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牲畜智能饮水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
作者 张锐 塞希亚拉图 +4 位作者 王燕 郑敬莎 黄津川 郭洪飞 郗风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6-303,312,共9页
【目的】针对目前牲畜饮水行为的监控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半智能化、设备功能单一、缺乏智能化管理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牲畜智能饮水系统。【方法】利用Jetson nano嵌入式设备作为主控制器,在进行视频监控的同时基于计算... 【目的】针对目前牲畜饮水行为的监控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半智能化、设备功能单一、缺乏智能化管理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牲畜智能饮水系统。【方法】利用Jetson nano嵌入式设备作为主控制器,在进行视频监控的同时基于计算机视觉识别牲畜并对其供水,采用轻量级检测方法实现牲畜的分布密度检测,分析是否需要增加水槽来避免拥挤情况的产生;采用RFID技术识别标签信息并统计牲畜个体是否饮水、饮水次数及总饮水时间等关键信息;采用传感器技术检测水位及水温情况,实现了水槽水满断电、结冰前自动排水等智能控制;开发了客户端和服务端软件,在阿里云服务器上部署云平台,并提供数据可视化和绑定牲畜附加信息等服务,进行人机交互。【结果】以内蒙古地区个人家庭牛群的5头牛为试验对象进行了为期40 d的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对水槽周围环境进行视频监控、目标检测、牲畜密度检测、牲畜信息统计及水槽的自动供水及停止供水。以2023年2月8日试验结果为例,在当天被测试的5头牛均饮水,其中2166430号牛在线时间3.2 min,饮水1次,饮水时长为1.3 min。根据该牛和被测群体的过去一周的饮水情况得知,该被测群体的饮水规律正常。经过历史饮水情况的统计,从饮水方面来看该被测群体在40 d内处于健康状态。【结论】该系统减少了养殖户的人力成本,为养殖户提供了判断牲畜健康状态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牲畜密度检测 智能饮水 牲畜信息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屋顶太阳能光伏组件方阵的计算机辅助设计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闫泓锦 郭福雁 《现代建筑电气》 2014年第1期5-8,15,共5页
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建立了屋顶太阳能光伏组件最佳倾角的数学模型、太阳能辐射能计算模型以及光伏组件最小允许间距计算模型。通过建立的计算模型,开发了一种基于AutoCAD的屋顶太阳能光伏组件方阵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软件可以在AutoCA... 利用数学建模方法,建立了屋顶太阳能光伏组件最佳倾角的数学模型、太阳能辐射能计算模型以及光伏组件最小允许间距计算模型。通过建立的计算模型,开发了一种基于AutoCAD的屋顶太阳能光伏组件方阵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软件可以在AutoCAD的绘图区域自动绘制光伏组件的平面图,能够使设计人员快速、准确地设计出屋顶太阳能光伏组件的排列方阵,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光伏组件 计算模型 软件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PGA实现计算机组成原理的实验模型机
3
作者 费翔 高天迎 张运杰 《科学技术创新》 2021年第31期101-103,共3页
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理论性较重,而且较为抽象的特点[1],利用FPGA技术构建的实验模型机,可以在课程实践环节形象直观地验证原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2]。模型机包含:数据通路、取指通路及控制模块。构建... 针对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在教学内容上理论性较重,而且较为抽象的特点[1],利用FPGA技术构建的实验模型机,可以在课程实践环节形象直观地验证原理知识,提高学生的计算机系统设计能力[2]。模型机包含:数据通路、取指通路及控制模块。构建三个模块的主要组件来自于前期的数字逻辑设计课程中绘制的电路原理图封装而成的IP软核。这一点保证了知识点的连贯性,而且模型机的设计立足RISC,可以很好地衔接后续嵌入式课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PGA RISC 计算机组成原理 IP软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城建领域的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4
作者 刘榕 李玮 郝琨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6年第4期302-306,共5页
