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铁路刹车自动控制系统中制动钳内钳断裂分析
1
作者 李宝银 韩雅静 +1 位作者 王哲人 周福刚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3年第1期59-61,共3页
利用金相、扫描电镜等手段对铁路刹车自动控制系统的内钳在服役中不断发生早期断裂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 ,认为内钳材料的金相组织、力学性能均存在不良现象 ,系统中内钳受力 (交变应力 )不均匀 。
关键词 刹车 自动控制系统 制动钳 内钳 魏氏组织 疲劳断裂 实验 铁路调度中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临界压发电厂锅炉管用铁素体耐热钢的发展现状与研究前景 被引量:46
2
作者 宁保群 刘永长 +2 位作者 殷红旗 韩雅静 杨留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83-86,共4页
铁素体耐热钢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而成为超高临界压发电厂锅炉管用钢的首选材料并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及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超高临界压发电对铁素体耐热钢的耐热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铁素体耐热钢的发展概况... 铁素体耐热钢以其优良的综合性能而成为超高临界压发电厂锅炉管用钢的首选材料并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世界能源危机及环境保护问题的日益突出,超高临界压发电对铁素体耐热钢的耐热温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介绍了铁素体耐热钢的发展概况及研究现状,从材料的开发、性能、组织结构和生产应用等方面对目前世界上发电厂采用的典型钢种做了全面阐述。在对T91高温下强化机理与弱化机理研究的基础上从形变热处理等方面着手探讨了新的高温强化途径,为铁素体耐热钢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耐热钢 T91 形变热处理 强化途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91铁素体耐热钢过冷奥氏体转变过程中临界冷却速度的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宁保群 刘永长 +1 位作者 乔志霞 杨留栓 《材料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9-13,22,共6页
利用DIL805A/D高精度差分膨胀仪,通过线膨胀行为测量与微观组织分析,获得T91铁素体耐热钢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相关动力学信息,结合冷却后T91钢组织特征,确定了T91钢过冷奥氏体转变过程中的临界冷却速度。研究表明:T91钢过冷奥氏体连续... 利用DIL805A/D高精度差分膨胀仪,通过线膨胀行为测量与微观组织分析,获得T91铁素体耐热钢连续冷却转变过程中相关动力学信息,结合冷却后T91钢组织特征,确定了T91钢过冷奥氏体转变过程中的临界冷却速度。研究表明:T91钢过冷奥氏体连续冷却过程中只存在铁素体和马氏体转变区,而不出现贝氏体和珠光体转变。在冷却速度为10K/min时该钢获得完全板条马氏体组织,9K/min时组织中开始出现铁素体,即10K/min可以定为T91钢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上临界冷却速度;当冷却速度介于3-9K/min时为马氏体和铁素体的混合组织,冷却速度为2K/min时T91钢中不存在马氏体转变,室温组织为铁素体,即2K/min可以定为T91钢奥氏体向马氏体转变的下临界冷却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差分膨胀仪 T91铁素体耐热钢 过冷奥氏体 临界冷却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却速度对T91相变速度和产物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殷红旗 刘永长 +3 位作者 宁保群 徐荣雷 张尧卿 韩雅静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18-121,共4页
本文研究了T91钢冷却过程中,不同冷却速度(10k/min(200k/min)对相变速度和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冷却速度生成的组织差别较大,在较低速冷却下(10k/min和30k/min)的组织为较多的先共析铁素体和板条马氏体,中速冷却(30k/min和50k/min... 本文研究了T91钢冷却过程中,不同冷却速度(10k/min(200k/min)对相变速度和产物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的冷却速度生成的组织差别较大,在较低速冷却下(10k/min和30k/min)的组织为较多的先共析铁素体和板条马氏体,中速冷却(30k/min和50k/min)基本都为板条马氏体,在较高速冷却过程中(100k/min和200k/min)组织中除了板条马氏体还出现了片状马氏体,另外冷却速度还影响了相变开始点和相变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91 冷却速度 相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碳高合金高强度钢线膨胀测量中奥氏体-铁素体相变过程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付俊国 刘永长 +1 位作者 乔志霞 杨留栓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25-128,134,共5页
