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0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牲畜智能饮水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被引量:1
1
作者 张锐 塞希亚拉图 +4 位作者 王燕 郑敬莎 黄津川 郭洪飞 郗风江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6-303,312,共9页
【目的】针对目前牲畜饮水行为的监控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半智能化、设备功能单一、缺乏智能化管理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牲畜智能饮水系统。【方法】利用Jetson nano嵌入式设备作为主控制器,在进行视频监控的同时基于计算... 【目的】针对目前牲畜饮水行为的监控和管理方面存在的半智能化、设备功能单一、缺乏智能化管理等问题,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牲畜智能饮水系统。【方法】利用Jetson nano嵌入式设备作为主控制器,在进行视频监控的同时基于计算机视觉识别牲畜并对其供水,采用轻量级检测方法实现牲畜的分布密度检测,分析是否需要增加水槽来避免拥挤情况的产生;采用RFID技术识别标签信息并统计牲畜个体是否饮水、饮水次数及总饮水时间等关键信息;采用传感器技术检测水位及水温情况,实现了水槽水满断电、结冰前自动排水等智能控制;开发了客户端和服务端软件,在阿里云服务器上部署云平台,并提供数据可视化和绑定牲畜附加信息等服务,进行人机交互。【结果】以内蒙古地区个人家庭牛群的5头牛为试验对象进行了为期40 d的测试,结果表明,本系统能够对水槽周围环境进行视频监控、目标检测、牲畜密度检测、牲畜信息统计及水槽的自动供水及停止供水。以2023年2月8日试验结果为例,在当天被测试的5头牛均饮水,其中2166430号牛在线时间3.2 min,饮水1次,饮水时长为1.3 min。根据该牛和被测群体的过去一周的饮水情况得知,该被测群体的饮水规律正常。经过历史饮水情况的统计,从饮水方面来看该被测群体在40 d内处于健康状态。【结论】该系统减少了养殖户的人力成本,为养殖户提供了判断牲畜健康状态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机视觉 牲畜密度检测 智能饮水 牲畜信息统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超图计算的高效传递多尺度特征小目标检测算法
2
作者 孙叶美 桑学婷 +2 位作者 张艳 刘国瑞 陈帅宇 《光电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122-132,共11页
无人机航拍图像具有背景复杂、目标小且密集的特点。在无人机航拍图像检测中,存在小目标检测精度低和模型参数量大的问题。因此,提出基于超图计算的多尺度特征高效传递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设计高效传递多尺度特征金字塔网络作为颈部网... 无人机航拍图像具有背景复杂、目标小且密集的特点。在无人机航拍图像检测中,存在小目标检测精度低和模型参数量大的问题。因此,提出基于超图计算的多尺度特征高效传递小目标检测算法。首先,设计高效传递多尺度特征金字塔网络作为颈部网络,在中间层融合多层特征,并将其向相邻各层直接传递,有效缓解传递路径冗长导致的信息丢失问题。另外,特征融合环节借助超图对高阶特征进行建模,从而增强模型的非线性表达能力。其次,设计轻量化动态任务引导检测头,借助共享机制在参数量较少的情况下,有效解决传统解耦头中分类与定位任务空间不一致导致检测目标不准确的问题。最后,基于层自适应幅度的剪枝轻量化模型,进一步减小模型体积。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在VisDrone2019数据集上表现出比其他架构更优越的性能,精度mAP0.5和参数量分别达到了42.4%和4.8 M,与基准YOLOv8相比参数量降低了54.7%,该模型实现检测性能与资源耗费之间的良好平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目标检测 超图 解耦头 轻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FBSE-ESEWT的齿轮故障诊断方法
3
作者 张锐 刘婷婷 +5 位作者 王燕 付俊淋 周卫斌 卜二军 王永霞 游国栋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234-246,共13页
