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层状半空间中典型局部地形地震波散射IBEM结果:2.5D频域位移幅值
1
作者 巴振宁 裴义飞 +2 位作者 梁建文 于飞翔 阔晨阳 《震灾防御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68-280,共13页
沿轴线方向无限长且截面形状不变的局部地形对地震波的散射,即二维地形的三维散射问题(也称2.5维问题),一直是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笔者利用基于移动斜线荷载动力格林函数的间接边界元法(IBEM)对此问题展开研究,求解了不同... 沿轴线方向无限长且截面形状不变的局部地形对地震波的散射,即二维地形的三维散射问题(也称2.5维问题),一直是地震工程领域关注的热点。近年来,笔者利用基于移动斜线荷载动力格林函数的间接边界元法(IBEM)对此问题展开研究,求解了不同地形的2.5维散射结果。为便于相关研究的对比验证,笔者将二维、2.5维和三维IBEM结果进行了整理与补充。本文为各向同性弹性介质层状半空间中凹陷、凸起和沉积地形对斜入射平面SH波、P波和SV波响应的2.5维频域结果,研究表明,入射波频率、角度和地形几何形状均会对地表位移产生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半空间 局部地形 平面波 2.5维散射 间接边界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软土地区地铁运营沿线地面振动响应实测与建模分析 被引量:7
2
作者 巴振宁 高愈辉 +1 位作者 梁建文 田巧焕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160-167,共8页
首先利用CMG-5TCDE一体化强震仪,对天津地铁5号线职业大学站-淮河道站区间沿线进行场地地表振动强度测试;接下来基于实际工程数据,利用ABAQUS建立轨道-道床-隧道-土层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模型通过Python程序实现黏弹性边界的设置,并应用... 首先利用CMG-5TCDE一体化强震仪,对天津地铁5号线职业大学站-淮河道站区间沿线进行场地地表振动强度测试;接下来基于实际工程数据,利用ABAQUS建立轨道-道床-隧道-土层三维有限元模型,数值模型通过Python程序实现黏弹性边界的设置,并应用DLOAD子程序实现列车轮载的移动施加,最终采用动力隐式分析方法模拟计算场地地表在地铁经过时的振动反应。研究结果显示,地铁经过与非经过时的地表振动强度差别明显,地铁通过时,测点的振动强度显著增大;同时,地铁运营造成的地表竖向振动随距隧道距离的增加衰减较为明显。在振动强度方面,地表Z振级的模拟与实测值相差在2 dB以内;竖向振动加速度峰值方面,有限元模拟与实测值相差在5.0×10^-4 m/s^2以内,预估偏差率仅在4.5%~7%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地铁振动 环境振动 移动荷载 场地实测 有限元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天津Z2线地铁运营对沿线地面振动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9
3
作者 刘一文 巴振宁 +1 位作者 高愈辉 田巧焕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A01期193-196,共4页
天津滨海新区Z2线为新型地铁线路,有着列车运行速度快、发车频次高等特点,其地铁运营时速最高可达120km,而中国现阶段城市中运行的普通地铁列车时速一般在60~80km。高速地铁荷载与普通列车荷载相比,有着频率高、幅值大的特点,所造成的... 天津滨海新区Z2线为新型地铁线路,有着列车运行速度快、发车频次高等特点,其地铁运营时速最高可达120km,而中国现阶段城市中运行的普通地铁列车时速一般在60~80km。高速地铁荷载与普通列车荷载相比,有着频率高、幅值大的特点,所造成的环境振动规律也有所不同。以天津市Z2地铁线一期工程作为实例,依托实际工程数据,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隧道–土层三维有限元模型,采用动力隐式分析模拟地基土高速移动地铁列车荷载下的地表振动强度衰减规律,比较不同盾构隧道埋深、不同地铁列车行车速度以及不同隧道上覆土层性质工况下的地表振动变化规律,并结合相关城市环境振动评估标准,对地铁造成的环境振动进行评价,初步得到了地铁线路环境振动防护距离随以上三种因素的变化规律。研究结论可为今后高速地铁线路工程建设选线以及运营沿线振动预测、地铁沿线规划提供一定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振动 环境振动 移动荷载 有限元模拟 防护距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系连通工程综合效应评价体系研究--以“引江济巢”工程为例 被引量:9
4
作者 何理 李恒臣 +1 位作者 赵文仪 吴时强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6,共6页