以天津城建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为例,根据目前城市建设领域对所需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论述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本校城市建设特色,并在此之上逐步形成以城市建设相关学科为基础,以服务城建领域为目标的培养... 以天津城建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网络工程专业为例,根据目前城市建设领域对所需网络工程专业人才的要求,论述了该专业的人才培养应立足于本校城市建设特色,并在此之上逐步形成以城市建设相关学科为基础,以服务城建领域为目标的培养方向,培养网络工程领域基础理论知识扎实,网络开发建设能力和网络管理能力较强的高级应用型人才.网络专业由此确立了网络建设、网络安全和网络编程3个专业方向.为了体现城建领域特色,在保持原网络工程专业注重实践的理念之下,增加了综合布线与工程管理、智能建筑等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同时专业教学团队引入课群概念,从多方面入手,培养符合社会需求的多层次网络工程专业技术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培养方案 专业方向 培养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改革和建设探讨 被引量:1
5
作者 赵黎强 何军 费翔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4年第2期149-152,共4页
通过对软件人才需求与供给矛盾现状的分析,对高等学校软件工程培养目标和方向进行了研究.把软件工程的人才培养根据实际情况分成三个层次,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和市场的需求.根据《软件工程知识体系》、《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和《高等... 通过对软件人才需求与供给矛盾现状的分析,对高等学校软件工程培养目标和方向进行了研究.把软件工程的人才培养根据实际情况分成三个层次,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和市场的需求.根据《软件工程知识体系》、《软件工程教育知识体系》和《高等学校软件工程专业规范》,设计了以培养具有软件工程技术能力和软件工程设计能力为主,同时兼顾软件分析人才培养的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件工程 人才培养 专业规范 课程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云边协同计算场景下的多目标优化卸载决策 被引量:10
6
作者 朱思峰 蔡江昊 +1 位作者 柴争义 孙恩林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3-234,共12页
车联网场景下的计算任务对时延非常敏感,需要云边协同计算来满足这类需求。针对车联网云边协同计算场景下如何高效地进行服务卸载并同时考虑服务的卸载决策以及边缘服务器和云服务器的协同资源分配问题,设计了基于云边协同的车辆计算网... 车联网场景下的计算任务对时延非常敏感,需要云边协同计算来满足这类需求。针对车联网云边协同计算场景下如何高效地进行服务卸载并同时考虑服务的卸载决策以及边缘服务器和云服务器的协同资源分配问题,设计了基于云边协同的车辆计算网络架构,在该架构下,车载终端、云服务器和边缘服务器都可以提供计算服务;通过对缓存任务进行分类并将缓存策略引入车联网场景,依次设计了缓存模型、时延模型、能耗模型、服务质量模型以及多目标优化问题模型;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多目标优化免疫算法的卸载决策方案。最后,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卸载决策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云边协同 卸载决策 边缘缓存 多目标优化免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边缘计算场景下基于免疫优化的任务卸载 被引量:7
7
作者 朱思峰 孙恩林 柴争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160,共9页
移动边缘计算通过将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下沉到移动网络的边缘,可以减少移动终端的任务计算时延和能耗,从而有效满足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高速发展所需的高回传带宽、低时延的要求。计算卸载作为移动边缘计算的一个主要优势,它通过将繁重... 移动边缘计算通过将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下沉到移动网络的边缘,可以减少移动终端的任务计算时延和能耗,从而有效满足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高速发展所需的高回传带宽、低时延的要求。计算卸载作为移动边缘计算的一个主要优势,它通过将繁重的计算任务迁移到边缘服务器来提高移动服务能力。针对移动边缘计算场景下移动终端应用的低时延和低能耗的卸载需求,给出了一种最小化系统响应时延和移动终端能耗的任务卸载方案。首先在对系统响应时延和移动终端能耗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构建了移动边缘计算场景下的任务切分模型、时延模型、能耗模型和任务卸载优化模型;然后,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免疫优化算法,并给出了基于免疫优化的任务卸载方案;最后将文中方案与LOCAL Execution方案和基于遗传算法的卸载方案进行了对比实验。仿真实验表明,文中方案在时延和能耗的综合代价上优于文献方案,可以满足移动终端应用低时延和低能耗的卸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任务卸载 免疫优化算法 任务处理 卸载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和信息熵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5
