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预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感受性、扰动演化及转捩判据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1
作者
苏彩虹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5-367,共13页
随着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技术的发展,预测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位置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由于高超声速实验很难做,不可能做得很多,因此像低速飞行器那样的半经验预测方法恐怕很难可靠地实现。为此,需要理解转捩所包含的关键物理过程,...
随着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技术的发展,预测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位置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由于高超声速实验很难做,不可能做得很多,因此像低速飞行器那样的半经验预测方法恐怕很难可靠地实现。为此,需要理解转捩所包含的关键物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发展基于物理机理的转捩预测方法。目前,对于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预测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转捩过程的一"头"一"尾",即感受性和转捩判据。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尚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有关圆锥边界层具体的感受路径和横流转捩的机理。之后,讨论了在边界层扰动演化方面的问题,包括e^N方法在三维边界层中的积分策略,及在高超声速边界层中遇到的第一模态到第二模态的模态转换问题。最后,总结了在完善转捩预测方法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
转捩
线性稳定性
e^N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高超声速三维边界层横流转捩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韩宇峰
马绍贤
苏彩虹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2-529,共8页
横流失稳是高超声速三维边界层转捩的主要机制。然而到目前为止,由横流失稳导致高超声速三维边界层转捩的数值研究还不多见。本文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马赫数6、后掠角45°钝板边界层中定常横流涡的演化,在此基础上引入高频...
横流失稳是高超声速三维边界层转捩的主要机制。然而到目前为止,由横流失稳导致高超声速三维边界层转捩的数值研究还不多见。本文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马赫数6、后掠角45°钝板边界层中定常横流涡的演化,在此基础上引入高频二次失稳模态,计算了二次失稳模态的非线性演化,直至湍流发生。计算结果表明:横流定常涡的非线性作用引起平均流修正,可使壁面摩擦系数曲线有一定程度的抬升。而高频二次失稳波的增长导致低频及定常扰动快速增长,促使壁面摩擦系数急剧抬升,同时饱和横流涡结构破碎,最终触发转捩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边界层
横流
转捩
二次失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边界层转捩预测中的局部散射理论
被引量:
7
3
作者
董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6-298,共13页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工程上对转捩预测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飞行器表面经常出现如粗糙元、台阶、缝隙等局部突变,而传统的基于光滑壁面边界层建立的转捩预测模型已无法满足精度要求。因而,发展考虑壁面突变影响的转捩预测方法...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工程上对转捩预测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飞行器表面经常出现如粗糙元、台阶、缝隙等局部突变,而传统的基于光滑壁面边界层建立的转捩预测模型已无法满足精度要求。因而,发展考虑壁面突变影响的转捩预测方法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于由边界层中模态扰动的累积所触发的自然转捩,局部突变通过局部感受性与线性模态的局部散射两种机制影响转捩位置,故可以通过在传统eN转捩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引入这两种机制影响的方法建立新的转捩预测模型。为了量化这两种机制的影响,作者与其合作者们提出了一套通用的理论框架--局部散射理论。该理论框架采用大雷诺数渐近理论与有限雷诺数理论相结合的分析与计算方法,定量刻画局部散射系统的两个特征参数--局部感受性系数与透射系数,以预测在局部突变影响下转捩位置的改变量。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局部散射理论的研究进展,重点展示了该理论在二维层流边界层中黏性与无黏两种失稳机制下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界层
转捩
感受性
局部散射
线性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超声速边界层中的模态转换及壁温影响效应
被引量:
2
4
作者
苏彩虹
宋明真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6-1063,I0001,共9页
对于马赫数大于4的超声速边界层,Mack第二模态起主导作用。根据感受性的研究,生成第二模态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边界层内的快模态在下游演化过程中因相速度“同步”而发生模态转换。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超声速平板边界层中快模态到第二模态...
对于马赫数大于4的超声速边界层,Mack第二模态起主导作用。根据感受性的研究,生成第二模态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边界层内的快模态在下游演化过程中因相速度“同步”而发生模态转换。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超声速平板边界层中快模态到第二模态波的模态转换过程,通过定义模态转换系数和模态转换区间,建立了适用于多个不同壁面温度条件下的模态转换系数和转换区间与扰动频率之间的模型公式。在此基础上,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发展了包含模态转换过程的扰动演化的计算方法,并采用抛物化稳定性方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较广泛的壁面温度条件下,该方法可以准确计算包含快模态到第二模态转换过程的幅值演化。该方法由于考虑了第二模态的生成机制,比原有的基于线性理论的转捩预测方法更加具有物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态转换
第二模态
感受性
超声速边界层
转捩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我的科研经历
被引量:
1
5
作者
周恒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2-285,共4页
2019年10月,力学界的140余位同仁齐聚北京,围绕"中国流动稳定性与转捩研究40年:成就、机遇与挑战"开展学术研讨,并以此祝贺天津大学周恒院士90华诞。会上,周恒院士回顾了一生五个阶段的科研经历,以自己的科研之路来说明力学...
