研究 被引量:29
2
作者 杨昭 张世钢 +1 位作者 孙政 马一太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87-691,共5页
为了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 ,进一步提高地下水源热泵机组的性能 ,通过对机组运行特性的分析 ,依据技术经济优化准则 ,以年度费用总额为目标函数 ,建立系统综合优化数学模型 ,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在保证机组安全可靠地满足建筑物冷热负荷需... 为了根据不同的使用条件 ,进一步提高地下水源热泵机组的性能 ,通过对机组运行特性的分析 ,依据技术经济优化准则 ,以年度费用总额为目标函数 ,建立系统综合优化数学模型 ,并编制了计算程序。在保证机组安全可靠地满足建筑物冷热负荷需求的前提下 ,根据不同的地下水温度与深度 ,对系统关键运行参数及部件进行了优化选择计算。该方法兼顾了供热供冷运行的可靠性与经济性 ,可实现系统内各部件的最优匹配。与传统设计方法相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源 热泵 优化设计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回热器的高效跨临界CO_2水-水热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9
3
作者 姜云涛 马一太 +1 位作者 刘和成 张鹏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298-302,共5页
为提高跨临界CO2水-水热泵系统的效率,在原有管壳式换热器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套管式换热器,建立了新的水-水热泵系统.对带有回热器(IHX)和不带回热器的两种循环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气体冷却器进水温度下,当获得中高温热水(45... 为提高跨临界CO2水-水热泵系统的效率,在原有管壳式换热器的基础上,设计了新型套管式换热器,建立了新的水-水热泵系统.对带有回热器(IHX)和不带回热器的两种循环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3种气体冷却器进水温度下,当获得中高温热水(45~70.℃)时,随着气体冷却器进水温度的升高,制热系数(COPh)降低;带回热器循环的制热系数略高于不带回热器的循环,高5%~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换热器 二氧化碳 热泵热水器 回热器(IHX)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舒适性与空调系统能耗研究 被引量:17
4
作者 刘斌 杨昭 +1 位作者 朱能 蒋薇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89-492,共4页
分析了热舒适性与空调系统负荷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统计数据研究了温度和相对湿度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统计的人群范围和一定热舒适性温度范围内,改变相对湿度几乎不影响环境热舒适性.同时发现在人体热舒适性范围内,改变... 分析了热舒适性与空调系统负荷之间的关系,通过调查统计数据研究了温度和相对湿度对人体热舒适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统计的人群范围和一定热舒适性温度范围内,改变相对湿度几乎不影响环境热舒适性.同时发现在人体热舒适性范围内,改变相对湿度将更多地影响空调系统负荷,空调系统的节能和保证舒适的热环境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到相对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调系统 能耗 热舒适性 温度 相对湿度 建筑节能 热环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跨临界单级压缩带回热器与不带回热器循环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28
5
作者 王洪利 马一太 姜云涛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37-143,共7页
分别对带回热器和不带回热器的CO2跨临界单级压缩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性能测试.理论分析表明,与不带回热器循环相比,相同蒸发温度下,带回热器循环平均性能提高约4.55%;相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下,带回热器循环平均性能提高约5.23%.... 分别对带回热器和不带回热器的CO2跨临界单级压缩循环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性能测试.理论分析表明,与不带回热器循环相比,相同蒸发温度下,带回热器循环平均性能提高约4.55%;相同气体冷却器出口温度下,带回热器循环平均性能提高约5.23%.实验测试表明,带回热器循环制热量和制冷量分别平均提高约3.33%和5.35%,制热和制冷性能系数分别提高约11.36%和14.2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热器 CO2跨临界循环 制冷量 制热量 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热空调系统方案的多目标综合评价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李敏霞 马一太 +1 位作者 王景刚 康方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11-315,共5页