针对齿轮故障诊断中采集到的振动信号常伴有噪声干扰且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以傅里叶-贝塞尔级数展开(Fourier-Bessel series expansion,FBSE)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将FBSE和基于能量的尺度空间经验小波变换(energy scale space empirica... 针对齿轮故障诊断中采集到的振动信号常伴有噪声干扰且故障特征难以提取的问题,以傅里叶-贝塞尔级数展开(Fourier-Bessel series expansion,FBSE)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将FBSE和基于能量的尺度空间经验小波变换(energy scale space empirical wavelet transform,ESEWT)相结合的齿轮振动信号降噪方法,即FBSE-ESEWT。首先,将采集到的齿轮振动信号利用FBSE技术获得其频谱,以替代传统的傅里叶谱,接着凭借能量尺度空间划分法对获取的FBSE频谱进行自适应分割和筛选,以精确定位有效频带的边界点。随后通过构建小波滤波器组得到信号分量并进行重构,以减小噪声和冗余信息干扰;然后,为捕捉到更全面的特征信息将处理后的信号进行广义S变换得到时频图,输入2D卷积神经网络进行故障诊断验证算法可行性。通过对Simulink仿真信号和实际采集信号进行实验,结果表明,相对于原始经验小波变换(EWT)、经验模态分解(EMD)等方法,FBSE-ESEWT具有更好的降噪效果,信噪比提高了13.96 dB,诊断准确率高达98.0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验小波变换 傅里叶-贝塞尔级数 能量尺度空间 降噪 故障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簇特性的宽带信道估计算法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燕 张立毅 张锐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2329-2333,共5页
针对宽带稀疏信道具有分簇结构的特点,在原有基于压缩感知稀疏信道估计算法的基础上,加入稀疏信道分簇结构,提出一种基于簇稀疏特性的自适应正则匹配追踪压缩信道感知算法。在信道簇稀疏度未知的情况下,自适应调整候选簇的数目,应用正... 针对宽带稀疏信道具有分簇结构的特点,在原有基于压缩感知稀疏信道估计算法的基础上,加入稀疏信道分簇结构,提出一种基于簇稀疏特性的自适应正则匹配追踪压缩信道感知算法。在信道簇稀疏度未知的情况下,自适应调整候选簇的数目,应用正则化的思想对候选支撑簇进行二次筛选,达到信道的精确重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传统的LS算法、BPDN算法、OMP算法、BOMP算法具有更低的误比特率(BER)、更小的均方误差(M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簇稀疏性 压缩信道感知 S-V信道模型 信道估计 OFD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空天地融合车载网络场景下的资源优化策略
5
作者 朱思峰 黄长龙 +3 位作者 宋兆威 张宗辉 朱海 乔蕊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134-149,共16页
空天地融合车载网场景下,无人机设备由于电池容量和能源有限,无法为任务卸载提供长期有效支持;低轨卫星受资源成本以及通信延迟、时延抖动的影响难以为大规模车联网任务提供稳定的高带宽通信服务。针对空天地融合车载网络场景下无人机... 空天地融合车载网场景下,无人机设备由于电池容量和能源有限,无法为任务卸载提供长期有效支持;低轨卫星受资源成本以及通信延迟、时延抖动的影响难以为大规模车联网任务提供稳定的高带宽通信服务。针对空天地融合车载网络场景下无人机和低轨卫星的资源优化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任务深度强化辅助学习(Multi-Task Deep Reinforcement and Auxiliary Learning,MTDRAL)的任务卸载以及功率调整、缓存决策的方案。首先构建了任务切分与传输模型、时延模型、能耗模型、服务器计算与缓存模型和问题模型;然后,基于对任务处理时延、服务器能耗以及缓存命中率的综合考虑,给出了基于MTDRAL的任务卸载及资源调度方案;最后将所提方案与随机卸载策略方案、成功率贪婪决策方案、基于柔性动作-评价算法的多网络深度强化学习的卸载方案、基于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算法的多网络深度强化学习的卸载方案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案在服务器数量为14、车载终端数量为10时,综合得分相较于4种对比方案,分别领先约134.41%,31.32%,38.93%,29.49%;所提方案具有较好的性能,能更好地满足空天地融合车载网场景下的任务卸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天地融合车载网络 资源优化 任务卸载 强化学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基于改进型NSGA-Ⅱ的港口作业调度优化算法
6
