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同期采灌储能模式浅层咸水介质渗透性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马玖辰
武春彬
+1 位作者
刘雪玲
张志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83-1891,共9页
针对地下浅层储能咸水介质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与矿物构成的特殊性,开展可控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基于表面化学与胶体稳定性理论,从介观尺度分析回灌溶液宏观参数变化与含水介质中微纳米颗粒重新分布过程的内在关联;探索复杂时空条件下咸水...
针对地下浅层储能咸水介质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与矿物构成的特殊性,开展可控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基于表面化学与胶体稳定性理论,从介观尺度分析回灌溶液宏观参数变化与含水介质中微纳米颗粒重新分布过程的内在关联;探索复杂时空条件下咸水层孔隙结构变化规律;确定不同储能模式下低渗透帷幕带的形成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回灌溶液温度、盐度变化是打破颗粒间受力平衡,造成含水介质渗透性能下降的诱导机制。在抽-注井固定与调换模式下,经历完整储能周期,含水层整体相对渗透率k/k0分别下降至63%、57%,表明由微纳米颗粒物质重组,导致含水介质空间结构变化具有不可逆性。两组储能试验中,由于形成机制不同,低渗透帷幕带分别形成于700-900 mm与500-700 mm的渗流单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层储能
微纳米颗粒
孔隙结构
渗透性能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环渤海平原区咸水源热泵系统对含水层孔隙结构变化的影响
2
作者
马玖辰
邵刚
王昌凤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9-466,共8页
针对环渤海平原区地下咸水层孔隙结构与矿物构成的特殊性,通过物理模拟试验,结合胶体稳定性理论,揭示咸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引起咸水介质堵塞的诱导机制,探索咸水层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水介质的机械组成与孔隙结...
针对环渤海平原区地下咸水层孔隙结构与矿物构成的特殊性,通过物理模拟试验,结合胶体稳定性理论,揭示咸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引起咸水介质堵塞的诱导机制,探索咸水层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水介质的机械组成与孔隙结构相近的条件下,将咸水层原砂渗流砂柱与人造含水介质渗流砂柱进行比较,咸水层原砂渗流砂柱中各渗流单元相对渗透系数K/K0的变化时间相对滞后,试验结束时,两类渗流砂柱的K/K0分别为82.6%,109%,累计释放颗粒的质量分别为121,169 mg;利用CT扫描技术发现,在渗流试验过程中,咸水层孔隙结构呈现出非均质性的变化规律;由于含水层中的微小颗粒具有显著的胶体性状,因此含水层中颗粒间的静电作用力会使这些颗粒的稳定性得以增强;颗粒矿物构成与形貌特征是造成咸水介质孔隙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咸水源热泵
孔隙结构
静电作用力
模拟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种基于模式识别的环状燃气管网泄漏检测方法
被引量:
4
3
作者
虞丹阳
玉建军
靳新迪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7-192,共6页
为了将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环状燃气管网泄漏检测并找到合适的特征提取方法,以天津城建大学实验室环状燃气管网泄漏为例,将实验的28种工况作为测试样本,与之对应的模拟工况作为训练样本,采用提取压力图像特征向量法和节点压力矩阵法分别...
