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津典型道路环境PM2.5中重金属的粒径分布及健康风险评价 被引量:9
1
作者 张启钧 吴琳 +3 位作者 方小珍 吴丽萍 张衍杰 毛洪钧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02-1206,共5页
2015年7月3—17日,采集天津3条典型道路路边道路交通环境中不同粒径段的PM2.5样品,分析其中的12种金属元素,并开展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3种典型道路上PM2.5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日均限值(75μg/m^3)。... 2015年7月3—17日,采集天津3条典型道路路边道路交通环境中不同粒径段的PM2.5样品,分析其中的12种金属元素,并开展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1)3种典型道路上PM2.5均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中二级日均限值(75μg/m^3)。主干道、次干道、快速路上PM2.5中金属元素累计质量浓度分别为0.68、0.74、0.67μg/m^3。(2)多数金属元素的粒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Zn和Cu为轮胎和刹车片磨损标志物,峰值在较大粒径颗粒物上。Sb通常作为添加剂以Sb2S3的形式加入到刹车片中,峰值出现在>0.2~1.0μm粒径段。(3)Cr、Co、Ni、Cu、Zn、As、Cd、Sn、Sb和Pb的富集因子>10,受到人为源的作用。对于儿童和成人群体,全部道路路边环境的非致癌风险危险指数均大于1,具有非致癌风险。PM2.5中Cr、Co、Ni、As、Cd的致癌风险基本上均超过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可接受风险阈值(10-6),具有明显的致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边环境 PM2.5 重金属 粒径分布 富集因子 健康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乙酰氨基酚对蛋白核小球藻胞外聚合物的影响
2
作者 张华胜 刘月敏 +2 位作者 王晓睿 白滔 张骁文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483-490,共8页
为探讨不同浓度对乙酰氨基酚(0~100 mg·L^(-1),AAP)对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a(Chl-a)和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在第0、2、4、6、8、10、12天分别取样分析蛋白核小球藻Chl-a和EPS对AAP的响应。结果表明:AAP可提高蛋... 为探讨不同浓度对乙酰氨基酚(0~100 mg·L^(-1),AAP)对蛋白核小球藻叶绿素a(Chl-a)和胞外聚合物(EPS)的影响,通过室内模拟试验,在第0、2、4、6、8、10、12天分别取样分析蛋白核小球藻Chl-a和EPS对AAP的响应。结果表明:AAP可提高蛋白核小球藻中Chl-a含量,并促进EPS中多糖和蛋白质分泌,且该变化呈浓度依赖性。当AAP浓度为100 mg·L^(-1)时,EPS中多糖和蛋白质含量分别由223.83、47.02μg·mL^(-1)提升至361.81、70.12μg·mL^(-1)。基于红外光谱分析EPS官能团变化发现,随AAP浓度的增加,代表C O的吸收峰强度明显增强。同时,C O位置的吸收峰发生偏移,且OH基团吸收峰的变化趋势与其相似,表明EPS中OH、C=O等官能团能够与AAP发生结合。三维荧光光谱分析发现,随AAP浓度增加,类富里酸荧光强度逐渐减弱至消失,类腐植酸荧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AAP能够影响蛋白核小球藻EPS化学组分的组成。研究表明,AAP可促进蛋白核小球藻Chl-a和EPS的合成,EPS中类富里酸及OH、C=O等官能团则在其与AAP结合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乙酰氨基酚 蛋白核小球藻 胞外聚合物 叶绿素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工业废水零排放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50
3
作者 陈富强 池勇志 +3 位作者 田秉晖 郑先强 费学宁 付翠莲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5,27,共6页
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高盐工业废水零排放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用于高盐工业废水零排放的废水浓缩工艺的热浓缩技术(多级闪蒸、多效蒸发、机械式蒸汽再压... 随着《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等一系列政策法规的出台与实施,高盐工业废水零排放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对用于高盐工业废水零排放的废水浓缩工艺的热浓缩技术(多级闪蒸、多效蒸发、机械式蒸汽再压缩)和膜浓缩技术(纳滤、反渗透、电渗析、正渗透、膜蒸馏)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结晶废渣的处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废水 零排放 热浓缩 膜浓缩 结晶废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浸没式膜过滤技术处理渤海海水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纪少新 张景丽 +3 位作者 程方 王帅强 张海瑶 翟继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0-94,共5页