作者 刘树东 吴昊 +1 位作者 丛佳 顾播宇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945-1953,共9页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碳达峰和碳中和)。而港口作为物流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它的碳排放问题尤为突出。针对港口作业调度优化问题,考虑船舶到港时间、货物装卸需求、岸桥作业能力及碳排放成本等关键因素...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问题的日益严峻,我国提出了“双碳”目标(碳达峰和碳中和)。而港口作为物流枢纽和货物集散地,它的碳排放问题尤为突出。针对港口作业调度优化问题,考虑船舶到港时间、货物装卸需求、岸桥作业能力及碳排放成本等关键因素,构建最小化碳排放成本和码头运营成本的作业调度优化模型,并提出一种“双碳”目标下基于改进型非支配排序遗传算法(NSGA-Ⅱ)(E-NSGA-Ⅱ)的港口作业调度优化算法。首先,调整算法的编码策略、种群初始化方法和交叉变异操作;其次,设计不可行解的基因修复算子,并引入自适应交叉与变异概率机制。实验结果表明,与FCFS(First Come First Service)调度算法相比,所提算法在模型求解中的总成本下降了7.9%,碳排放成本下降了19.7%,码头运营成本下降了6.5%。以上研究结果丰富了多目标优化算法和港口作业调度理论,并为港口企业实现绿色调度、降低运营成本和提升经济效益提供了有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碳”目标 碳排放 码头运营成本 港口作业调度优化算法 NSGA-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自适应势场法和深度强化学习的三维水下AUV路径规划方法
7
作者 郝琨 孟璇 +1 位作者 赵晓芳 李志圣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451-1461,共11页
在复杂海洋环境中,AUV路径规划方法的生成路径质量低、动态避障能力差,为此提出新的三维水下AUV路径规划方法(IADQN).针对AUV在未知水下环境中障碍物识别和规避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自适应势场法以提高AUV的动作选择效率.为了解决传统深... 在复杂海洋环境中,AUV路径规划方法的生成路径质量低、动态避障能力差,为此提出新的三维水下AUV路径规划方法(IADQN).针对AUV在未知水下环境中障碍物识别和规避能力不足的问题,提出自适应势场法以提高AUV的动作选择效率.为了解决传统深度Q网络(DQN)经验回放策略中样本选择效率低的问题,采用优先经验回放策略,从经验池中选择对训练贡献较高的样本来提高训练的效率. AUV根据当前状态动态调整奖励函数,加快DQN在训练期间的收敛速度.仿真结果表明,与DQN方案相比,IADQN能够在真实的海洋环境下高效规划出省时、无碰撞的路径,使AUV运行时间缩短6.41 s,与洋流的最大夹角减少10.3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径规划 深度强化学习 自适应势场法 自主水下航行器(AUV) 动态奖励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尺度特征融合与加权框融合的遥感图像目标检测
8
作者 张众维 王俊 +1 位作者 刘树东 王志恒 《计算机应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633-639,共7页
遥感图像中目标尺度变化大且目标长宽比差异大,导致遥感图像目标检测困难。针对遥感图像的这一特点,通过改进YOLO框架,提出EW-YOLO(Efficient Weighted-YOLO)提高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的精度。首先,在特征融合部分,设计多级特征融合结构,以... 遥感图像中目标尺度变化大且目标长宽比差异大,导致遥感图像目标检测困难。针对遥感图像的这一特点,通过改进YOLO框架,提出EW-YOLO(Efficient Weighted-YOLO)提高遥感图像目标检测的精度。首先,在特征融合部分,设计多级特征融合结构,以利用双分支的残差模块促进不同尺度特征的融合,并通过融合模块的级联以及跨层特征的融合设计,增强对不同尺度目标的提取能力,并进一步增强检测能力;其次,在预测部分,提出加权检测头,引入加权检测框融合(WBF),以利用置信度分数对每个候选框进行加权,并融合生成预测框,从而提高不同长宽比目标的检测精度;最后,针对图像尺寸过大的问题,提出图像重采样处理方法,即通过将图像采样至合适大小并参与网络训练,解决由于切割造成的大尺寸目标检测精度较低的问题。在DOTA数据集上进行的实验的结果表明,所提方法的检测平均精度均值(mAP)达到了77.47%,较基于原始YOLO框架的方法提升了1.55个百分点,且优于目前的主流方法。同时,也在HRSC和UCAS-AOD数据集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图像 目标检测 深度学习 多尺度特征融合 加权检测框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融合改进A*算法与DWA算法的机器人动态避障方法研究
