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下缆绳松弛—张紧过程的冲击张力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张素侠 唐友刚 +3 位作者 张若瑜 林维学 曹阳 杨钢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0期1102-1107,共6页
为了研究系泊缆绳在松弛-张紧过程产生冲击张力的影响因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缆绳内的动态张力,分别研究了缆绳的端点运动和缆绳的自身特性对冲击张力的影响趋势,其中端点运动包括端点的运动频率和运动幅值,缆绳的自身特... 为了研究系泊缆绳在松弛-张紧过程产生冲击张力的影响因素,采用实验方法进行了研究.通过测试缆绳内的动态张力,分别研究了缆绳的端点运动和缆绳的自身特性对冲击张力的影响趋势,其中端点运动包括端点的运动频率和运动幅值,缆绳的自身特性包括缆绳长度、缆绳刚度及缆绳材料.结果表明,在相同的预张力和激励频率下,缆绳内的冲击张力随端点激励幅值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激励幅值下,缆绳的冲击张力随激励频率的增大而增大.在相同的激励条件下,缆绳内的冲击张力随缆绳刚度和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增大,随缆绳长度的增大而减小.研究结果为理论分析和实际的工程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泊系统 冲击张力 实验研究 松弛-张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沉降的格子Boltzmann模拟与PIV实验验证 被引量:11
2
作者 张金凤 张庆河 卢昭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80-484,共5页
在格子Boltzmann方法中引入大涡模拟,对球形颗粒在静水中沉降引起的紊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沉速与理论值以及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实验结果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同时分析比较了颗粒沉降过程中尾部紊动流场分布以及尾流... 在格子Boltzmann方法中引入大涡模拟,对球形颗粒在静水中沉降引起的紊动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沉速与理论值以及粒子图像测速系统(PIV)实验结果吻合,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同时分析比较了颗粒沉降过程中尾部紊动流场分布以及尾流流速值,发现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趋势、数值基本一致,进一步说明了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与大涡模拟技术相结合可以合理模拟泥沙颗粒在紊流区的沉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形颗粒 沉降 紊流 格子BOLTZMANN方法 大涡模拟 粒子图像测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洋钻机井架振动检测及评估——以ZJ50/3150DB钻机为例 被引量:12
3
作者 胡军 唐友刚 李士喜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7-120,共4页
渤海某海洋平台配置的ZJ50/3150DB海洋钻机在钻井作业时井架振动幅度较大,为了评估井架在钻井作业时的安全性,对井架进行了振动检测,并建立了井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结合现场检测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分析井架振动对井架结构安全的影响。分... 渤海某海洋平台配置的ZJ50/3150DB海洋钻机在钻井作业时井架振动幅度较大,为了评估井架在钻井作业时的安全性,对井架进行了振动检测,并建立了井架结构有限元模型,结合现场检测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分析井架振动对井架结构安全的影响。分别进行了井架固有频率检测、钻进作业工况井架幅频响应检测、井架振动幅值检测和井架振动加速度检测;依据井架图纸及现场井架实际情况,采用ANSYS软件建立了井架结构有限元模型。使用该模型计算出的井架第1阶固有频率为0.555 8 Hz,与现场检测结果较吻合,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分析现场检测数据和模型计算结果发现:顶驱转速为36 r/min时,井架易发生共振;井架C型开口抗扭强度低;井架底座2个前撑杆为关键构件,其结构安全性影响整个井架安全;各种工况下的井架振动和顶驱通过二层台时引起的井架冲击振动均符合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钻机 井架 振动检测 有限元模型 振动评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滞洪区洪水演进数学模型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33
4
作者 李大鸣 管永宽 +2 位作者 李玲玲 吕会娇 王强 《水利水运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5,共9页
