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游离和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 L(+)-乳酸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白姝 史清洪 孙彦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41-345,共5页
利用间歇动态发酵法,研究了游离米根霉和聚胺脂泡沫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过程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对L(+)-乳酸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聚胺脂泡沫是较好的米根霉固定化载体.固定化米根霉的表观比... 利用间歇动态发酵法,研究了游离米根霉和聚胺脂泡沫固定化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过程的动力学行为,结果表明葡萄糖浓度对L(+)-乳酸的生成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聚胺脂泡沫是较好的米根霉固定化载体.固定化米根霉的表观比产酸速率可用考虑底物抑制作用的Michaelis型方程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根霉 固定化 发酵动力学 乳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W-Al_2O_3纳米复合镀层的结构及其耐磨性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叙 姚素薇 +1 位作者 张卫国 王宏智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83-86,共4页
利用复合电沉积工艺制备了Fe-W-Al_2O_3纳米复合镀层,采用扫描电镜及附带的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结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Fe-W-Al_2O_3纳米复合镀层仍呈非晶态,Al_2O_3纳米... 利用复合电沉积工艺制备了Fe-W-Al_2O_3纳米复合镀层,采用扫描电镜及附带的能谱仪、X射线衍射仪和显微硬度计等研究了复合镀层的表面形貌、成分、结构、显微硬度和耐磨性能。结果表明:Fe-W-Al_2O_3纳米复合镀层仍呈非晶态,Al_2O_3纳米粒子在复合镀层中分布均匀,镀层组织致密;Al_2O_3纳米粒子的添加提高了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室温下该复合镀层的耐磨性是Fe-W合金镀层的2倍,并且有效减轻了镀层的内应力,避免了镀层裂纹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W合金 电沉积复合镀层 非晶态合金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菊糖酶的膜滤式酶解反应动力学常数的测定 被引量:2
3
作者 朱宏吉 赵忠祥 +3 位作者 胡金榜 金鼎五 聂清德 王姣娜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51-355,共5页
通过在动态膜滤式酶解反应装置上用团假丝酵母(Candiaglaebosa)产生的菊糖酶降解洋姜中菊糖实验,确定了间歇与连续操作的反应动力学常数,分别为13.89mM和9.37mM,最适反应条件为温度在(50±2)... 通过在动态膜滤式酶解反应装置上用团假丝酵母(Candiaglaebosa)产生的菊糖酶降解洋姜中菊糖实验,确定了间歇与连续操作的反应动力学常数,分别为13.89mM和9.37mM,最适反应条件为温度在(50±2)℃,pH值为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 菊糖 果糖 动力学 膜滤式 酶解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酸对产丙二醇菌生长和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王领民 甘一如 +1 位作者 金平 佟明友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39-442,共4页
为提高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厌氧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能力,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有机酸(OA),考察其对菌体生长、1,3-丙二醇及其他副产物合成的影响。实验表明:添加OA可促进菌体生长,加入质量浓度为0.2—0.5g/L的OA,菌体生长的菌液... 为提高克雷伯氏肺炎杆菌厌氧发酵生产1,3-丙二醇的能力,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有机酸(OA),考察其对菌体生长、1,3-丙二醇及其他副产物合成的影响。实验表明:添加OA可促进菌体生长,加入质量浓度为0.2—0.5g/L的OA,菌体生长的菌液在590nm处吸光度(OD)值比参照值高出30%;加入过量的OA(〉1.0g/L),则菌体生长受到抑制,OD值比参照值低37%;添加OA可促进单位细胞合成1,3-丙二醇,加入质量浓度为0.2—0.5g/L的OA,单位菌体的1,3-丙二醇质量浓度比参照高3.8%~17.5%;添加OA能提高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的转化速率,加入0.2-0,5g/L的OA,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的最大转化速率达0.81h^-1。在15L罐上批式发酵48h,1,3-丙二醇最终质量浓度达42.9g/L,甘油转化为1,3-丙二醇的平均转化率达6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3-丙二醇 有机酸 甘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支撑平板陶瓷膜制备与性能 被引量:2
