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负载型铁系钙钛矿催化剂的研究 被引量:4
1
作者 胡大为 秦永宁 +1 位作者 马智 何菲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1期2166-2168,共3页
In this research a technique for the process of ABO 3 supported on γ-Al 2O 3 was proposed, in which the modified carrier was adopted and the citric acid complexing sol-gel method was used. By means of this technique,... In this research a technique for the process of ABO 3 supported on γ-Al 2O 3 was proposed, in which the modified carrier was adopted and the citric acid complexing sol-gel method was used. By means of this technique, the activity for SO 2 reduction over LaFeO 3/γ-Al 2O 3 is as high as that over non-supported catalyst. The substitution of Sr for La and Cu, Co for Fe decreased the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 especially when the reaction temperature was lo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载型铁系钙钛矿催化剂 二氧化硫 催化还原 烟气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_2O_3和CeO_2对CH_4-CO_2重整Ni/MgO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2
作者 陈吉祥 邱业君 +1 位作者 张继炎 苏万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6-80,共5页
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NiO-MgO、NiO-La2O3-MgO、NiO-CeO2-MgO三种催化剂,用BET、XRD、TPR、XPS、TG及活性评价等方法考察了La2O3、CeO2助剂对NiO-MgO物化性质和CH4-CO2重整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中镍物种以镍镁固溶体... 采用共沉淀方法制备了NiO-MgO、NiO-La2O3-MgO、NiO-CeO2-MgO三种催化剂,用BET、XRD、TPR、XPS、TG及活性评价等方法考察了La2O3、CeO2助剂对NiO-MgO物化性质和CH4-CO2重整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三种催化剂中镍物种以镍镁固溶体形式存在.与NiO-MgO相比,NiO-La2O3-MgO、NiO-CeO2-MgO具有较高比表面积,且其镍物种可还原能力有所增强,NiO-CeO2-MgO尤为明显.La2O3、CeO2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NiO-MgO的CH4-CO2重整反应性能,提高了镍晶粒的抗烧结能力.但二者的作用机制有所差异,La2O3和CeO2分别主要作为结构助剂和电子助剂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一二氧化碳重整反应 负载型镍基催化剂 稀土氧化物助剂 共沉淀方法 氧化铈 氧化镧 结构 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催化剂的研究 Ⅰ. 沉淀剂对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0
3
作者 张建祥 赵彦巧 +2 位作者 陈吉祥 王日杰 张继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44-448,共5页
