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缆绳松弛—张紧过程的冲击张力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素侠 唐友刚 +3 位作者 张若瑜 林维学 曹阳 杨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02-1107,共6页
为了研究系泊缆绳在松弛-张紧过程产生冲击张力的影响因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缆绳内的动态张力,分别研究了缆绳的端点运动和缆绳的自身特性对冲击张力的影响趋势,其中端点运动包括端点的运动频率和运动幅值,缆绳的自身特... 为了研究系泊缆绳在松弛-张紧过程产生冲击张力的影响因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缆绳内的动态张力,分别研究了缆绳的端点运动和缆绳的自身特性对冲击张力的影响趋势,其中端点运动包括端点的运动频率和运动幅值,缆绳的自身特性包括缆绳长度、缆绳刚度及缆绳材料.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预张力和激励频率下,缆绳内的冲击张力随端点激励幅值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激励幅值下,缆绳的冲击张力随激励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激励条件下,缆绳内的冲击张力随缆绳刚度和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缆绳长度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为理论分析和实际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泊系统 冲击张力 实验研究 松弛-张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沉降的格子Boltzmann模拟与PIV实验验证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金凤 张庆河 卢昭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0-484,共5页
在格子Boltzmann方法中引入大涡模拟,对球形颗粒在静水中沉降引起的紊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沉速与理论值以及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实验结果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同时分析比较了颗粒沉降过程中尾部紊动流场分布以及尾流... 在格子Boltzmann方法中引入大涡模拟,对球形颗粒在静水中沉降引起的紊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沉速与理论值以及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实验结果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同时分析比较了颗粒沉降过程中尾部紊动流场分布以及尾流流速值,发现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趋势、数值基本一致,进一步说明了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与大涡模拟技术相结合可以合理模拟泥沙颗粒在紊流区的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颗粒 沉降 紊流 格子BOLTZMANN方法 大涡模拟 粒子图像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钻机井架振动检测及评估——以ZJ50/3150DB钻机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军 唐友刚 李士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渤海某海洋平台配置的ZJ50/3150DB海洋钻机在钻井作业时井架振动幅度较大,为了评估井架在钻井作业时的安全性,对井架进行了振动检测,并建立了井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结合现场检测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分析井架振动对井架结构安全的影响。分... 渤海某海洋平台配置的ZJ50/3150DB海洋钻机在钻井作业时井架振动幅度较大,为了评估井架在钻井作业时的安全性,对井架进行了振动检测,并建立了井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结合现场检测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分析井架振动对井架结构安全的影响。分别进行了井架固有频率检测、钻进作业工况井架幅频响应检测、井架振动幅值检测和井架振动加速度检测;依据井架图纸及现场井架实际情况,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井架结构有限元模型。使用该模型计算出的井架第1阶固有频率为0.555 8 Hz,与现场检测结果较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分析现场检测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发现:顶驱转速为36 r/min时,井架易发生共振;井架C型开口抗扭强度低;井架底座2个前撑杆为关键构件,其结构安全性影响整个井架安全;各种工况下的井架振动和顶驱通过二层台时引起的井架冲击振动均符合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钻机 井架 振动检测 有限元模型 振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筒型基础防波堤稳定性有限元数值分析 被引量:34
4
作者 肖忠 王元战 +2 位作者 及春宁 李元音 谢善文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9-125,共7页
