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5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海绵城市理念在校园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为例 被引量:33
1
作者 邹萍秀 曹磊 +2 位作者 王焱 李发明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72-76,共5页
当前中国面临着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水问题,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及实践,并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为例,结合国内外雨洪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构建了以分区而治、内外联... 当前中国面临着城市内涝、水资源短缺等一系列水问题,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正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通过分析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及实践,并以天津大学北洋园校区为例,结合国内外雨洪管理的理念、技术和方法,构建了以分区而治、内外联合为主的“弹性”雨洪管理系统。将校园划分为3个子排水分区,阐明“海绵城市”的理念。校园设计提出了保护场地原有的生态系统,利用生态修复来减缓施工造成的损害,并在设计和施工中使用低影响开发(LID)实践等设计目标,以期指导我国海绵试点城市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海绵城市 雨洪管理 生态设计 低影响开发(LID) 天津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制度比较研究——基于住房规划政策视角 被引量:4
2
作者 左进 张海陵 +2 位作者 苏薇 谢菊明 骆剑承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0-87,共8页
城市住房负担能力和保障性住房供应是全球范围关注的重要问题。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住房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部分群体住房负担问题。我国提供了系列保障性住房以解决问题,但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仍有较大的租房负担。随着... 城市住房负担能力和保障性住房供应是全球范围关注的重要问题。城镇住房制度改革以来,中国住房市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了部分群体住房负担问题。我国提供了系列保障性住房以解决问题,但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仍有较大的租房负担。随着住房保障体系不断深化,保障性租赁住房成为目前住房保障的供应主体。为探索中国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的发展方向,本研究根据房租收入比将重点建设城市分为三类(租房可负担性较好、租房可负担性一般和租房可负担性较差的城市),基于住房规划政策视角,对保障性租赁住房政策中的保障范围、供应配建、运营管理等供给制度进行比较研究。旨在探讨以下问题:城市保障性租赁住房制度间有何差异和特点;保障性租赁住房为谁建、怎么建以及怎么管。结果表明:各城市面临保障范围宽、目标落实难、管理模式不清晰等共性问题;3类城市的政策趋于同质化,但仍有各自症结,其中可负担性较差的城市租金管制亟待加强;可负担性一般的城市筹建渠道单一;可负担性较好的城市政策内容不完整等。针对研究结果,本文从保障范围、供应配建、运营管理三个方面分别提出供需匹配,优化政策保障范围、保量提质,加强保租房建设规划等建议,并针对3类型城市提出优化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障性租赁住房 住房保障 供给制度 重点城市 比较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滨海新区公共空间规划管理机制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王哲 杨旸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44-48,共5页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实体空间的精华,是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和环境质量的关键。天津滨海新区汲取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的实际经验,探索搭建"规划设计—管理审批—专项评估"三位一体的全新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文章在总述该体系的基础... 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实体空间的精华,是提高城市建设水平和环境质量的关键。天津滨海新区汲取国内外城市规划建设的实际经验,探索搭建"规划设计—管理审批—专项评估"三位一体的全新城市公共空间体系。文章在总述该体系的基础上,对滨海新区公共空间规划层级体系、审批管理体系和可持续性专项评估机制等子系统进行了详细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空间 体系 规划设计 管理审批 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传统文化商贸区规划设计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洪再生 何贤皙 +1 位作者 张开宇 朱阳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86-87,共2页