8
作者 董家凡 潘玉恒 鲁维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33-2041,共9页
目前,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中,存在时间序列模型难以建立统计指标与损伤程度定量关系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信息熵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同时检测损伤的位置和度量损伤程度。以获取的加速度振动响应构建自回... 目前,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中,存在时间序列模型难以建立统计指标与损伤程度定量关系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信息熵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同时检测损伤的位置和度量损伤程度。以获取的加速度振动响应构建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model,ARMA),并从理论上推导自回归系数与结构振动频率的关系。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与损伤程度之间的联系,再引入信息熵实现对结构节点信息的量化。构建损伤程度特征指标,利用损伤前后结构损伤指标的变化量实现对损伤结构的位置和损伤程度的检测。以简支梁结构实验模型和IASC-ASCE基准结构的测量数据为例,从不同损伤程度下的单一损伤和多重损伤等场景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对损伤的结构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损伤位置处的损伤指标值远大于未损伤位置,能够准确定位损伤,且不同损伤程度下的损伤指标值增幅也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单一损伤和多重损伤均可进行损伤定位,并在损伤定位的同时实现损伤程度的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回归系数 信息熵 结构损伤识别 时间序列分析 多位置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社区边缘计算场景下基于免疫算法的卸载决策优化
9
作者 胡亚慧 朱思峰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217-223,共7页
边缘计算通过将云计算中心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下沉至距离用户更近的网络边缘,用户可将任务卸载至边缘计算节点执行,以获得更低的任务时延和能耗.针对智慧社区场景下的任务卸载决策问题,构建了联合优化任务时延和能耗的卸载决策优化模型;... 边缘计算通过将云计算中心的计算和存储资源下沉至距离用户更近的网络边缘,用户可将任务卸载至边缘计算节点执行,以获得更低的任务时延和能耗.针对智慧社区场景下的任务卸载决策问题,构建了联合优化任务时延和能耗的卸载决策优化模型;在免疫算法中引入交叉操作,并对克隆算子、变异算子进行了改进,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免疫算法的任务卸载方案,并对该模型进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优于基于粒子群优化算法方案、基于遗传算法方案和基于免疫算法的卸载方案,可以有效降低任务时延和能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智慧社区 计算卸载 免疫算法 计算时延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均值化主成分分析法的天津市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10
作者 李栋 刘树东 刘榕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145-149,共5页
针对我国空气质量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均值化的主成分分析法的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实际影响天津市空气质量的六大污染指标进行主成分提取,分析各主成分,得出影响天津市空气质量的污染来源,并针对各污染源提出... 针对我国空气质量问题,建立了一种基于均值化的主成分分析法的空气质量影响因素分析模型.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实际影响天津市空气质量的六大污染指标进行主成分提取,分析各主成分,得出影响天津市空气质量的污染来源,并针对各污染源提出一系列防治措施.相比较传统的主成分分析法,基于均值化的主成分分析法保留了各污染指标在离散程度上的差异信息,降低了评价指标的维数,并通过实例分析验证了该方法,解决了传统主成分分析法在数据无量纲化时的缺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均值化 主成分分析法 空气质量 离散程度 防治措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草场放牧系统
11
作者 张锐 赵锦钰 +4 位作者 王燕 杨思妍 黄津川 范云飞 李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07,共7页
