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金属Al粉对CBN磨具陶瓷结合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程利霞 李志宏 +1 位作者 朱玉梅 王鹏飞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4-47,共4页
本文以金属Al粉作为Na2O-B2O3-Al2O3-SiO2系陶瓷结合剂的添加剂,通过耐火锥法、平面流淌法、三点弯曲法、扫描电镜和XRD等测试手段,探讨了Al粉对陶瓷结合剂的耐火度、流动性及其磨具的抗弯强度、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等性能的影响。试验... 本文以金属Al粉作为Na2O-B2O3-Al2O3-SiO2系陶瓷结合剂的添加剂,通过耐火锥法、平面流淌法、三点弯曲法、扫描电镜和XRD等测试手段,探讨了Al粉对陶瓷结合剂的耐火度、流动性及其磨具的抗弯强度、微观结构和物相组成等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金属Al粉的加入,使陶瓷结合剂的耐火度有所增大,流动性降低;当Al粉加入量为10 mol%时,结合剂的耐火度最大,流动性最小;在780℃烧成时,添加Al粉的CBN磨具强度最高,最高值达101.2 MPa,较基础陶瓷结合剂CBN磨具强度提高29%;Al粉的加入使CBN磨具的致密度提高,结合剂桥上气孔率降低,改善了结合剂对磨粒的把持程度,从而提高磨具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粉 陶瓷结合剂 耐火度 流动性 抗弯强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压烧结制备Al_2O_3/SiC纳米复合陶瓷及其显微结构的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蔡舒 彭珍珍 +3 位作者 冯杰 鲁枫 李鸿祥 陈玉如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5期10-13,72,共5页
以微米SiC颗粒和工业氧化铝为原料,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Al2O3/SiC复合粉末。将复合粉末煅烧、成型,在1 600℃,2h烧结可制备出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通过XRD、DSC-TG、SEM和TEM等分析了煅烧和烧结过程中相组成的变化,烧成收缩和微观结构... 以微米SiC颗粒和工业氧化铝为原料,采用机械混合法制备Al2O3/SiC复合粉末。将复合粉末煅烧、成型,在1 600℃,2h烧结可制备出Al2O3/SiC纳米复合陶瓷。通过XRD、DSC-TG、SEM和TEM等分析了煅烧和烧结过程中相组成的变化,烧成收缩和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在氧化铝基体中添加80%(质量分数)平均粒径为5μm的SiC粒子,复合粉末经700℃煅烧后再成型,试样于1 600℃烧结,其相对体积质量可达93.8%。SiC粒子主要被包裹在Al2O3晶内形成“晶内型”纳米复合陶瓷。在烧结过程中由SiC氧化形成的SiO2包裹层与基质氧化铝反应形成的无定形莫来石前躯体可大大促进烧结;SiC埋料氧化形成的外壳可有效阻止烧结体内SiC的进一步氧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常压烧结 AL2O3/SIC 纳米复合陶瓷 显微结构 SiC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组成改性对BaO·Ln_2O_3·nTiO_2介质材料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戴维迪 靳正国 +1 位作者 步绍静 石勇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3年第5期32-35,共4页
在Ba4 5Nd9Ti18O54 主相中引入Bi2 O3 ,Pr2 O3 改性添加剂 ,考察了改性离子对材料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 :随Bi2 O3 含量的增长 ,介电常数εr 显著提高 ,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 呈V型变化 ,这与 [TiO6]8-八面体畸变程度和Bi2 O3 ... 在Ba4 5Nd9Ti18O54 主相中引入Bi2 O3 ,Pr2 O3 改性添加剂 ,考察了改性离子对材料温度稳定性的影响 ,研究表明 :随Bi2 O3 含量的增长 ,介电常数εr 显著提高 ,谐振频率温度系数τf 呈V型变化 ,这与 [TiO6]8-八面体畸变程度和Bi2 O3 在材料中的固溶限相关 :在含Bi2 O3 的体系中引入适量的Pr2 O3 ,温度稳定性得到较好改善 ,并提高了介电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成改性 BaO·Ln2O3·nTiO2 介质材料 温度稳定性 Ba4.5Nd9Ti18O54 BI2O3 Pr2O3 添加剂 陶瓷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β-Ca_2P_2O_7生物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4
作者 李媛媛 杨德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28-131,184,共5页
本文综合论述了β-Ca2P2O7的研究进展,讨论了其作为生物活性材料在骨植入、骨修复方面的应用,以及作为微波介质瓷和发光材料的应用研究。并且提出了β-Ca2P2O7生物材料的研究趋势。
关键词 β-Ca2P2O7 生物材料 研究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耐高温SiZrOC陶瓷纤维
5
作者 苏冬 段浩智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412-2416,共5页
