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型波纹规整填料塔二维返混特性实验测量与模拟 被引量:2
1
作者 刘伯潭 朱学军 余国琮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775-778,共4页
以热水为示踪剂,对填充有塑料制250Y板波纹规整填料的直径1m的填料塔进行了二维返混特性研究.实验填料塔装填高度2,000mm,装填10层填料,每层200mm,层与层之间交错90°摆放.实验中示踪剂为连续注入,采用铂电阻温度探头分别测量了填... 以热水为示踪剂,对填充有塑料制250Y板波纹规整填料的直径1m的填料塔进行了二维返混特性研究.实验填料塔装填高度2,000mm,装填10层填料,每层200mm,层与层之间交错90°摆放.实验中示踪剂为连续注入,采用铂电阻温度探头分别测量了填料塔距塔顶400mm和1000mm 2个平面的无因次温度分布.应用柱坐标二维返混模型得到了轴向和径向返混系数Dz和Dr,结果发现因为规整填料的各向异性,由模型计算得到的温度场在距离塔顶较远的1000mm平面与实验符合较好,而在较近的400mm平面与实验相差较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直角坐标系的各向异性返混模型,每层填料逐层计算,层之间按实际情况旋转90°,结果表明使用相同的Dz和Dr为参数,得到的温度场在400mm平面和1000mm平面均与实验符合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返混 规整填料 无因次温度 返混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整填料内液体分布的实验研究进展 被引量:4
2
作者 张会书 袁希钢 KALBASSI Mohammad Ali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2932-2939,共8页
测量规整填料内液体分布的实验方法有接液法、电导示踪法、光纤传感技术、断层成像技术和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等。这些实验方法比较有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介绍了各种实验方法的原理、实现方式及不足之处,重点阐述了断层成像技术和激... 测量规整填料内液体分布的实验方法有接液法、电导示踪法、光纤传感技术、断层成像技术和激光诱导荧光技术等。这些实验方法比较有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介绍了各种实验方法的原理、实现方式及不足之处,重点阐述了断层成像技术和激光诱导荧光技术。两种技术均实现了填料内液体分布的可视化,获得了持液量,但都存在如何有效去除背景噪声的问题。激光诱导荧光技术与断层成像技术相比,具有新型、可靠、易于实现和安全等优点。最后,探讨了激光诱导荧光技术在未来应用中的新方向,包括与粒子成像测速仪联用、与高速相机联用、对实验结果的再提取及实验填料的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整填料 液体分布 断层成像技术 激光诱导荧光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西某地热水腐蚀结垢趋势实验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周伟东 刘明言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06-310,共5页
针对来自山西省的2处地热水,应用Larson指数和Langelier饱和指数,对其腐蚀和结垢趋势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langelier饱和指数新模型;在316不锈钢、紫铜和20#碳钢基底上进行地热水静态腐蚀结垢实验,并实验考察地热水浓缩一倍后的结垢状况... 针对来自山西省的2处地热水,应用Larson指数和Langelier饱和指数,对其腐蚀和结垢趋势进行分析判断,并提出langelier饱和指数新模型;在316不锈钢、紫铜和20#碳钢基底上进行地热水静态腐蚀结垢实验,并实验考察地热水浓缩一倍后的结垢状况。结果表明,2种地热水均属于强腐蚀型,地热水B比地热水A更易结垢;新模型可更准确判断地热水的结垢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热水 污垢 腐蚀 Larson指数 Langelier饱和指数 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中心入射流旋转圆盘水跃现象的实验与模拟 被引量:1
4
作者 任思远 刘春江 +4 位作者 郭凯 刘辉 项文雨 谢春刚 李雪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6027-6034,共8页
针对非中心入射流旋转圆盘,设计了利用高速摄像系统记录液膜流动的旋转圆盘装置,对圆盘表面的流体流动现象进行了研究。利用VOF(Volume ofFluid)多相流模型,建立了非中心入射流旋转圆盘进口区域气液两相流模型,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 针对非中心入射流旋转圆盘,设计了利用高速摄像系统记录液膜流动的旋转圆盘装置,对圆盘表面的流体流动现象进行了研究。利用VOF(Volume ofFluid)多相流模型,建立了非中心入射流旋转圆盘进口区域气液两相流模型,并与实验测量结果进行对比,模拟值与实验值的平均相对误差为9%,证明了CFD模型的准确性。随后通过CFD方法分别研究了进口流量和圆盘旋转速度对非中心入射流旋转圆盘进口区域水跃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口旋转方向前方,进口流量越大,圆盘旋转速度越小,水跃半径越大,水跃现象越明显;在进口旋转方向后方,进口流量越大,水跃半径越大,而随着圆盘旋转速度的增加,水跃半径先增大后减小。对进口旋转方向后方的水跃半径与进口流量和旋转速度的关系进行拟合,得到相关经验关联式,拟合值与模拟值的误差范围在15%以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中心入射 旋转圆盘 计算流体力学 气液两相流 流体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息干涉法对气液流动浓度边界层的实验观测