分析了6种供热空调系统方案在3种不同运行情况下的一次能源利用率PER,得出燃气热泵的PER最高.但在供热空调系统可行方案的优选中,方案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许多不能量化的指标常被忽略,决策时产生偏差.利用多目标决策的方法,对多... 分析了6种供热空调系统方案在3种不同运行情况下的一次能源利用率PER,得出燃气热泵的PER最高.但在供热空调系统可行方案的优选中,方案的选择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许多不能量化的指标常被忽略,决策时产生偏差.利用多目标决策的方法,对多目标系统进行优选,从环境因素、成本因素和性能因素等方面对6种采暖空调系统方案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给出了方案选择的指导性意见,提高了方案决策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热空调系统 多目标综合评价 多目标决策 一次能源利用率 燃气热泵 采暖空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准球形葡萄预冷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27
7
作者 杨昭 刘斌 +1 位作者 谭晶莹 李喜宏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52-54,共3页
果蔬预冷是冷藏链中一个重要环节 ,适当的预冷时间能保证果蔬质量。通过对巨峰葡萄在预冷时的传热分析 ,建立了集总参数法模型来估算葡萄中心温度达到冷库温度时所需要的时间 ,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冷库内空气流速达到一定... 果蔬预冷是冷藏链中一个重要环节 ,适当的预冷时间能保证果蔬质量。通过对巨峰葡萄在预冷时的传热分析 ,建立了集总参数法模型来估算葡萄中心温度达到冷库温度时所需要的时间 ,并通过实验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当冷库内空气流速达到一定时 (大于 1.1m s) ,采用定性尺寸R ,集总参数法能够很好地估算葡萄预冷时间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球形葡萄 预冷 冷藏链 质量 水果 蔬菜 传热分析 冷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跨临界低温地热源水—水热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马一太 李丽新 +1 位作者 刘圣春 王侃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14-417,共4页
研究用CO2 跨临界循环热泵系统开发低温地热资源 ,详细介绍了CO2 跨临界循环热泵系统的运行机理、装置特点、热源选取。通过低温地热源的模拟实验 ,给出实验最优工况的调节方法 ,这对开发应用CO2
关键词 水热泵 跨临界循环 热泵 中低温地热 二氧化碳 地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然气发动机驱动的水-水热泵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9
作者 杨昭 张世钢 +1 位作者 程珩 谢英柏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9-12,共4页
建立了天然气发动机驱动的压缩式水—水热泵实验台 ,采用先进的测试手段 ,进行了各种工况及转速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工况范围内 ,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为 1.13~ 1.79。并具有较好的部分负荷特性 ,从而证明了该装置的节能环保... 建立了天然气发动机驱动的压缩式水—水热泵实验台 ,采用先进的测试手段 ,进行了各种工况及转速下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工况范围内 ,系统的一次能源利用率为 1.13~ 1.79。并具有较好的部分负荷特性 ,从而证明了该装置的节能环保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发动机 水-水热泵 实验研究 制冷工程 低温工程 天然气热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注汽过程井筒传热及热损失计算方法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王志国 马一太 +2 位作者 李东明 李徐佳 项新耀 《特种油气藏》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8-41,共4页
运用传热学、热力学及流体力学等学科知识,对井筒传热过程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井筒传热综合分析模型,确定了求解方法,编制了计算软件,并进行了实际计算。这一研究成果对优化井筒结构、降低井筒热损失研究,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注汽过程 井筒传热 热损失 计算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替代混合物燃爆特性的理论及实验研究 被引量:10
11
作者 杨昭 李丽新 +1 位作者 田贯三 马一太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50-154,共5页
研究了 R12 5对 R2 90、R6 0 0、R6 0 0 a、R32、R14 3a和 R15 2 a可燃性的抑制规律 ,按照国家标准对此类混合工质燃爆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 ,得出了相关的爆炸极限的变化曲线及临界抑爆浓度。根据混合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倒数的法... 研究了 R12 5对 R2 90、R6 0 0、R6 0 0 a、R32、R14 3a和 R15 2 a可燃性的抑制规律 ,按照国家标准对此类混合工质燃爆特性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实验 ,得出了相关的爆炸极限的变化曲线及临界抑爆浓度。根据混合可燃气体爆炸极限的倒数的法则及实验结果 ,建立了含有一种不可燃工质的三元混合工质爆炸极限与临界抑爆浓度的半经验模型。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半经验模型计算结果与实验误差不超过 10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FCS替代 混合物 燃爆特性 抑爆规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_2跨临界膨胀机的开发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马一太 李敏霞 +1 位作者 李丽新 苏维诚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9,共5页