9
作者 张艳 李炳华 +1 位作者 霍涛 刘榕 《系统仿真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6期1555-1564,共10页
针对传统A*算法在路径规划过程中存在扩展节点多、路径转折点多,并且无法处理复杂环境中出现的动态障碍物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A*算法与DWA算法的机器人动态避障方法。在传统A*算法基础上改进邻域扩展方法,有效避免了经典四邻域扩... 针对传统A*算法在路径规划过程中存在扩展节点多、路径转折点多,并且无法处理复杂环境中出现的动态障碍物等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改进A*算法与DWA算法的机器人动态避障方法。在传统A*算法基础上改进邻域扩展方法,有效避免了经典四邻域扩展中存在的冗余节点多和八邻域扩展中存在的从障碍物中间穿过的路径等问题;设计了一种象限选择方法,在路径搜索过程中可以有效减少扩展节点的数量;设计了冗余点剔除策略,剔除路径多余节点;在每两个相邻节点间采用DWA算法进行局部路径规划,保证在全局最优路径的基础上实现了动态避障。实验结果验证了算法在机器人路径规划中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路径规划 改进A*算法 DWA算法 动态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车联网云边协同计算场景下的多目标优化卸载决策 被引量:13
10
作者 朱思峰 蔡江昊 +1 位作者 柴争义 孙恩林 《通信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23-234,共12页
车联网场景下的计算任务对时延非常敏感,需要云边协同计算来满足这类需求。针对车联网云边协同计算场景下如何高效地进行服务卸载并同时考虑服务的卸载决策以及边缘服务器和云服务器的协同资源分配问题,设计了基于云边协同的车辆计算网... 车联网场景下的计算任务对时延非常敏感,需要云边协同计算来满足这类需求。针对车联网云边协同计算场景下如何高效地进行服务卸载并同时考虑服务的卸载决策以及边缘服务器和云服务器的协同资源分配问题,设计了基于云边协同的车辆计算网络架构,在该架构下,车载终端、云服务器和边缘服务器都可以提供计算服务;通过对缓存任务进行分类并将缓存策略引入车联网场景,依次设计了缓存模型、时延模型、能耗模型、服务质量模型以及多目标优化问题模型;给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多目标优化免疫算法的卸载决策方案。最后,通过对比实验验证了所提卸载决策方案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联网 云边协同 卸载决策 边缘缓存 多目标优化免疫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移动边缘计算场景下基于免疫优化的任务卸载 被引量:7
11
作者 朱思峰 孙恩林 柴争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52-160,共9页
移动边缘计算通过将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下沉到移动网络的边缘,可以减少移动终端的任务计算时延和能耗,从而有效满足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高速发展所需的高回传带宽、低时延的要求。计算卸载作为移动边缘计算的一个主要优势,它通过将繁重... 移动边缘计算通过将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下沉到移动网络的边缘,可以减少移动终端的任务计算时延和能耗,从而有效满足移动互联网、物联网高速发展所需的高回传带宽、低时延的要求。计算卸载作为移动边缘计算的一个主要优势,它通过将繁重的计算任务迁移到边缘服务器来提高移动服务能力。针对移动边缘计算场景下移动终端应用的低时延和低能耗的卸载需求,给出了一种最小化系统响应时延和移动终端能耗的任务卸载方案。首先在对系统响应时延和移动终端能耗进行综合考虑的基础上,构建了移动边缘计算场景下的任务切分模型、时延模型、能耗模型和任务卸载优化模型;然后,设计了一种改进的免疫优化算法,并给出了基于免疫优化的任务卸载方案;最后将文中方案与LOCAL Execution方案和基于遗传算法的卸载方案进行了对比实验。仿真实验表明,文中方案在时延和能耗的综合代价上优于文献方案,可以满足移动终端应用低时延和低能耗的卸载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边缘计算 任务卸载 免疫优化算法 任务处理 卸载时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时间序列分析和信息熵的结构损伤识别 被引量:6
12
作者 董家凡 潘玉恒 鲁维佳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2033-2041,共9页