5
作者 杨祖杰 郭莹 +2 位作者 袁希钢 曾爱武 余国琮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48-552,共5页
Laser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er system was used to visualize the concentration profiles within the vicinity of the gas-liquid interface under the co-current flowing conditions of gas/liquid two fluids.Interferograms ... Laser holographic interferometer system was used to visualize the concentration profiles within the vicinity of the gas-liquid interface under the co-current flowing conditions of gas/liquid two fluids.Interferograms on different experimental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and the concentration profiles as well as the thickness of the concentration boundary layer were calculated.Finally the influence of the Reynolds number of the liquid phase on the boundary layer thickness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全息干涉术 浓度分布 浓度边界层厚度 气液传质 干涉条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UiO-66-NH_(2)合成及其在混合基质碳捕集膜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陈羿戬 生梦龙 +1 位作者 李庆华 王志 《洁净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58-68,共11页
UiO-66-NH_(2)是典型Zr基金属有机框架(Zr-MOFs),在CO_(2)吸附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是与聚乙烯基胺(PVAm)结合制备混合基质膜(MMMs)的较好填料。但UiO-66-NH_(2)合成反应规模化效应明显,难放大到十克级以上。通过调节水–乙酸的比例,合成... UiO-66-NH_(2)是典型Zr基金属有机框架(Zr-MOFs),在CO_(2)吸附领域应用前景广阔,是与聚乙烯基胺(PVAm)结合制备混合基质膜(MMMs)的较好填料。但UiO-66-NH_(2)合成反应规模化效应明显,难放大到十克级以上。通过调节水–乙酸的比例,合成了一系列UiO-66-NH_(2),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X射线衍射(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比表面积测试与孔隙率分析(BET)对样品进行表征。通过分析表征结果,提出一种水–乙酸促进Zr-MOFs二级结构(SBU)形成的机理,以此为指导成功实现UiO-66-NH_(2)颗粒的百克级规模化合成。此外,将该材料与聚乙烯基胺(PVAm)结合制备了UiO-66-NH_(2)/PVAm混合基质膜,用模拟烟道气(CO_(2)、N_(2)体积分数分别为15%、85%)进行分离性能测试,相较纯PVAm膜,UiO-66-NH_(2)/PVAm混合基质膜分离性能提高,CO_(2)渗透率达1937 GPU,CO_(2)/N_(2)分离因子达85。根据成本估算结果,用混合基质膜可有效减少碳捕集成本,在实际燃煤烟道气碳捕集中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iO-66-NH_(2) 规模化制备 膜分离 CO_(2)捕集 水促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CFD-PBE耦合的连续结晶过程数值模拟
7
作者 潘立杰 刘伯潭 +1 位作者 赵文立 盖晓龙 《化学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47,共7页
通过CFD(计算流体力学)与PBE(粒数衡算方程)耦合对连续结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QMOM(积分矩方法)求解PBE。在考虑成核、生长、聚并和破碎的情况下,通过网格独立性验证确定计算网格数量。在此基础上研究挡板设置、停留时间、搅拌转速... 通过CFD(计算流体力学)与PBE(粒数衡算方程)耦合对连续结晶过程进行数值模拟。采用QMOM(积分矩方法)求解PBE。在考虑成核、生长、聚并和破碎的情况下,通过网格独立性验证确定计算网格数量。在此基础上研究挡板设置、停留时间、搅拌转速以及搅拌桨类型等因素对CSD(晶体粒径分布)演变的影响,结果表明:挡板的设置增强了结晶器内湍流程度;高转速和低停留时间会获得平均粒径较小的颗粒。对比3种搅拌桨对CSD演变的影响,轴流式的螺旋桨功耗小,适用于大颗粒晶体结晶过程,而径流式的圆盘涡轮桨适用于微粒结晶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结晶 数值模拟 粒数衡算方程 积分矩方法 晶体粒径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整填料塔内气相流动的计算流体力学模拟 被引量:9
8
作者 张鹏 刘春江 +2 位作者 唐忠利 袁希钢 余国琮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03-507,共5页