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在对草场环境及牲畜状态进行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草场放牧监测系统。该系统将虚拟仿真技术Unity3D应用于草场放牧场景的孪生三维模型,为后续监测呈现可视化效果;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搭建采集网络,实现草场及牲畜信息交互的功... 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在对草场环境及牲畜状态进行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草场放牧监测系统。该系统将虚拟仿真技术Unity3D应用于草场放牧场景的孪生三维模型,为后续监测呈现可视化效果;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搭建采集网络,实现草场及牲畜信息交互的功能,并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草场进行放牧强度划分。为了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的真实场景为例进行综合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放牧监测系统相比,该系统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数据共享和物理草场与孪生草场信息的同步,有效解决了传统放牧监测中决策滞后的问题;通过孪生草场能对物理草场的放牧场景进行仿真模拟,不受客观条件限制,能有效预测各种放牧情况,实现草场环境及牲畜放牧状态精准监测,在实际放牧中能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提升草场放牧决策的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场放牧系统 数字孪生技术 虚拟现实 UNITY3D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轻量化道路提取模型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毅 陈一丹 +1 位作者 高琳 洪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951-959,共9页
针对当前用于遥感图像道路提取领域的语义模型存在计算复杂度较高、道路提取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轻量化道路提取模型(MFL-DeepLab V3+).为了减少模型参数量并降低模型的计算复杂度,骨干网络选用轻量化Mobilenet V2... 针对当前用于遥感图像道路提取领域的语义模型存在计算复杂度较高、道路提取效果不佳的问题,提出基于多尺度特征融合的轻量化道路提取模型(MFL-DeepLab V3+).为了减少模型参数量并降低模型的计算复杂度,骨干网络选用轻量化Mobilenet V2网络代替原模型的Xception网络,在空洞空间金字塔池化(ASPP)模块中引入深度可分离卷积.为了增强模型的道路提取能力,优化对细小路段的提取效果,在解码区提出联合注意力的多尺度特征融合(MFFA).基于Massachusetts roads数据集的各项实验表明,MFL-DeepLab V3+模型的参数规模显著降低,较原模型参数量压缩了88.67%,道路提取图像完整,边缘清晰,精确率、召回率和F1分数分别达到88.45%、86.41%和87.42%,与其他模型相比取得了更好的提取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道路提取 MFL-DeepLab V3+ 多尺度特征融合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交通场景下云边端协同的多目标优化卸载决策 被引量:1
13
作者 朱思峰 宋兆威 +2 位作者 陈昊 朱海 乔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5,共13页
随着智慧交通、云计算网络以及边缘计算网络的快速发展,车载终端与路基单元、中心云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变得越发频繁。针对智慧交通云边端协同计算场景下如何高效地实现车路云一体化融合感知、群体决策以及各级服务器间对资源的合理... 随着智慧交通、云计算网络以及边缘计算网络的快速发展,车载终端与路基单元、中心云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变得越发频繁。针对智慧交通云边端协同计算场景下如何高效地实现车路云一体化融合感知、群体决策以及各级服务器间对资源的合理分配问题,设计了基于云边端与智慧交通全面融合的网络架构。在该架构下,通过对任务类型的合理划分,再由各服务器对其进行选择性的缓存、卸载;在智慧交通云边端协同计算场景下,依次设计了一种对任务自适应的缓存模型、任务卸载时延模型、系统能量损耗模型、车载用户对服务质量不满意度评价模型、多目标优化问题模型,并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型非支配遗传算法的任务卸载决策方案。实验结果表明,文中方案能够有效降低任务卸载过程中所带来的时延和能耗,提高了系统资源利用率,给车辆用户带来更好的服务体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交通 云边端协同计算 卸载决策 多目标优化算法 非支配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建筑能耗预测 被引量:1
14
作者 杨振舰 卢世林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220-227,共8页