以二维非恒定流基本控制方程为理论基础,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洪水演进数学模型.根据蓄滞洪区内不同地形条件及洪水调度方案,以相应的水动力学方法,对模型区域的通量、蓄水量和洪水实时淹没水位进行计算,并考虑了公路建设中路基体积、涵... 以二维非恒定流基本控制方程为理论基础,采用有限体积法,建立洪水演进数学模型.根据蓄滞洪区内不同地形条件及洪水调度方案,以相应的水动力学方法,对模型区域的通量、蓄水量和洪水实时淹没水位进行计算,并考虑了公路建设中路基体积、涵洞尺度、取土方量对蓄滞洪区洪水演进的影响.采用恩县洼蓄滞洪区的历史洪水淹没资料进行模型验证,模拟了自然滞洪和分区滞洪两种情况下的洪水淹没过程,模拟结果与历史统计淹没范围基本吻合,预报了公路建设后蓄滞洪区洪水位的变化及风浪对洪水最大淹没范围的影响,为蓄滞洪区中的工程建设和防洪影响评价提供了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滞洪区 洪水演进 数学模型 分区滞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因素对于深海系泊系统动张力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5
作者 张若瑜 唐友刚 +2 位作者 刘利琴 陈超核 李旭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318,共6页
研究了流作用下的初始位置、缆长和预张力对于深海系泊缆动张力的影响.考虑深水系缆的拉伸和弯曲变形,以及缆变形的几何非线性和水动力影响,取正交坐标和切向量描述任意结点的6个广义位移,基于细长杆理论推导缆索的单元刚度矩阵,引入单... 研究了流作用下的初始位置、缆长和预张力对于深海系泊缆动张力的影响.考虑深水系缆的拉伸和弯曲变形,以及缆变形的几何非线性和水动力影响,取正交坐标和切向量描述任意结点的6个广义位移,基于细长杆理论推导缆索的单元刚度矩阵,引入单元内张力一致假设,得到12×12的非线性刚度矩阵,实现了本文单元与有限元软件的调用对接.同时计算了不同初始位置、缆长和预张力条件下系泊系统的动张力,给出了不同因素对于动张力的影响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泊系统 细长杆理论 有限元法 预张力 动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随机波浪下Truss Spar平台垂荡运动时域分析 被引量:14
6
作者 沈文君 唐友刚 李红霞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60-65,91,共7页
研究Truss Spar平台在随机波浪下的垂荡运动特性。采用ITTC双参数谱,考虑绕射作用,数值计算了平台所受的随机波浪力。利用已有的水动力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及Morison方程,估计了Truss Spar平台垂荡方向的附加质量和粘滞阻尼大小。考虑非... 研究Truss Spar平台在随机波浪下的垂荡运动特性。采用ITTC双参数谱,考虑绕射作用,数值计算了平台所受的随机波浪力。利用已有的水动力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及Morison方程,估计了Truss Spar平台垂荡方向的附加质量和粘滞阻尼大小。考虑非线性阻尼和瞬时波面的影响,运用Runge-Kutta数值迭代算法,比较了不同随机波浪参数对平台运动响应的影响,特别是波浪特征周期接近垂荡固有周期时。结果表明,当波浪特征周期接近平台垂荡固有周期时,平台产生大幅垂荡运动,频域的运动分析结果比时域结果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USS Spar 随机波浪 垂荡运动 时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维赤潮生态数学模型及其在渤海的应用 被引量:4
7
作者 李大鸣 林毅 +3 位作者 宋双霞 解以扬 韩素琴 李培彦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7-93,共7页
采用ADI的有限差分方法对不可压缩流体二维浅水环流方程离散和求解,建立水动力数学模型,用迎风格式离散赤潮生物动力学方程,通过水动力学和生物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二维赤潮生态数学模型。将所建立的二维赤潮生态数学模型应用于渤... 采用ADI的有限差分方法对不可压缩流体二维浅水环流方程离散和求解,建立水动力数学模型,用迎风格式离散赤潮生物动力学方程,通过水动力学和生物动力学相结合的方法,建立了二维赤潮生态数学模型。将所建立的二维赤潮生态数学模型应用于渤海,针对渤海海域2004年6月11~16日发生的棕囊藻赤潮进行了数值计算。对EOS/MODIS卫星拍摄的2004年6月份的渤海海区卫星遥感图像进行了处理,提取出海水中的赤潮信息,并计算出赤潮面积,使其与模型计算出的赤潮面积进行对比验证,结果基本吻合,表明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赤潮的生消过程,为渤海地区的赤潮预报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维赤潮生态数学模型 ADI法 迎风格式 棕囊藻 渤海 卫星遥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蓄滞洪区洪水演进一、二维数值仿真及其在洼淀联合调度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8
作者 李大鸣 林毅 周志华 《中国工程科学》 2010年第3期82-89,共8页
为了实现蓄滞洪区内各洼淀实时洪水调度,考虑到蓄滞洪区内复杂河网与洼淀交错的情况,建立了河道、滞洪区联合计算的一、二维衔接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在考虑铁路、公路、堤防及桥涵等阻水建筑物等复杂边界条件下,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和... 为了实现蓄滞洪区内各洼淀实时洪水调度,考虑到蓄滞洪区内复杂河网与洼淀交错的情况,建立了河道、滞洪区联合计算的一、二维衔接洪水演进数学模型,在考虑铁路、公路、堤防及桥涵等阻水建筑物等复杂边界条件下,采用有限体积法进行离散和求解。结合蓄滞洪区实时洪水调度仿真系统的总体框架,建立了模拟洪水在蓄滞洪区内任意位置的水位、流速、淹没水深、历时等演进过程的一、二维洪水演进数值仿真系统。结合大清河实测资料对东淀滞洪区洪水演进进行了模型验证,结果基本吻合,并应用该系统对大清河滞洪区五洼联合调度方案进行了实时模拟,分析了洼淀联合调度下出现的倒淀现象,对不同方案进行了比较分析,实现了实时的洪水调度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滞洪区 洪水演进 一、二维数值仿真 有限体积法 联合调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均匀沙分组起动流速 被引量:11