通过引入表征体元的概念,采用体积平均的方法,使规整填料塔内的非连续介质连续化,建立了规整填料塔内气相单相流的体积平均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和质量传递方程;用PHOENICS3.3对规整填料塔内气相单相流的速度分布和质量分数分布进行了模... 通过引入表征体元的概念,采用体积平均的方法,使规整填料塔内的非连续介质连续化,建立了规整填料塔内气相单相流的体积平均连续性方程、运动方程和质量传递方程;用PHOENICS3.3对规整填料塔内气相单相流的速度分布和质量分数分布进行了模拟,给出了xz剖面的压力分布图、xz和xy剖面的速度分布图和不同时刻xz剖面的示踪剂浓度分布图;模拟结果能反映规整填料内气体的流动情况.结果表明:在压力小于2.0MPa时,气相轴向返混系数基本不受压力的影响,且随着有效气速的增加,其明显增加;轴向返混系数的模拟值与实验值的相对偏差小于40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规整填料 计算流体力学 气相 模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态混合器流体力学性能的CFD模拟 被引量:8
9
作者 刘春江 陆寒冰 +1 位作者 刘辉 袁希钢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77-682,共6页
针对立交盘静态混合器的流体力学性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混合器内牛顿流体的流动状况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流体流经2个混合元件的流场变化和压降情况.所选的6个截面的速度分布复杂多变,显示出与混合器结构相对应的周期性.采用激光多... 针对立交盘静态混合器的流体力学性能,采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对混合器内牛顿流体的流动状况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流体流经2个混合元件的流场变化和压降情况.所选的6个截面的速度分布复杂多变,显示出与混合器结构相对应的周期性.采用激光多普勒测速仪测定了轴向速度的实验数据与模拟结果吻合较好.对于压降的模拟在装有10个立交盘静态混合器的管路中进行,研究发现50<Re<500为所研究系统的流动状态从层流向湍流转变的临界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交盘静态混合器 流场 压降 计算流体力学 激光多普勒测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邻苯基苯酚的工业化生产工艺 被引量:8
10
作者 贾鹏飞 唐恒丹 +1 位作者 王吉红 曾爱武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72-74,共3页
邻苯基苯酚的工业化生产工艺以环己酮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缩聚反应,反应过程中经带水剂脱水,得到二聚中间体2-(1-环己烯基)环己酮和2-环己亚烷基环己酮的混合物,采用高效精馏技术对二聚中间体进行分离提纯,并回收未完全反应... 邻苯基苯酚的工业化生产工艺以环己酮为原料,在酸性催化剂作用下进行缩聚反应,反应过程中经带水剂脱水,得到二聚中间体2-(1-环己烯基)环己酮和2-环己亚烷基环己酮的混合物,采用高效精馏技术对二聚中间体进行分离提纯,并回收未完全反应的环己酮。提纯后的二聚体以氢气作为载气,进入固定床反应器进行催化脱氢反应,反应得到的产物经过高效精馏、重结晶、干燥及切片等单元操作,最终可以得到质量分数大于99.5%的成品邻苯基苯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基苯酚 反应 精馏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射式并流填料塔板流体力学及传质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9
11
作者 刘国标 兰仁水 +1 位作者 王树楹 余国琮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1147-1151,共5页
以空气水为物系,在0 27m×0 12m的方形有机玻璃塔内对3种开孔率相同、开孔形式不同的喷射式并流填料塔板流体力学以及传质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与比较。结果表明,开两个孔的塔板显示出最好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采用加和模型对湿板... 以空气水为物系,在0 27m×0 12m的方形有机玻璃塔内对3种开孔率相同、开孔形式不同的喷射式并流填料塔板流体力学以及传质性能进行了实验测试与比较。结果表明,开两个孔的塔板显示出最好的流体力学和传质性能。采用加和模型对湿板压降数据进行处理,得到的关联式准确度较高,计算结果与实验数据吻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填料 塔板 压降 漏液 雾沫夹带 传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合条形细分浮阀流体力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4
12
作者 吴少敏 程德明 +1 位作者 曾爱武 黄洁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8-21,共4页
采用空气-水系统在1200 mm的冷模塔内对一种新型浮阀塔板———复合条形细分浮阀(CRSV)的流体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塔板压降、塔板泄漏、塔板雾沫夹带等性能,并且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与标准的F1型浮阀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 采用空气-水系统在1200 mm的冷模塔内对一种新型浮阀塔板———复合条形细分浮阀(CRSV)的流体力学性能进行了实验研究。测定了塔板压降、塔板泄漏、塔板雾沫夹带等性能,并且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与标准的F1型浮阀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复合条形细分浮阀塔板比标准的F1型浮阀塔板压降可低10%—20%,雾沫夹带量低20%,低气速下泄漏量低15%—30%,这表明复合条形细分浮阀具有更好的操作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细分浮阀 流体力学 塔板 精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溢流大型塔板的计算传质学 被引量:4
