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被引量:6
1
作者 刘宏 王军哲 +3 位作者 罗林 王俊菊 李迎迎 武光军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0年第4期3-12,共10页
中外文明互鉴和文明互译在新时代中国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超越意识形态的藩篱,理解不同国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寻求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实现“和而不同”和“美美与共”是中国智慧和中国声音的体现,也是互鉴互译的目标。外国语言文学学科... 中外文明互鉴和文明互译在新时代中国具有尤为重要的意义。超越意识形态的藩篱,理解不同国家的理念和价值观,寻求人类文明的共同追求,实现“和而不同”和“美美与共”是中国智慧和中国声音的体现,也是互鉴互译的目标。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建设与发展正是实现文明互鉴和文明互译的重要保障,是对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精神的研精毕智,是对人才培养需要“大胸怀”“大视野”这一要求的有效解答。有鉴于此,我们邀请外语院校的校长、外语学院的院长及区域国别研究院院长,共同讨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高质量发展的路径”这一主题,共同聚焦外国语言文学发展的黄金时代,以期促使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过程中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和责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生教育 外语院校 外国语言文学 美美与共 人才培养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大视野 外语学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化隐喻翻译的视域融合——中央文献中的文化隐喻英译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项成东 韩思华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45-55,111,共12页
视域融合是研究中央文献翻译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翻译追求的重要目标。中央文献常常利用文化隐喻来讲述国家的发展与成果、传达中国主张、展示国家形象,所以广受国内外人士的关注、解读并获得高度评价。为实现国家话语的有效传播,中央... 视域融合是研究中央文献翻译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翻译追求的重要目标。中央文献常常利用文化隐喻来讲述国家的发展与成果、传达中国主张、展示国家形象,所以广受国内外人士的关注、解读并获得高度评价。为实现国家话语的有效传播,中央文献翻译中的文化隐喻翻译备受关注。论文以《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为研究语料,从文化概念化视角出发,阐释了文化隐喻翻译的三种视域融合形式,重点分析了文化隐喻翻译的视域融合路径,并提出应当遵循的翻译原则,旨在分析译本如何以视域融合为最终目的而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以期为中国文化、中国思想的对外翻译与传播提供一定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域融合 文化隐喻翻译 中央文献翻译 文化概念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的论视角下的文学翻译策略研究--以《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为例
3
作者 刘瑞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 2016年第7期28-29,共2页
翻译目的论包含三个基本原则:目的原则、连贯原则、忠实原则。本文以目的论为指导,通过对《红楼梦》的两个英文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进而总结出文学翻译中的一些翻译策略,从而促进跨文化交际和中外文化交流。
关键词 文学翻译 目的论 《红楼梦》中译本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信息偶遇研究概述 被引量:5
4
作者 高莹莹 《河南科技》 2013年第2X期6-6,33,共2页
信息偶遇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行为,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信息偶遇的研究充实了信息行为的理论框架,对进一步研究人们的信息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信息偶遇的研究只见于国外少数篇章,国内鲜有提及。而大多数研究也只停留在理论... 信息偶遇作为一种新的信息行为,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信息偶遇的研究充实了信息行为的理论框架,对进一步研究人们的信息行为习惯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对于信息偶遇的研究只见于国外少数篇章,国内鲜有提及。而大多数研究也只停留在理论层面,对信息偶遇的具体实践却未有提及。本文试图将信息偶遇相关的所有研究进行梳理,分门别类,并对其实践提出初步构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偶遇 信息偶遇实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跨境电商的营销模式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孙柳 《现代营销(下)》 2016年第6期82-83,共2页