关键词 天津 文化商贸区规划 规划设计 文化景观带 城市空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德式风貌区改造规划研究
5
作者 洪再生 陈艳 王哲 《规划师》 2005年第10期43-46,共4页
天津德式风貌区改造规划整合方案在三个国际招标方案的基础上,把德式风貌区规划为大沽南路、解放南路和台儿庄路三个混合功能带,将建筑分为“点景”建筑和特色功能区建筑进行利用和保护,并采取新旧互动的整体开发模式促进城市中心的复兴。
关键词 天津 德式风貌区 改造 整合方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居民步行活动模拟的社区生活圈规划:研究框架与议题 被引量:5
6
作者 车冠琼 仇保兴 +1 位作者 王倚天 何继新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9-143,共5页
社区生活圈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从居民日常行为活动出发进行生活圈规划设计,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研究以主体建模、空间设计相关理论为基础,在系统回顾国内外生活圈及居民步行活动模拟研究... 社区生活圈是城市居民生活的基本单元,从居民日常行为活动出发进行生活圈规划设计,是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背景下提升居民生活品质的重要途径。研究以主体建模、空间设计相关理论为基础,在系统回顾国内外生活圈及居民步行活动模拟研究进展的基础上,从数据获取、模型构建、模拟分析、结果应用四方面,阐释基于居民步行活动模拟的社区生活圈研究框架。提出基于主体建模的生活圈步行活动模拟模型构建、多场景居民步行活动模式挖掘、居民步行活动影响机制、生活圈空间设施精准规划与动态规划四大关键议题,为实现以人为本的生活圈规划提供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区生活圈 多主体模型 步行活动模拟 空间精准规划 研究框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产业园区建成环境对低碳通勤的影响机制和优化策略研究——以天津高新区为例 被引量:1
7
作者 董宏杰 张赫 +3 位作者 高畅 张宇童 王睿 田征 《上海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7-23,共7页
产业园区作为以生产就业为主导功能的城市空间,其内部的职工通勤行为呈现较为明显的高碳特征。选取天津市高新区华苑片区(城内园区)和华苑产业园(城外园区)2个不同区位的典型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Logit回归模型,... 产业园区作为以生产就业为主导功能的城市空间,其内部的职工通勤行为呈现较为明显的高碳特征。选取天津市高新区华苑片区(城内园区)和华苑产业园(城外园区)2个不同区位的典型产业园区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多元Logit回归模型,从步行环境、功能与活力、交通连通度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4个维度分析建成环境对职工通勤选择的影响机理,并针对不同园区的建成环境提出共性和差异性低碳优化策略。研究结果显示:(1)交通连通度和步行环境始终是影响职工通勤选择的重要因素,在进行建成环境优化时应予以重点关注;(2)城内园区需强调功能多样性和活力的提升,而城外园区则应以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为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规划 低碳通勤 主成分分析 LOGIT模型 产业园区 建成环境 天津高新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K形偏心支撑装配式混合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8
作者 张锡治 董泊君 +2 位作者 马相 陈再源 翟哲海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810-821,共12页
偏心支撑装配式混合框架是由预制混凝土柱、钢梁以及钢斜撑组成的双重抗侧体系.本文结合国内外对其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设计规范,研究带K形偏心支撑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混合框架的消能梁段采用屈服点较低的钢材(Q235)制作而成,基于此,对... 偏心支撑装配式混合框架是由预制混凝土柱、钢梁以及钢斜撑组成的双重抗侧体系.本文结合国内外对其的研究成果以及相关设计规范,研究带K形偏心支撑混合结构的抗震性能.混合框架的消能梁段采用屈服点较低的钢材(Q235)制作而成,基于此,对4个单层单跨带K形偏心支撑的装配式混合框架试件进行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不同因素对结构受力性能、变形发展和失效模式的影响,研究试件的破坏模式和主要抗震性能指标.研究结果表明:K型偏心支撑混合框架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力、延性性能以及耗能能力;消能梁段长度对结构整体承载力影响较大,楼板的存在能够提高结构的整体承载力;消能梁段作为K形偏心支撑混合框架的主要耗能构件,随结构变形发展,其先达到弹塑性状态,而其他钢梁、柱基本处于弹性状态、变形小,保证了结构的安全,抗震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K形偏心支撑 消能梁段 循环加载 承载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港口空间与土地利用规划:新加坡港与天津港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杨旸 洪再生 张丽梅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63-68,共6页