5
作者 郭瑞松 杨德安 +2 位作者 陈玉如 朱企新 许莉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55-58,共4页
研究金属支撑平板陶瓷膜的制备工艺技术,陶瓷膜的组成、烧成温度、碳含量对材料性能( 孔隙率、孔径、强度等) 的影响,比较几种材料的陶瓷隔膜碱蚀量与电解实验结果。
关键词 金属支撑 平板陶瓷膜 制备 性能 陶瓷膜 膜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为前驱体构筑La-Ce氧化物修饰的Pt-Co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及其对CO氧化的性能 被引量:4
6
作者 张智敏 张成相 +3 位作者 安康 刘强 张斯然 刘源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357-1367,I0005,共12页
利用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PTO)可以将多种金属离子限域并均匀混合于钙钛矿晶格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构筑氧化物修饰的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团簇的新构想。以担载于大比表面积SiO 2上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1-y Cey Co0.87 Pt0.13 O3/SiO 2作... 利用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PTO)可以将多种金属离子限域并均匀混合于钙钛矿晶格中的特点,提出了一种构筑氧化物修饰的纳米双金属催化剂团簇的新构想。以担载于大比表面积SiO 2上的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La1-y Cey Co0.87 Pt0.13 O3/SiO 2作为前驱体,将La、Ce、Co和Pt多种金属离子均匀混合并限域于PTO晶粒中,还原后得到Pt-Co/La-Ce-O/SiO 2催化剂;通过氮气吸附-脱附、XRD、H2-TPR和TEM等手段对Pt-Co/La-Ce-O/SiO 2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其对CO氧化的催化性能,研究了构效关系。结果发现,La-Ce-O-Pt-Co构成了纳米团簇,担载于SiO2表面,形成了Pt-Co纳米双金属颗粒;Co修饰Pt提高了其催化活性,而添加Ce进一步改善了其催化性能。当Ce含量(y)为0.2时,催化剂La0.8 Ce0.2 Co0.87 Pt0.13 O3/SiO2的活性最佳,在120℃下即可实现CO完全转化,且在含体积分数15%H 2O及12.5%CO 2的气氛中仍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能。稳定性测试表明,所制得的Pt-Co/La-Ce-O/SiO 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抗烧结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双金属催化剂 钙钛矿型复合氧化物 CO氧化 氧化物助剂 稀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动流化床尿素造粒过程的模拟计算 被引量:2
7
作者 康仕芳 张磊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3期272-278,共7页
通过热量衡算推导出了喷动流化床尿素造粒过程最大喷液量的计算方程.基于粒数衡算原理,提出了喷动流化床造粒过程溢流排料动态粒度分布离散化模型.将动态粒度分布模型与最大喷液量计算方程联立,并参照实际生产中的返料粒度分布,对... 通过热量衡算推导出了喷动流化床尿素造粒过程最大喷液量的计算方程.基于粒数衡算原理,提出了喷动流化床造粒过程溢流排料动态粒度分布离散化模型.将动态粒度分布模型与最大喷液量计算方程联立,并参照实际生产中的返料粒度分布,对喷动流化床尿素造粒过程进行了模拟计算,确定了该过程的适宜返料比,并绘出了溢流排料的动态粒度分布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喷动流化床 造粒 喷液量 尿素 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杂多酸催化乙烷氧化脱氢反应的起燃特性
8
作者 陈霄榕 李永丹 +2 位作者 康慧敏 张继炎 张鎏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33-936,共4页
研究了负载在SiO2 上的杂多酸催化剂的乙烷氧化脱氢活性 .发现在乙烷氧化脱氢反应中存在一个活性起燃温度 ,当反应温度高于此温度时 ,反应以气相自由基反应为主 .杂多酸的酸性与乙烷在杂多酸表面的吸附有关 ,酸性越强 。
关键词 乙烷 氧化脱氢 杂多酸 负载型催化剂 起燃特性 二氧化硅 催化活性 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氧化过程中铂回收用吸附材料的制备和性能
9
作者 李增喜 程伟 张继炎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5期661-665,共5页