使用不同沉淀剂制备了CuO ZnO Al2O3 HZSM 5复合型催化剂,考察了其对CO2直接加氢的催化性能,并采用H2 TPR、XRD、BET、CO2 TPD、H2 TPD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沉淀剂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晶相结构、还原... 使用不同沉淀剂制备了CuO ZnO Al2O3 HZSM 5复合型催化剂,考察了其对CO2直接加氢的催化性能,并采用H2 TPR、XRD、BET、CO2 TPD、H2 TPD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沉淀剂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晶相结构、还原难易程度、以及对CO2、H2的吸附性能等均有显著影响。催化剂上存在两种吸附位,催化剂的活性、选择性与其吸附性能密切相关。研究结果可以较好地解释CO2直接转化为甲醇和二甲醚的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加氢 二甲醚 CuO-ZnO-Al2O3/HZSM-5催化剂 沉淀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氧化碳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催化剂的研究Ⅱ铜/锌对复合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1
4
作者 赵彦巧 陈吉祥 +1 位作者 张建祥 张继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34-338,共5页
制备了具有不同铜/锌(氧化物质量比)的CuOZnOAl2O3/HZSM5复合型催化剂,考察了其对CO2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的催化性能,并采用H2TPR、XRD、BET、IR及XPS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中的铜/锌对催化剂的反应... 制备了具有不同铜/锌(氧化物质量比)的CuOZnOAl2O3/HZSM5复合型催化剂,考察了其对CO2加氢直接合成二甲醚的催化性能,并采用H2TPR、XRD、BET、IR及XPS等表征方法对催化剂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催化剂中的铜/锌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晶相结构以及还原难易程度等均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所制备的四种不同铜/锌的复合催化剂中,以Cu/Zn=1/2的催化剂反应性能最为理想,虽然它们的还原峰位置和比表面积相差不大,但在反映催化剂各组分间相互作用的IR谱图中则表现出较明显的差别。XPS结果表明,活性组分铜以Cu+和Cu0两种形态存在,支持Cu+和Cu0共同组成合成甲醇活性中心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加氢 二甲醚 CuO-ZnO-Al2O3/HZSM-5催化剂 铜/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焙烧温度对甲烷催化部分氧化Ni/MgO-Al_2O_3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5
5
作者 宫立倩 陈吉祥 +1 位作者 邱业君 张继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24-228,共5页
采用TPR、BET、XRD、TG及反应性能评价等研究方法,考察了焙烧温度对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Ni/MgO-Al2O3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焙烧温度的升高, Ni/MgO-Al2O3 中的镍物种与载体作用逐渐增强,生成了NiAl2O4 尖晶石和... 采用TPR、BET、XRD、TG及反应性能评价等研究方法,考察了焙烧温度对甲烷催化部分氧化制合成气Ni/MgO-Al2O3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焙烧温度的升高, Ni/MgO-Al2O3 中的镍物种与载体作用逐渐增强,生成了NiAl2O4 尖晶石和NiMgO2 固熔体。虽然焙烧温度提高会使催化剂比表面降低,由于尖晶石结构的形成,其热稳定性会明显提高,将有利于抑制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因烧结而失活的可能性。与低温焙烧的催化剂相比,高温焙烧的催化剂仍表现出良好催化反应性能,并具有相对较好的稳定性。高温焙烧的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床层的热点温度相对较低,热点温度波动幅度也较小。低温和高温焙烧的Ni/MgO-Al2O3 催化剂在常压、1 083K、CH4 与O2 摩尔比为1. 8、空速2. 66×105h-1的反应条件下均具有良好的抗积炭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部分氧化 Al2O3 焙烧温度 催化剂 MGO NI 甲烷 催化反应性能 高温焙烧 反应过程 热点温度 结构和性能 A12O3 尖晶石结构 抗积炭性能 研究方法 性能评价 研究结果 热稳定性 低温焙烧 波动幅度 反应条件 TPR BET XR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镍盐前驱物对CH_4-CO_2重整Ni/γ-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陈吉祥 王日杰 +1 位作者 李玉敏 张继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494-498,共5页