在城市建筑管理中,准确预测建筑能耗对实现建筑节能和构建智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能耗数据的复杂性,长期并准确地预测建筑能耗是时间序列预测中极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之一.近年来,研究人员将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能耗预测任务,并取得了优... 在城市建筑管理中,准确预测建筑能耗对实现建筑节能和构建智慧城市具有重要意义.由于能耗数据的复杂性,长期并准确地预测建筑能耗是时间序列预测中极具有挑战性的难题之一.近年来,研究人员将神经网络模型应用于能耗预测任务,并取得了优秀的预测结果,然而建筑能耗会受到多维因素的影响,为了提高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图神经网络的建筑能耗预测方法.该方法使用改进的图卷积网络来捕获时间序列的空间依赖关系,通过时间卷积模块来获取时间序列的时序依赖关系,并通过时空融合,更充分地挖掘多元时间序列中的时序特征,支持在端到端的框架中联合学习,在真实的能耗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证实了模型拥有更加优异的性能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能耗 建筑节能 图神经网络 能耗预测 空间依赖 时序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虚拟仿真与物理模型的虚实结合型实验教学模式 被引量:1
15
作者 蒋学炼 费翔 +1 位作者 庄茜 杨德健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72-76,共5页
秉承“以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理念,针对专业知识点分散、实验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有机融合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和实体模型实验技术,构建了虚实结合型的综合性实验项目;串联不同学习阶段各专业课程的知识点主线,通过... 秉承“以工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理念,针对专业知识点分散、实验教学效果不佳的问题,有机融合虚拟仿真实验技术和实体模型实验技术,构建了虚实结合型的综合性实验项目;串联不同学习阶段各专业课程的知识点主线,通过系统化的工程训练提升学生对复杂工程问题及其逻辑联系的认知与理解.分析了现有实验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介绍了虚拟仿真实验与实体模型实验的融合思路和建设路径,为实验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仿真实验 物理模型实验 实验教学 工程能力 创新意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级特征筛选和任务动态对齐的声呐图像小目标检测
16
作者 王燕 王宏辉 +2 位作者 刘树东 张艳 郝泽玉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16-128,共13页
针对声呐图像中小目标检测难度大、精度低、容易出现错检漏检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v8s的声呐图像小目标检测改进算法。首先,考虑到声呐图像中的小目标通常具有低对比度且易被噪声淹没,提出了高效多级筛选特征金字塔网络(EMS-FPN... 针对声呐图像中小目标检测难度大、精度低、容易出现错检漏检的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YOLOv8s的声呐图像小目标检测改进算法。首先,考虑到声呐图像中的小目标通常具有低对比度且易被噪声淹没,提出了高效多级筛选特征金字塔网络(EMS-FPN)。其次,由于解耦头的分类分支和定位分支是独立的,会增加模型的参数量,同时难以有效地适应不同尺度目标的检测需求,导致对于小目标的检测效果不佳,设计了任务动态对齐检测头模块(TDADH)。最后为了验证本文模型的有效性,在URPC2021和SCTD扩充声呐数据集上进行了相应的验证,mAP0.5较YOLOv8s分别提高了0.3%和1.8%,参数量降低了22.5%。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在声呐图像目标检测任务中不仅提高了精度,还显著降低了模型参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目标检测 声呐图像 小目标检测 高效多级筛选 任务动态对齐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三维无参数注意力机制的隧道裂缝检测方法
17
作者 武斌 于双玲 +1 位作者 陈杨杨 赵洁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520-1531,共12页
为进一步研究现有公路隧道裂缝检测算法中对裂缝特征提取不充分、抗干扰能力弱而导致漏检以及检测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隧道裂缝检测方法。首先,在主干网络中结合高效的三维无参数注意力机制,引入残差模块C3SM,用于增... 为进一步研究现有公路隧道裂缝检测算法中对裂缝特征提取不充分、抗干扰能力弱而导致漏检以及检测速度慢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隧道裂缝检测方法。首先,在主干网络中结合高效的三维无参数注意力机制,引入残差模块C3SM,用于增强深浅层特征信息之间的交互,在优化计算复杂度的同时增强网络特征提取能力;其次,在特征金字塔中采用一种新的特征融合网络结构,整合相邻层的特征图,能较好地保留裂缝边缘信息,在保证语义信息不受损失的同时加快模型的检测速度;最后,采用位置损失函数WIoU优化遮挡和重叠目标的检测效果。为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在Tunnel-crack和湖州隧道裂缝数据集上进行大量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检测方法的精度与速度分别达到88.7%、103.5帧/s和85.1%、99.4帧/s,相比大多数高性能目标检测器具有更高的识别准确率,并能满足隧道裂缝检测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工程 裂缝检测 注意力机制 YOLOv5 WIoU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节点移动性的水下动态拓扑控制方法