水系连通工程对连通区域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有重要意义。为全面反映调水引流的效果,以“引江济巢”工程为例,构建了“结构-环境-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水系连通工程对连通区域的影响效应,分析了综合效应指数时空变化特征。... 水系连通工程对连通区域的生态环境及社会经济有重要意义。为全面反映调水引流的效果,以“引江济巢”工程为例,构建了“结构-环境-生态-经济”评价指标体系,评价了水系连通工程对连通区域的影响效应,分析了综合效应指数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水系连通对4个子系统的关联强度依次减弱;不同空间尺度连通区域(庐江县、巢湖市、合肥市和巢湖流域)的综合效应具有层次性,各区域综合效应指数在0.39~0.57之间,其大小随空间尺度增加而递减;2008-2018年间连通效果遵循边际效应递减规律且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研究成果可为科学地开展水系连通工程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系连通 连通效应指数 综合效应 评价体系 巢湖流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层状半空间中典型局部地形地震波散射IBEM结果:二维频域位移幅值 被引量:1
5
作者 巴振宁 裴义飞 +2 位作者 梁建文 于飞翔 阔晨阳 《震灾防御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98-809,共12页
局部地形对地震动影响的本质是不规则体对地震波的散射,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仍主要依赖于各类数值方法。近年来,笔者提出了基于层状半空间中均布荷载动力格林函数的间接边界元方法(IBEM),从维度方面已涵盖二维、2.5维和三维,从介质方面... 局部地形对地震动影响的本质是不规则体对地震波的散射,目前对此问题的研究仍主要依赖于各类数值方法。近年来,笔者提出了基于层状半空间中均布荷载动力格林函数的间接边界元方法(IBEM),从维度方面已涵盖二维、2.5维和三维,从介质方面已涵盖各向同性、横观各向同性的弹性和饱和介质,从地形方面包括凹陷、凸起和沉积。广泛验证表明,该方法不仅精度高,而且对复杂几何形状适应性强。为便于其他数值研究的对比验证,笔者将前期研究成果进行整理与补充,给出了各向同性弹性介质中二维凹陷、凸起和沉积对平面SH波、P波和SV波的散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状半空间 二维局部地形 平面波 散射 间接边界元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耳蜗儿童音乐感知评价方法概述
6
作者 聂嘉城 白艳茹 倪广健 《中华耳科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79-282,共4页
人工耳蜗可以有效帮助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群体重建听觉,但人工耳蜗听力无法实现自然听力情况下的复杂声音感知,音乐感知困难,并且个体差异大。音乐在儿童发展发育、接受教育阶段十分重要,因此需要有效评估人工耳蜗儿童音乐感知能力。... 人工耳蜗可以有效帮助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群体重建听觉,但人工耳蜗听力无法实现自然听力情况下的复杂声音感知,音乐感知困难,并且个体差异大。音乐在儿童发展发育、接受教育阶段十分重要,因此需要有效评估人工耳蜗儿童音乐感知能力。我们综述了评价人工耳蜗儿童音乐感知的主客观方法及相关研究工作,讨论了各方法的适用性和局限性。基于脑机接口的客观评价方法在人工耳蜗儿童群体适用性强、效果良好,具有较高的推广潜力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耳蜗 儿童 音乐感知 评价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深度神经网络测试研究综述 被引量:41
7
作者 王赞 闫明 +4 位作者 刘爽 陈俊洁 张栋迪 吴卓 陈翔 《软件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55-1275,共21页
