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科学创造学的体系结构
1
作者 王树恩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50-53,共4页
科学创造学初创于20世纪40—50年代,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完善和深化科学创造学是加速开发科学创造能力,造就高水平的科学创造人才,推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 科学创造活动具有复杂的内部构成和多层次的外部环境。... 科学创造学初创于20世纪40—50年代,已引起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完善和深化科学创造学是加速开发科学创造能力,造就高水平的科学创造人才,推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一) 科学创造活动具有复杂的内部构成和多层次的外部环境。以科学创造活动为研究对象的科学创造学也就具有一个复杂的体系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创造 创造活动 体系结构 创造能力 科学学科 创造人才 技术发明 科学技术 研究对象 科学发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科学理论的深化与扩展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树恩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6期41-44,共4页
一这里所探讨的科学理论是指自然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从它的研究对象或客观内容来说,是人们对于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以事实资料或感性经验为基础的理性认识,或理性认识成果。从静态... 一这里所探讨的科学理论是指自然科学理论。自然科学理论,从它的研究对象或客观内容来说,是人们对于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反映。从认识论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以事实资料或感性经验为基础的理性认识,或理性认识成果。从静态构成的角度来说,它是一种由概念和原理所构成的知识体系。其中,概念(这里主要指普遍概念或集合概念)一般是对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的特有属性或本质特征的反映;原理包括定理和定律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科学理论 研究对象 内在本质 规律 定性理论 扩展 科学研究 自然事物 实验分析 自然现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科学创造的基本特点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树恩 《科学管理研究》 1988年第6期55-60,共6页
在当代,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中的竞争,突出地表现为科学教育和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教育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则又集中地表现为开发科学创造能力、造就新型科技人才的竞争。因此,深刻理解现代科学创造的基本特点和新型科技人... 在当代,世界各国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中的竞争,突出地表现为科学教育和科学技术的竞争;而科学教育和科学技术的竞争则又集中地表现为开发科学创造能力、造就新型科技人才的竞争。因此,深刻理解现代科学创造的基本特点和新型科技人才应当具备的创造素养,是加速科学创造能力的开发,造就新型科技人才,推动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客观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发现 科学创造 基本特点 技术发明 科学理论 技术手段 理论体系 科技人才 自然事物 思维工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本质实现的过程特点──我国现阶段“共同富裕”过程的辩证思考
4
作者 刘彦生 高希庚 刘珣 《社会主义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17-21,共5页
关键词 共同富裕 初级阶段社会主义 收入差距 社会主义本质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本质实现 消灭剥削 非国有经济 过程特点 我国现阶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启蒙·救亡·社会主义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晓辰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9-37,共9页
“救亡压倒启蒙”,是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和海外一些学者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段历史而提出的一个命题,其主要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后,面临的便是十分紧迫激烈的政治军事斗争和革命战争,使人们来不及作任何理论... “救亡压倒启蒙”,是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和海外一些学者针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段历史而提出的一个命题,其主要观点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之后,面临的便是十分紧迫激烈的政治军事斗争和革命战争,使人们来不及作任何理论上的深入研究,便走上行动舞台。……时代的危亡局势和剧烈的现实斗争,迫使政治救亡的主题又一次全面压倒了思想启蒙的主题”。于是,几十年以后,“五四的启蒙要求,科学与民主、人权和真理,似乎仍然具有那么大的吸引力量而重新被人发现和呼吁”。还有文章指出,由于缺乏西方资产阶级早期启蒙运动中那种民主和科学的精神,中国现代化脚步步履蹒跚。所以,时下中国的问题是要抓紧补课,以适应世界潮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人 启蒙运动 社会主义 中国人民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西方资产阶级 启蒙思想家 中国共产党领导 五四新文化运动 中国现代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儒学伦理到儒学哲学──孔子儒学与朱熹儒学的比较 被引量:1
6
作者 刘彦生 梁晋华 《思想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44-49,共6页