9
作者 马菲 韩其为 李大鸣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77-980,共4页
从近底水流结构和泥沙颗粒位置的随机性两方面研究非均匀沙起动的2个关键问题,提出遮掩度的概念细化了颗粒受力.运用概率论与力学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滚动模式建立了非均匀泥沙的起动公式.通过试验资料验证的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资料符... 从近底水流结构和泥沙颗粒位置的随机性两方面研究非均匀沙起动的2个关键问题,提出遮掩度的概念细化了颗粒受力.运用概率论与力学相结合的方法,采用滚动模式建立了非均匀泥沙的起动公式.通过试验资料验证的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验资料符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均匀沙 近底水流结构 暴露度 起动概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温带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型 被引量:3
10
作者 李大鸣 徐亚男 +3 位作者 白玲 解以扬 吴丹朱 何乃光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840-846,共7页
为减少港区经济损失,降低环境污染,建立了海洋潮波动力和风应力场联合作用的温带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型,实现了连续、快速达到一定精度要求的运行模式.模型采用大小嵌套模型模式,以多分潮调和分析提供海洋水边界条件,以MM,5风场计算成果形... 为减少港区经济损失,降低环境污染,建立了海洋潮波动力和风应力场联合作用的温带风暴潮数值预报模型,实现了连续、快速达到一定精度要求的运行模式.模型采用大小嵌套模型模式,以多分潮调和分析提供海洋水边界条件,以MM,5风场计算成果形成时空分布风应力场过程,模型主体网格采用ADI差分格式进行显隐交替计算,浅水变动岸边界采用局部深槽、缩小水域的活动边界处理方法.模型预报并验证了渤海湾海域近期3次风暴潮过程,预报的潮位过程、增水过程与实测值进行比较,潮位过程吻合较好;增水过程在峰值处比较接近,其他各处趋势基本一致;表明该模型在渤海湾海域温带风暴潮预报模拟中具有应用价值,可以用来预报该海区的风暴潮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暴潮 预报模型 风应力场 调和分析 渤海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系泊系统动张力有限元计算 被引量:7
11
作者 唐友刚 张若瑜 +1 位作者 刘利琴 胡楠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0-15,22,共7页
考虑深海聚酯尼龙系泊缆的拉伸和弯曲变形,取正交坐标和切向量描述任意结点的6个广义位移,缆变形的几何非线性,基于细长杆理论推导缆索单元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得到12×12的非线性单元特性矩阵,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系泊系统的动张... 考虑深海聚酯尼龙系泊缆的拉伸和弯曲变形,取正交坐标和切向量描述任意结点的6个广义位移,缆变形的几何非线性,基于细长杆理论推导缆索单元的刚度矩阵和质量矩阵,得到12×12的非线性单元特性矩阵,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系泊系统的动张力。针对水深1 800 m由12根缆定位的Spar平台,考虑水流对系泊系统的作用,计算了不同外激励下的系缆动张力,讨论了激励频率对系缆张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建立的缆索单元特性矩阵可以较好模拟深海聚酯缆的力学性能,并且得到的深海系泊缆动张力变化规律和力学特性是合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平台 细长杆理论 几何非线性 系泊系统 动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洋河水库流域面源污染负荷的空间分布特征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平 傅长锋 +1 位作者 及晓光 李大鸣 《水生态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64,共7页
为探究洋河水库流域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气象、土地利用、农业管理等数据资料,计算2013年洋河水库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畜禽养殖流失、化肥流失、水土流失污染和城镇地表径流污染源中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 为探究洋河水库流域面源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基于气象、土地利用、农业管理等数据资料,计算2013年洋河水库流域农村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畜禽养殖流失、化肥流失、水土流失污染和城镇地表径流污染源中总氮(TN)、总磷(TP)、氨氮(NH3-N)、化学耗氧量(COD)的污染物排放负荷,并通过GIS空间分析反映流域内的污染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畜禽养殖污染物排泄量对研究区污染负荷贡献最大,年产生量51621.34t,入河量2961.52t,占比分别为92%和85%;从总量上看,洋河水库流域的面源污染负荷分布在西洋河支流;单位面积负荷量最大的区域是迷雾河支流区域范围。据此确定了西洋河和迷雾河流域为今后洋河水库流域面源污染重点治理的区域,此研究结果可为洋河水库流域面源污染防治及消减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洋河水库 污染负荷 空间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库区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菲 韩其为 +1 位作者 李大鸣 关建伟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35-39,共5页