线膨胀测量是获取钢铁材料固态相变动力学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从线膨胀测量结果提取相变动力学信息的杠杆法则,不适用于两相或者多相连续析出的过程,因而在计算相变体积分数时会产生很大的系统误差。以中碳高合金高强度钢(MCHAHS)的... 线膨胀测量是获取钢铁材料固态相变动力学信息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从线膨胀测量结果提取相变动力学信息的杠杆法则,不适用于两相或者多相连续析出的过程,因而在计算相变体积分数时会产生很大的系统误差。以中碳高合金高强度钢(MCHAHS)的奥氏体-铁素体相变过程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确定冷却过程中各生成相的晶格常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发展了一种新的由线膨胀量信息提取相变动力学信息的计算方法.从而得到了MCHAHS钢转变过程中铁素体和珠光体体积分数随温度的变化关系,计算结果与验证性实验结果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素体 动力学 线膨胀 杠杆法则 中碳高合金高强度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用心血管支架的非线性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黄远 李林安 刘文西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39-148,共10页
经过扩张过程获得的医用心血管支架几何形状或力学结构对于其长期的生物相容性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支架的扩张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了支架的自由扩张。在研究中 ,将支架扩张的整个过程看成由多个极短的平衡过... 经过扩张过程获得的医用心血管支架几何形状或力学结构对于其长期的生物相容性是非常重要的 ,研究支架的扩张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了支架的自由扩张。在研究中 ,将支架扩张的整个过程看成由多个极短的平衡过程组成 ,在每个过程中支架所受载荷视为常量进行有限元分析 ,解决了支架所受非线性载荷 ;利用合适的边界条件 ,结合BFGS方法 ,在采用规定某个结点的位移增量以确定载荷增量的办法解决塑性大变形分析中结果不对称的难题下 ,较好地模拟了支架的自由扩张。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吻合得较好。本研究提出的医用心血管支架有限元分析方案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用心血管支架 非线性有限元 分析 弹-塑性大变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车辆减速器制动轨断裂原因分析
7
作者 韩雅静 李宝银 +1 位作者 周福刚 王哲人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1-62,72,共3页
利用金相、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铁路车辆减速器制动轨在使用中发生早期断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制动轨材质正常 ,断裂属于早期低周疲劳破坏 ,断裂起始于刹车瞬间产生较大应力集中的端口附近尖角处 ,断裂是由于制动轨在交... 利用金相、扫描电镜和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铁路车辆减速器制动轨在使用中发生早期断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制动轨材质正常 ,断裂属于早期低周疲劳破坏 ,断裂起始于刹车瞬间产生较大应力集中的端口附近尖角处 ,断裂是由于制动轨在交变载荷作用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动轨 疲劳破坏 交变载荷 自动控制系统 车辆减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镁基合金强韧化的新思路 被引量:4
8
作者 史庆志 刘永长 李宝银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26-29,共4页
简单回顾了提高镁合金强韧性的常用方法,结合新近发展的镁基合金大块非晶制备技术,提出了从晶化动力学过程来进一步提高镁合金强韧性的新思路。
关键词 镁基合金 强韧性 大块非晶制备 晶化动力学 晶粒细化 快速凝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快速凝固法制备大尺寸MgB_2超导体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安民 刘永长 +1 位作者 史庆志 韩雅静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94-96,共3页
简单化合物 MgB_2超导性的发现引起了世界科学家对其组织结构、超导原理、制备方法及应用前景的广泛兴趣。针对 MgB_2单晶制备过程中存在镁的气化温度很低,MgB_2在镁的沸点以下溶解度很小等不利因素,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从过冷熔体中的... 简单化合物 MgB_2超导性的发现引起了世界科学家对其组织结构、超导原理、制备方法及应用前景的广泛兴趣。针对 MgB_2单晶制备过程中存在镁的气化温度很低,MgB_2在镁的沸点以下溶解度很小等不利因素,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从过冷熔体中的相选择与控制入手,采用深过冷快速定向凝固技术来制备高品质、大尺寸 MgB_2单晶的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GB2 超导性 单晶 深过冷 快速凝固 MGB2超导体 制备方法 大尺寸 快速凝固法 定向凝固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适应无铅焊料的开发与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韦晨 刘永长 +1 位作者 韩雅静 沈骏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19-121,131,共4页
可靠性是电子工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随着对无铅焊料的深入研究,消除金属间化合物对焊点机械性能的不利影响,及解决由于印刷电路板与电子材料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所产生的、在热循环过程中出现的热疲劳现象,都是提高可靠性的途径。... 可靠性是电子工业发展所面临的最大难题。随着对无铅焊料的深入研究,消除金属间化合物对焊点机械性能的不利影响,及解决由于印刷电路板与电子材料间的热膨胀系数不同所产生的、在热循环过程中出现的热疲劳现象,都是提高可靠性的途径。提出了开发自适应无铅焊料解决上述问题,阐述了制备自适应无铅焊料的可行性,并展望了此种焊料的良好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铅焊料 形状记忆 金属间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