为了将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环状燃气管网泄漏检测并找到合适的特征提取方法,以天津城建大学实验室环状燃气管网泄漏为例,将实验的28种工况作为测试样本,与之对应的模拟工况作为训练样本,采用提取压力图像特征向量法和节点压力矩阵法分别进行环状燃气管网的泄漏检测,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将2种方法获得的特征向量进行训练与分类检验,进而将其分类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2种方法均可用于环状燃气管网泄漏检测,提取压力图像特征向量法因有效地降低了特征向量的维度和数据波动的干扰,其结果更优。结合SCADA和GIS系统,可将该法应用于实际水、气、油管网泄漏检测和定位,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检测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识别
环状管网
燃气泄漏
特征向量
支持向量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同期采灌储能模式浅层咸水介质渗透性演化过程研究
被引量:
4
1
作者
马玖辰
武春彬
刘雪玲
张志刚
机构
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天津
大学
中低温热能高效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883-1891,共9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41402228)
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No.20130426)
天津市建设系统软课题研究项目(No.2014-软7)
文摘
针对地下浅层储能咸水介质复杂的水文地质条件与矿物构成的特殊性,开展可控三维物理模拟试验,基于表面化学与胶体稳定性理论,从介观尺度分析回灌溶液宏观参数变化与含水介质中微纳米颗粒重新分布过程的内在关联;探索复杂时空条件下咸水层孔隙结构变化规律;确定不同储能模式下低渗透帷幕带的形成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回灌溶液温度、盐度变化是打破颗粒间受力平衡,造成含水介质渗透性能下降的诱导机制。在抽-注井固定与调换模式下,经历完整储能周期,含水层整体相对渗透率k/k0分别下降至63%、57%,表明由微纳米颗粒物质重组,导致含水介质空间结构变化具有不可逆性。两组储能试验中,由于形成机制不同,低渗透帷幕带分别形成于700-900 mm与500-700 mm的渗流单元。
关键词
咸水层储能
微纳米颗粒
孔隙结构
渗透性能
模拟试验
Keywords
brackish aquifer energy storage and recovery
micro-nano particles
pore structure
permeability
simulation experiment
分类号
TK52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环渤海平原区咸水源热泵系统对含水层孔隙结构变化的影响
2
作者
马玖辰
邵刚
王昌凤
机构
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出处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59-466,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402228)
住房和城乡建筑部科学技术项目计划(2016-K1-022
+1 种基金
2014-R1-012)
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201510792006)
文摘
针对环渤海平原区地下咸水层孔隙结构与矿物构成的特殊性,通过物理模拟试验,结合胶体稳定性理论,揭示咸水源热泵系统运行过程中引起咸水介质堵塞的诱导机制,探索咸水层孔隙结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含水介质的机械组成与孔隙结构相近的条件下,将咸水层原砂渗流砂柱与人造含水介质渗流砂柱进行比较,咸水层原砂渗流砂柱中各渗流单元相对渗透系数K/K0的变化时间相对滞后,试验结束时,两类渗流砂柱的K/K0分别为82.6%,109%,累计释放颗粒的质量分别为121,169 mg;利用CT扫描技术发现,在渗流试验过程中,咸水层孔隙结构呈现出非均质性的变化规律;由于含水层中的微小颗粒具有显著的胶体性状,因此含水层中颗粒间的静电作用力会使这些颗粒的稳定性得以增强;颗粒矿物构成与形貌特征是造成咸水介质孔隙结构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
咸水源热泵
孔隙结构
静电作用力
模拟试验
Keywords
brackish water source heat pump
aquifer porous structure
electrostatic interactionforces
simulation experiment
分类号
TK529 [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热能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2种基于模式识别的环状燃气管网泄漏检测方法
被引量:
4
3
作者
虞丹阳
玉建军
靳新迪
机构
天津城建大学能源与安全学院
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分公司
出处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87-192,共6页
基金
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10ZCGYSF01700)
文摘
为了将模式识别技术应用于环状燃气管网泄漏检测并找到合适的特征提取方法,以天津城建大学实验室环状燃气管网泄漏为例,将实验的28种工况作为测试样本,与之对应的模拟工况作为训练样本,采用提取压力图像特征向量法和节点压力矩阵法分别进行环状燃气管网的泄漏检测,采用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将2种方法获得的特征向量进行训练与分类检验,进而将其分类准确率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2种方法均可用于环状燃气管网泄漏检测,提取压力图像特征向量法因有效地降低了特征向量的维度和数据波动的干扰,其结果更优。结合SCADA和GIS系统,可将该法应用于实际水、气、油管网泄漏检测和定位,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检测效果。
关键词
模式识别
环状管网
燃气泄漏
特征向量
支持向量机
Keywords
pattern recognition
loop pipeline network
gas leakage
eigenvector
support vector machine
分类号
TE88 [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油气储运工程]
X937 [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同期采灌储能模式浅层咸水介质渗透性演化过程研究
马玖辰
武春彬
刘雪玲
张志刚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环渤海平原区咸水源热泵系统对含水层孔隙结构变化的影响
马玖辰
邵刚
王昌凤
《可再生能源》
CAS
北大核心
2017
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2种基于模式识别的环状燃气管网泄漏检测方法
虞丹阳
玉建军
靳新迪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
4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