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媒介体,具有全球性和非中心化的特征。依附于网络发生的跨境电子商务也因此具有了全球性和非中心化的特性。电子商务与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在于电子商务是一种无边界交易,丧失了传统交易所具有的... 网络是一个没有边界的媒介体,具有全球性和非中心化的特征。依附于网络发生的跨境电子商务也因此具有了全球性和非中心化的特性。电子商务与传统的交易方式相比,其中一个重要特点在于电子商务是一种无边界交易,丧失了传统交易所具有的地理因素。互联网用户不需要考虑跨越国界就可以把产品尤其是高附加值产品和服务提交到市场。本文对跨境电商的营销模式进行了研究,共分为三章,分别论述了跨境电商的定义、特征和意义;跨境电商的商业模式以及管理缺陷和建议。希望对今后的研究能够做出一定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境电商 营销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古希腊神话死而复生的母题研究
6
作者 邵婷 《戏剧之家》 2013年第11期331-332,共2页
古希腊神话中死而复生的故事内容丰富、意义独特。本文根据古希腊神话的记载,全面梳理古希腊神话中死而复生的母题故事,并把其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依次分析每个死而复生故事类型的特点,并探讨其产生的原因和体现的内涵。
关键词 死而复生 母题 生死观 万物有灵观 宗教祭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从学院翻译到商业翻译的译者角色转换
7
作者 韩红红 《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95-97,117,共4页
基于翻译目的、文本偏向、指导理论、影响因素等的不同,学院翻译与商业翻译中的译者角色也有所不同。在学院翻译中译者主要承担翻译活动的绝对主体、文本的纯转述者和文字校对员三种角色,而在商业翻译中译者则转换为发起人/委托人的遵... 基于翻译目的、文本偏向、指导理论、影响因素等的不同,学院翻译与商业翻译中的译者角色也有所不同。在学院翻译中译者主要承担翻译活动的绝对主体、文本的纯转述者和文字校对员三种角色,而在商业翻译中译者则转换为发起人/委托人的遵从者、基于受众的创造者和文本内外的协调员。译者如果能尽快了解商业翻译并及早适应这些角色转换,就有助于其成为优秀的专职商业译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院翻译 商业翻译 译者 角色转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开放中的保守与封建时的冲锋——李清照与艾米丽·狄金森的诗词对比研究
8
作者 曹小璐 《戏剧之家》 2013年第11期327-327,共1页
艾米丽·狄金森和李清照是美国和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之一。狄金森生前默默写下几乎未被发表的1775首富有独创性的诗歌,这些诗歌被誉为"美国文艺复兴的一部分"。李清照的《漱玉词》精巧婉约,更是被人誉为"一... 艾米丽·狄金森和李清照是美国和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女诗人之一。狄金森生前默默写下几乎未被发表的1775首富有独创性的诗歌,这些诗歌被誉为"美国文艺复兴的一部分"。李清照的《漱玉词》精巧婉约,更是被人誉为"一代词宗"。本文通过将两者的写作风格以及爱情观进行对比从而探索二者创作的不同点,以使我们对她们的诗歌有更为深入的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米丽·狄金森 李清照 诗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词典封面构成意义的多模态研究
9
作者 陈二芹 《海外英语》 2014年第24期225-227,共3页
词典封面在词典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词典的封面越来越趋于多模态化。词典封面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变化。字体,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字体位置,封面颜色等多模态符号对词典的封面产生重要影响。其以第三版和... 词典封面在词典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词典的封面越来越趋于多模态化。词典封面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社会的变化。字体,字体颜色,字体大小,字体位置,封面颜色等多模态符号对词典的封面产生重要影响。其以第三版和第七版《牛津高阶英汉双解词典》为例,利用Kress&Van Leeuwen视觉语法的构成意义对词典的封面进行研究,探析词典封面的构成意义是如何体现封面变化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词典 封面 多模态 视觉语法 构成意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典籍英译的偏向与本质的回归 被引量:18
10
作者 赵彦春 吕丽荣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100,共6页