以二氯氧化锆(ZrOCl2)为锆源,利用其与硅氧烷单体(正硅酸乙酯TEOS和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MDES)的溶胶凝胶反应,获得了聚硅锆氧碳(PZSO)凝胶纤维,并通过改变ZrOCl2和水的加入量优化了体系的纺丝性能。PZSO凝胶纤维经干燥和热解获得了SiZrO... 以二氯氧化锆(ZrOCl2)为锆源,利用其与硅氧烷单体(正硅酸乙酯TEOS和二甲基二乙氧基硅烷DMDES)的溶胶凝胶反应,获得了聚硅锆氧碳(PZSO)凝胶纤维,并通过改变ZrOCl2和水的加入量优化了体系的纺丝性能。PZSO凝胶纤维经干燥和热解获得了SiZrOC陶瓷纤维,在1000℃保持高的陶瓷产率(84.7wt%)。扫描电镜观察SiZrOC纤维表面均匀光滑致密,并保持了热解前PZSO纤维的圆形截面结构。红外光谱分析显示纤维中Zr连入Si-O四面体,表明通过ZrOCl2,TEOS和DMDES的共缩聚反应形成了=Zr-O-Si≡桥键。这种SiZrOC陶瓷纤维在氩气气氛中高温热处理到1500℃失重小于5wt%,表明它在高温环境下具有优异的高温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 高温陶瓷纤维 SiZrO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值模拟在陶瓷粉末压制成型中的应用 被引量:4
6
作者 王次明 杨正方 马红霞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15-418,423,共5页
本文介绍了陶瓷粉末成型过程有限元数值模拟所需用的Drucker-Prager-Cap模型以及材料屈服准则,分别概述了数值模拟方法在陶瓷粉末干压法成型、冷等静压法成型中的应用进展及存在的问题,并介绍了有限元分析在成型件开裂方面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数值模拟 陶瓷粉末 干压成型 冷等静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硅陶瓷烧结助剂的作用机制与研究进展 被引量:15
7
作者 付振东 赵健 +2 位作者 戴叶婧 梁骥 刘荣正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7-81,共5页
碳化硅(SiC)陶瓷由于其优异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和热交换器等众多领域有广泛的用途。此外,SiC及其复合材料被认为是先进裂变反应堆和未来聚变反应堆的重要结构材料。由于Si-C键的高共价键合性和低自... 碳化硅(SiC)陶瓷由于其优异的高温强度、抗氧化性和化学稳定性,在石油化工、航空航天和热交换器等众多领域有广泛的用途。此外,SiC及其复合材料被认为是先进裂变反应堆和未来聚变反应堆的重要结构材料。由于Si-C键的高共价键合性和低自扩散性,纯SiC的烧结极为困难,只能通过高温高压的方式进行致密化。添加烧结助剂对促进SiC的致密化、缓和烧结条件至关重要。本文阐述了烧结助剂存在条件下碳化硅陶瓷致密化的热力学条件,总结了不同烧结机制下烧结助剂的作用机理。从助剂种类的角度综述了目前碳化硅陶瓷烧结领域的常用助剂体系及其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碳化硅致密化研究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陶瓷 烧结 烧结助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棒晶阵列薄膜的水溶液法生长 被引量:7
8
作者 刘晓新 靳正国 +2 位作者 王惠 赵娟 刘志锋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999-1004,共6页
采用低温水溶液法,在涂覆ZnO种子层的ITO基底上制备了高度取向的ZnO棒晶阵列,考察了棒晶的生长过程以及生长液浓度、生长时间对薄膜形貌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显微镜(FESEM)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 采用低温水溶液法,在涂覆ZnO种子层的ITO基底上制备了高度取向的ZnO棒晶阵列,考察了棒晶的生长过程以及生长液浓度、生长时间对薄膜形貌的影响.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显微镜(FESEM)以及高分辨透射电镜(HRTEM)对ZnO纳米棒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ZnO薄膜的形貌强烈依赖于生长溶液的浓度和生长时间,ZnO棒是单晶,属于六方纤锌矿结构,具有沿(002)晶面择优生长的特征,生长方式为层层台阶生长,反应时间达到48h后,通过二次生长形成特殊的板状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 棒晶 水溶液法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dS薄膜的SILAR法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6
9
作者 刘晓新 靳正国 +2 位作者 步绍静 赵娟 程志捷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691-695,共5页
采用液相薄膜制备工艺-SILAR(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在室温下于玻璃衬底上制备了CdS薄膜.对薄膜的表面形貌,薄膜的生长速率以及热处理与薄膜的成相及其电阻率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薄膜表面较致密,生长速率为2nm/cycle... 采用液相薄膜制备工艺-SILAR(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在室温下于玻璃衬底上制备了CdS薄膜.对薄膜的表面形貌,薄膜的生长速率以及热处理与薄膜的成相及其电阻率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薄膜表面较致密,生长速率为2nm/cycle,随循环次数的增加,沉积粒子的尺寸趋于增大.室温下沉积的CdS薄膜为非晶态,经热处理后薄膜的结晶度提高,电阻率显著下降.此外,文章结合实验对薄膜的生长机理进行了初步的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S薄膜 SILAR法 制备与表征 生长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LAR法制备化学计量CuInS_2薄膜 被引量:8