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的涌现和计算能力的显著提升,深度神经网络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安全攸关领域,例如自动驾驶、人脸识别、飞机碰撞检测等.传统的软件系统通常由开发人员手工编写代码实现其内部的决策逻辑,并依... 随着深度神经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大数据的涌现和计算能力的显著提升,深度神经网络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各个安全攸关领域,例如自动驾驶、人脸识别、飞机碰撞检测等.传统的软件系统通常由开发人员手工编写代码实现其内部的决策逻辑,并依据相应的测试覆盖准则设计测试用例来测试系统代码.与传统的软件系统不同,深度学习定义了一种新的数据驱动的编程范式,开发人员仅编写代码来规定深度学习系统的网络结构,其内部逻辑则由训练过程获得的神经元连接权值所决定.因此,针对传统软件的测试方法及度量指标无法直接被移植到深度神经网络系统上.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致力于解决深度神经网络的测试问题,例如提出新的测试评估标准、测试用例生成方法等.调研了92篇相关领域的学术论文,从深度神经网络测试度量指标、测试输入生成、测试预言这3个角度对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梳理.同时,分析了深度神经网络测试在图像处理、语音处理以及自然语言处理上的已有成果,并介绍了深度神经网络测试中应用到的数据集及工具.最后,对深度神经网络测试的未来工作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领域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神经网络 测试覆盖 测试用例生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嵌式ALC墙板钢框架结构的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周婷 王子轩 +2 位作者 王双 郭娟利 邸超阳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9-300,共12页
目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已经日益完善,但建筑构造方面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钢框架与填充墙之间的裂缝问题较明显.因此,设计了4组足尺结构模型,对其进行静力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并采用裂缝计和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进行量测,通过比较各个... 目前装配式钢结构体系已经日益完善,但建筑构造方面存在的问题越来越多,特别是钢框架与填充墙之间的裂缝问题较明显.因此,设计了4组足尺结构模型,对其进行静力荷载作用下的试验,并采用裂缝计和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进行量测,通过比较各个试件在不同位移角下钢框架与ALC墙板接缝处裂缝发展情况对不同建筑构造形式中的钢框架与ALC墙板接缝处的抗裂性能进行综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钩头螺栓的刚度远大于U型钢卡,且钩头螺栓、耐碱玻纤网格布都对ALC板与钢梁钢柱接缝处的裂缝有很好的抑制作用,ALC板与钢柱接缝宽度对裂缝的抑制不明显.光纤光栅位移传感器灵敏度较高,不适用于墙板裂缝测量.建立钢框架内嵌ALC墙板结构有限元模型并验证有限元模型的准确性.分析了连接件、耐碱玻纤网格布以及ALC墙板与钢框架接缝宽度等参数对钢框架内嵌ALC墙板接缝处抗裂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提出了一种有利于防止裂缝产生的建筑构造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C墙板 钢框架 抗裂性能 静力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列车引起站台振动的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5
9
作者 巴振宁 焦鹏 +2 位作者 梁建文 刘刚 高愈辉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1-1217,共7页
“站桥合一”站房结构体系是目前铁路站房普遍采用的建筑形式,可以有效满足旅客零换乘的需求,引导旅客合理流动.站台是旅客候车、上车的必经之处,候车过程中一定会经历高速列车进站、出站.当列车高速通过站台时会引起振动,造成旅客的不... “站桥合一”站房结构体系是目前铁路站房普遍采用的建筑形式,可以有效满足旅客零换乘的需求,引导旅客合理流动.站台是旅客候车、上车的必经之处,候车过程中一定会经历高速列车进站、出站.当列车高速通过站台时会引起振动,造成旅客的不安和使结构本身产生疲劳振动破坏.针对某“站桥合一”结构体系高铁站台,选取无旅客行走荷载激励时间段,采用CMG-5TCDE地震计进行高铁站台振动加速度实地测量.对测量数据进行背景振动与各种不同车速造成结构振动、不同测点振动以及两车交会行驶时产生振动的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背景竖直向振动加速度级仅为53.21 dB,当45 km/h高速列车通过时竖直向振动加速度级提高到74.00 dB,高速列车通过对站台振动产生明显影响;高速列车通过站台引起的竖直向振动加速度远大于东西向和南北向振动加速度,且振动加速度随车速增加而增大,但增大速率逐渐减小;东西向与南北向振动加速度持续时间基本相同,竖直向振动加速度持续时间略有不同;振动在传播过程中存在振动反弹区,本次测试中振动反弹区在14 m处,主要是由于振动波在不同介质中的反射造成的;两车交会行驶时振动加速度持续时间延长,幅值增大,会对旅客及工作人员的舒适性产生影响.