目前,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中,存在时间序列模型难以建立统计指标与损伤程度定量关系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信息熵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同时检测损伤的位置和度量损伤程度。以获取的加速度振动响应构建自回... 目前,基于时间序列分析的结构损伤检测方法中,存在时间序列模型难以建立统计指标与损伤程度定量关系的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基于信息熵的结构损伤识别方法,该方法能同时检测损伤的位置和度量损伤程度。以获取的加速度振动响应构建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utoregressive Moving Average model,ARMA),并从理论上推导自回归系数与结构振动频率的关系。通过建立时间序列模型与损伤程度之间的联系,再引入信息熵实现对结构节点信息的量化。构建损伤程度特征指标,利用损伤前后结构损伤指标的变化量实现对损伤结构的位置和损伤程度的检测。以简支梁结构实验模型和IASC-ASCE基准结构的测量数据为例,从不同损伤程度下的单一损伤和多重损伤等场景对方法的有效性进行验证,并对损伤的结构进行定位和定量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损伤位置处的损伤指标值远大于未损伤位置,能够准确定位损伤,且不同损伤程度下的损伤指标值增幅也存在明显差异。本文提出的方法对单一损伤和多重损伤均可进行损伤定位,并在损伤定位的同时实现损伤程度的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回归系数 信息熵 结构损伤识别 时间序列分析 多位置损伤识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多模态信息融合的水下移动目标定位 被引量:7
13
作者 刘树东 梁婷蓉 +1 位作者 王燕 张艳 《导航定位学报》 CSCD 2022年第3期14-24,共11页
移动目标的位置和速度估计是水下传感器网络应用的重要内容。针对到达时间差(TDOA)和到达角(AOA)融合只能进行目标位置估计的局限性以及位置估计中遇到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模态信息融合的三步定位方法。该方法在TDOA/AOA基础上,... 移动目标的位置和速度估计是水下传感器网络应用的重要内容。针对到达时间差(TDOA)和到达角(AOA)融合只能进行目标位置估计的局限性以及位置估计中遇到的非线性问题,提出了一种多模态信息融合的三步定位方法。该方法在TDOA/AOA基础上,通过融合到达频差(FDOA)来同时估计运动目标的位置和速度。前两步采用两步加权最小二乘法来估计目标的粗略位置和速度。为了更好地求解非线性定位问题,第三步将定位问题表述为最大似然函数,利用鲸鱼优化算法求解。通过第二步的解,构造鲸鱼优化算法的初始种群,以测量误差方差倒数为算法适应度函数的权重。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与TDOA定位方法、TDOA/AOA混合定位方法和两步加权最小二乘(TSWLS)算法相比,在位置和速度估计精度和偏差方面均优于上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模态信息融合 到达时间差 到达频差 到达角度 三步定位 水下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TD3的SDN车联网边缘计算卸载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国燕 薛翔 +1 位作者 刘毅 潘玉恒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27-1634,共8页
针对车联网场景下计算任务卸载至远端云中造成的延迟波动和能耗增加问题,搭建了融合软件定义网络和移动边缘计算的车联网系统模型。为了最小化车联网中计算卸载的时延和能耗,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动态计算卸载策略。该策略从计... 针对车联网场景下计算任务卸载至远端云中造成的延迟波动和能耗增加问题,搭建了融合软件定义网络和移动边缘计算的车联网系统模型。为了最小化车联网中计算卸载的时延和能耗,设计了一种基于深度强化学习的动态计算卸载策略。该策略从计算任务的能耗和时延这两个维度进行建模,并提出在传统的双延迟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的基础上加入Softmax和优先经验回放的改进算法(SP-TD3)。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设计的计算卸载策略在不同车辆数下对于能耗和时延有较为优越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缘计算 深度强化学习 计算卸载 软件定义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信息融合的水下传感器阵列网络移动节点定位 被引量:2