采用浸渍方法以γ Al2 O3为载体 ,以硝酸镍、氯化镍、醋酸镍为前驱盐分别制备了三种催化剂Ni N、Ni Cl、Ni Ac ,并应用于催化CH4 CO2 重整反应 ,考察了它们的反应性能 ,通过BET、TPR、XRD、XPS、TGA、H2 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 采用浸渍方法以γ Al2 O3为载体 ,以硝酸镍、氯化镍、醋酸镍为前驱盐分别制备了三种催化剂Ni N、Ni Cl、Ni Ac ,并应用于催化CH4 CO2 重整反应 ,考察了它们的反应性能 ,通过BET、TPR、XRD、XPS、TGA、H2 TPD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 ,由不同镍盐制备的催化剂中 ,镍物种的存在状态明显不同 ,在催化剂的制备过程中镍盐中的阴离子影响着镍离子在催化剂中的分散及存在状态。三种催化剂中Ni N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和抑制积碳性能 ,这与Ni N中镍物种与载体之间产生较强相互作用、经还原后获得金属镍的分散度高、晶粒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4 CO2 重整反应 NI/Γ-AL2O3催化剂 积碳 镍盐前驱物 氧化铝 甲烷 二氧化碳 合成气 负载型催化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催化石油脱硫技术进展 被引量:20
7
作者 杜长海 马智 +1 位作者 贺岩峰 秦永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69-571,528,共4页
介绍了生物催化石油脱硫技术的基础研究进展 ,包括生物催化脱硫机理、生物催化剂的制备及其性能改善、生物脱硫技术工业化应用前景等 ,并指出了目前存在的问题。认为随着近年来生物酶化学、遗传学、生物工程等学科的发展 。
关键词 生物催化 石油 脱硫 技术进展 细菌 生物催化剂 二苯并噻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Ni-SiO_2催化剂的表征与性能 被引量:13
8
作者 刘迎新 未作君 +3 位作者 陈吉祥 张继炎 李新学 魏雄辉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780-784,共5页
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镍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将硝酸镍分别溶于水和乙醇制得凝胶,分别经超临界干燥和常规干燥制备了-系列Ni-SiO2气凝胶和干凝胶催化剂,运用BET、XRD、TPR、IR、H2-TPD和活性评价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催化间... 以正硅酸乙酯和硝酸镍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将硝酸镍分别溶于水和乙醇制得凝胶,分别经超临界干燥和常规干燥制备了-系列Ni-SiO2气凝胶和干凝胶催化剂,运用BET、XRD、TPR、IR、H2-TPD和活性评价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催化间二硝基苯加氢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i-siO2气凝胶催化剂均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但由于金属镍烧结导致活性比表面积较小,加氢性能较差;以乙醇为溶剂制备的干凝胶催化剂的镍物种分散度较高,但镍与载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过强,致使催化剂的还原度降低,活性组分利用率下降;以水为溶剂制备的干凝胶催化剂具有较高的活性比表面积,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超临界干燥 镍催化剂 间二硝基苯 加氢 间苯二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气凝胶催化CH_4-CO_2重整制取合成气反应的研究 Ⅲ.影响催化剂积碳性能因素的探讨 被引量:9
9
作者 陈吉祥 王日杰 +2 位作者 李玉敏 苏万华 张继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48-453,共6页