2019年10月,力学界的140余位同仁齐聚北京,围绕"中国流动稳定性与转捩研究40年:成就、机遇与挑战"开展学术研讨,并以此祝贺天津大学周恒院士90华诞。会上,周恒院士回顾了一生五个阶段的科研经历,以自己的科研之路来说明力学科技工作者如何才能做出有创新性的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运动速度
分布函数
槽道流
弱非线性理论
直接数值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预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感受性、扰动演化及转捩判据研究进展
被引量:
14
1
作者
苏彩虹
机构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室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355-367,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872270,11472188,91952202)。
文摘
随着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技术的发展,预测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位置的需求变得越来越迫切。由于高超声速实验很难做,不可能做得很多,因此像低速飞行器那样的半经验预测方法恐怕很难可靠地实现。为此,需要理解转捩所包含的关键物理过程,在此基础上,发展基于物理机理的转捩预测方法。目前,对于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预测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转捩过程的一"头"一"尾",即感受性和转捩判据。本文将分别介绍这两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和尚存在的问题,特别是有关圆锥边界层具体的感受路径和横流转捩的机理。之后,讨论了在边界层扰动演化方面的问题,包括e^N方法在三维边界层中的积分策略,及在高超声速边界层中遇到的第一模态到第二模态的模态转换问题。最后,总结了在完善转捩预测方法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关键词
高超声速
转捩
线性稳定性
e^N方法
Keywords
hypersonic
transition
linear stability
e^N method
分类号
O357.4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高超声速三维边界层横流转捩的数值研究
被引量:
8
2
作者
韩宇峰
马绍贤
苏彩虹
机构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室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522-529,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472188)
文摘
横流失稳是高超声速三维边界层转捩的主要机制。然而到目前为止,由横流失稳导致高超声速三维边界层转捩的数值研究还不多见。本文采用直接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了马赫数6、后掠角45°钝板边界层中定常横流涡的演化,在此基础上引入高频二次失稳模态,计算了二次失稳模态的非线性演化,直至湍流发生。计算结果表明:横流定常涡的非线性作用引起平均流修正,可使壁面摩擦系数曲线有一定程度的抬升。而高频二次失稳波的增长导致低频及定常扰动快速增长,促使壁面摩擦系数急剧抬升,同时饱和横流涡结构破碎,最终触发转捩发生。
关键词
高超声速边界层
横流
转捩
二次失稳
Keywords
hypersonic boundary layers
cross-flow
transition
secondary instability
分类号
O357.4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边界层转捩预测中的局部散射理论
被引量:
7
3
作者
董明
机构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室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6-298,共1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772224)。
文摘
随着航空航天技术的发展,工程上对转捩预测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由于飞行器表面经常出现如粗糙元、台阶、缝隙等局部突变,而传统的基于光滑壁面边界层建立的转捩预测模型已无法满足精度要求。因而,发展考虑壁面突变影响的转捩预测方法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对于由边界层中模态扰动的累积所触发的自然转捩,局部突变通过局部感受性与线性模态的局部散射两种机制影响转捩位置,故可以通过在传统eN转捩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引入这两种机制影响的方法建立新的转捩预测模型。为了量化这两种机制的影响,作者与其合作者们提出了一套通用的理论框架--局部散射理论。该理论框架采用大雷诺数渐近理论与有限雷诺数理论相结合的分析与计算方法,定量刻画局部散射系统的两个特征参数--局部感受性系数与透射系数,以预测在局部突变影响下转捩位置的改变量。文章综述了近年来局部散射理论的研究进展,重点展示了该理论在二维层流边界层中黏性与无黏两种失稳机制下的应用。
关键词
边界层
转捩
感受性
局部散射
线性稳定性
Keywords
boundary layer
transition
receptivity
local scattering
linear instability
分类号
O357.4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超声速边界层中的模态转换及壁温影响效应
被引量:
2
4
作者
苏彩虹
宋明真
机构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室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056-1063,I0001,共9页
文摘
对于马赫数大于4的超声速边界层,Mack第二模态起主导作用。根据感受性的研究,生成第二模态的一个重要途径是,边界层内的快模态在下游演化过程中因相速度“同步”而发生模态转换。采用数值方法研究了超声速平板边界层中快模态到第二模态波的模态转换过程,通过定义模态转换系数和模态转换区间,建立了适用于多个不同壁面温度条件下的模态转换系数和转换区间与扰动频率之间的模型公式。在此基础上,基于线性稳定性理论,发展了包含模态转换过程的扰动演化的计算方法,并采用抛物化稳定性方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较广泛的壁面温度条件下,该方法可以准确计算包含快模态到第二模态转换过程的幅值演化。该方法由于考虑了第二模态的生成机制,比原有的基于线性理论的转捩预测方法更加具有物理依据。
关键词
模态转换
第二模态
感受性
超声速边界层
转捩预测
Keywords
intermodal exchange
second mode
receptivity
supersonic boundary layer
transition prediction
分类号
O357.4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我的科研经历
被引量:
1
5
作者
周恒
机构
天津大学机械学院高速空气动力学研究室
出处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82-285,共4页
文摘
2019年10月,力学界的140余位同仁齐聚北京,围绕"中国流动稳定性与转捩研究40年:成就、机遇与挑战"开展学术研讨,并以此祝贺天津大学周恒院士90华诞。会上,周恒院士回顾了一生五个阶段的科研经历,以自己的科研之路来说明力学科技工作者如何才能做出有创新性的工作。
关键词
热运动速度
分布函数
槽道流
弱非线性理论
直接数值模拟
分类号
O35 [理学—流体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高超声速边界层转捩预测中的关键科学问题--感受性、扰动演化及转捩判据研究进展
苏彩虹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高超声速三维边界层横流转捩的数值研究
韩宇峰
马绍贤
苏彩虹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
8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边界层转捩预测中的局部散射理论
董明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超声速边界层中的模态转换及壁温影响效应
苏彩虹
宋明真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我的科研经历
周恒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