筒型基础防波堤是一种新型港口与海岸工程结构,依靠下部筒型基础沉入土中维持结构稳定。结合实际工程,建立筒型基础防波堤稳定性分析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根据筒型基础防波堤的结构特性,建议此种结构稳定性分析的4种判别标准,分别... 筒型基础防波堤是一种新型港口与海岸工程结构,依靠下部筒型基础沉入土中维持结构稳定。结合实际工程,建立筒型基础防波堤稳定性分析的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根据筒型基础防波堤的结构特性,建议此种结构稳定性分析的4种判别标准,分别为极限承载力判别标准、基于P-S曲线出现较明显拐点的判别标准、基于允许变位的判别标准和基于筒底脱离的临界点的判别标准。通过有限元分析结果得出各种判别标准下结构的安全系数。结果表明在设计波浪力以内,结构的位移很小,P-S曲线为线性,说明这种新型结构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并且通过分析极限状态下结构位移场的分布,得出这种新型防波堤的失稳模式为绕基础筒底以下某点发生转动失稳。研究成果可为这种新型结构的稳定性分析提供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简型基础 防波堤 稳定性 判别标准 有限元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滞洪区洪水演进数学模型 被引量:40
5
作者 李大鸣 林毅 +1 位作者 徐亚男 周志华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7-55,共9页
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适应河道、滞洪区复杂情况的洪水演进一、二维衔接数学模型.构造了适合河道洪水计算的一、二维河道型网格和滞洪区二维地面型网格,网格具有多点、多面,既镶嵌又衔接的特点.阻水建筑物对洪水演进速度影响较大,所以,... 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了适应河道、滞洪区复杂情况的洪水演进一、二维衔接数学模型.构造了适合河道洪水计算的一、二维河道型网格和滞洪区二维地面型网格,网格具有多点、多面,既镶嵌又衔接的特点.阻水建筑物对洪水演进速度影响较大,所以,将其模化成特殊通道,提出了洪水演进过程中渗流所造成的水体损失的计算模式.将该模型应用于大清河滞洪区,讨论了洪水边界条件,确定了模型糙率,率定了模型渗流参数.结合大清河"96.8实测洪水资料"进行了洪水演进数值模拟,分别对河道的水位、流量和滞洪区来水时间进行了模型验证,验证结果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滞洪区 洪水演进 一、二维衔接数学模型 有限体积法 渗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集中质量法计算深海系泊冲击张力 被引量:23
6
作者 唐友刚 张若瑜 +1 位作者 程楠 赵晶瑞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695-701,共7页
采用三维集中质量法建立深海系缆模型,计算系缆的构型及张力.根据各点的初始条件和系缆两端点处的位移边界条件,求解系缆的三维运动方程;分析系缆在不同激励频率和激励幅值下的运动响应,并预测系缆松弛-张紧运动的发生条件和系缆冲击载... 采用三维集中质量法建立深海系缆模型,计算系缆的构型及张力.根据各点的初始条件和系缆两端点处的位移边界条件,求解系缆的三维运动方程;分析系缆在不同激励频率和激励幅值下的运动响应,并预测系缆松弛-张紧运动的发生条件和系缆冲击载荷的大小.研究表明,系缆张力随系缆的上端点的运动而变化.当系缆上端点的激励频率和幅值达到一定值时,系缆会出现交替松弛-张紧的现象,产生冲击载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海系泊 系缆张力 冲击载荷 动力响应 冲击放大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REAM和不确定推理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 被引量:16
7
作者 柴松 余建星 +1 位作者 马维林 杨源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58-962,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REAM)和不确定性推理的适用于海洋工程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根据海洋工程的作业环境特点,对共同绩效条件(CPC)进行了修正.之后为解决CREAM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实现CPC评... 提出了一种基于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CREAM)和不确定性推理的适用于海洋工程的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首先根据海洋工程的作业环境特点,对共同绩效条件(CPC)进行了修正.之后为解决CREAM本身固有的不确定性,利用模糊数学原理实现CPC评价的模糊化,再基于CREAM的分析流程建立贝叶斯网络,完成由CPC得到控制模式的推理过程,并证明贝叶斯网络的建模效率要高于模糊模型.由贝叶斯网络输出控制模式的隶属度,再通过去模糊化的方式计算得到人误概率.最后,针对某平台的实例分析结果证明该方法能够提高计算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程 人因可靠性分析 认知可靠性与失误分析方法 模糊理论 贝叶斯网络 人误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滞洪区洪水演进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3
8
作者 李大鸣 管永宽 +2 位作者 李玲玲 吕会娇 王强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5,共9页
以二维非恒定流基本控制方程为理论基础,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洪水演进数学模型.根据蓄滞洪区内不同地形条件及洪水调度方案,以相应的水动力学方法,对模型区域的通量、蓄水量和洪水实时淹没水位进行计算,并考虑了公路建设中路基体积、涵... 以二维非恒定流基本控制方程为理论基础,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洪水演进数学模型.根据蓄滞洪区内不同地形条件及洪水调度方案,以相应的水动力学方法,对模型区域的通量、蓄水量和洪水实时淹没水位进行计算,并考虑了公路建设中路基体积、涵洞尺度、取土方量对蓄滞洪区洪水演进的影响.采用恩县洼蓄滞洪区的历史洪水淹没资料进行模型验证,模拟了自然滞洪和分区滞洪两种情况下的洪水淹没过程,模拟结果与历史统计淹没范围基本吻合,预报了公路建设后蓄滞洪区洪水位的变化及风浪对洪水最大淹没范围的影响,为蓄滞洪区中的工程建设和防洪影响评价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滞洪区 洪水演进 数学模型 分区滞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PH法的二维矩形液舱晃荡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李大鸣 陈海舟 +1 位作者 张建伟 徐亚男 《计算力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69-374,共6页