以上结果可为拟新建“站桥合一”结构形式高铁站的模拟预测以及高铁站舒适度设计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站桥合一 高速列车 实测 振动加速度 站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城市燃气管网运行安全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14
10
作者 巴振宁 匡田 +3 位作者 梁建文 梁凯 王鸣铄 王智恺 《消防科学与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533-537,共5页
从定性、半定量、定量分析及新兴评估方法等方面介绍2009-2018年国内外燃气管网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整理国内外城市燃气管网风险评估的指南标准,总结我国与国外相关规范标准的优缺点。整理相关软件开发情况,分析我国在软件开发方面的... 从定性、半定量、定量分析及新兴评估方法等方面介绍2009-2018年国内外燃气管网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整理国内外城市燃气管网风险评估的指南标准,总结我国与国外相关规范标准的优缺点。整理相关软件开发情况,分析我国在软件开发方面的不足。对未来研究的发展趋势做出建议,例如加强耦合风险评估、定量评价法的研究,推进GIS的应用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气管网 风险评估 风险分析 应急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污泥生物炭基催化剂在高级氧化水处理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冠益 余洋 +2 位作者 李宁 颜蓓蓓 侯立安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47-55,共9页
污泥作为污水处理过程的残留物,含有多种重金属、有机物以及微生物等污染物,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污泥衍生的生物炭基材料具有优良的孔隙结构、表面电荷分布以及含氧基团,在高级氧化水处理领域显示出极大潜力。目前,多种污泥生物炭... 污泥作为污水处理过程的残留物,含有多种重金属、有机物以及微生物等污染物,严重危害环境和人体健康。污泥衍生的生物炭基材料具有优良的孔隙结构、表面电荷分布以及含氧基团,在高级氧化水处理领域显示出极大潜力。目前,多种污泥生物炭基催化剂成功应用于光催化、过硫酸盐活化以及芬顿等氧化体系,显示出较高催化活性。系统地总结了污泥生物炭基材料的制备方法;全面阐述其在不同氧化体系的应用及作用机理。指出未来污泥生物炭基催化剂的稳定性需进一步增强,以防所含重金属等污染组分释放;同时,污泥生物炭在动态连续流反应器中的催化活性和循环再生能力需进一步考察,以增强实际工业化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泥生物炭 高级氧化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相变材料在集装箱建筑夏季隔热中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郭娟利 杨心悦 +1 位作者 刘刚 徐贺 《重庆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17,共9页
集装箱无蓄能围护结构箱体能耗和室内温度波动都较大,传统的围护结构设计方法无法将室内温度有效维持在舒适的温度区间内。将相变储能技术合理地应用于集装箱围护结构设计中能够大大提升其热工性能并有效地调整室内的温度波动。以微胶... 集装箱无蓄能围护结构箱体能耗和室内温度波动都较大,传统的围护结构设计方法无法将室内温度有效维持在舒适的温度区间内。将相变储能技术合理地应用于集装箱围护结构设计中能够大大提升其热工性能并有效地调整室内的温度波动。以微胶囊相变材料为例,通过利用Design Builder软件模拟分析法研究建筑内扰、相变层设计等影响参数对其调温性能的影响规律,分析相变材料在集装箱箱体复合围护结构中的适应性设计方法,可知集中在白天使用的集装箱建筑采用厚30 mm、相变点为29℃的相变复合墙体能够有效提高建筑夏季热舒适度,得出集装箱相变复合围护结构优化设计方法及对室内热舒适的影响规律,为相变材料在集装箱建筑中的设计应用及评价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装箱建筑 相变墙体 舒适度评价 隔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技术的水声传感网和VHF通信网络的互联网关设计 被引量:9
13