作为自然工质 ,CO2 制冷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目前CO2 跨临界循环研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提高系统效率 ,使之能与普通工质循环竞争。为降低CO2 跨临界循环的节流损失 ,开发膨胀机代替节流阀是研究的重要方向。文中给出开发CO2 滚... 作为自然工质 ,CO2 制冷系统越来越受到关注 ,然而目前CO2 跨临界循环研究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提高系统效率 ,使之能与普通工质循环竞争。为降低CO2 跨临界循环的节流损失 ,开发膨胀机代替节流阀是研究的重要方向。文中给出开发CO2 滚动活塞膨胀机的依据 ,以及在设计过程中需解决的吸气控制系统、泄漏和摩擦等问题采取的措施 ,同时建立CO2 跨临界循环系统带膨胀机系统的实验装置 ,并对CO2 滚动活塞膨胀机进行实验研究 ,发现膨胀机的输出功与负载有关 ,同时得出膨胀机的最高效率可达到 32 %以上 ,进一步的改进工作仍在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跨临界膨胀机 制冷系统 制冷工质 CO2 滚动活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2水源热泵热水机气体冷却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袁秋霞 马一太 +1 位作者 张子坤 王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797-1802,共6页
为了研究气体冷却器对CO2水源热泵热水机效率的影响,设计两种结构参数不同的套管式气体冷却器Ⅰ型和Ⅱ型,并建立相应的CO2水源热泵热水机实验系统。理论分析气体冷却器Ⅰ型和Ⅱ型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Ⅱ型较Ⅰ型水侧和CO2侧热阻均有所降... 为了研究气体冷却器对CO2水源热泵热水机效率的影响,设计两种结构参数不同的套管式气体冷却器Ⅰ型和Ⅱ型,并建立相应的CO2水源热泵热水机实验系统。理论分析气体冷却器Ⅰ型和Ⅱ型的传热特性,结果表明,Ⅱ型较Ⅰ型水侧和CO2侧热阻均有所降低,传热系数提高18%。采用热力学完善度和相对热力学完善度影响指数评价指标对不同气体冷却器的实验系统性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实验比较工况下,气体冷却器Ⅱ型的传热系数普遍高于气体冷却器Ⅰ型,且其平均值约提高5%。当蒸发温度为0℃时,采用气体冷却器Ⅱ型的实验系统热力学完善度(ηh,Ⅱ)比采用气体冷却器Ⅰ型的实验系统热力学完善度(ηh,Ⅰ)提高约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水源热泵 热水机 气体冷却器 热力学完善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温室气体减排与CO_2资源化宏观研究与探讨 被引量:11
14
作者 马一太 魏东 吕灿仁 《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z1期9-14,共6页
介绍了近一段时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进展及面临的形势 ,并预测了未来二氧化碳的排放趋势 .着重对 CO2 的资源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从 CO2 作为再生资源的角度讨论了 CO2 的回收、利用和处置技术 ;同时指出资源化问题存在的挑战和... 介绍了近一段时间全球温室气体减排的进展及面临的形势 ,并预测了未来二氧化碳的排放趋势 .着重对 CO2 的资源化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从 CO2 作为再生资源的角度讨论了 CO2 的回收、利用和处置技术 ;同时指出资源化问题存在的挑战和负面影响 .证明 CO2 资源化对温室气体减排作用不明显 ,应大力提倡“无悔”行动 .最后从热力学角度分析了 CO2 问题的本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保护/CO2减排 CO2资源化 熵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围护结构特性对微型冷库降温性能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刘斌 杨昭 +1 位作者 谭晶莹 李喜宏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z1期235-237,共3页
围护结构对微型冷库造价及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有限生命周期内微型冷库经济性能的分析,推导了微型冷库在使用年限不同时的经济保温层厚度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围护结构的变化对微型冷库降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温性能与... 围护结构对微型冷库造价及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通过有限生命周期内微型冷库经济性能的分析,推导了微型冷库在使用年限不同时的经济保温层厚度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围护结构的变化对微型冷库降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降温性能与围护结构的参数具有紧密的联系,而与库体容积的关系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命周期分析(LCA) 经济保温层厚度 冷藏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水热泵系统全年性能优化的研究 被引量:15
16
作者 杨昭 赵海波 +1 位作者 胡云峰 吴坤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29,共6页