15
作者 孙思琦 郝琨 李成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143-146,151,共5页
为进一步提高水下传感器阵列网络对移动节点的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的水下传感器阵列网络移动节点定位(MLMI)方法。MLMI方法在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水下阵列节点间接收信息的时延差对未知移动节点的... 为进一步提高水下传感器阵列网络对移动节点的定位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多信息融合的水下传感器阵列网络移动节点定位(MLMI)方法。MLMI方法在基于到达时间差(TDOA)定位方法的基础上,利用水下阵列节点间接收信息的时延差对未知移动节点的方位角和俯仰角信息进行估计,结合最小二乘法获得节点的位置信息,并利用Tikhonov正则化法原理对获得的节点位置信息进行优化。仿真结果表明:与TDOA方法、加权最小二乘法改进的TDOA方法和DOA定位方法比较,MLMI方法定位性能得到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下传感器阵列网络 方位角 俯仰角 最小二乘法 正则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智慧城市预警系统云边协同计算场景下的卸载决策优化
16
作者 朱思峰 胡家铭 +1 位作者 杨诚瑞 柴争义 《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007-1015,共9页
针对智慧城市预警系统存在的传感器设备(sensor device,SD)的计算与存储能力不足、预警数据处理实时性差等问题,基于边缘计算技术,提出了云边协同的城市预警系统任务卸载模型。该模型引入了云边协同缓存策略,并依次设计了时延模型、能... 针对智慧城市预警系统存在的传感器设备(sensor device,SD)的计算与存储能力不足、预警数据处理实时性差等问题,基于边缘计算技术,提出了云边协同的城市预警系统任务卸载模型。该模型引入了云边协同缓存策略,并依次设计了时延模型、能耗模型和负载失衡度模型;将任务卸载问题转化为多目标优化问题,给出了一种基于MOEA/D算法的卸载决策方案,并通过对比实验进行了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该卸载方案能够在保证总时延与总能耗较小的情况下使负载达到均衡,并且优于其他基准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城市 预警系统 云边协同 任务卸载 边缘缓存 多目标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修正压缩感知的信道估计算法
17
作者 王燕 张立毅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85-1190,共6页
针对稀疏信道在两个OFDM符号间变化缓慢的特性,利用宽带稀疏信道分簇特性,提出了一种修正分簇自适应正则匹配追踪(MOD-CRAMP)压缩感知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在原有基于压缩感知稀疏信道估计算法的基础上,加入信道的先验信息.同时,利用前... 针对稀疏信道在两个OFDM符号间变化缓慢的特性,利用宽带稀疏信道分簇特性,提出了一种修正分簇自适应正则匹配追踪(MOD-CRAMP)压缩感知信道估计算法.该算法在原有基于压缩感知稀疏信道估计算法的基础上,加入信道的先验信息.同时,利用前次估计的索引值作为当前估计的支撑,并采用正则化的思想对候选支撑集进行2次筛选,从而达到信道的精确重构.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比传统的OMP算法、CRAMP算法及MODOMP算法均具有更好的估计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压缩感知 簇稀疏性 信道估计 宽带通信 信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草场放牧系统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锐 赵锦钰 +4 位作者 王燕 杨思妍 黄津川 范云飞 李刚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107,共7页