本文建立了库区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应用有限体积法思想,增强了模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利用该模型对庙宫水库库区内的水流和泥沙冲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水库的河道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变形情况,将其应用于庙宫水... 本文建立了库区平面二维水沙数学模型,应用有限体积法思想,增强了模型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利用该模型对庙宫水库库区内的水流和泥沙冲淤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模型能较好地模拟水库的河道水流泥沙运动及河床变形情况,将其应用于庙宫水库蓄水排沙预报的模拟计算中,通过综合对比,提出了水库现状泄流条件下最优清淤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面二维水流泥沙数学模型 冲淤演变 庙宫水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海系缆动张力的超谐动力响应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若瑜 唐友刚 +1 位作者 宋吉哲 刘利琴 《船舶力学》 E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804-811,共8页
文章考虑深水系缆的拉伸和弯曲变形,取正交坐标和切向量描述任意结点的6个广义位移,考虑缆变形的几何非线性和水动力影响,基于细长杆理论推导缆索的单元刚度矩阵,引入单元内张力一致假设,推导出12×12的非线性刚度矩阵,并与有限元... 文章考虑深水系缆的拉伸和弯曲变形,取正交坐标和切向量描述任意结点的6个广义位移,考虑缆变形的几何非线性和水动力影响,基于细长杆理论推导缆索的单元刚度矩阵,引入单元内张力一致假设,推导出12×12的非线性刚度矩阵,并与有限元软件对接。针对1800m水深平台的系缆,考虑系缆端点垂荡运动,以及端点垂荡、横荡和海流作用两种状态下系泊系统的动力响应。计算结果表明,端点运动和海流作用,引起系缆系统的二倍超谐动力响应,并且随着流速增大,系缆超谐动力响应增大,系缆的超谐动张力分量对于缆索疲劳累积损伤具有重要影响,在系缆疲劳分析时应该予以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长杆理论 有限元法 系泊系统 动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梁钢筋部分移置梁侧楼板的现浇混凝土框架抗震性能研究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依群 韩鹏 韩昀珈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55-66,共12页
汶川地震中损坏的楼板与梁整体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几乎全部是"强梁弱柱"型破坏,这是由于多年来建筑设计中,框架梁的钢筋配置过多和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框架柱相对于框架梁的受弯强度放大系数偏小。2010年颁布实施的《... 汶川地震中损坏的楼板与梁整体现浇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几乎全部是"强梁弱柱"型破坏,这是由于多年来建筑设计中,框架梁的钢筋配置过多和抗震设计规范中规定的框架柱相对于框架梁的受弯强度放大系数偏小。2010年颁布实施的《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适当提高了该放大系数,但仍不能根本解决地震时柱先于梁破坏的问题。分析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全过程,发现"强梁弱柱"型破坏的主要原因,即该种结构的梁上部配置钢筋过多。对罕遇地震作用下减少梁上部钢筋的两个实际工程进行弹塑性时程计算,结果表明:减少梁上部钢筋可改善楼板与梁整体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的抗震性能,同时降低了造价,且方便施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框架结构 强柱弱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区暴雨泥石流预报数学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大鸣 吕会娇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4-28,35,共6页