13
作者 赵丹 张雁 +2 位作者 高雪颖 刘春江 袁希钢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2427-2432,共6页
利用计算传质学方法研究了直径12.6m的四溢流大型塔板上液相流动结构对塔板效率的影响,建立了描述多溢流塔板上液相流动和传质状况的理论化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传统等鼓泡面积设计方法条件下单块塔板的速度场和浓度场。结果表明... 利用计算传质学方法研究了直径12.6m的四溢流大型塔板上液相流动结构对塔板效率的影响,建立了描述多溢流塔板上液相流动和传质状况的理论化计算模型。应用该模型,研究了传统等鼓泡面积设计方法条件下单块塔板的速度场和浓度场。结果表明,所模拟四溢流塔板的左侧翼塔板出现返流区,而右侧翼塔板流动结构相对均匀未出现返流区。为进一步优化塔板结构,提高传质效率,对左侧翼塔板提出了加设导流板的改进结构。计算结果表明,改进的塔板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塔板上液相的流动结构,使得塔板效率较传统设计方法提升了4.53%~9.22%(当Q1/Q2=[0.5,1.5]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溢流塔板 计算传质学 塔板效率 塔板结构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渤海湾海水混凝-超滤预处理工艺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孙晨 解利昕 +2 位作者 孙永超 孙磊 戴海平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6-10 25,25,共6页
采用混凝-超滤工艺对渤海湾海水进行了预处理实验,在50 L/(m2·h)和57.5 L/(m2·h)通量下考察了混凝-超滤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研究了Fe Cl3混凝沉淀过程对超滤系统出水水质、跨膜压差及膜表面污染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膜组件... 采用混凝-超滤工艺对渤海湾海水进行了预处理实验,在50 L/(m2·h)和57.5 L/(m2·h)通量下考察了混凝-超滤系统的运行稳定性,研究了Fe Cl3混凝沉淀过程对超滤系统出水水质、跨膜压差及膜表面污染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膜组件运行通量不超过60 L/(m2·h),温度高于14℃,Fe Cl3投量为6 mg/L时,超滤系统的跨膜压差较低,可长期稳定运行,超滤系统出水浊度小于0.15 NTU,SDI15稳定在2.0左右,达到反渗透进水水质要求。实验使用Darcy模型对膜阻力增长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Fe Cl3混凝预处理可有效减缓膜阻力的增长,特别是因膜孔内污染物堵塞和吸附产生的阻力。经过混凝沉淀预处理,膜表面的滤饼层明显松散并呈现絮体状,可有效阻挡小颗粒污染物进入膜孔内造成不可逆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预处理 混凝 超滤 跨膜压差 膜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集成复杂精馏系统综合的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董丰莲 袁希钢 罗祎青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76-280,共5页
将夹点分析法应用于热集成复杂精馏系统综合的换热网络设计中,避免了以换热网络结构作为独立变量,建立了一个以预分馏塔组分回收率、回流比及操作压力为连续变量,以分离序列和热耦合方式为离散变量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该... 将夹点分析法应用于热集成复杂精馏系统综合的换热网络设计中,避免了以换热网络结构作为独立变量,建立了一个以预分馏塔组分回收率、回流比及操作压力为连续变量,以分离序列和热耦合方式为离散变量的混合整数非线性规划(MINLP)模型。该模型用改进的模拟退火算法求解,可同时得到优化的流程结构和操作参数。对多个五组分混合物分离问题进行了求解,并对不同优化方案的优化结果及其经济性作了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热集成复杂精馏塔流程可以显著地降低系统的总费用,还表明该方法是求解热集成复杂精馏系统综合问题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夹点分析法 复杂精馏系统综合 热集成 MINL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规整填料表面液体分布的计算流体力学 被引量:7
16
