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源储并网虚拟同步控制硬件在环仿真平台与教学实验设计
1
作者 刘一欣 李霞林 +4 位作者 王中冠 宋关羽 周旭 李滨程 郭力 《实验技术与管理》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7-204,共8页
源储一体化并网是降低新能源扰动对电网的影响、促进能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传统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方法面临有功振荡和动态稳定性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前馈-频率补偿的VSG并网有功动态... 源储一体化并网是降低新能源扰动对电网的影响、促进能源有效利用的重要手段,传统虚拟同步机(virtual synchronous generator,VSG)控制方法面临有功振荡和动态稳定性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功前馈-频率补偿的VSG并网有功动态振荡抑制策略,通过融合一阶有功前馈环节与频率补偿环节以有效遏制振荡现象,在此基础上,对相关环节参数的调整能够提升VSG的并网动态性能。最后,该文搭建了RT-LAB硬件在环实验教学平台并设计了扰动实验,通过实验数据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该实验平台将理论知识、实验操作及数据分析相结合,提升了电气工程专业相关课程实验的质量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同步控制 有功前馈补偿 频率补偿 硬件在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综合能源系统的量质协同状态估计方法 被引量:1
2
作者 周天烁 王丹 贾宏杰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3-142,共10页
获取准确的能量与能质的状态参数是实现综合能源系统量质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传统综合能源系统状态估计从多能流角度为其能量管理系统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为实现综合能源系统量质协同运行,描述了未来的综合能源系统量质协... 获取准确的能量与能质的状态参数是实现综合能源系统量质协同发展的重要前提之一。传统综合能源系统状态估计从多能流角度为其能量管理系统提供了重要支撑,在此基础上,为实现综合能源系统量质协同运行,描述了未来的综合能源系统量质协同管理系统的构想,指出了综合能源系统量质协同状态估计的必要性。基于综合能源系统能流和㶲流的稳态模型提出了综合能源系统量质协同状态估计方法,结合现有传统量测配置,实现了能流参数与㶲流参数协同估计,为量质协同高级分析应用奠定了基础。通过12节点测试算例和120节点实际工程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并对综合能源系统量质协同状态估计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系统 量质协同状态估计 㶲流 能源互联网 量质协同能量管理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潮流元模型的有源配电网变拓扑自适应电压控制方法
3
作者 陆国超 王中冠 +3 位作者 郭力 李霞林 刘一欣 王成山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17-224,共8页
在极端天气引发的拓扑重构事件中,基于历史数据训练的模型适应性不足,难以迅速支撑拓扑重构后的配电网电压控制。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拓扑自适应潮流元模型的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采用基于状态空间变换的不完全升维数据驱动方法,构建网络... 在极端天气引发的拓扑重构事件中,基于历史数据训练的模型适应性不足,难以迅速支撑拓扑重构后的配电网电压控制。为此,提出一种基于拓扑自适应潮流元模型的配电网电压控制方法。采用基于状态空间变换的不完全升维数据驱动方法,构建网络参数不完备情况下配电网的潮流模型。利用不同拓扑结构下数据驱动潮流模型,建立电气网络拓扑与不完全升维潮流矩阵之间的映射关系,从而为配电网紧急电压控制提供模型依据。仿真结果表明,拓扑自适应潮流元模型能够准确计算新拓扑下配电网的电压分布,所提出的电压控制策略充分利用配电网的灵活资源,有效提升系统的电压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天气 潮流分布 分布式光伏 拓扑重构 电压控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交替最小化矩阵补全及滑动平均的配电网时空量测数据补齐方法
4
作者 蒋睿珈 余晓丹 +4 位作者 靳小龙 贾宏杰 亓富军 穆云飞 何博宇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20-27,共8页
