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6LoWPAN的电镀废水自动监测控制系统设计 被引量:3
1
作者 种楠楠 岳世明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33-38,共6页
针对目前电镀行业废水处理系统自动化程度低、难监管、不环保的现状,提出一套基于6LoWPAN的电镀废水自动监测控制系统。本系统基于STM32微控制器建立6LoWPAN传感网络,在传统电镀废水处理系统中配置检测电极及重金属离子传感器,可实时监... 针对目前电镀行业废水处理系统自动化程度低、难监管、不环保的现状,提出一套基于6LoWPAN的电镀废水自动监测控制系统。本系统基于STM32微控制器建立6LoWPAN传感网络,在传统电镀废水处理系统中配置检测电极及重金属离子传感器,可实时监测电镀废水处理进程并上传数据至服务器,控制器根据当前元素含量及软件设置阈值自动控制安装于加药箱的继电开关,以控制加药量和废水处理进度。此外,管理员可随时登录服务器查看废水处理进度。通过样本测试证明本文提出的系统对电镀废水处理的时效性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LoWPAN 电镀废水处理 STM3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图像处理的高精度海洋潮位计量检测技术 被引量:7
2
作者 贾伟广 吉建华 +3 位作者 马志刚 司建文 李希玲 刘晓峰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513-516,共4页
将数字图像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海洋潮位测量领域。采用DM642作为核心处理器,设计视频获取、编解码、外部存储器模块等硬件电路,通过JTAG仿真接口进行硬仿真;选择二阶识别算子,设计系统软件,确保DM642可实时处理CCD获取... 将数字图像处理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应用于海洋潮位测量领域。采用DM642作为核心处理器,设计视频获取、编解码、外部存储器模块等硬件电路,通过JTAG仿真接口进行硬仿真;选择二阶识别算子,设计系统软件,确保DM642可实时处理CCD获取得到的潮位视频。该系统可满足潮位检测的高精度、实时性和自动化要求,可检测的潮位变化量程为0~8m、最大示值误差为1.2mm、测量最大标准偏差为0.42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潮位检测 数字图像处理 数字信号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DS的微带线不连续性分析与应用 被引量:4
3
作者 吉建华 孙雨耕 贾伟广 《电讯技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527-1531,共5页
射频电路印制电路板(PCB)中出现的微带线拐角是微带线不连续结构之一,而微带线的不连续性会影响信号传输质量。为降低微带线不连续性对信号传输质量的影响,利用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对不同拐角进行仿真,从两个角度分析了它... 射频电路印制电路板(PCB)中出现的微带线拐角是微带线不连续结构之一,而微带线的不连续性会影响信号传输质量。为降低微带线不连续性对信号传输质量的影响,利用ADS(Advanced Design System)软件对不同拐角进行仿真,从两个角度分析了它们对电路性能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将研究结果应用于5.8 GHz 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阅读器射频电路中,取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结果表明:45°外斜切直角拐角和圆弧拐角均能对传输线的不连续性进行补偿,其中,45°外斜切直角拐角存在最佳斜切率M,使拐角处信号的传输特性(即回波损耗和插入损耗)最优。该研究对降低微带线不连续性对信号传输质量的影响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电路 微带线 不连续性 直角拐角 最佳斜切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d过渡金属原子吸附氮化硼纳米管的第一性原理计算 被引量:3
4
作者 郑宇斐 董丽元 +4 位作者 曹茹月 马家驹 张召富 王鹏 周铁戈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408-413,共6页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氮化硼纳米管六元环中心吸附5d过渡金属原子后体系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磁性性质.研究发现,吸附原子向一个氮原子或硼原子偏移;吸附体系在费米能级附近出现明显的杂质能级;各个体系的... 采用基于密度泛函理论的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氮化硼纳米管六元环中心吸附5d过渡金属原子后体系的几何结构,电子结构和磁性性质.研究发现,吸附原子向一个氮原子或硼原子偏移;吸附体系在费米能级附近出现明显的杂质能级;各个体系的总磁矩随原子序数出现规律性变化,局域磁矩主要分布在吸附原子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氮化硼纳米管 5d过渡金属原子 第一性原理计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磁致伸缩微位移致动器的理论分析与设计 被引量:5
5
作者 于少鹏 王博文 崔鑫鑫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4-158,共5页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机电设备越来越趋于微型化。为了在体积不足1 cm^3的空间里达到精确测量,超磁致伸缩材料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以J-A模型和磁-机效应法为依据,建立超磁致伸缩的磁机耦合模型,设计了以圆弧形超磁致伸缩薄片为核心... 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使得机电设备越来越趋于微型化。为了在体积不足1 cm^3的空间里达到精确测量,超磁致伸缩材料成为当下研究的热点。以J-A模型和磁-机效应法为依据,建立超磁致伸缩的磁机耦合模型,设计了以圆弧形超磁致伸缩薄片为核心部件的微型位移致动器。利用COMSOL Multiphysics仿真软件分析了当给予线圈电流密度为10~6A/m^2的驱动电流时,不同厚度的超磁致伸缩薄片模型,得到相应的应力张量图和磁致伸缩曲线。展示0. 35 mm厚度的铁镓合金辅以1 mm厚度硅基底的致动器模型,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0. 8μm输出位移量。将仿真与实验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理论模型的准确性以及执行器结构的可行性。该微位移执行器具有体积小、响应快、精度高、便于集成等优点,在振动控制、微定位、机器人等领域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磁致伸缩 微位移致动器 磁机耦合模型 COMSOL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lfenol薄片式力传感器的理论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6
作者 于少鹏 王博文 董丽元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20-23,共4页
为了提高磁致伸缩传感器的性能,并解决材料的脆性问题,设计了铁镓合金(Galfenol)薄片复合非磁性基底作为敏感元件。以基于J-A模型和磁-机效应法的动态耦合模型为依据,利用感应线圈采集Galfenol磁致伸缩逆效应的力感知信号,实现外力检测... 为了提高磁致伸缩传感器的性能,并解决材料的脆性问题,设计了铁镓合金(Galfenol)薄片复合非磁性基底作为敏感元件。以基于J-A模型和磁-机效应法的动态耦合模型为依据,利用感应线圈采集Galfenol磁致伸缩逆效应的力感知信号,实现外力检测的目的。COMSOL仿真结果验证了模型描述磁化过程的有效性,传感器经信号采集系统放大后的输出电压可达60 mV以上,并与外力保持良好的线性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lfenol薄片 力传感器 动态耦合模型 磁致伸缩逆效应 信号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