18
作者 郝琨 薛旭峰 +2 位作者 刘永磊 李志圣 赵晓芳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2-550,共9页
针对水下传感器节点随洋流移动导致的网络覆盖率和连通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水下动态拓扑控制方法。节点部署阶段,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计算节点的期望部署位置,并采用蜿蜒洋流移动模型预测节点的实际部署位置,节点无须消耗额外能量调... 针对水下传感器节点随洋流移动导致的网络覆盖率和连通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新的水下动态拓扑控制方法。节点部署阶段,利用模拟退火算法计算节点的期望部署位置,并采用蜿蜒洋流移动模型预测节点的实际部署位置,节点无须消耗额外能量调节自身位置即可保持网络的全连通和高覆盖率;拓扑优化阶段,以最大化延长网络寿命为目标,自主水下航行器根据节点实时情况执行高效的拓扑优化策略。仿真结果表明,与现有的CDA、SLO及随机部署方案相比,提出的新方法在保持全连通性的前提下具有更好的覆盖率和平均节点度;节点存活率和数据包传输成功率分别提升了11.6%和11.53%,有效提高了网络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拓扑控制 节点移动性 模拟退火算法 自主水下航行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尺度特征增强的高效Transformer语义分割网络
19
作者 张艳 马春明 +1 位作者 刘树东 孙叶美 《光电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79-93,共15页
针对现有基于Transformer的语义分割网络存在的多尺度语义信息利用不充分、处理图像时生成冗长序列导致的高计算成本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增强的高效语义分割主干网络MFE-Former。该网络主要包括多尺度池化自注意力模块(... 针对现有基于Transformer的语义分割网络存在的多尺度语义信息利用不充分、处理图像时生成冗长序列导致的高计算成本等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多尺度特征增强的高效语义分割主干网络MFE-Former。该网络主要包括多尺度池化自注意力模块(multi-scale pooling self-attention, MPSA)和跨空间前馈网络模块(cross-spatial feedforward network, CS-FFN)。其中,MPSA利用多尺度池化操作对特征图序列进行降采样,在减少计算成本的同时还高效地从特征图序列中提取多尺度的上下文信息,增强Transformer对多尺度信息的建模能力;CS-FFN通过采用简化的深度卷积层替代传统的全连接层,减少前馈网络初始线性变换层的参数量,并在前馈网络中引入跨空间注意力(cross-spatial attention, CSA),使模型更有效地捕捉不同空间的交互信息,进一步增强模型的表达能力。MFEFormer在数据集ADE20K、Cityscapes和COCO-Stuff上的平均交并比分别达到44.1%、80.6%和38.0%,与主流分割算法相比,MFE-Former能够以更低的计算成本获得具有竞争力的分割精度,有效改善了现有方法多尺度信息利用不足和计算成本高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义分割 TRANSFORMER 深度学习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卷积和多特征融合的路面裂缝分割方法
20
作者 杨振舰 邵娴晴 王娇 《天津城建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90-296,共7页
针对复杂背景下道路裂缝分割方法存在的边缘细节易缺失、目标误判问题,提出双层卷积和多特征融合的路面裂缝分割网络。首先,采用U-Net网络为基础架构,设计双层卷积网络改进编码部分,增大感受野,提取丰富的上下文信息.其次,引入坐标注意... 针对复杂背景下道路裂缝分割方法存在的边缘细节易缺失、目标误判问题,提出双层卷积和多特征融合的路面裂缝分割网络。首先,采用U-Net网络为基础架构,设计双层卷积网络改进编码部分,增大感受野,提取丰富的上下文信息.其次,引入坐标注意力模块优化解码部分,进一步加强网络对裂缝边缘细节的学习.最后,将产生的多级特征反馈至特征融合模块,堆叠通道有效融合深层和浅层特征。此外,损失函数采用二值交叉熵损失和Dice损失函数相结合的方式,有效解决了背景大于裂缝像素点导致的样本不均衡问题。通过在CRACK500、CFD、Cracktree200公开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实现MIoU分别为76.8%、65.3%、53.0%,比现有方法MIoU平均提高3.5%,可以实现优异的道路裂缝自动分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陷检测 裂缝分割 双层卷积 多特征融合 图像处理 深度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