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量对国际标准化比值正常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
1
作者 徐佰国 王佳音 向慧玲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25年第8期1556-1562,共7页
目的测定血清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量(qAnti-HBc)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正常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该目标人群中预后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0月1日—2021年4月1日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诊治的INR正常的乙型肝炎... 目的测定血清乙型肝炎核心抗体定量(qAnti-HBc)在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正常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的水平,探讨其在该目标人群中预后的价值。方法纳入2018年10月1日—2021年4月1日在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诊治的INR正常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20例,收集基线指标,测定血清qAnti-HBc水平,随访预后情况。根据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或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筛选影响预后的候选变量,构建该人群预后模型,绘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结果入组患者的平均随访时间为(32.17±13.09)个月,生存组99例(82.5%),死亡组21例(17.5%),生存组与死亡组比较,性别(χ^(2)=2.151,P=0.014)、年龄(t=-3.218,P=0.003)、TBil(Z=-0.901,P=0.027)、Alb(t=3.353,P=0.001)、Child-Pugh分级(χ^(2)=1.144,P=0.01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及多因素Cox分析提示,血清qAnti-HBc(HR=0.57,95%CI:0.32~1.00,P=0.043)、年龄(HR=1.06,95%CI:1.00~1.12,P=0.044)、性别(HR=3.82,95%CI:1.46~10.00,P=0.006)、血小板(HR=0.98,95%CI:0.97~1.00,P=0.037)、Alb(HR=0.87,95%CI:0.79~0.95,P=0.002)为影响INR正常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预后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据此建立预测模型为:h(t,x)/h0(t)=exp(1.34X_(1)+0.06X_(2)-0.14X_(3)-0.02X_(4)-0.57X_(5)),其中X_(1)为性别,X_(2)为年龄,X_(3)为Alb,X_(4)为PLT,X_(5)为qAnti-HBc。该预测模型ROC曲线下面积为0.842,其敏感度为0.79,特异度为0.73,预测模型的C指数为0.85。结论在INR正常(0.8~1.2)的乙型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中,血清qAnti-HBc为患者死亡的独立风险预测因素之一,其联合其他指标建立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核心抗体 肝硬化 预后 危险因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