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站交通枢纽基坑降水工程策略 被引量:7
1
作者 焦莹 刘玉琦 +1 位作者 杨建民 郑刚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S1期299-305,共7页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确定了天津站地下含水层分布,分别对现场大型单井抽水试验和群井抽水试验进行了参数反演和数值模拟,得到了各含水层类型和水文地质参数,为基坑降水设计提供了依据。应用基坑底板突涌稳定验算公式确定了各开挖深度的安... 根据地质勘察报告确定了天津站地下含水层分布,分别对现场大型单井抽水试验和群井抽水试验进行了参数反演和数值模拟,得到了各含水层类型和水文地质参数,为基坑降水设计提供了依据。应用基坑底板突涌稳定验算公式确定了各开挖深度的安全水位埋深,针对基坑降水工程中的疏干和降压目的,分别布置了疏干井和降压井。为保证基坑工程安全实施,在考虑环境影响的同时研究设计了应急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开挖 含水层 降水工程 应急预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圆弧形层状沉积河谷场地在平面SH波入射下动力响应分析 被引量:44
2
作者 梁建文 张郁山 +1 位作者 顾晓鲁 Vincent W.Lee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96-401,共6页
利用Fourier Bessel级数展开法在频域内给出了圆弧形层状沉积河谷场地对平面SH波放大作用的一个解析解 。
关键词 层状沉积河谷场地 平面SH波 动力响应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水位恢复数据反演越流承压含水层参数 被引量:8
3
作者 杨建民 郑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602-1606,共5页
水文地质勘测中,由于水位恢复阶段没有人力和机械因素干扰,由测量数据可以画出平滑的曲线,更适宜于分析水文地质参数,但经典非稳定流Theis公式和Theis水位恢复法所依据的若干假设条件在实际中难以满足。针对越流承压含水层具有补给条件... 水文地质勘测中,由于水位恢复阶段没有人力和机械因素干扰,由测量数据可以画出平滑的曲线,更适宜于分析水文地质参数,但经典非稳定流Theis公式和Theis水位恢复法所依据的若干假设条件在实际中难以满足。针对越流承压含水层具有补给条件而很快稳定以及非稳定抽水阶段流量常"抖动"的特点,论证了利用稳定流量和Hantush-Jacob越流模型计算的可行性,并用扩展的卡尔曼滤波器反演水文地质参数,经文献中历史数据和实地抽水试验检验结果表明,由该方法反演的预测值和实测值吻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承压含水层 单孔 水位恢复 扩展的卡尔曼滤波器 水文地质参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越流承压含水层降落漏斗体积 被引量:6
4
作者 杨建民 李嘉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S1期186-189,共4页
承压含水层抽水井降落漏斗反映了含水层的水文性质,如渗透系数和弹性释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降落漏斗形状和体积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根据Theis井流函数,在无越流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后期,s-lgr和s-lgt半对数坐标曲线都呈现直线关系,... 承压含水层抽水井降落漏斗反映了含水层的水文性质,如渗透系数和弹性释水系数等水文地质参数,降落漏斗形状和体积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根据Theis井流函数,在无越流承压含水层抽水试验后期,s-lgr和s-lgt半对数坐标曲线都呈现直线关系,该特征常用于计算水文地质参数和影响半径。应用积分方法,分别以降深和井距作为积分变量,推导了无越流承压含水层单个抽水井降落漏斗体积,并与精确值对比分析,阐明了常规用s-lgr直线延长线所得影响半径内降落漏斗体积占完整降落漏斗体积的比例及差异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积 降落漏斗 承压含水层 无越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VS/D半主动振动控制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彭亚萍 刘增夕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59-164,共6页
本文介绍了AVS/D半主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参照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设计思想,提出了AVS/D半主动控振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并针对具体结构控制系统的工作性能,探讨了结构设计中关键参数:主体结构的地震力折减系数和薄弱层层间位移相对控... 本文介绍了AVS/D半主动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参照现行抗震设计规范的设计思想,提出了AVS/D半主动控振结构的抗震设计方法,并针对具体结构控制系统的工作性能,探讨了结构设计中关键参数:主体结构的地震力折减系数和薄弱层层间位移相对控制率的确定方法,最后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控制 主动变刚度/阻尼 结构抗震 设计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耐久性破坏模式化解析 被引量:3
6
作者 李志国 《混凝土》 CAS CSCD 2002年第6期6-9,12,共5页
本文就混凝土耐久性破坏模式进行分类 ,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归纳。进而提出分析检测和判断耐久性破坏模式的理论根据和实用方法。
关键词 混凝土 耐久性 破坏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