高比例分布式资源接入下新型配电网规模逐渐扩大,产生运行状态多变、量测数据缺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替最小化结合滑动平均的矩阵补全方法,以对低量测条件下配电网潮流数据进行分析与补全。基于交替最小化法建立标准矩阵补全模型,... 高比例分布式资源接入下新型配电网规模逐渐扩大,产生运行状态多变、量测数据缺失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交替最小化结合滑动平均的矩阵补全方法,以对低量测条件下配电网潮流数据进行分析与补全。基于交替最小化法建立标准矩阵补全模型,在模型中加入线性潮流约束并形成单个时间断面的完整矩阵补全模型;考虑时间尺度上数据缺失率较高的问题,进一步结合滑动平均法进行数据补全。在IEEE 33节点以及IEEE 118节点系统上进行算例测试,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在配电网多种量测数据均严重缺失时有较好的补全结果,无须训练预测模型,即时空量测数据补全效果不受历史量测数据规模及质量的影响,且所提方法简单易操作,执行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状态估计 矩阵补全 滑动平均 交替最小化 数据补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源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接入可行域的矩阵化解析计算方法
5
作者 方家成 李鹏 +5 位作者 于浩 喻磊 冀浩然 刘胤良 赵金利 雷一勇 《电力自动化设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11,19,共10页
针对现有配电网光伏承载力计算方法难以兼顾计算效率和信息全面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有源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接入可行域的矩阵化解析计算方法。将分布式光伏承载力建模为高维空间的光伏接入可行域;建立网络拓扑、源荷出力等的矩阵形式表达;... 针对现有配电网光伏承载力计算方法难以兼顾计算效率和信息全面性的问题,提出一种有源配电网分布式光伏接入可行域的矩阵化解析计算方法。将分布式光伏承载力建模为高维空间的光伏接入可行域;建立网络拓扑、源荷出力等的矩阵形式表达;建立矩阵化的约束模型,通过矩阵运算获得光伏接入可行域的解析表达式,实现承载力的快速计算。提出基于基可行解的光伏接入瓶颈环节分析方法,采用双描述法,用基可行解表示光伏接入可行域,结合安全约束索引矩阵,有效识别光伏接入瓶颈并计算安全裕度。通过IEEE123节点系统算例验证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分布式光伏承载力 光伏接入可行域 解析计算 基可行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配电网DG消纳与源荷匹配的定量分析
6
作者 肖峻 潘安鹏 +2 位作者 贺国伟 梁海深 王康丽 《电力自动化设备》 2025年第9期54-61,共8页
源荷匹配是配电网分布式电源(DG)消纳的关键因素,为此基于数学推导揭示了DG消纳与源荷匹配的定量关系。根据开环运行特点定义了配电网的整体与局部关系,前者指整个配电网,后者指变电站低压母线与联络开关间的供电区域。从数学上推导了... 源荷匹配是配电网分布式电源(DG)消纳的关键因素,为此基于数学推导揭示了DG消纳与源荷匹配的定量关系。根据开环运行特点定义了配电网的整体与局部关系,前者指整个配电网,后者指变电站低压母线与联络开关间的供电区域。从数学上推导了源荷匹配度整体与局部间的定量关系、消纳率整体与局部间的定量关系以及源荷匹配度与消纳率间的定量关系;并得到考虑网络约束后,馈线反向潮流不过载是源荷匹配度与消纳率间的定量关系成立的前提条件。为将上述理论研究结果应用于实际,从规划方面提出了对电网公司的建议措施。通过算例验证了定量关系的准确性以及所提规划措施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配电网 源荷匹配 DG消纳 整体与局部 定量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尺寸GIL三支柱绝缘子固化残余应力与成型可靠性研究述评
7
作者 李进 陈思源 杜伯学 《电气工程学报》 2025年第4期376-388,共13页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是实现高落差、大跨度、重污染等特殊场景下大容量电能输送的关键装备,三支柱绝缘子则是其内部电气绝缘与机械支撑的核心部件。超特高压GIL环氧浇注三支柱绝缘子残余应...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输电线路(Gas insulated transmission line,GIL)是实现高落差、大跨度、重污染等特殊场景下大容量电能输送的关键装备,三支柱绝缘子则是其内部电气绝缘与机械支撑的核心部件。超特高压GIL环氧浇注三支柱绝缘子残余应力水平居高不下,加之缺少有效检测手段,极易使其“带病投运”,威胁设备安全。首先,从固化动力学、热化学耦合模型入手,解释了超大尺寸绝缘子固化变形与残余应力形成机理;其次,总结了目前环氧树脂绝缘件残余应力检测常用的预置传感器、直接机械测定法以及间接无损检测等方法的适用性和不足;最后,考虑填料沉降导致材料强度分布差异以及残余应力耦合条件,对不同生命周期内三支柱绝缘子机械可靠性给出了相应评价方法。相关结果为超大尺寸三支柱绝缘子结构设计、工艺优化、性能考核提供一定借鉴意义,有望推动超特高压电力装备可靠性本质安全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体绝缘输电线路 三支柱绝缘子 残余应力 检测方法 机械可靠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