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温度和薄膜包装对鲜切胡萝卜货架期品质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16
1
作者 田欣 陈斌 +3 位作者 王勇 王赫妍 谢冰 寇晓虹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84-185,共2页
采用两种温度(低温和常温)和两种薄膜包装处理(LDPE和HDPE),对鲜切胡萝卜货架期的品质变化和膜脂过氧化代谢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低温显著地减缓了鲜切胡萝卜货架期的失水、褐变和腐烂等现象的出现,同时有利于保持过氧化氢酶(... 采用两种温度(低温和常温)和两种薄膜包装处理(LDPE和HDPE),对鲜切胡萝卜货架期的品质变化和膜脂过氧化代谢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0℃低温显著地减缓了鲜切胡萝卜货架期的失水、褐变和腐烂等现象的出现,同时有利于保持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而两种包装材料在常温下对鲜切胡萝卜失水率的影响差异显著,HDPE优于LDPE,对维持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影响差异不显著。鲜切胡萝卜的保鲜条件是低温、适宜的包装和避光。推荐鲜切胡萝卜的货架期——常温(HDPE包装):4~5d;常温(LDPE包装):2~3d;低温(HDPE和LDPE包装):20~25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鲜切胡萝卜 货架期 低温贮藏 LDPE HDPE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浓香型白酒窖泥中酵母种类的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杨舒雯 周志江 +1 位作者 韩烨 郜希璐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8-141,144,共5页
对从我国东北地区某著名酒厂窖泥中分离出的98株酵母菌株进行耐高温、TTC染色和10%耐酒精的三级筛选,最终选出5株耐高温、耐酒精和呼吸强度较高的菌株,进而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形态、子囊孢子形态、菌丝等特征,并进行麦氏血球板计... 对从我国东北地区某著名酒厂窖泥中分离出的98株酵母菌株进行耐高温、TTC染色和10%耐酒精的三级筛选,最终选出5株耐高温、耐酒精和呼吸强度较高的菌株,进而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其细胞形态、子囊孢子形态、菌丝等特征,并进行麦氏血球板计数、掷孢子的形成实验及一系列生理生化实验,表明上述5株菌分别属于粟酒裂殖酵母,耐热克鲁维酵母、多形汉逊酵母、酿酒酵母、鲁氏接合酵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窖泥 酵母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浅论我国芦笋加工利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0
3
作者 幸胜平 肖华志 +1 位作者 冯健雄 祝水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08年第12期89-92,共4页
综述了目前我国芦笋加工开发的现状,介绍了各类产品的产品形式和加工技术,同时对芦笋的开发利用趋势作了展望。
关键词 芦笋 加工利用 现状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球菌素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5
4
作者 韩烨 周志江 +1 位作者 王培培 张丽霞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32-35,共4页
从乳酸片球菌中提取质粒DNA作为模板,根据GeneBank公布的细菌素结构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片段,将该片段定向克隆到pTA2载体,测序,与发表的基因序列比较,同源性为100%,然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到Escherichia coli ... 从乳酸片球菌中提取质粒DNA作为模板,根据GeneBank公布的细菌素结构基因,设计一对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片段,将该片段定向克隆到pTA2载体,测序,与发表的基因序列比较,同源性为100%,然后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转化到Escherichia coli DH5α,经过卡那霉素平皿筛选,质粒酶切,PCR两步验证,获得阳性重组质粒,并转化表达宿主菌E.coli BL21(DE3)感受态细胞,以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Tricine-SDS-PAGE电泳,显示在4 600 Da处出现条带,与已报道的细菌素分子量大小符合。表达产物对单核细胞增多症李氏杆菌有抗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酸片球菌 PCR 克隆 原核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芦笋芹菜汁复合功能饮料的研制 被引量:4
5
作者 幸胜平 冯健雄 +2 位作者 王森 肖华志 祝水兰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0年第6期120-122,125,共4页
以芦笋和芹菜为原料研制了芦笋复合饮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提高出汁率、保护产品色泽、淡化芦笋苦味的最佳途径,通过感官、理化等项目的测定,筛选出芦笋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芦笋切段6 cm、用100℃热水漂烫5~7 min条... 以芦笋和芹菜为原料研制了芦笋复合饮料,利用正交试验设计,探讨了提高出汁率、保护产品色泽、淡化芦笋苦味的最佳途径,通过感官、理化等项目的测定,筛选出芦笋复合饮料的最佳配方。结果表明:在芦笋切段6 cm、用100℃热水漂烫5~7 min条件下,芦笋出汁率最高;最佳配方为:自制护色剂2‰,β-环糊精0.2%,白砂糖2.5%,乙基麦芽酚0.03‰,黄原胶0.3%,芹菜汁30%,加芦笋汁至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芦笋 芹菜 功能饮料 研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U”涂被处理对红星苹果果皮α-法尼烯和共轭三烯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6
