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文学或许仍有所作为”——斯皮瓦克美育思想研究 |
潘道正
李进超
|
《学术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1
|
|
2
|
从东亚学视域看日本的倭寇史研究及倭寇文学 |
郭尔雅
|
《社会科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
3
|
夏目漱石文学创作与书画艺术 |
黎跃进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4
|
略论东方现代民族主义文学思潮的复杂性 |
黎跃进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0 |
|
5
|
新时期意识流小说研究问题述评 |
周和军
|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6
|
犹太现代启示录——E.L.多克特罗《上帝之城》的“信仰问题” |
潘道正
黄筱莉
|
《当代文坛》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2
|
|
7
|
从异托邦到乌托邦——多克特罗《上帝之城》的犹太空间意识 |
潘道正
黄筱莉
|
《理论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1
|
|
8
|
泰戈尔的诗与画 |
曾琼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1
|
|
9
|
论康德的“丑的问题” |
潘道正
李进超
|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6 |
0 |
|
10
|
与谢芜村的俳句、绘画艺术与中国文化 |
张晓希
|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0 |
|
11
|
明代中日文化交流的缩影——试论遣明使策彦周良《入明记》中的汉诗及其意义 |
张晓希
|
《山东外语教学》
|
2015 |
0 |
|
12
|
神话原型视角下的《猴神老哥》 |
曾琼
|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
2018 |
2
|
|
13
|
论阐释的有效性:“阐释循环”与钱钟书诗学 |
杨果
|
《浙江工商大学学报》
CSSCI
|
2016 |
0 |
|
14
|
宫崎市定“去寇化”倭寇观及其反历史倾向 |
郭尔雅
|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2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