10
作者 石勇 靳正国 +2 位作者 李春艳 安贺松 邱继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286-1290,共5页
在室温下,以不同cCu/cIn的CuCl2和InCl3混合溶液作为阳离子前驱体,Na2S水溶液为硫源,利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SILAR)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CuInS2薄膜。XRD结果表明,当cCu2+/cIn3+在1 ̄1.5范围内均可形成具有黄铜矿结构的CuInS2薄膜。SE... 在室温下,以不同cCu/cIn的CuCl2和InCl3混合溶液作为阳离子前驱体,Na2S水溶液为硫源,利用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SILAR)在玻璃基底上制备了CuInS2薄膜。XRD结果表明,当cCu2+/cIn3+在1 ̄1.5范围内均可形成具有黄铜矿结构的CuInS2薄膜。SEM观察到随cCu2+/cIn3+的升高,薄膜表面颗粒长大并出现团簇聚集。通过XPS测定薄膜表面的化学组成证明当cCu2+/cIn3+=1.25时,CuInS2薄膜接近其标准的化学计量组成。此时薄膜的吸收系数大于>104cm-1,禁带宽度Eg为1.45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铟硫薄膜 连续离子层吸附反应法 化学计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ZnO薄膜的制备及其光学性能 被引量:11
11
作者 杨立荣 靳正国 +1 位作者 步绍静 程志捷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4-38,共5页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无机盐溶胶 -凝胶法 ,在玻璃基片上用提拉法制备了多孔ZnO薄膜。利用红外光谱、DTA -TG、XRD、SEM、UV -VIS透射等分析测试 ,考察了溶胶 -凝胶制备特征、热处理过程和热处理温度下薄膜的成相、表面形貌以及光学... 以柠檬酸为络合剂、采用无机盐溶胶 -凝胶法 ,在玻璃基片上用提拉法制备了多孔ZnO薄膜。利用红外光谱、DTA -TG、XRD、SEM、UV -VIS透射等分析测试 ,考察了溶胶 -凝胶制备特征、热处理过程和热处理温度下薄膜的成相、表面形貌以及光学性能。结果表明 4 0 0℃热处理 1h的ZnO薄膜已开始晶化 ,晶型是六方纤锌矿 ;6 0 0℃热处理 1h的薄膜表面为多孔结构 ,粒径和孔径均匀 ;在可见光范围 ,薄膜的光透射率超过 85 % ,在波长 380nm开始出现紫外吸收 ;从而为该材料制作染料敏化的太阳能电池阳极薄膜打下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NO薄膜 光学性能 柠檬酸 络合溶胶-凝胶法 玻璃基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层气相反应法(ILGAR)制备CuInS_2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邱继军 靳正国 +2 位作者 钱进文 石勇 武卫兵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99-404,共6页
CuInS2 thin films have been prepared by ion layer gas reaction (ILGAR) using C2H5OH as solvent, CuC1and InCl3 as reagents and H2S gas as sulfuration source. The effects of cationic concentrations and numbers of cycle ... CuInS2 thin films have been prepared by ion layer gas reaction (ILGAR) using C2H5OH as solvent, CuC1and InCl3 as reagents and H2S gas as sulfuration source. The effects of cationic concentrations and numbers of cycle on the properties of CuInS2 film were investigated.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crystalline structure, surface topography, deposited rate, optical and electronic properties of the films were characterized by X-ray diffractrometry (XRD), 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 (XPS),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ultraviolet-visible spectrometry (UV-Vis) and Hall System.