考察了 82 3K焙烧的干凝胶xNCA5 5 0、气凝胶aNCA5 5 0及浸渍型催化剂iNCA5 5 0在 92 3K、10 73K、1173K反应温度下的积碳行为 ,对催化剂表面碳的活性及类型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影响催化剂积碳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 ,随反应温度的提高 ... 考察了 82 3K焙烧的干凝胶xNCA5 5 0、气凝胶aNCA5 5 0及浸渍型催化剂iNCA5 5 0在 92 3K、10 73K、1173K反应温度下的积碳行为 ,对催化剂表面碳的活性及类型进行了分析 ,并探讨了影响催化剂积碳的因素。实验结果表明 ,随反应温度的提高 ,催化剂的积碳能力减弱 ,尤以气凝胶催化剂aNCA5 5 0明显。催化剂的积碳主要发生在反应的初期 ,反应温度越高 ,到达积碳量相对稳定期所需要的时间越短 ;随着反应时间的延续 ,催化剂积碳量缓慢增长 ,并且表面碳的活性降低。催化剂的酸性和镍晶粒大小是影响其积碳性能的主要内在因素 ,而它们对积碳的影响程度受反应温度的影响 ,反应温度越高 ,催化剂表面酸性中心利于积碳的作用越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基气凝胶 合成气 积碳 催化剂 酸性 晶粒大小 甲烷 二氧化碳 催化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n/Ce/La/Al_2O_3催化剂中锰物种的精细结构研究 被引量:18
10
作者 李想 孟明 +3 位作者 姚金松 谢亚宁 胡天斗 刘涛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11-216,共6页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La、Ce助剂改性的γ-Al2O3负载锰氧化物催化剂,运用XANES、EXAFS、XRD、XPS和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助剂对于催化剂中高分散Mn物种的精细结构、分散状态和存在形式的影响,并与样品的CO氧化活性... 采用浸渍法制备了La、Ce助剂改性的γ-Al2O3负载锰氧化物催化剂,运用XANES、EXAFS、XRD、XPS和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助剂对于催化剂中高分散Mn物种的精细结构、分散状态和存在形式的影响,并与样品的CO氧化活性相关联。XANES和EXAFS结果表明,500℃焙烧的样品中Mn物种主要以超细Mn2O3微晶形式存在,该物种由于高度分散使其配位对称性显著降低,无长程有序结构。TPR结果表明,样品中存在3种不同分散状态的表面Mn物种,即较难还原的Mn3+-O-Al3+相互作用物种,尺寸相对较大的三维分散的Mn2O3微晶,以及二维高度分散的Mn物种,后者是CO氧化反应的主要活性相。虽然Ce的加入使Mn物种的分散度有所降低,但Ce与Mn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弱化了Mn-O键,加速了反应过程中活性氧物种的传递,提高了氧化还原循环的效率。同时,La的加入进一步促进了Ce物种在载体表面的分散,加强了Ce物种与Mn物种间的相互作用及催化协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n/Ce/La/Al2O3催化剂 XANES EXAFS CO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元介孔混合氧化物La-Mn-Ce-O催化剂的制备与表征 被引量:11
11
作者 刘咏 孟明 +1 位作者 姚金松 查宇清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41-646,共6页
采用柠檬酸络合-有机模板剂分解法制备出具有不同(n_(La)+n_(Mn))/(n_(La)+n_(Mn)+n_(Ce))比、不同温度焙烧的La-Mn-Ce-O系列多元介孔混合氧化物催化剂,并与传统共沉淀法制备的La-Mn-Ce-O催化剂进行比较.N_2吸附和脱附结果表明,采用模... 采用柠檬酸络合-有机模板剂分解法制备出具有不同(n_(La)+n_(Mn))/(n_(La)+n_(Mn)+n_(Ce))比、不同温度焙烧的La-Mn-Ce-O系列多元介孔混合氧化物催化剂,并与传统共沉淀法制备的La-Mn-Ce-O催化剂进行比较.N_2吸附和脱附结果表明,采用模板剂法制得的样品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高达103.5m^2·g^(-1))和较均匀的孔径分布(3.4-4.4nm);500℃焙烧样品的比表面积约为共沉淀法所制样品的三倍.600℃焙烧后,样品的孔径分布范围稍有加宽,但仍保持介孔结构.XRD表征结果表明,Mn物种具有高度的分散性,XRD难以检测,La-Ce和Mn-Ce可能部分形成了固溶体结构.XPS结果揭示,Mn-Ce间存在电子态的强相互作用,出现了Mn2p的震激峰,这种相互作用促进了氧物种在Ce和Mn物种间的传递,增强了样品的氧化还原性能,震激峰最明显的样品具有最佳的氧化性能.H_2-TPR结果表明,采用柠檬酸络合-有机模板剂分解法制备的催化剂中,锰氧化物更容易被还原,Mn—O键的活动度与CO氧化活性密切相关.活性评价结果表明,500℃焙烧的(n_(La)+n_(Mn))/(n_(La)+n_(Mn)+n_(Ce))为0.5的样品,起燃温度比传统共沉淀法制得的样品降低了50℃左右,并表现出较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介孔催化剂 制备 柠檬酸络合 有机模板剂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方式及还原温度对甲烷部分氧化镍催化剂结构和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0