液体晃荡是一种复杂的流体运动现象,自由液面的存在使得该现象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和随机性。针对二维矩形液舱在不同振幅水平激励下的纵荡问题,应用SPH法对其进行了数值研究。首先计算了小振幅激励下的纵荡,计算结果分别与线性理论解、文... 液体晃荡是一种复杂的流体运动现象,自由液面的存在使得该现象具有很强的非线性和随机性。针对二维矩形液舱在不同振幅水平激励下的纵荡问题,应用SPH法对其进行了数值研究。首先计算了小振幅激励下的纵荡,计算结果分别与线性理论解、文献VOF法结果及文献SPH法结果作了比较分析,以验证所建数值模型的合理性;然后计算了液舱在大振幅水平激励下的纵荡,着重分析了不同振幅下液体晃荡的速度向量图、液面波动时程、压强波动时程、动量波动时程以及波动的频谱图,并将计算所得液面波动结果与小振幅激励下的液面波动结果作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大振幅水平激励下,液面波动的波峰值较小振幅下的结果有较为明显的增大,而波谷值则无过大的变化,总体波动幅值比小振幅下的结果大;随着激励幅值的增大,液面波动幅值呈现明显增大的趋势,压强的整体波动幅值也呈增大趋势,动量波动的均值亦有明显增大;波动能量随着激励幅值的增大而增大并向第一阶频率区域集中。SPH法对处理液体大幅晃荡这种具有自由表面大变形的问题有十分优越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体晃荡 SPH法 二维矩形水槽 不同振幅外激励 充液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闸、堰的一维河网非恒定流数学模型及其在多闸联合调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大鸣 林毅 +1 位作者 刘雄 周志华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51,共5页
对含有多个闸、堰等水利工程的河网,从闸门运用和河道行洪两方面考虑,采用三级联解法建立一维河网非恒定流数学模型,提出双向迭代内边界控制法对具有闸、堰的特殊河段求解。将这种模型应用于天津市永定新河洪水演进计算,考虑了该河网复... 对含有多个闸、堰等水利工程的河网,从闸门运用和河道行洪两方面考虑,采用三级联解法建立一维河网非恒定流数学模型,提出双向迭代内边界控制法对具有闸、堰的特殊河段求解。将这种模型应用于天津市永定新河洪水演进计算,考虑了该河网复杂的水闸控制条件,模型验证的结果和实测资料基本一致,将其应用于多闸联合调度方案的数值模拟,对永定新河下闸位建闸方案的确定和建闸工程的实施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河网非恒定流 三级联解法 双向迭代内边界控制法 多闸联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于深海系泊系统动张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若瑜 唐友刚 +2 位作者 刘利琴 陈超核 李旭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318,共6页
研究了流作用下的初始位置、缆长和预张力对于深海系泊缆动张力的影响.考虑深水系缆的拉伸和弯曲变形,以及缆变形的几何非线性和水动力影响,取正交坐标和切向量描述任意结点的6个广义位移,基于细长杆理论推导缆索的单元刚度矩阵,引入单... 研究了流作用下的初始位置、缆长和预张力对于深海系泊缆动张力的影响.考虑深水系缆的拉伸和弯曲变形,以及缆变形的几何非线性和水动力影响,取正交坐标和切向量描述任意结点的6个广义位移,基于细长杆理论推导缆索的单元刚度矩阵,引入单元内张力一致假设,得到12×12的非线性刚度矩阵,实现了本文单元与有限元软件的调用对接.同时计算了不同初始位置、缆长和预张力条件下系泊系统的动张力,给出了不同因素对于动张力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泊系统 细长杆理论 有限元法 预张力 动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波浪下Truss Spar平台垂荡运动时域分析 被引量:14
12
作者 沈文君 唐友刚 李红霞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5,91,共7页
研究Truss Spar平台在随机波浪下的垂荡运动特性。采用ITTC双参数谱,考虑绕射作用,数值计算了平台所受的随机波浪力。利用已有的水动力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及Morison方程,估计了Truss Spar平台垂荡方向的附加质量和粘滞阻尼大小。考虑非... 研究Truss Spar平台在随机波浪下的垂荡运动特性。采用ITTC双参数谱,考虑绕射作用,数值计算了平台所受的随机波浪力。利用已有的水动力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及Morison方程,估计了Truss Spar平台垂荡方向的附加质量和粘滞阻尼大小。考虑非线性阻尼和瞬时波面的影响,运用Runge-Kutta数值迭代算法,比较了不同随机波浪参数对平台运动响应的影响,特别是波浪特征周期接近垂荡固有周期时。结果表明,当波浪特征周期接近平台垂荡固有周期时,平台产生大幅垂荡运动,频域的运动分析结果比时域结果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USS Spar 随机波浪 垂荡运动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赤潮生态数学模型及其在渤海的应用 被引量:4
13
作者 李大鸣 林毅 +3 位作者 宋双霞 解以扬 韩素琴 李培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7-93,共7页