作者 谭丽媛 袁希钢 KALBASSI Mohammad Ali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3221-3231,3237,共12页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中的VOF方法对规整填料表面液相分布进行了三维建模和仿真,实现规整填料内液相分布的可视化并得到了液膜厚度和有效相界面积比等相关定量信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物系的数值模拟结果... 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CFD)中的VOF方法对规整填料表面液相分布进行了三维建模和仿真,实现规整填料内液相分布的可视化并得到了液膜厚度和有效相界面积比等相关定量信息。通过分析比较不同物系的数值模拟结果,发现液体的表面张力和黏度都对填料表面上液体分布有影响。表面张力越小,液相在填料片上分布越均匀,有效相界面积比越大,液膜厚度越小;黏度增加,有效相界面积比和液膜厚度也随之增加。较之于黏度对液相分布的影响程度,表面张力的影响程度更大,为主要影响因素。本文还提出一个预测有效相界面积比的新公式,并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已有文献进行对比,吻合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流体力学 可视化 液膜厚度 有效相界面积比 表面张力 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电催化剂的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宗军 黄成德 王宇新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04-107,共4页
评述了近年来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电催化剂的进展,其中包括核/壳结构、中空结构等结构及形状可控的Pt基催化剂、非贵金属催化剂及石墨烯、有序介孔碳等新型载体,并对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PEMFC) 电催化剂 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浓缩倍率低温多效蒸馏海水淡化阻垢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陈飞 解利昕 +3 位作者 杨继状 丁涛 张建丽 张忠梅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21-24,33,共5页
模拟低温多效蒸馏装置水平管降膜蒸发条件,进行海水淡化高浓缩倍率条件下阻垢技术研究。实验利用滴定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下钙镁等易结垢离子浓度变化,并对形成的垢样收集处理后进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 模拟低温多效蒸馏装置水平管降膜蒸发条件,进行海水淡化高浓缩倍率条件下阻垢技术研究。实验利用滴定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法,考察了不同操作条件下钙镁等易结垢离子浓度变化,并对形成的垢样收集处理后进行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及能谱仪测试分析,得到垢物晶型形貌及其元素组成。结果表明:在蒸发温度40—80℃,盐水质量分数5%—8%(质量分数),阻垢剂添加量0—8 mg/L条件范围内,钙离子损失率随着蒸发温度和盐水质量分数的升高而增加,随着阻垢剂添加量的增大而减小。过程产生的垢主要成分为碳酸钙,另有少量氢氧化镁和硫酸钙。在提高海水浓缩倍率条件下,低温多效蒸馏装置结垢趋势更明显,可通过添加适量阻垢剂和定期药剂清洗来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淡化 多效蒸馏 结垢 阻垢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有效能分析的玉米燃料乙醇可再生性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张治山 张苗苗 袁希钢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8-32,共5页
玉米燃料乙醇是一种化石燃料替代品,其可再生能力是评价其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从热力学的角度建立了基于有效能的玉米燃料乙醇可再生性分析模型,并提出一个考虑自然环境自修复能力及允许扰动程度用于修正可再生性理论值的因子。研... 玉米燃料乙醇是一种化石燃料替代品,其可再生能力是评价其性能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从热力学的角度建立了基于有效能的玉米燃料乙醇可再生性分析模型,并提出一个考虑自然环境自修复能力及允许扰动程度用于修正可再生性理论值的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目前我国玉米燃料乙醇可再生因子的理论值为-2.14,具有不可再生性。文章最后指出了提高我国玉米燃料乙醇可再生能力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料乙醇 可再生性 有效能 玉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粘性液体中气泡流体力学特性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赵学辉 刘春江 吕晓龙 《天津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4期28-31,共4页
针对粘性液体中锐孔生成气泡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求解气泡直径的理论模型,并用FLUENT6.1求解器对气泡生成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在物性一定的情况下,孔速和锐孔直径是影响气泡生成的关键因素;在气速较低时,气泡直径的模拟值与计... 针对粘性液体中锐孔生成气泡过程进行分析研究,建立了求解气泡直径的理论模型,并用FLUENT6.1求解器对气泡生成过程进行了模拟.研究表明,在物性一定的情况下,孔速和锐孔直径是影响气泡生成的关键因素;在气速较低时,气泡直径的模拟值与计算值比较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力学 粘性液体 气泡 VOF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