12
作者 宫立倩 陈吉祥 +2 位作者 李正 张继炎 刘季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92-196,共5页
采用H2-TPR、TEM及活性评价等手段,考察了还原方式(等温和程序升温还原)及还原温度对不同温度(550℃和950℃)焙烧制备的镍基催化剂结构和甲烷部分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程序升温还原方式相比,等温还原的催化剂中镍物种的还原... 采用H2-TPR、TEM及活性评价等手段,考察了还原方式(等温和程序升温还原)及还原温度对不同温度(550℃和950℃)焙烧制备的镍基催化剂结构和甲烷部分氧化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程序升温还原方式相比,等温还原的催化剂中镍物种的还原度较低、Ni晶粒度较小。还原方式对550℃焙烧制备的催化剂(POM-1)的甲烷部分氧化反应性能影响不明显,但等温还原的催化剂反应过程中床层温度较低。随着等温还原温度的提高,POM-1催化剂的镍还原度有所降低,而950℃焙烧制备的催化剂(POM-5)还原度略有增加,且具有较小的镍晶粒。随着等温还原温度的提高,POM-1催化剂反应性能无明显差异,但床层热点温度提高;POM-5催化剂反应性能随还原温度的提高而提高,且床层温度呈现降低趋势。通过分析发现,催化剂床层温度与催化剂镍晶粒大小密切相关,较小的镍晶粒利于床层热点温度的降低,这与较大镍晶粒利于甲烷完全氧化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基催化剂 还原方法 甲烷 部分氧化 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上尿素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 被引量:31
13
作者 赵新强 王延吉 +2 位作者 申群兵 杨红健 张继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7-52,共6页
考察了不同金属氧化物对尿素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 (DMC)反应的催化性能。在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ZnO催化剂上适宜的反应条件是 :甲醇与尿素摩尔比为 2 0 ,反应温度为 180℃ ,反应时间为 9h ,ZnO用量为反应体系质量的 8%。DMC的最高收率为... 考察了不同金属氧化物对尿素与甲醇合成碳酸二甲酯 (DMC)反应的催化性能。在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ZnO催化剂上适宜的反应条件是 :甲醇与尿素摩尔比为 2 0 ,反应温度为 180℃ ,反应时间为 9h ,ZnO用量为反应体系质量的 8%。DMC的最高收率为 2 2 6 %。活性中心被覆盖是造成ZnO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失活的ZnO催化剂可通过简单焙烧的方法得以再生。采用不同方法制备了一系列二元金属氧化物催化剂并对其反应性能进行了评价 ,发现ZnO PbO和ZnO La2 O3 的催化活性分别为ZnO的 1 4和 1 13倍。此外还考察了焙烧温度对二元金属氧化物催化剂活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尿素 甲醇 合成 碳酸二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气凝胶催化CH_4-CO_2重整制取合成气反应的研究 Ⅱ.制备方法对Ni/CeO_2-Al_2O_3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14
作者 陈吉祥 王日杰 +1 位作者 李玉敏 张继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45-48,共4页
采用浸渍法、溶胶 凝胶过程与普通干燥、超临界干燥过程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三种 82 3K焙烧的NiO CeO2 Al2 O3 体系催化剂 ,分别为浸渍型催化剂 (iNCA5 5 0 )、干凝胶催化剂 (xNCA5 5 0 )和气凝胶催化剂 (aNCA5 5 0 ) ,考察了它们在CH4... 采用浸渍法、溶胶 凝胶过程与普通干燥、超临界干燥过程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三种 82 3K焙烧的NiO CeO2 Al2 O3 体系催化剂 ,分别为浸渍型催化剂 (iNCA5 5 0 )、干凝胶催化剂 (xNCA5 5 0 )和气凝胶催化剂 (aNCA5 5 0 ) ,考察了它们在CH4 CO2 重整反应中的催化性能及反应的稳定性 ,采用TG、TEM、XPS等手段研究了反应前后催化剂的结构性质。研究结果表明 ,在 10 73K、CH4 CO2 =1∶1、180 0 0mL h·g的反应条件下 ,三种催化剂中aNCA5 5 0在CH4 CO2 重整反应过程中的积碳量较大 ,但却具有最好的反应稳定性 ;aNCA5 5 0具有较大积碳量与其表面酸量较大、酸性较强及较大镍分散度有关 ,然而由于它具有较大的积碳容量和很强的金属抗烧结能力 ,因此保持了较好的反应稳定性。