采用ADI的有限差分方法对不可压缩流体二维浅水环流方程离散和求解,建立水动力数学模型,用迎风格式离散赤潮生物动力学方程,通过水动力学和生物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二维赤潮生态数学模型。将所建立的二维赤潮生态数学模型应用于渤... 采用ADI的有限差分方法对不可压缩流体二维浅水环流方程离散和求解,建立水动力数学模型,用迎风格式离散赤潮生物动力学方程,通过水动力学和生物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二维赤潮生态数学模型。将所建立的二维赤潮生态数学模型应用于渤海,针对渤海海域2004年6月11~16日发生的棕囊藻赤潮进行了数值计算。对EOS/MODIS卫星拍摄的2004年6月份的渤海海区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处理,提取出海水中的赤潮信息,并计算出赤潮面积,使其与模型计算出的赤潮面积进行对比验证,结果基本吻合,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赤潮的生消过程,为渤海地区的赤潮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赤潮生态数学模型 ADI法 迎风格式 棕囊藻 渤海 卫星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道三维错层的水流泥沙数学模型 被引量:7
14
作者 李大鸣 付庆军 +1 位作者 林毅 包振茹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769-776,共8页
应用垂向坐标变换,结合水平有限元、垂向有限差分的分层方法建立了河道拟三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过流断面变化剧烈的河段提出了错层计算方法,弥补了同层网格垂向落差较大的分层模型缺陷.利用水流泥沙理论解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 应用垂向坐标变换,结合水平有限元、垂向有限差分的分层方法建立了河道拟三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对过流断面变化剧烈的河段提出了错层计算方法,弥补了同层网格垂向落差较大的分层模型缺陷.利用水流泥沙理论解对模型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采用该模型对海河下游河段穿河隧道施工过程中主体隧道悬浮于主流区时的水流泥沙情况进行了数值模拟,流速模拟结果与半理论半经验公式估算结果基本一致,为明渠流和河道中悬浮建筑物下压力流的混合计算提供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拓展了三维分层水流泥沙数学模型的应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层三维模型 错层计算方法 水流泥沙数学模型 河道中悬浮建筑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滞洪区洪水演进一、二维数值仿真及其在洼淀联合调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5
作者 李大鸣 林毅 周志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第3期82-89,共8页
为了实现蓄滞洪区内各洼淀实时洪水调度,考虑到蓄滞洪区内复杂河网与洼淀交错的情况,建立了河道、滞洪区联合计算的一、二维衔接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在考虑铁路、公路、堤防及桥涵等阻水建筑物等复杂边界条件下,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和... 为了实现蓄滞洪区内各洼淀实时洪水调度,考虑到蓄滞洪区内复杂河网与洼淀交错的情况,建立了河道、滞洪区联合计算的一、二维衔接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在考虑铁路、公路、堤防及桥涵等阻水建筑物等复杂边界条件下,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和求解。结合蓄滞洪区实时洪水调度仿真系统的总体框架,建立了模拟洪水在蓄滞洪区内任意位置的水位、流速、淹没水深、历时等演进过程的一、二维洪水演进数值仿真系统。结合大清河实测资料对东淀滞洪区洪水演进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基本吻合,并应用该系统对大清河滞洪区五洼联合调度方案进行了实时模拟,分析了洼淀联合调度下出现的倒淀现象,对不同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实现了实时的洪水调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滞洪区 洪水演进 一、二维数值仿真 有限体积法 联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沙分组起动流速 被引量:11
16
作者 马菲 韩其为 李大鸣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7-980,共4页
从近底水流结构和泥沙颗粒位置的随机性两方面研究非均匀沙起动的2个关键问题,提出遮掩度的概念细化了颗粒受力.运用概率论与力学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滚动模式建立了非均匀泥沙的起动公式.通过试验资料验证的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资料符... 从近底水流结构和泥沙颗粒位置的随机性两方面研究非均匀沙起动的2个关键问题,提出遮掩度的概念细化了颗粒受力.运用概率论与力学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滚动模式建立了非均匀泥沙的起动公式.通过试验资料验证的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资料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沙 近底水流结构 暴露度 起动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温带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型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大鸣 徐亚男 +3 位作者 白玲 解以扬 吴丹朱 何乃光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0-846,共7页