从儒学伦理到儒学哲学--孔子儒学与朱熹儒学的比较刘彦生梁晋华一先秦时代,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上承周文教化,全面地把礼乐规范为个人自觉的道德伦理,创立了儒学。此后,儒家学说几经兴衰,终于在宋代,由朱熹创立了源于儒家... 从儒学伦理到儒学哲学--孔子儒学与朱熹儒学的比较刘彦生梁晋华一先秦时代,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局面,上承周文教化,全面地把礼乐规范为个人自觉的道德伦理,创立了儒学。此后,儒家学说几经兴衰,终于在宋代,由朱熹创立了源于儒家伦理而又高于儒家伦理的理学。朱熹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儒学 儒学伦理 朱熹 学哲学 伦理学 中国哲学史 《论语》 宇宙论 冯友兰 宇宙生成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精神文明主旋律与市场经济建设
7
作者 刘彦生 杨郁 《中共天津市委党校学报》 1995年第1期34-37,共4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我国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各种形式的经济主体空前活跃,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然而不可否认,体制转轨所造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混乱,市场利益机制和竞争机制所带来的社...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使我国经济生活和整个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化。各种形式的经济主体空前活跃,有力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然而不可否认,体制转轨所造成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的混乱,市场利益机制和竞争机制所带来的社会主义凝聚力的削弱,迫切需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精神支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精神支柱 市场经济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社会主义性质 市场经济发展 爱国主义精神 价值取向 经济主体 利益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型科技人才的创造素养
8
作者 王树恩 《科学管理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42-44,共3页
科技人才的创造素养,是指为了更好地从事科学创造活动,科技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品德和修养。每一历史时期的科学创造活动,既造就了具有这个时代特点的科技人才,同时,也需要科技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创造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科... 科技人才的创造素养,是指为了更好地从事科学创造活动,科技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质、品德和修养。每一历史时期的科学创造活动,既造就了具有这个时代特点的科技人才,同时,也需要科技人才必须具备相应的创造素养,才能更好地适应这个时代科学创造的特点和要求。为了更好地适应现代科学创造的特点和需要,新型科技人才应当具备的创造素养是多方面的。同现代科学创造活动的探索性、创新性、复杂性和艰巨性等基本特点相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人才 创造素养 思维品质 创造活动 知识结构 创新能力 科学创造 知识圈 现代科学技术 学科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论科技创造中的集团心理及其影响
9
作者 陈士俊 《研究与发展管理》 1989年第3期20-24,共5页
在当代科技发展进程中,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科技创造集体或团体(以下简称科研集团)已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在这种以集体合作方式从事科技创造活动的组织形式中,其成员的个体心理同整个集团的心理是什么关系,科研集... 在当代科技发展进程中,由若干个体组成的科技创造集体或团体(以下简称科研集团)已成为科技创新活动的主要组织形式和活动方式。在这种以集体合作方式从事科技创造活动的组织形式中,其成员的个体心理同整个集团的心理是什么关系,科研集团有哪些常见心理现象,它们对科学创造活动有何影响,本文拟对这些问题作一些分析与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团意识 组织形式 体组成 责任感 合作方式 领导者 当代科技 竞争心理 创造性 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内化发展与基督教信仰
10
作者 刘彦生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6-40,46,共6页
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内化发展与基督教信仰刘彦生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影响广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就其组织根源来讲,它是犹太教一个分支的发展,但就其思想渊源来讲,则主要是古希腊罗马哲学内化发展的结果。所谓内化,是指哲学思维由对外... 古希腊罗马哲学的内化发展与基督教信仰刘彦生基督教是当今世界上影响广泛的世界性宗教之一。就其组织根源来讲,它是犹太教一个分支的发展,但就其思想渊源来讲,则主要是古希腊罗马哲学内化发展的结果。所谓内化,是指哲学思维由对外部世界的探讨转向对理性、对人主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希腊 罗马 哲学 内化发展 基督教 信仰 古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试论中国近代以来人权观演进的三个阶段
11
作者 文月 《中共党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1期17-25,共9页
法国18世纪启蒙时期的大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人们谈论最多的东西,每每注定是人们知道很少的东西。“人权”(Human Rights)问题近几年成为理论界最关注的热点之一,不能不是我们前些年讳言人权所发生的奇妙的酵母作用... 法国18世纪启蒙时期的大思想家狄德罗曾说过这样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人们谈论最多的东西,每每注定是人们知道很少的东西。“人权”(Human Rights)问题近几年成为理论界最关注的热点之一,不能不是我们前些年讳言人权所发生的奇妙的酵母作用,不能不是人们头脑中疑团重重的反应。它之所以呈现出十分复杂的状况,是因为在世界尚未达到大同的现阶段,由于各国的国情千差万别,根本不可能有内涵完全一致的人权观。中国人明确地提出人权问题并为此而进行不懈的努力是近代以来的事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权观 民族自决权 中国近代 中国人民 人权意识 三个阶段 个人权利 中国共产党人 人权问题 帝国主义列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