6
作者 胡小松 闫师杰 +1 位作者 肖华志 王晓霞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100-102,共3页
以红星苹果为试材,研究了“AU”(Australia edible coating)可食性涂被剂处理对苹果虎皮病发病情况、α法尼烯及共轭三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被处理可明显降低苹果虎皮病的病情指数,显著降低α法尼烯与共轭三烯的含量,但对α法尼烯... 以红星苹果为试材,研究了“AU”(Australia edible coating)可食性涂被剂处理对苹果虎皮病发病情况、α法尼烯及共轭三烯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涂被处理可明显降低苹果虎皮病的病情指数,显著降低α法尼烯与共轭三烯的含量,但对α法尼烯/共轭三烯值(FCR)没有显著影响;涂被处理可降低贮藏低温对虎皮病的诱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虎皮病 涂被 Α-法尼烯 共轭三烯 红星苹果 含量 AU 果皮 发病情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食用菌总糖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46
7
作者 左琦 杨海锋 +2 位作者 邢增涛 韩烨 顾赛红 《食用菌学报》 2008年第4期57-61,共5页
比较香菇(Lentinula edodes)和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在不同水解条件下的单位质量吸光值.筛选适宜水解条件,并通过测定姬松茸(Agaricus blazei)、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和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3种食用菌的总糖含量,对筛... 比较香菇(Lentinula edodes)和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在不同水解条件下的单位质量吸光值.筛选适宜水解条件,并通过测定姬松茸(Agaricus blazei)、鸡腿菇(Coprinus comatus)和茶树菇(Agrocybe aegerita)3种食用菌的总糖含量,对筛选的水解条件进行验证;采用正交试验优化苯酚-硫酸法的反应条件;最后选用苯酚硫酸法和费林氏滴定法分别测定4种供试食用菌的总糖含量,并进行比较。试验研究表明。食用菌适宜水解条件为:30 mL盐酸,100℃水浴水解3 h;优化的苯酚-硫酸法反应条件为:5%苯酚1.5 mL.浓硫酸5.5 mL,反应时间15 min;苯酚硫酸法和费林氏滴定法两种方法测得的食用菌总糖含量无显著差异.因苯酚-硫酸法操作简单,且简化了前处理过程.故是国标法——费林氏滴定法较理想的替代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用菌 总糖 苯酚-硫酸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豆菌的发酵条件优化及纳豆制备方法改良 被引量:2
8
作者 韩烨 周志江 +1 位作者 肖华志 王占忠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9期71-73,共3页
对实验室分离到的纳豆菌Y-07进行了发酵条件的优化,确定了最佳碳源、氮源分别为葡萄糖和大豆蛋白胨,最佳发酵温度为35℃。通过制备方法的改良得出,添加适当比例的大豆蛋白胨和葡萄糖,可以提高纳豆制品的质量。
关键词 纳豆菌 发酵 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澄清草莓汁制作工艺的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刘姗娜 韩烨 周志江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241-242,247,共3页
对澄清草莓汁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探讨,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和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微波中火40s热烫,节省时间,色泽和Vc损失较小,出汁率达75%以上。采用果胶酶澄清草莓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45℃,pH=3,果胶酶添加百分含量为0.015%,酶解时间为... 对澄清草莓汁的制作工艺进行了探讨,确定了适宜的工艺条件和参数。结果表明,采用微波中火40s热烫,节省时间,色泽和Vc损失较小,出汁率达75%以上。采用果胶酶澄清草莓汁的最佳工艺条件为:45℃,pH=3,果胶酶添加百分含量为0.015%,酶解时间为40min,得到的果汁透光率可达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汁 热烫 果胶酶 澄清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苹果汁的褐变控制与澄清技术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楠 幸胜平 肖华志 《落叶果树》 2010年第1期28-31,共4页
为了控制苹果汁的褐变,提高产品澄清度及其稳定性,设计正交试验以确定复合褐变抑制剂及其用量,利用均匀试验确定澄清方案。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0.05%维生素c加1.5%的氯化钠护色鲜切苹果15分钟,0.2%的多聚磷酸钠、蜂蜜3mL/100mL果汁、0.8... 为了控制苹果汁的褐变,提高产品澄清度及其稳定性,设计正交试验以确定复合褐变抑制剂及其用量,利用均匀试验确定澄清方案。结果表明,最佳工艺为0.05%维生素c加1.5%的氯化钠护色鲜切苹果15分钟,0.2%的多聚磷酸钠、蜂蜜3mL/100mL果汁、0.8%的草酸和0.12%的维生素c组成的复合剂抑制榨汁的褐变;每100g果汁中添加160mg果胶酶和20mg葡萄糖氧化酶,调果汁pH值至4.4,50℃水浴酶解1-1.5小时,5000 rpm离心10分钟可得到色泽呈淡黄色,均匀一致,汁液澄清透明,口感协调柔和,酸甜适口的苹果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汁 褐变控制 澄清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