采用有限体积方法,研究了计算区域网格自动划分、GIS图形数据采集、单元中心和节点的混合式地形插值、河网单元通道概化,提出了河道型、坡面型、陡坡型水流计算的处理模式,给出了不同重现期的面雨量暴雨过程,建立了山区暴雨泥石流预报... 采用有限体积方法,研究了计算区域网格自动划分、GIS图形数据采集、单元中心和节点的混合式地形插值、河网单元通道概化,提出了河道型、坡面型、陡坡型水流计算的处理模式,给出了不同重现期的面雨量暴雨过程,建立了山区暴雨泥石流预报数学模型。结合桂林地区地质、气象、地形等特点,对地质条件、地形条件、水动力条件和泥石流起动影响条件进行单元域化、数字化处理,提出了桂林地区在暴雨作用下不同区域泥石流发生可能性的判定条件,取得了不同重现期暴雨过程条件下桂林地区泥石流发生危险程度的计算成果,并与桂林地区地质灾害分布图比较,危险区域范围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暴雨泥石流预报 数学模型 有限体积 河网概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絮团与颗粒不等速沉降碰撞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金凤 张庆河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2-36,共5页
絮团和单个颗粒的碰撞、粘结规律对于深入理解粘性泥沙不等速沉降引起的絮凝具有重要意义。在暂不考虑絮团与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条件下,用不同密度球形颗粒近似描述絮团,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了不同密度絮团和单个颗粒静水沉降过程... 絮团和单个颗粒的碰撞、粘结规律对于深入理解粘性泥沙不等速沉降引起的絮凝具有重要意义。在暂不考虑絮团与颗粒间相互作用力的条件下,用不同密度球形颗粒近似描述絮团,利用格子Boltzmann方法模拟了不同密度絮团和单个颗粒静水沉降过程,分析了絮团和颗粒相对运动轨迹和碰撞效率。模拟结果表明,絮团和单个颗粒不等速沉降碰撞过程中,当较大粒径的絮团沉降速度快但密度较小时,单个颗粒相对于絮团运动可能形成封闭轨迹,絮团和颗粒间粘结概率几乎为零,絮团很难通过捕捉单个颗粒而形成更大絮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粘性泥沙 不等速沉降 相对运动轨迹 碰撞效率 格子BOLTZMANN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沙河口衔接数学模型的研究及其应用 被引量:1
18
作者 刘江川 李大鸣 李玲玲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2-36,共5页
在河口水流、泥沙数值计算时提出一、二维衔接的数学模型。根据一、二维水流连续方程、运动方程、悬沙扩散方程、两相流底沙运动方程、床面演变方程,对一维河道采用河网三级联解法、迎风差分格式,对二维海区采用有限元加权集中质量法、... 在河口水流、泥沙数值计算时提出一、二维衔接的数学模型。根据一、二维水流连续方程、运动方程、悬沙扩散方程、两相流底沙运动方程、床面演变方程,对一维河道采用河网三级联解法、迎风差分格式,对二维海区采用有限元加权集中质量法、三角差分格式,建立水沙河口衔接数学模型。将此模型应用于天津泰达永定新河河口工程的研究上,经实测水沙资料验证,计算值与实测值基本吻合。为河口改造时引起的河道与海区的水流及泥沙稳定性问题提供了可行的研究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口一 、二维衔接模式 泥沙数学模型 两相流底沙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传统Spar平台和型组合共振运动响应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赵晶瑞 唐友刚 刘利琴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23-30,共8页
研究传统Spar平台在长周期规则波浪下的和型组合共振现象。考虑垂荡与纵摇运动的相互影响以及瞬时波面对于纵摇运动的参数激励作用,建立平台两自由度耦合运动方程。采用多尺度法导出了当波浪频率接近垂荡与纵摇固有频率之和时方程的一... 研究传统Spar平台在长周期规则波浪下的和型组合共振现象。考虑垂荡与纵摇运动的相互影响以及瞬时波面对于纵摇运动的参数激励作用,建立平台两自由度耦合运动方程。采用多尺度法导出了当波浪频率接近垂荡与纵摇固有频率之和时方程的一阶摄动解。针对一座实际Spar平台,通过求解幅值分岔方程,得到平台在不同波高下的运动响应并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发现,当波浪幅值超过某一极限值时,平台出现较大幅值的垂荡与纵摇亚谐共振运动。研究结果揭示了Spar平台出现和型组合共振的条件和组合共振时的动力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Spar平台 参数激励 和型组合共振 亚谐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二阶斯托克斯波理论的辐射应力垂向分布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相忠 张庆河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4-69,共6页
基于二阶斯托克斯波理论推导了辐射应力的垂向分布表达式,通过算例讨论了辐射应力在深水和有限水深条件下的垂向分布规律,并与基于微幅波理论的辐射应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波浪非线性不强时,基于二阶斯托克斯波理论的辐射应力与基... 基于二阶斯托克斯波理论推导了辐射应力的垂向分布表达式,通过算例讨论了辐射应力在深水和有限水深条件下的垂向分布规律,并与基于微幅波理论的辐射应力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波浪非线性不强时,基于二阶斯托克斯波理论的辐射应力与基于微幅波理论的辐射应力表达式计算结果接近;而当水深较浅波浪非线性较强时,基于二阶斯托克斯波理论的辐射应力在近表面处明显大于基于微幅波理论的辐射应力。采用二阶斯托克斯波理论推导的波浪辐射应力更为合理地反映了波浪非线性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斯托克斯波 辐射应力 垂向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