研究了利用具有蜂窝状结构的吸附材料来回收在氨氧化过程中流失的铂催化剂组份的方法,重点考察了吸附材料载体的组成和制备条件对载体性质的影响.工业试验表明,该吸附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铂吸附性能,而且具有机械强度高,流体阻力小... 研究了利用具有蜂窝状结构的吸附材料来回收在氨氧化过程中流失的铂催化剂组份的方法,重点考察了吸附材料载体的组成和制备条件对载体性质的影响.工业试验表明,该吸附材料不仅具有较好的铂吸附性能,而且具有机械强度高,流体阻力小等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氧化 蜂窝状 吸附材料 回收 硝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o/La-Ga-O复合氧化物用于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制乙醇 被引量:7
10
作者 郑晋楠 安康 +2 位作者 王嘉明 李晶 刘源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697-708,共12页
以LaCo1-xGaxO3为前驱体,还原后得到的Co/La2O3-La4Ga2O9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CO2加氢直接制乙醇。通过XRD、XPS、TPD和TEM等技术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在230-290℃、3MPa、空速(GHSV)为3000mL/(gcat·h)和H... 以LaCo1-xGaxO3为前驱体,还原后得到的Co/La2O3-La4Ga2O9复合氧化物催化剂,用于CO2加氢直接制乙醇。通过XRD、XPS、TPD和TEM等技术对催化剂结构进行了表征,采用微型固定床反应器在230-290℃、3MPa、空速(GHSV)为3000mL/(gcat·h)和H2/CO2进料物质的量比为3.0的条件下,考察了该Co/La-Ga-O复合氧化物用于CO2加氢制乙醇的催化性能。结果显示,该Co/La-Ga-O复合氧化物催化剂对生成乙醇具有很高的选择性。与LaCoO3相比,Ga的掺杂可抑制甲烷的形成,促进醇类(特别是乙醇)的生成。当Co/Ga比为7∶3时,还原后的LaCo1-xGaxO3催化剂体现出最好的催化性能,CO2转化率为9.8%,总醇选择性达到74.7%,其中,液相产物中的乙醇质量分数可达到88.1%。基于实验结果推测,该催化剂上Co^0和Co^δ+的协同作用促使CO2选择性加氢生成乙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加氢 乙醇合成 钙钛矿型氧化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O修饰的Cu_(1.5)Mn_(1.5)O_(4)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对CO氧化的协同催化 被引量:7
11
作者 孙若琳 张斯然 +2 位作者 安康 宋鹏飞 刘源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799-808,共10页
铜锰复合氧化物是常用的氧化反应催化剂,一般认为铜锰尖晶石是活性组分;同时氧化铜和氧化锰也具有催化活性,但性能较差。研究表明,发现Cu_(1.5)Mn_(1.5)O_(4)和CuO的协同效应能促进CO的催化氧化。催化剂以柠檬酸络合法制备,采用氮气吸附... 铜锰复合氧化物是常用的氧化反应催化剂,一般认为铜锰尖晶石是活性组分;同时氧化铜和氧化锰也具有催化活性,但性能较差。研究表明,发现Cu_(1.5)Mn_(1.5)O_(4)和CuO的协同效应能促进CO的催化氧化。催化剂以柠檬酸络合法制备,采用氮气吸附-脱附、XRD、H_(2)-TPR、TEM、CO-TPD和O_(2)-TPD等手段对系列催化剂进行了表征,测试了对CO氧化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CuO修饰的Cu_(1.5)Mn_(1.5)O_(4)具有最好的催化性能和最高的单位表面活性(以单位表面积CO转化率计),表明CuO与Cu_(1.5)Mn_(1.5)O_(4)存在协同作用。认为协同作用源自CuO活化的O_(2)和Cu_(1.5)Mn_(1.5)O_(4)活化的CO结合生成CO_(2)提高了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晶石型复合氧化物 氧化铜 协同效应 催化氧化 氧化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与Keggin杂多酸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3
12
作者 陈霄榕 李永丹 +2 位作者 康慧敏 张继炎 张鎏 《分子催化》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60-64,共5页
采用经典酸化与乙醚萃取相结合的方法 ,制备了 Keggin型杂多酸 H3PMo1 2 O40 ,并以 Si O2 为载体制备了经不同温度焙烧的负载型杂多酸样品 .利用 TG、DTA、IR、XPS、NH3- TPD等手段 ,对负载前后的杂多酸样品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 Si O2 ... 采用经典酸化与乙醚萃取相结合的方法 ,制备了 Keggin型杂多酸 H3PMo1 2 O40 ,并以 Si O2 为载体制备了经不同温度焙烧的负载型杂多酸样品 .利用 TG、DTA、IR、XPS、NH3- TPD等手段 ,对负载前后的杂多酸样品进行了表征 ;考察了 Si O2 与杂多酸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载体对杂多酸酸性的影响 .研究发现 ,Si O2 载体的引入 ,可以有效改善杂多酸的热稳定性 ;焙烧温度的升高 ,会显著降低杂多酸的酸性 .并提出了 Si 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酸 酸性 热稳定性 相互作用 二氧化硅 KEGGIN结构 负载型催化剂 表征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