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rystalline of CuInS2 thin films and the deposition rate have been improved with the increase of cationic concentration, while CuxS segregation phases appear with further increasing cationic concentration. The deposition rate is close to constant as cationic concentration is fixed.CuInS2 thin film derived form lower cationic concentration is uniform, compact and good in adhesion to the substrates. Th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of CuInS2 thin films is larger than 104 cm^-1, and the band gap Eg is in the range of 1.30-1.40 eV. The dark resisitivity of the thin film decreases from 50 to 10 Ω·cm and the carrier concentration ranges are over 10^16 cm^-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S2 C2H5OH XPS INCL3 离子 薄膜 UV-VIS XRD SE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钛纳米线阵列的溶胶凝胶模板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8
13
作者 田玉明 徐明霞 刘祥志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442-1446,共5页
采用二次阳极氧化工艺制备了高度规则排列的多孔氧化铝(PAA)模板,并利用模板法与溶胶-凝胶法结合的模板组装技术制备了氧化钛纳米线阵列,得到了直径在50nm左右,线间距约为50nm的纳米线阵列.研究了模板组装过程不同压力条件对溶胶向模板... 采用二次阳极氧化工艺制备了高度规则排列的多孔氧化铝(PAA)模板,并利用模板法与溶胶-凝胶法结合的模板组装技术制备了氧化钛纳米线阵列,得到了直径在50nm左右,线间距约为50nm的纳米线阵列.研究了模板组装过程不同压力条件对溶胶向模板孔洞中填充度的影响,发现在一定的负压条件下,有利于PAA孔中气体的排出,得到高的溶胶填充度,进而制备出高质量的纳米线阵列.分别通过SEM及XRD技术表征了PAA模板及纳米线的形貌及相结构.SEM观察发现纳米线彼此平行,表面光洁,不存在龟裂,纳米线的长度和直径与所使用模板的厚度和直径一致,表明纳米线的生长受控于模板;XRD分析表明模板为单一的θ-Al2O3晶型,纳米线为锐钛矿型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钛纳米线阵列 多孔氧化铝模板 溶胶-凝胶 负压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堇青石粉末合成及其烧结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蔡舒 李金有 +1 位作者 单丹 徐明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5期83-85,89,共4页
以热喷雾法制备的MgAl_(2.6)(OH)_x粉末、水玻璃和MgCl_2为原料,用沉淀包裹法制备堇青石前躯体粉末。通过控制沉淀过程中体系的pH值,在MgAl_(2.6)(OH)_x粉末粒子上形成无定形连续包裹层。烧结过程中,在700℃之前,包裹层与被包裹粒子反... 以热喷雾法制备的MgAl_(2.6)(OH)_x粉末、水玻璃和MgCl_2为原料,用沉淀包裹法制备堇青石前躯体粉末。通过控制沉淀过程中体系的pH值,在MgAl_(2.6)(OH)_x粉末粒子上形成无定形连续包裹层。烧结过程中,在700℃之前,包裹层与被包裹粒子反应形成无定形相;在850℃,从无定形体系中析出的纳米尖晶石对致密化烧结过程没有影响,相反,方石英的析出将阻碍烧结。堇青石的烧结属液相烧结,其致密化过程发生在堇青石合成之前。700℃锻烧的堇青石前躯体在1250℃烧结2h,其相对密度可达9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堇青石 无定形 烧结特性 合成 前躯体 粉末 制备 烧结过程 析出 沉淀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甘油-DMSO-H_2O中阳极氧化TiO_2纳米管阵列的生长与性能 被引量:5
15
作者 阴育新 靳正国 侯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797-1802,共6页
采用NH_4F-甘油-DMSO(二甲基亚砜)-H_2O溶液体系的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金属钛基板上形成厚度为0.4-1.5μm的有序TiO_2纳米管阵列薄膜.利用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FESEM)技术,研究了电解液的组成及阳极氧化电压对TiO_2纳米管阵列生长形貌... 采用NH_4F-甘油-DMSO(二甲基亚砜)-H_2O溶液体系的电化学阳极氧化法,在金属钛基板上形成厚度为0.4-1.5μm的有序TiO_2纳米管阵列薄膜.利用场发射电子扫描显微镜(FESEM)技术,研究了电解液的组成及阳极氧化电压对TiO_2纳米管阵列生长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阳极氧化电压可以影响TiO_2纳米管的径向尺寸和长度;通过改变电解液中DMSO/H_2O的体积比,能够调控纳米管的生成速率与形貌.利用X射线衍射(XRD)对经过不同温度热处理的TiO_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物相进行了分析.TiO_2纳米管阵列薄膜的光电催化分解水过程的电压一电流特性测量显示,光电流密度大于0.2 mA·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纳米管阵列 阳极氧化 甘油-DMSO-H2O电解液 光电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2O3对碳热还原氮化SiO2合成Si2N2O的催化效应及机理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晓雷 王健 +1 位作者 季惠明 徐雄文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5-98,共4页