针对目前天津港大发展时期出现的土地利用粗放、港城空间分离等问题,本文选取新加坡港口作为比较研究案例。以港城关系理论为基础,通过纵向比较港口的空间演变和发展阶段,揭示形成目前空间布局的动因;通过横向比较港口产业类型、空间布... 针对目前天津港大发展时期出现的土地利用粗放、港城空间分离等问题,本文选取新加坡港口作为比较研究案例。以港城关系理论为基础,通过纵向比较港口的空间演变和发展阶段,揭示形成目前空间布局的动因;通过横向比较港口产业类型、空间布局、土地利用规划、土地集约利用程度等,提取出天津港发展中可借鉴的规划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港口空间 土地利用 港城关系 产业转型 集约利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对气候变化扰动的城市韧性研究理论进展与实施路径 被引量:2
10
作者 李含嫣 王峤 +1 位作者 臧鑫宇 谷浩卓 《安全与环境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490-1503,共14页
城市韧性理念以其特定的视角与作用,已成为自然灾害应对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理论依托。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风险扰动分析为基础,旨在梳理城市韧性理论的内涵演进与发展路径。首先,辨析韧性与风险、弹性等关键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 城市韧性理念以其特定的视角与作用,已成为自然灾害应对和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理论依托。以气候变化背景下的风险扰动分析为基础,旨在梳理城市韧性理论的内涵演进与发展路径。首先,辨析韧性与风险、弹性等关键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分别基于多扰动类型、多尺度层级,开展应对气候变化扰动的城市韧性作用机制分析;其次,在技术路径方面,将已有研究方法总结为风险分析与评估、情景模拟与预测、智慧应对与决策3个方面,整体形成理论基础-作用机制-技术路径的研究框架;最后,基于研究进展分析,揭示未来研究对象复合化、视角机理化、尺度一体化、方法本土化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城市韧性理念在提升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及多重扰动能力方面具有显著潜力,其理论框架与技术路径为制定有效的自然灾害应对策略和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安全 城市韧性 气候变化 扰动 理论基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议建筑设计企业全面预算管理 被引量:5
11
作者 武振华 张艳琴 《会计之友》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53-54,共2页
全面预算作为一种成功的现代企业管理手段,已经在很多企业取得成功,并且得到普遍应用,但是在建筑设计行业,其应用程度较低,文章就其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全面预算管理在建筑设计企业的执行提出相应建议。
关键词 全面预算管理 建筑设计企业 战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北戴河近代建筑保护规划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戴利华 朱阳 张维功 《规划师》 2005年第10期50-52,共3页
北戴河近代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规划将其定位为城市发展的物质载体、我国重要的文化景观遗产、重要的建筑史学素材,并采用对局部环境、建筑单体进行分级、分类保护和对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整体保护的点、面相结合的方... 北戴河近代建筑群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规划将其定位为城市发展的物质载体、我国重要的文化景观遗产、重要的建筑史学素材,并采用对局部环境、建筑单体进行分级、分类保护和对历史文化风貌区进行整体保护的点、面相结合的方式,重点是对“近代建筑”和“历史文化风貌区核心地段”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戴河 近代建筑 保护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柱-钢梁混合框架抗震性能试验研究
13
作者 李星乾 张锡治 +4 位作者 赵有山 黄俊伟 章少华 黄世敏 罗开海 《土木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1期25-41,共17页