催化剂积碳和金属镍烧结导致催化剂表面活性中心数目减少是催化剂失活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 积碳 烧结 催化剂 失活 CH4 CO2 合成气 甲烷 二氧化碳 催化重整 镍基气凝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ZrO_2-Al_2O_3为载体Co-Mo-K耐硫变换催化剂的TPR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耿云峰 李玉敏 +2 位作者 王日杰 张继炎 张鎏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34-137,共4页
利用程序升温还原 (TPR)技术 ,研究了ZrO2 对Co/Al2 O3、Mo/Al2 O3、Mo -K/Al2 O3以及Co -Mo -K耐硫变换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ZrO2 的引入 ,使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散的更好 ,促进了Mo -K活性相的形成 ,使Co和Mo的还原... 利用程序升温还原 (TPR)技术 ,研究了ZrO2 对Co/Al2 O3、Mo/Al2 O3、Mo -K/Al2 O3以及Co -Mo -K耐硫变换催化剂氧化还原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ZrO2 的引入 ,使活性组分在载体表面分散的更好 ,促进了Mo -K活性相的形成 ,使Co和Mo的还原变得容易 ,并起到抑制催化剂在反应中被重新氧化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PR 载体 耐硫变换反应 催化剂 氧化 还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散CuO/CeO_2-Al_2O_3催化剂中铜物种的精细结构表征 被引量:8
16
作者 罗金勇 孟明 +2 位作者 查宇清 贺博 韦世强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861-866,共6页
采用化学吸附-水解法制备了系列CuO/CeO2-Al2O3催化剂,运用XANES、EXAFS、XRD和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不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中高分散Cu物种的微观局域结构、分散状态和存在形式的影响,并与样品的CO氧化性能关联... 采用化学吸附-水解法制备了系列CuO/CeO2-Al2O3催化剂,运用XANES、EXAFS、XRD和H2-TPR等方法对催化剂的结构进行了表征,探讨了不同焙烧温度对催化剂中高分散Cu物种的微观局域结构、分散状态和存在形式的影响,并与样品的CO氧化性能关联。结果表明,500℃焙烧样品中Cu物种主要以高分散的CuO微晶形式存在,与载体及CeO2的作用相对较弱;当焙烧温度提高至650℃,存在3种铜物种,即与Al2O3接触的五配位的、缺角八面体结构的表面尖晶石相,与CeO2接触的小晶粒Cu物种,以及存在于CeO2表面的无定形CuO物种,这些Cu物种与CeO2的作用较强;在更高的焙烧温度(800℃)下,CeO2发生了较严重烧结,Cu与Al2O3作用显著增强,一部分八面体配位的Cu2+离子扩散进入四面体位。CO氧化活性评价结果表明,650℃焙烧的样品,氧化性能最佳,该温度下Cu与CeO2产生有效的相互作用使部分Cu2+取代Ce4+进入CeO2晶格,形成-Cu2+-O-Ce4+-链,导致Cu-O键拉长,而易活化。500℃焙烧样品中Cu与CeO2相互作用不显著,其催化协同性没有完全体现;而800℃焙烧时,Cu与Al2O3发生强相互作用,部分铜物种转化为尖晶石相,致使Cu-O键收缩,加上CeO2的烧结,活性明显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吸附-水解法 CuO/CeO2-Al2O3催化剂 XANES EXAFS CO氧化 结构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镍基气凝胶催化CH_4-CO_2重整制取合成气反应的研究 Ⅰ.制备方法对NiO-CeO_2-Al_2O_3催化剂物化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陈吉祥 王日杰 +1 位作者 李玉敏 张继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14-518,共5页