在热泵系统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建筑物的全年负荷预测,提出了热泵系统全年季节性能优化的理念,定义了热泵全年性能系数APF,并以此为优化目标函数,换热器面积比为优化变量,研究在压缩机开停控制方式下系统的优化匹配,并与以HSPF、S... 在热泵系统仿真模型的基础上,结合典型建筑物的全年负荷预测,提出了热泵系统全年季节性能优化的理念,定义了热泵全年性能系数APF,并以此为优化目标函数,换热器面积比为优化变量,研究在压缩机开停控制方式下系统的优化匹配,并与以HSPF、SEER和EER为优化目标的优化计算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采用APF作为优化目标具有更加真实客观的节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热泵 季节能效比 全年性能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变频型房间空调器区域性季节能效比的研究 被引量:19
17
作者 刘圣春 马一太 成建宏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47-50,共4页
分析了日本JRA4046-1999和GB7725待批稿中的SEER计算公式,并作了修改。同时给出了中国温度带划分图,搜集了中国八个城市的近30年来的气象资料,对比标准中的公称温度带,计算出了八个城市使用变频型房间空调器的季节能效比(SEER),从结果... 分析了日本JRA4046-1999和GB7725待批稿中的SEER计算公式,并作了修改。同时给出了中国温度带划分图,搜集了中国八个城市的近30年来的气象资料,对比标准中的公称温度带,计算出了八个城市使用变频型房间空调器的季节能效比(SEER),从结果中可以看出,温度带的划分对SEER的影响较大,因此“区域性SEER”应该称为评价变频型房间空调器的可用参数。同时分析了能效比EER对区域性季节能效比的影响,给出了提高房间空调器SEER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房间空调器 季节能效比 区域性 变频 SEER 温度带 计算公式 气象资料 同时分析 划分 中国 城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菜种子热泵干燥过程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杨昭 李思远 +1 位作者 寇晓红 王娟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6-591,共6页
研究了白菜种子在热泵干燥过程中考虑种皮传质阻力后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干燥过程中种子内部含水率的变化趋势,并用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及由模型所得结论的正确性。指出种子干燥过程中主要传... 研究了白菜种子在热泵干燥过程中考虑种皮传质阻力后的传热传质数学模型,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干燥过程中种子内部含水率的变化趋势,并用实验数据与模拟数据进行对比,验证了数学模型及由模型所得结论的正确性。指出种子干燥过程中主要传质阻力来自于种皮,并研究了热泵高温侧温度及低温侧温度对干燥过程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菜种子干燥 热泵干燥 有限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效换热的CO_2水源热泵系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姜云涛 马一太 +1 位作者 刘和成 张鹏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125-1129,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跨临界CO2水源热泵系统的效率,对原有试验台进行改造,建立新的CO2水源热泵系统。新的水源热泵实验台采用新型套管式蒸发器和气体冷却器。在实验中考虑气体冷却器进水温度分别为15、20、25℃3种工况,对CO2水源热泵提供温... 为进一步提高跨临界CO2水源热泵系统的效率,对原有试验台进行改造,建立新的CO2水源热泵系统。新的水源热泵实验台采用新型套管式蒸发器和气体冷却器。在实验中考虑气体冷却器进水温度分别为15、20、25℃3种工况,对CO2水源热泵提供温度为45~70℃热水时系统的性能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采用新型换热器可使热泵系统效率提高。气体冷却器进水温度越低,热泵系统的制热效率越高。降低冷却器出口工质的温度有助于提高系统的制热效率。相同的进出水温度下存在较优的蒸发温度。制取的热水温度越高,热水的质量流量越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热泵 新型换热器 CO2 热泵热水器 CO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R32/R134a水平内螺纹管内流动沸腾强化换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吴志光 马虎根 蔡祖恢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3-17,共5页
对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32 R134a(2 5 %Wt 75 %Wt)在水平内螺纹强化管中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在内螺纹强化管中的流动沸腾换热性能比在光管中有较明显的提高 ;强化管强化系数变化的大致范围为 1.5~ 2 .2。根据... 对非共沸混合制冷剂R32 R134a(2 5 %Wt 75 %Wt)在水平内螺纹强化管中的流动沸腾换热特性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 :在内螺纹强化管中的流动沸腾换热性能比在光管中有较明显的提高 ;强化管强化系数变化的大致范围为 1.5~ 2 .2。根据活化穴、二次流和毛细提升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探讨了内螺纹强化管的强化机理 ;并从重力影响、非共沸混合工质组分差与二次流影响的角度上 ,对在环状流下混合工质R32 R134a在内螺纹强化管和光管中流动沸腾换热时管子周向壁温的变化特征作出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32 R134A 水平内螺纹管 沸腾强化换热 实验研究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 环状流 周向壁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