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在对草场环境及牲畜状态进行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草场放牧监测系统。该系统将虚拟仿真技术Unity3D应用于草场放牧场景的孪生三维模型,为后续监测呈现可视化效果;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搭建采集网络,实现草场及牲畜信息交互的功... 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在对草场环境及牲畜状态进行感知的基础上建立草场放牧监测系统。该系统将虚拟仿真技术Unity3D应用于草场放牧场景的孪生三维模型,为后续监测呈现可视化效果;采用无线传输技术搭建采集网络,实现草场及牲畜信息交互的功能,并选用模糊综合评价方法对草场进行放牧强度划分。为了验证该系统的有效性,以内蒙古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毛登牧场的真实场景为例进行综合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放牧监测系统相比,该系统运用数字孪生技术实现了数据共享和物理草场与孪生草场信息的同步,有效解决了传统放牧监测中决策滞后的问题;通过孪生草场能对物理草场的放牧场景进行仿真模拟,不受客观条件限制,能有效预测各种放牧情况,实现草场环境及牲畜放牧状态精准监测,在实际放牧中能及时应对突发情况,提升草场放牧决策的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场放牧系统 数字孪生技术 虚拟现实 UNITY3D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在线监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动态扩展邻域蚁群算法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10
19
作者 潘玉恒 奥日格拉 +3 位作者 鲁维佳 丛佳 王世通 陈阳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23-432,449,共11页
针对蚁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路径转折点多、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扩展邻域蚁群算法(Dynamic extended neighbourhoods ant colony optimization,DENACO)。在蚂蚁搜索方式上采用动态扩展邻域方法,并定义新的信息素计算方... 针对蚁群算法易陷入局部最优、路径转折点多、收敛速度慢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动态扩展邻域蚁群算法(Dynamic extended neighbourhoods ant colony optimization,DENACO)。在蚂蚁搜索方式上采用动态扩展邻域方法,并定义新的信息素计算方式和增量规则,在取得更优收敛路径长度的同时,减少路径转折点数量及路径节点数量;引入自适应调整因子改进启发函数,提高算法的全局搜索能力,并设定迭代阈值,提升算法的收敛速度;提出一种路径节点双优化策略,对规划好的路径进一步优化,提高路径综合质量。不同复杂度及不同规模栅格地图中的仿真实验表明,DENACO算法所规划的路径更优,路径转折点数量减少,收敛速度加快,路径节点数量明显减少,表明算法具有更高的可行性和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动机器人 蚁群算法 路径规划 动态扩展邻域 自适应启发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BIM和改进RRT算法的建筑机器人路径规划 被引量:7
20
作者 杨振舰 庄亚楠 陈亚东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42,共12页
针对建筑机器人在施工现场获取地图信息时间长且需要规划出一条全局的、能实时避障的路径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技术建立导航地图并进行路径规划的算法。根据BIM模型中的信息对传统RR... 针对建筑机器人在施工现场获取地图信息时间长且需要规划出一条全局的、能实时避障的路径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应用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技术建立导航地图并进行路径规划的算法。根据BIM模型中的信息对传统RRT算法进行优化改进,提出了IRRT(improved rapid-exploration random tree)算法。首先将原有的固定步长改为动态步长,通过判断与目标点的远近界定步长大小,避免了节点的盲目扩张;其次,对随机采样点的生成范围进行了约束,并设置一个同时考虑目标点和随机点的权重来解决传统RRT算法中新生成点仅由随机采样点单一决定的问题;算法陷入最小值时选取随机扰动策略进行逃脱;最后在全局路径的相邻节点间使用动态窗口法进行局部避障。实验仿真结果表明IRRT算法比传统RRT算法在搜索速度上快了3倍多,平均路径比改进前减少25.56%,平均节点减少8.92%,加入动态窗口法后有效提高了机器人实时避障能力,更适合多变的室内环境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机器人 建筑信息模型(BIM) 路径规划 IRRT算法 动态窗口法 实时避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