采用浸渍法、溶胶 凝胶过程与普通干燥、超临界干燥过程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特点的NiO CeO2 Al2 O3催化剂 ,分别为浸渍型催化剂 (iNCA)、干凝胶催化剂 (xNCA)和气凝胶催化剂 (aNCA) ,利用BET、TEM、XRD、TPR、NH3 TPD、H2 ... 采用浸渍法、溶胶 凝胶过程与普通干燥、超临界干燥过程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具有不同结构特点的NiO CeO2 Al2 O3催化剂 ,分别为浸渍型催化剂 (iNCA)、干凝胶催化剂 (xNCA)和气凝胶催化剂 (aNCA) ,利用BET、TEM、XRD、TPR、NH3 TPD、H2 TPD等方法对各催化剂样品的物化性质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表明 ,经 82 3K焙烧后 ,镍含量为 9%的各催化剂样品中镍物种均分散良好 ;与iNCA相比 ,以溶胶 凝胶法为基础制备的xNCA和aNCA中镍物种与载体的相互作用强并且存在状态均一 ;三种催化剂中 ,气凝胶样品具有比表面积高、堆密度低、表面酸中心数多及表面镍分散度高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胶-凝胶法 超临界干燥 CH4 CO2 甲烷 NIO CEO2 Al2O3 催化剂 氧化镍 氧化铈 二氧化碳 合成气 氧化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La、Ba离子对高温燃烧催化剂六铝酸盐结构和性质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翟彦青 孟明 +1 位作者 陈久岭 李永丹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320-325,共6页
通过共沉淀方法制备了AMnxAl12-xO19 (A=La或Ba) (x=0 5、1、2、3 )系列六铝酸盐催化剂。利用XRD、BET、TPR等方法考察了La3+、Ba2+作为镜面阳离子对六铝酸盐结构、热稳定性和甲烷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a3+、Ba2+作为镜面阳离... 通过共沉淀方法制备了AMnxAl12-xO19 (A=La或Ba) (x=0 5、1、2、3 )系列六铝酸盐催化剂。利用XRD、BET、TPR等方法考察了La3+、Ba2+作为镜面阳离子对六铝酸盐结构、热稳定性和甲烷催化燃烧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La3+、Ba2+作为镜面阳离子时六铝酸盐分别具有磁铅石 (MP)结构、β Al2O3结构;La3+作为镜面阳离子可以在较低温度下形成六铝酸盐,因而有利于维持较高的比表面积;此外La3+作为镜面阳离子可以明显提高六铝酸盐的结构稳定性和活性组分Mn的氧化态,因而具有较高的催化活性;Mn取代量为 2时具有最佳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高温燃烧催化剂 六铝酸盐 La离子 Ba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O助剂对甲烷部分氧化Ni/Al_2O_3催化剂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19
作者 邱业君 陈吉祥 张继炎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450-455,共6页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MgO改性的N i/A l2O3催化剂,采用BET、XRD、H2-TPR、TEM和活性评价等研究方法,考察了MgO助剂对N i/A l2O3催化剂物化性质和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gO助剂提高了催化剂镍物种的均一性,... 采用分步浸渍法制备了MgO改性的N i/A l2O3催化剂,采用BET、XRD、H2-TPR、TEM和活性评价等研究方法,考察了MgO助剂对N i/A l2O3催化剂物化性质和甲烷部分氧化制合成气反应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MgO助剂提高了催化剂镍物种的均一性,抑制了N iA l2O4尖晶石的形成,并且增强了镍物种与载体的相互作用,这与MgO、N iO形成固溶体及与A l2O3形成MgA l2O4有关。同时,适量的MgO助剂可以提高N i物种在催化剂中分散度,并提高其有效利用率,改性后的催化剂在甲烷部分氧化反应中显示出较好的反应性能。过量的MgO助剂对催化剂的反应性能产生负面影响,MgO的碱性可以促进逆水煤气变换反应,从而导致H2选择性降低和CO选择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I/AL2O3催化剂 氧化镁 甲烷部分氧化 合成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芳烃加氢金属催化剂抗硫性研究的进展 被引量:18
20
作者 侯朝鹏 李永丹 赵地顺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66-371,共6页
介绍了在油品芳烃加氢过程中提高镍金属和贵金属催化剂抗硫性研究的进展 ,对镍催化剂 ,添加碱金属、碱土金属和其他组分 ,调节镍金属的还原度及形成镍硼合金等有一定的效果 ;对贵金属催化剂 ,铂和钯形成合金 。
关键词 芳烃 加氢金属催化剂 抗硫性 研究进展 油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