作者 羊秋玲 解冰珊 +2 位作者 金志刚 苏毅珊 黄向党 《计算机工程与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42-648,共7页
针对水上船舶用户对水下网络监测存在长延时和高费用问题,结合水声传感网特点和水上船舶常用VHF通信设备,采用嵌入式技术,提出一种面向水上船舶用户的水声传感网和水上VHF通信网的无线网关设计方案,对网关的软硬件系统进行设计。仿真结... 针对水上船舶用户对水下网络监测存在长延时和高费用问题,结合水声传感网特点和水上船舶常用VHF通信设备,采用嵌入式技术,提出一种面向水上船舶用户的水声传感网和水上VHF通信网的无线网关设计方案,对网关的软硬件系统进行设计。仿真结果表明,嵌入式网关实现了水声传感网和VHF通信网的互联互通,具有较高的理论与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声传感网 VHF通信网 船舶用户 网关 嵌入式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板辐射供冷系统建筑空间尺寸参量对热感觉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刘刚 钱叶 +2 位作者 刘魁星 聂婷 黄文龙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77-784,共8页
热舒适度是环境舒适度的主要方面,目前,室内环境的热舒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变的建筑空间以及复杂的空调系统都会影响室内人员的热感觉,进而影响室内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由于地板辐射空调系统主要依赖辐射换热,故采用地板辐射... 热舒适度是环境舒适度的主要方面,目前,室内环境的热舒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多变的建筑空间以及复杂的空调系统都会影响室内人员的热感觉,进而影响室内人员的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由于地板辐射空调系统主要依赖辐射换热,故采用地板辐射的建筑中室内人员的热感觉与建筑空间尺寸参量之间的关系尤其值得研究.在天津大学可变建筑空间综合实验平台进行实验,实验时间是2018年9月8日-13日,供冷空调末端是地板辐射,房间底面积有6 m×6 m和12 m×12 m,房间高度有3 m、5 m、7 m和9 m,共8种实验工况.采用主观调查问卷与热环境参数测量相结合的方法,主观调查问卷包括热感觉投票和热满意率百分比,实验过程中操作温度的波动范围是22.8~26.7℃.实验结果表明,夏季采用地板辐射供冷时,建筑空间尺寸参量对地板辐射供冷下被试者的热感觉有明显影响:对比两种底面积的空间中被试者在各高度下的热感觉,发现趋于狭窄的建筑中被试者感觉更热;对比8种建筑空间中热感觉随操作温度变化的斜率,发现越是狭窄、低矮的空间,被试者对热环境的变化越敏感;被试者的热中性温度随高宽比增大而减小,即趋于扁平的建筑中被试者的热中性温度越高.这对建筑设计和空调节能都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板辐射供冷系统 热感觉 高宽比 热中性温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的粒子群变异算法在建筑节能优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5
作者 刘刚 王漠 +1 位作者 董伟星 黄文龙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48-55,共8页
由于建筑能耗模型多峰值的特点,使用粒子群算法处理建筑节能优化问题时,容易在局部最优区域过早收敛,将分布式的变异算子与粒子群算法结合可对此进行改进。文中研究了4种现有的粒子群变异算法,针对其优化效果的不足,对发生变异的具体操... 由于建筑能耗模型多峰值的特点,使用粒子群算法处理建筑节能优化问题时,容易在局部最优区域过早收敛,将分布式的变异算子与粒子群算法结合可对此进行改进。文中研究了4种现有的粒子群变异算法,针对其优化效果的不足,对发生变异的具体操作进行了改进,使用测试函数验证了其有效性,并将其应用到建筑节能优化问题当中。经过大量实验发现,对于文中的建筑节能优化问题,改进的粒子群变异算法相对于现有的粒子群变异算法,其目标函数(即建筑的太阳能辐射得热量)的平均值下降了1.3%以上,收敛率至少提高了3倍,寻优效果有明显的改善,证明所提出的改进算法具有有效性和普适性,可以在一般的建筑节能优化问题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节能优化 粒子群变异算法 算法改进 计算机辅助建筑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高阶和时序特征的图神经网络社会化推荐算法研究 被引量:5
16
作者 于健 赵满坤 +3 位作者 高洁 王聪源 李亚蓉 张文彬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9-64,共16页