为减少港区经济损失,降低环境污染,建立了海洋潮波动力和风应力场联合作用的温带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型,实现了连续、快速达到一定精度要求的运行模式.模型采用大小嵌套模型模式,以多分潮调和分析提供海洋水边界条件,以MM,5风场计算成果形... 为减少港区经济损失,降低环境污染,建立了海洋潮波动力和风应力场联合作用的温带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型,实现了连续、快速达到一定精度要求的运行模式.模型采用大小嵌套模型模式,以多分潮调和分析提供海洋水边界条件,以MM,5风场计算成果形成时空分布风应力场过程,模型主体网格采用ADI差分格式进行显隐交替计算,浅水变动岸边界采用局部深槽、缩小水域的活动边界处理方法.模型预报并验证了渤海湾海域近期3次风暴潮过程,预报的潮位过程、增水过程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潮位过程吻合较好;增水过程在峰值处比较接近,其他各处趋势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在渤海湾海域温带风暴潮预报模拟中具有应用价值,可以用来预报该海区的风暴潮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预报模型 风应力场 调和分析 渤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系泊系统动张力有限元计算 被引量:7
18
作者 唐友刚 张若瑜 +1 位作者 刘利琴 胡楠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5,22,共7页
考虑深海聚酯尼龙系泊缆的拉伸和弯曲变形,取正交坐标和切向量描述任意结点的6个广义位移,缆变形的几何非线性,基于细长杆理论推导缆索单元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得到12×12的非线性单元特性矩阵,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系泊系统的动张... 考虑深海聚酯尼龙系泊缆的拉伸和弯曲变形,取正交坐标和切向量描述任意结点的6个广义位移,缆变形的几何非线性,基于细长杆理论推导缆索单元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得到12×12的非线性单元特性矩阵,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系泊系统的动张力。针对水深1 800 m由12根缆定位的Spar平台,考虑水流对系泊系统的作用,计算了不同外激励下的系缆动张力,讨论了激励频率对系缆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缆索单元特性矩阵可以较好模拟深海聚酯缆的力学性能,并且得到的深海系泊缆动张力变化规律和力学特性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平台 细长杆理论 几何非线性 系泊系统 动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河水库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9
作者 陈平 傅长锋 +1 位作者 及晓光 李大鸣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64,共7页
为探究洋河水库流域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气象、土地利用、农业管理等数据资料,计算2013年洋河水库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畜禽养殖流失、化肥流失、水土流失污染和城镇地表径流污染源中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 为探究洋河水库流域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气象、土地利用、农业管理等数据资料,计算2013年洋河水库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畜禽养殖流失、化肥流失、水土流失污染和城镇地表径流污染源中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化学耗氧量(COD)的污染物排放负荷,并通过GIS空间分析反映流域内的污染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泄量对研究区污染负荷贡献最大,年产生量51621.34t,入河量2961.52t,占比分别为92%和85%;从总量上看,洋河水库流域的面源污染负荷分布在西洋河支流;单位面积负荷量最大的区域是迷雾河支流区域范围。据此确定了西洋河和迷雾河流域为今后洋河水库流域面源污染重点治理的区域,此研究结果可为洋河水库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及消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河水库 污染负荷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H法在大坝表孔泄流数值模拟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大鸣 刘江川 徐亚男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841-845,共5页
主要对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法进行研究,建立了大坝表孔泄流的光滑粒子模型。将SPH数学模型应用于拉西瓦水电站表孔泄流中,提出了采用补水边界的方法来满足库区恒定水位条件,模拟了表孔泄流的流场变化及粒子运动过程。通过与物理模... 主要对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法进行研究,建立了大坝表孔泄流的光滑粒子模型。将SPH数学模型应用于拉西瓦水电站表孔泄流中,提出了采用补水边界的方法来满足库区恒定水位条件,模拟了表孔泄流的流场变化及粒子运动过程。通过与物理模型实测的压力值比较,堰表面压力变化基本一致。对模拟结果进行分析,表明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可用于高速水流的计算模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数学模型 大坝表孔泄流 补水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