采用经澄清工艺处理后的渤海曹妃甸近岸表层海水进行浸没式膜过滤技术处理效果及稳定性研究。通过中试,优化选择了浸没式膜过滤系统的最佳运行压力,考察了出水指标。结果表明,浸没式膜过滤系统采用恒压运行,优化运行压力为-75 k Pa,产... 采用经澄清工艺处理后的渤海曹妃甸近岸表层海水进行浸没式膜过滤技术处理效果及稳定性研究。通过中试,优化选择了浸没式膜过滤系统的最佳运行压力,考察了出水指标。结果表明,浸没式膜过滤系统采用恒压运行,优化运行压力为-75 k Pa,产水通量不低于56 L/(m2·h),适当的气水反冲洗和气擦洗可有效的缓解膜堵塞的问题;浸没式中空纤维膜对大于700 nm颗粒粒径的细微悬浮物截留效果较好,系统出水浊度为0.15 NTU、UV254为0.003 cm-1、CODMn为0.29 mg/L、SDI平均为2.42,Fe3+的质量浓度平均为0.05 mg/L、活性硅酸盐的质量浓度为1.54μg/L。出水指标完全满足反渗透进水的要求,可用于海水淡化预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浸没式膜过滤技术 恒压运行 海水淡化 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盐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领域电渗析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9
5
作者 朱铭 池勇志 +3 位作者 陈富强 王波 田素凤 刘沐之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21-28,共8页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盐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采用电渗析技术将高盐工业废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从工艺优化及耦合工艺开发两个方面对电渗析技术在高盐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并对... 随着全球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高盐工业废水的排放量越来越大,采用电渗析技术将高盐工业废水进行资源化利用已成为一种发展趋势。从工艺优化及耦合工艺开发两个方面对电渗析技术在高盐工业废水资源化利用领域的研究状况进行综述,并对未来电渗析技术研究重点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盐工业废水 电渗析 资源化利用 耦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环境PM_(2.5)载带重金属污染特征与健康风险 被引量:18
6
作者 张启钧 吴琳 +3 位作者 张衍杰 方小珍 毛洪钧 吴丽萍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4706-4712,共7页
在南京富贵山隧道开展机动车排放的颗粒物浓度及其载带重金属元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研究,对PM_(2.5)的浓度水平与变化特征、载带重金属元素组分进行分析,并通过美国环保局(US 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 在南京富贵山隧道开展机动车排放的颗粒物浓度及其载带重金属元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研究,对PM_(2.5)的浓度水平与变化特征、载带重金属元素组分进行分析,并通过美国环保局(US EPA)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对重金属的健康风险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工作日隧道进口和出口处的PM_(2.5)质量浓度为(78.67±24.58)μg/m^3和(164.2±45.13)μg/m^3,非工作日颗粒物浓度略低于工作日.采样期间隧道出口处PM_(2.5)载带的Zn、Cu和Mn元素的浓度质量较高,受机动车污染影响较大.富集因子结果显示,隧道进出口处,Cd、Sb、Sn、Zn、Cu、Mo、Pb和As等元素的EF>10,受人为污染源排放影响,Co、Mn、Cr、Ni、V和Tl等元素EF<10,在隧道中几乎没有富集.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对于儿童,测试期间隧道进出口处的非致癌风险危险指数(HI)均大于1,具有非致癌风险,对于成人,测试期间隧道进出口处的非致癌风险危险指数(HI)均小于1,非致癌风险在安全范围内.但颗粒物载带的Cr和As元素致癌风险均超过EPA推荐的可接受风险阈值(10^(-6)),具有明显的致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测试 颗粒物 重金属元素 健康风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涂装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梦怡 池勇志 +3 位作者 郝亚超 刘沐之 付翠莲 郑先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1-6,共6页
涂装废水是产品漆前表面处理、喷涂和干燥3道工序产生的废水,其污染物成分复杂,COD和重金属含量高,属于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讨论了涂装废水的常规处理和一些新型处理技术,比较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指出了涂装废水处理... 涂装废水是产品漆前表面处理、喷涂和干燥3道工序产生的废水,其污染物成分复杂,COD和重金属含量高,属于典型的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讨论了涂装废水的常规处理和一些新型处理技术,比较了各种处理方法的优势与不足,指出了涂装废水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为涂装废水处理工艺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涂装废水 物化处理 生化处理 新型处理技术 酶处理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分散剂对羟基磷灰石除氟剂制备的影响
8
作者 王泽阳 马华继 +3 位作者 潘辉 张强 李新刚 王博文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80-86,共7页