跨项目社会推荐是一种将社交关系整合到推荐系统中的方法。社会化推荐中包含用户-项目交互图和社交网络图,用户是连接这两个图的桥梁,其表示学习对提升社会化推荐的性能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方法主要使用用户或项目的静态属性和社交网络... 跨项目社会推荐是一种将社交关系整合到推荐系统中的方法。社会化推荐中包含用户-项目交互图和社交网络图,用户是连接这两个图的桥梁,其表示学习对提升社会化推荐的性能至关重要。然而,现有方法主要使用用户或项目的静态属性和社交网络中的显式朋友关系来进行表示学习,用户和项目交互的时序信息及隐式朋友关系未得到充分利用。因此,在社会化推荐中,如何有效利用时序信息和社交信息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文中通过建模用户的隐式朋友和项目的社交属性,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高阶和时序特征的图神经网络社会化推荐算法(Graph Neural Networks Social Recommendation Based on High-order and Temporal Features)模型,简称HTGSR。HTGSR首先利用门控递归单元对基于项目的用户表征进行建模,以反映用户的近期动态偏好,并定义一个高阶建模单元来提取用户的高阶连通特征,挖掘用户的隐式朋友信息;其次利用注意力机制获取基于社交关系的用户表征;然后提出不同的项目社交网络的构建方式,并利用注意力机制来获取项目表征;最后将用户和项目的潜在表征输入到多层感知机,完成用户对项目的评分预测。在两个数据集上进行详细的实验,并将实验结果与多种类型的推荐算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HTGSR模型在两个数据集上的效果均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化推荐 时序特征 图神经网络 高阶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大类矩形断面复合顶管施工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9
17
作者 刘红波 张国栋 +2 位作者 潘伟强 温锁林 崔乾道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15-1124,共10页
依托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静安寺站工程,介绍了超大类矩形断面钢-混凝土复合顶管的结构构造、加工制作与施工监测方案,重点分析应力监测数据并结合数模结果揭示了管节在顶进及后续施工中的受力性能,以此来研究大埋深软土地层中新型超大断... 依托上海轨道交通14号线静安寺站工程,介绍了超大类矩形断面钢-混凝土复合顶管的结构构造、加工制作与施工监测方案,重点分析应力监测数据并结合数模结果揭示了管节在顶进及后续施工中的受力性能,以此来研究大埋深软土地层中新型超大断面顶管的施工力学特性.结果表明:对于顶管中的任一管节,钢板与纵向肋板的应力在该管节顶进初期与全钢管顶推完成时出现较大波动,而中间段基本稳定在某一数值,且钢板轴向受力相比环向受力对管节纠偏更敏感;同一顶管不同管节在施工过程中的应力和位移分布一致:应力分布较为均匀,峰值应力位于顶推面拐角附近;变形趋势为竖向内凹、横向小幅外凸,峰值形变位于竖向跨中;管节峰值应力随顶管推进逐步增大,但均未超过弹性极限,峰值形变保持稳定;钢板的环向应力由水土压力控制,应力分布为上部受拉、左右受压,轴向应力由顶推力控制,其中竖直方向上的轴向应力也受管节竖向偏转和外壁环向荷载的影响;纵向肋板的轴向应力在水平方向上由顶推力控制,在竖直方向上由外壁环向荷载控制;后续施工过程中,顶管受力相对稳定.影响范围方面:注浆加固对钢板和纵向肋板的受力均有较大影响;管节环向焊接主要对钢板的环向与轴向受力有较大影响;钢筋绑扎和混凝土浇筑仅对钢板的环向受力有较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大类矩形断面 钢-混凝土复合顶管 加工构造 数值模拟 应力监测 力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粒子群优化算法在建筑能耗优化中的参数设置 被引量:8
18
作者 刘刚 孙佳琦 董伟星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82-90,共9页
粒子群及其改进算法是进行建筑能耗优化的重要方法,但是算法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参数设置.目前针对改进粒子群算法在建筑性能优化领域的最优参数设置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讨两种常见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差分粒子群(dPSO)算法和遗传粒... 粒子群及其改进算法是进行建筑能耗优化的重要方法,但是算法性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参数设置.目前针对改进粒子群算法在建筑性能优化领域的最优参数设置的研究较少.