整体结构抗震试验是探明结构体系地震失效模式、损伤路径和薄弱部位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目前国内外开展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整体结构抗震试验十分有限,且多为现浇RCS混合框架,梁柱连接多采用梁贯通式节点。文章提出一种装配... 整体结构抗震试验是探明结构体系地震失效模式、损伤路径和薄弱部位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目前国内外开展的钢筋混凝土柱-钢梁(RCS)混合框架整体结构抗震试验十分有限,且多为现浇RCS混合框架,梁柱连接多采用梁贯通式节点。文章提出一种装配式柱贯通式RCS混合框架结构——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柱-钢梁混合框架结构,通过1个1/2比例2层2跨混合框架的低周反复加载试验,分析试件破坏形态、滞回特性、抗侧刚度、承载能力、变形性能、延性和耗能能力等,研究梁柱构件、节点的变形特征以及结构的塑性发展次序。结果表明:顶点位移角为2.08%时,钢梁端部开始出现局部屈曲,柱损伤较轻,梁柱节点保持弹性,结构达到峰值承载力;最终破坏时极限位移角为3.62%,最大塑性转角为2.42%,转角延性系数为3.34,损伤主要集中在钢梁端部和一层柱底部,梁端屈曲形成塑性铰,二层较一层损伤严重;一层和二层层间位移比约为46%:54%;结构弹性抗侧刚度理论值与试验值相对误差为0.5%;中柱柱底和柱顶箍筋应变发展较快,钢梁翼缘应变在顶点位移角超过1.0%后快速增长,贯通隔板应变发展缓慢,节点始终处于弹性工作状态。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了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柱-钢梁混合框架的受力分析模型,模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建议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柱-钢梁混合框架在多遇和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层间位移角限值分别按1/400和1/50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S混合框架 柱贯通式 预制混凝土管组合柱 拟静力试验 有限元模型 抗震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识灾与“韧性”承灾——基于生态水文调节的雨洪安全格局重构及规划方法
14
作者 田健 曾穗平 曾坚 《城市规划》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18-130,共13页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广、致灾损失大,提升城市承洪韧性势在必行。针对雨洪调节供给与需求计算的尺度差异性显著、水文模拟与风险评估的复杂性突出、评估结果与空间规划的衔接性不足等问题,引入社会生态系统和“流空间”理...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频次高、影响范围广、致灾损失大,提升城市承洪韧性势在必行。针对雨洪调节供给与需求计算的尺度差异性显著、水文模拟与风险评估的复杂性突出、评估结果与空间规划的衔接性不足等问题,引入社会生态系统和“流空间”理论,提出支持跨尺度分析的系统协调理论范式;运用多元水文水力模型、神经网络等智慧技术,建立“供需智慧测算-跨尺度比较-关键区划定”的雨洪安全格局重构路径和“单元识别-图斑提取-格局优化”规划转译方法。以闽三角地区为例,开展基于生态水文调节的雨洪安全格局重构实证研究,通过“智慧”识灾与“韧性”承灾,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与总体安全观提供规划理论支持、方法框架及案例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生态系统 跨尺度 雨洪安全格局 韧性城市 空间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高校校园规划初探──西安大学校园规划设计
15
作者 张月娥 刘航 《南方建筑》 1996年第4期42-44,共3页
现代高校校园规划初探──西安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张月娥,刘航在当今信息技术革命时代,大学的开放性日益成为世界性的办学潮流。培养具有综合技能和较强社会活动能力的开拓型人才则成为新时代办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新的教育概念为高校校... 现代高校校园规划初探──西安大学校园规划设计张月娥,刘航在当今信息技术革命时代,大学的开放性日益成为世界性的办学潮流。培养具有综合技能和较强社会活动能力的开拓型人才则成为新时代办学思想的具体体现。新的教育概念为高校校园规划设计提出了新的课题。新的师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校园 规划设计 高等院校 西安大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生态系统防洪服务供需评估的沿海雨潮组合风险识别与韧性规划——以闽三角地区为例
16
作者 田健 修天峪 曾穗平 《风景园林》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86-95,共10页
【目的】沿海城市暴雨、风暴潮灾害频发,严重危及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及公共安全。评估沿海城市群生态系统防洪服务的供需现状,识别雨潮组合风险的关键区域,探索提升城市承洪韧性的规划策略,具有重要的防灾意义。【方法】以闽... 【目的】沿海城市暴雨、风暴潮灾害频发,严重危及城市居民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及公共安全。评估沿海城市群生态系统防洪服务的供需现状,识别雨潮组合风险的关键区域,探索提升城市承洪韧性的规划策略,具有重要的防灾意义。【方法】以闽三角城市群作为研究区域,搭建生态系统防洪服务供需分析框架,根据评估结果分析其空间分布特征并识别供需匹配关系,确定规划干预的优先级。【结果】1)闽三角城市群的生态系统防洪服务供应在沿海与内陆之间的显著空间差异,呈现从沿海向内陆逐渐增强的分布特征;2)尽管闽三角区域整体灾害风险水平不高,但沿海城区普遍面临较高的灾害风险;3)生态系统防洪服务供需匹配关系整体欠佳,呈现出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4)规划优先级总体呈现厦门市>泉州市>漳州市的特征。