采用碳热还原氮化SiO2的方法在1 500℃制备了Si2N2O,并通过XRD和热失重分析,研究了Fe2O3对合成Si2N2O的催化作用及机理。Fe2O3对Si2N2O的合成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加入少量Fe2O3可以使SiO2的转化率达到100%。Fe2O3的催化机理为:一方面,Fe... 采用碳热还原氮化SiO2的方法在1 500℃制备了Si2N2O,并通过XRD和热失重分析,研究了Fe2O3对合成Si2N2O的催化作用及机理。Fe2O3对Si2N2O的合成具有显著的催化作用,加入少量Fe2O3可以使SiO2的转化率达到100%。Fe2O3的催化机理为:一方面,Fe2O3被C还原为纳米铁单质,并与Si形成Fe-Si液相,该Fe-Si液相可溶解SiO2和C颗粒,促使SiOC中间相在较低温度下形成,从而显著降低碳热还原反应的开始温度。另一方面,Fe-Si液相中的CO2与FeSi反应,通过形成SiO和CO而加速碳热还原反应的进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2N2O 碳热还原 FE2O3 催化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燃烧法合成铝酸锶基质发光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沈毅 张平 +1 位作者 郑振太 曲远方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1125-1128,共4页
利用金属硝酸盐和尿素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制备了绿色长余辉发光粉SrAl2O4:Eu,Dy,反应在600℃下完成。用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发射光谱、粒度分布等多种测试手段对燃烧合成法的产物的性质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 燃烧合成 铝酸锶 磷光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雾造粒粉末ZrO_2(Y_2O_3)烧结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金有 蔡舒 +1 位作者 葛志平 陈玉如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1期16-19,共4页
研究了喷雾造粒粉末ZrO2 (Y2 O3 )的烧结行为。在坯体烧结过程中形成的新团聚体主要由 5 0 0℃之前的升温速度所决定 ,当升温速度大于 2 .5℃ /min时 ,造粒粉中有机物燃烧放出的热量将导致颗粒间的紧密粘连 ,形成团聚体。新生团聚体将... 研究了喷雾造粒粉末ZrO2 (Y2 O3 )的烧结行为。在坯体烧结过程中形成的新团聚体主要由 5 0 0℃之前的升温速度所决定 ,当升温速度大于 2 .5℃ /min时 ,造粒粉中有机物燃烧放出的热量将导致颗粒间的紧密粘连 ,形成团聚体。新生团聚体将影响整个烧结过程 ,实验结果表明 :新生团聚体不仅阻碍烧结 ,同时使坯体的烧结方式发生了变化。即在较低密度下 ,烧结体的致密化速率大幅度减小 ,而主要呈现为以晶粒长大为主的烧结 ,致使坯体内部气孔难以消除 ,并且出现晶粒异常长大。通过研究烧结行为 ,获得了致密烧结、结构均匀氧化锆陶瓷的烧成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雾造粒粉末 烧结行为 升温速度 团聚体 氧化锆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晶TiO_2多孔薄膜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艳梅 步绍静 +1 位作者 靳正国 刘晓新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2004年第4期63-68,共6页
综述了近年来纳米晶TiO2多孔薄膜材料的研究进展情况,对纳米晶TiO2多孔薄膜材料的各种制备方法 及其特点进行了归纳和分析,并对纳米晶TiO2多孔薄膜材料的应用现状作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纳米晶 TIO2 多孔薄膜 制备 应用 溶胶-凝胶法 模板组装法 反胶束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Mn_(1-x)V_xO_3的导电机理研究
20
作者 孙凤云 马卫兵 丁仁文 《压电与声光》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83,共2页
通过掺杂钒(V),探讨钙钛矿型导电陶瓷LaMn1-xVxO3(0.1≤x≤0.4)的导电机理。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LaMn1-xVxO3。(0.1≤x≤0.4)样品,在空气中于1200℃下烧结2h。测样品在常温(25℃)N300℃范围内的阻温特性,并利用小... 通过掺杂钒(V),探讨钙钛矿型导电陶瓷LaMn1-xVxO3(0.1≤x≤0.4)的导电机理。采用传统的固相反应法制备LaMn1-xVxO3。(0.1≤x≤0.4)样品,在空气中于1200℃下烧结2h。测样品在常温(25℃)N300℃范围内的阻温特性,并利用小极化子导电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LaMn1-xVxO3(0.1≤x≤0.4)在25-300℃范围内的导电属于小极化子导电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Mn1-xVxO3 阻温特性 小极化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