本文旨在探讨两种常见的改进粒子群算法:差分粒子群(dPSO)算法和遗传粒子群(gPSO)算法在建筑能耗优化中的最优参数设置问题.在使用测试函数验证改进算法的有效性后,针对以能耗为目标的办公建筑形体优化问题,使用15组常见的参数组合进行重复实验.建立以稳定性、准确性和收敛时间3个指标为目标的算法性能多目标评价模型,计算pareto解集,得到性能表现优异的算法参数组合,即进行建筑能耗优化时,当对计算速度或计算准确度有较高要求时,建议采用参数设置为c_1=c_2=1.5,p_m=0.5,p_c=0.9或c_1=c_2=2.0,p_m=0.1,p_c=0.9的gPSO算法;当对优化过程没有偏好时,可采用参数设置为c_1=c_2=2.0,C_R=0.5,F=0.4的dPSO算法.最后使用不同气候区的同类型建筑优化问题,对得到的高效参数组合进行了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能耗优化 粒子群优化 差分算子 遗传算子 参数设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铁列车振动对颐和园北宫门古建筑木结构影响的实测与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巴振宁 符瞻远 +2 位作者 付继赛 马鸣昊 高愈辉 《振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02-1612,共11页
针对地铁运行对木结构古建筑的影响这一问题,本文以颐和园北宫门和北京市地铁4号线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建立了列车‑隧道‑土层‑木结构古建筑耦合模型。通过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精度,并系统地研究了地铁运行时地铁线... 针对地铁运行对木结构古建筑的影响这一问题,本文以颐和园北宫门和北京市地铁4号线为研究对象,采用ABAQUS建立了列车‑隧道‑土层‑木结构古建筑耦合模型。通过与现场实测结果对比,验证了有限元模型的精度,并系统地研究了地铁运行时地铁线路与古建筑之间的夹角、列车速度对木结构古建筑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场地地表与北宫门结构的振动强度的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基本一致,实际工况下北宫门的振动响应满足限值要求;地铁线路与临近木结构古建筑长轴方向夹角为0°时,结构振动强度最大,且对于不同夹角,振动最强烈的均为距地铁线路最近的结构柱;随着列车速度的增大,木结构古建筑的振动强度显著增大,与车速60 km/h时相比,车速为80 km/h时结构的振动幅度增加了19.6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结构古建筑 地铁列车 现场实测 有限元分析 振动影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深度学习的慢性阻塞性肺病的诊断模型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余辉 赵婧 +5 位作者 仇兆禹 刘冬怡 陈振 垢程翔 孙敬来 赵晓赟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558-566,共9页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临床上对COPD的诊断方式十分复杂,不仅耗时且有创或有辐射伤害,不适用于日常筛查。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COPD诊断模... 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是一种常见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目前临床上对COPD的诊断方式十分复杂,不仅耗时且有创或有辐射伤害,不适用于日常筛查。本研究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COPD诊断模型。首先,将RespiratoryDatabase@TR多媒体呼吸数据库中42位COPD患者的肺音数据和来自天津大学胸科医院的24位COPD患者以及37位健康受试者的临床采集肺音数据相结合,分别运用高通滤波器和基于集合经验模态分解(EEMD)及小波熵的去噪算法进行去噪处理,然后通过归一化、交叠剪切、数据扩增完成预处理过程;然后利用二阶谱分析技术提取肺音特征;最后,将特征输入到改进的19层卷积神经网络模型中,实现健康受试者与COPD患者的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模型能够有效诊断COPD,其准确度、敏感度、特异性、F1分数和Kappa系数分别达到了98.93%、98.47%、99.41%、98.95%和97.86%,且由于采用了双中心数据并进行了去噪处理,模型可靠性更高,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病 肺音 二阶谱 卷积神经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