21世纪迎来了中华典籍英译的高潮,相关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深入与拓宽,但在典籍英译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仍有核心空间鲜有触及。现有译论大多从文化角度或宏观语境的角度切入,虽厥功甚伟,但几乎没有涉及翻译的本质与机制,有的研究也有偏离&qu... 21世纪迎来了中华典籍英译的高潮,相关的研究领域也不断深入与拓宽,但在典籍英译的理论与实践方面,仍有核心空间鲜有触及。现有译论大多从文化角度或宏观语境的角度切入,虽厥功甚伟,但几乎没有涉及翻译的本质与机制,有的研究也有偏离"翻译"本质的倾向。本文总结近年典籍英译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典籍英译的本质与机制进行初步探讨,希望有助于今后的典籍英译研究与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典籍英译 研究回顾 本质 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翻译学本质叩问——文化派对归结论的误读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彦春 吕丽荣 《外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64-68,112,共5页
在翻译学发生文化转向之后,文化派译论在近几十年内占据了翻译话语体系的中心位置。然而,其译论存在学理上的缺陷,具有很大的误导作用。归结论的提出旨在解决其一系列的偏颇,力图将翻译研究拉回正轨。归结论的反思、批评与建构自然欢迎... 在翻译学发生文化转向之后,文化派译论在近几十年内占据了翻译话语体系的中心位置。然而,其译论存在学理上的缺陷,具有很大的误导作用。归结论的提出旨在解决其一系列的偏颇,力图将翻译研究拉回正轨。归结论的反思、批评与建构自然欢迎反证,但是浏览一些反批评文章,不难发现所谓的反论实际上是误读了归结论,在翻译的本体论、方法论及目的论诸方面缺少本质的把握。本文以具体的例子来论证文化派对归结论在这几个方面的误读,以使翻译学回归正确的学科取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方法论 目的论 误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责权利的传统意识、现代视角及在管理工作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凌志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57-60,共4页
合理的责权利分配是驱动组织运转的重要因素,但在具体工作中,管理者很难对责权利进行明确的划分。从现代视角来看,责权利的合理划分可以促进组织系统化、促进组织内部协作、强化组织内信息沟通、促进组织良性运转。在实践应用中,须强化... 合理的责权利分配是驱动组织运转的重要因素,但在具体工作中,管理者很难对责权利进行明确的划分。从现代视角来看,责权利的合理划分可以促进组织系统化、促进组织内部协作、强化组织内信息沟通、促进组织良性运转。在实践应用中,须强化责权利的目标管理,注重设定责权利的考核指标,建立多级联动责权利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理者 责权利 传统意识 现代视角 现代管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领导者激发普通员工工作创造力的方略 被引量:2
13
作者 刘楠 张凌志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84-86,共3页
普通员工工作创造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有单位激励机制不健全、领导者对普通员工关注不足、普通员工自身创新意识不强等。激发普通员工的工作创造力,领导者须建立全面激励机制,设立专项激励,建设互动互通机制,增强单位文化激励。
关键词 领导者 普通员工 工作创造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隐喻解读与文化认知——以政体的跨文化解读为例 被引量:4
14
作者 项成东 姚磊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8年第4期45-55,共11页
以政体解读为例,采取实证研究方法探讨隐喻解读与文化认知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隐喻解释呈现系统性分布模式,这与文化特定传统有关。隐喻概念映射既不具有自动性,也不具有普遍性,而是变化不定,文化各异。传统的隐喻接受观(即隐喻... 以政体解读为例,采取实证研究方法探讨隐喻解读与文化认知之间的关系。调查结果显示,隐喻解释呈现系统性分布模式,这与文化特定传统有关。隐喻概念映射既不具有自动性,也不具有普遍性,而是变化不定,文化各异。传统的隐喻接受观(即隐喻接受者对隐喻所包含的意识形态思想会自动地加以理解和接受)遭到质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喻解读 文化认知 调查 特定文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作家与日本作家的森林情结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晓晖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9期119-121,共3页
德国和日本都是森林覆盖率十分高的国家,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成长的德国作家和日本作家,在浓郁的森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在创作时不可避免地具有很多其他国家作家不具备的森林情结。本文通过德日森林文化的对比,分析了两国作家的森林情... 德国和日本都是森林覆盖率十分高的国家,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中成长的德国作家和日本作家,在浓郁的森林文化的熏陶和感染下,在创作时不可避免地具有很多其他国家作家不具备的森林情结。本文通过德日森林文化的对比,分析了两国作家的森林情结在作品中的意义及其产生的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作家 日本作家 森林情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法消亡的孤独——里尔克及其诗歌《秋日》与《豹》 被引量:1