【结论】厘清了闽三角城市群生态系统防洪服务供需关系,研究结果为开展具有针对性的沿海城市区雨潮灾害治理实践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城市规划管理从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视角防控雨潮灾害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系统服务 雨潮组合灾害 供需评估 闽三角 韧性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影响开发的天津市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应用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爽 邢国平 +1 位作者 刘洪海 季民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城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保护城市水文特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天津市降雨及建设规划特点,以该市某居民小区雨水利用工程为例,对雨水利用技术进行了优化分析,提出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建设构想,并... 城市雨水的收集与利用是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保护城市水文特性的重要途径之一。针对天津市降雨及建设规划特点,以该市某居民小区雨水利用工程为例,对雨水利用技术进行了优化分析,提出基于低影响开发理念的雨水综合利用系统建设构想,并通过计算提出了适用于天津市的绿色雨水基础设施建设规模。分析了该设施应用效果及控制参数选择,研究结果可为城市住宅小区的雨水利用系统规划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雨水利用 低影响开发 优化分析 绿色雨水基础设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规划设计初探——以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规划为例 被引量:17
18
作者 洪再生 朱凤杰 +1 位作者 连东军 李绍燕 《规划师》 2005年第10期33-35,共3页
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规划以把园区建设成为技术创新化、产业规模化、资本多元化、管理现代化的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目标,将基地自西向东分为农业科学试验区、现代农业展示区和农业科技中间项目实验区三个功能区... 河南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规划以把园区建设成为技术创新化、产业规模化、资本多元化、管理现代化的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为目标,将基地自西向东分为农业科学试验区、现代农业展示区和农业科技中间项目实验区三个功能区,并引入“有节制的泛展示”的概念,力图将农业生产的过程展示在人们面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南省 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有节制的泛展示 规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烟台城市高度控制的规划研究 被引量:15
19
作者 洪再生 朱阳 +1 位作者 孙万升 杨玲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80-82,共3页
针对烟台市整体城市设计中的建筑高度控制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从城市高度控制的意义着手,分析了烟台市的城市形象定位、山水城岛的特色与高度控制的关系,将高度分区扩展到整个城市的范围,同时重点关注了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布局... 针对烟台市整体城市设计中的建筑高度控制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论述。从城市高度控制的意义着手,分析了烟台市的城市形象定位、山水城岛的特色与高度控制的关系,将高度分区扩展到整个城市的范围,同时重点关注了高层建筑在城市中的布局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 高度控制 高度分区 烟台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场地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被引量:13
20
作者 林建桃 胡洋 曹磊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4-108,共5页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在特定场地和生态环境等条件限制下,如何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更好地促进城市景观多样化是当前研究的焦点。以河北省南宫湖生态景观修复规划为基础,对其周边环境、生态环境、水文... 城市湿地公园具有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功能。在特定场地和生态环境等条件限制下,如何建设城市湿地公园,更好地促进城市景观多样化是当前研究的焦点。以河北省南宫湖生态景观修复规划为基础,对其周边环境、生态环境、水文条件、水质条件等场地特征进行详细的分析,探讨了场地特征与建设城市湿地公园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基于场地特征的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的合理化建议。对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市湿地公园 场地特征 生态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