16
作者 张晓晖 《安阳工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78-80,共3页
敏感、多愁、脆弱的里尔克是孤独的,而这孤独时浓时淡、时轻时重,却始终无法消亡。他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用孤独谱写着美丽的诗歌,用孤独展现了寂寞的美丽。在《秋日》与《豹》中,他那孤独的身影无处不在。
关键词 里尔克 孤独 《秋日》 《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位员工骄、娇、惰的表现、形成原因及应对策略
17
作者 张凌志 《领导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3期5-7,共3页
单位员工出现骄横跋扈、娇气自负、惰性十足的不良现象,与组织管理制度缺失、责权利体系不完善、组织选聘体系不完善、员工组织归属感缺失相关。对此,单位应注重管理机制的完善与落实,完善责权利体系,完善现代人才考评机制,提高员工组... 单位员工出现骄横跋扈、娇气自负、惰性十足的不良现象,与组织管理制度缺失、责权利体系不完善、组织选聘体系不完善、员工组织归属感缺失相关。对此,单位应注重管理机制的完善与落实,完善责权利体系,完善现代人才考评机制,提高员工组织归属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位 员工 管理制度 责权利 组织归属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德国男孩“娇弱化”发展与对策及其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18
作者 张晓晖 《赤峰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5期256-258,共3页
德国男孩越发"娇弱化"的现状引起了德国人的反思和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他们纷纷寻找相应的对策,并从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角度探讨这一趋势的成因。而这一现象并非德国独有,结合中国男孩的教育现状和教育危机,我们可以从社会... 德国男孩越发"娇弱化"的现状引起了德国人的反思和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他们纷纷寻找相应的对策,并从教育环境、教育方式等角度探讨这一趋势的成因。而这一现象并非德国独有,结合中国男孩的教育现状和教育危机,我们可以从社会、文化等多角度寻找深层原因,而这一研究也必将为中国的相关教育带来新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国男孩 娇弱化 中国教育 启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13年俄罗斯网络热词解析
19
作者 刘子夜 《俄语学习》 2014年第3期56-58,共3页
网络热词指互联网上的热门词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民关注的焦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热词已成为语言学家、社会学家研究的新宠。本文根据Google和Яндекс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对2013年俄罗斯网络热词... 网络热词指互联网上的热门词汇,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网民关注的焦点,具有鲜明的时代气息。随着网络应用的普及,网络热词已成为语言学家、社会学家研究的新宠。本文根据Google和Яндекс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对2013年俄罗斯网络热词进行解析,希望为读者了解俄罗斯社会的最新动向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热词 俄罗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说《当代英雄》空间叙事策略的现代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晓敏 王萌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15年第1期70-75,共6页
作为俄国首部社会心理小说,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不仅在他的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整个俄罗斯文学的小说体裁创作发展中也具有先锋意义。小说中的现实空间转换及心理空间的无限扩展使得情节发展具有强烈的张力感,而人物性格特征... 作为俄国首部社会心理小说,莱蒙托夫的小说《当代英雄》不仅在他的创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在整个俄罗斯文学的小说体裁创作发展中也具有先锋意义。小说中的现实空间转换及心理空间的无限扩展使得情节发展具有强烈的张力感,而人物性格特征的展现全面而深入,充分体现了莱蒙托夫小说空间叙事策略的现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莱蒙托夫 叙事空间 现代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