羟基磷灰石(HAP)是经济高效且安全低碳的除氟剂,其制备时存在反应体系颗粒团聚板结导致产品性能不佳问题。该研究以熟石灰和磷酸为原料,采用加入分散剂的反向滴加化学沉淀法在常温下制备HAP除氟剂,探索分散剂对HAP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 羟基磷灰石(HAP)是经济高效且安全低碳的除氟剂,其制备时存在反应体系颗粒团聚板结导致产品性能不佳问题。该研究以熟石灰和磷酸为原料,采用加入分散剂的反向滴加化学沉淀法在常温下制备HAP除氟剂,探索分散剂对HAP制备的影响。结果表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乙二醇组合为最佳分散剂,且SDBS、乙二醇和氢氧化钙的最佳质量比为1∶1∶1 000。在优化分散条件下,制得的产品除氟容量达16.56 mg/g,提高了32.90%。反应体系pH值随着氢氧化钙加入而不断升高,在105 min时达到最高值12.96,之后持续降低至8.13。OH-消耗速率与除氟量增加速率的比值先升高后降低,其在180 min时达到最大值4.98,在235 min后低于1.00。颗粒团聚粒径在60 min后持续减小,360 min时产品的d10、d_(50)和d_(90)分别为7.46、15.65和42.41μm,d_(50)和d_(90)较对照组分别降低了56.83%和52.21%。产品中HAP晶体呈纳米级,以团聚形式存在。产品能快速去除水中氟离子,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除氟 羟基磷灰石 颗粒团聚粒径 分散剂 乙二醇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除氟容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目标选择性填充床电渗析研究进展
9
作者 黄瀚文 封铃 田秉晖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31-39,共9页
目标选择性填充床电渗析(Ion exchange selective electrodialysis,ISED)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填充提高电渗析在特定条件下离子分离效率的水处理技术。其具有相对较高的能源效率以及无需树脂酸碱再生的优势,现已在超纯水制备以及电力... 目标选择性填充床电渗析(Ion exchange selective electrodialysis,ISED)是一种利用离子交换树脂填充提高电渗析在特定条件下离子分离效率的水处理技术。其具有相对较高的能源效率以及无需树脂酸碱再生的优势,现已在超纯水制备以及电力、制药、汽车等行业的特定废水处理方面得到应用。在对离子交换电渗析(Ion exchange electrodialysis,IXED)与ISED两种工艺进行区分的同时,全面总结并讨论了目标离子在IXED与ISED两种工艺离子运动与分离过程所涉及的理论、机制与模型。在此基础上对IXED与ISED两种工艺结构与技术发展现状进行归纳,讨论并分析了ISED技术在地下水、工业废水中离子分离与回收等方向的研究进展。最后,从ISED的树脂、膜材料、运行方式3个方向对ISED技术选择性分盐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选择性填充床电渗析 选择性分离 溶解性目标离子 水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压超滤膜丝单双端给水的纯水通量分布 被引量:4
10
作者 张智超 苑宏英 +2 位作者 汪艳宁 张玉忠 靖大为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70-73,共4页
强调了研究内压中空超滤膜丝纯水通量分布特性对于研究超滤工艺的意义,给出了单端给水方式与双端给水方式内压膜丝沿程通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单端与双端给水内压膜丝沿程通量的压力特性及温度特性,比较了长膜丝与短膜丝沿程通量特性的差... 强调了研究内压中空超滤膜丝纯水通量分布特性对于研究超滤工艺的意义,给出了单端给水方式与双端给水方式内压膜丝沿程通量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单端与双端给水内压膜丝沿程通量的压力特性及温度特性,比较了长膜丝与短膜丝沿程通量特性的差异,明确了内压中空超滤膜丝双端给水方式所具有的多项技术优势,为中空超滤膜组件及膜系统的运行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空超滤 内压膜丝 双向给水 通量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零价铁(Fe0)共存下TiO2光催化降解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费学宁 杜红飞 +2 位作者 刘星星 董业硕 张宏伟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46-49,54,共5页
针对TiO2光催化反应中易出现电子-空穴对(e--h+)的复合、而Fenton技术又面临铁污泥的问题,向TiO2光催化反应中加入零价铁(Fe0)。通过调节溶液pH,使Fe0缓释Fe2+,且反应之后的pH仍能满足TiO2光催化反应所需。溶液中的Fe2+,一方面能减弱TiO... 针对TiO2光催化反应中易出现电子-空穴对(e--h+)的复合、而Fenton技术又面临铁污泥的问题,向TiO2光催化反应中加入零价铁(Fe0)。通过调节溶液pH,使Fe0缓释Fe2+,且反应之后的pH仍能满足TiO2光催化反应所需。溶液中的Fe2+,一方面能减弱TiO2光催化产生的e--h+的复合,提高TiO2光催化反应的效率;另一方面,在紫外灯照射下也可以起到光Fenton降解作用。研究结果表明,Fe0共存下TiO2光催化对废水的降解率高于单独使用TiO2光催化或光Fenton对废水的降解率。对Fe0共存下TiO2光催化降解废水的褪色率的动力学研究表明,该反应属于三级动力学反应,且其对有机物的降解具有TiO2光催化和光Fenton加合增效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O2 零价铁 光催化 FENTON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室电渗析脱除MDEA废液中热稳定盐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付翠莲 陈富强 +3 位作者 张梦怡 黎星 郝亚超 池勇志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64,共5页
在天然气或煤合成气行业中的脱硫系统中,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在吸附酸性气体过程中,与酸性气体反应会生成热稳定盐(HSS)。在双室电渗析装置基础上,增加NaOH室,构建三室电渗析装置。考察其对MDEA废液中HSS的脱除效果及MDEA损耗的情... 在天然气或煤合成气行业中的脱硫系统中,N-甲基二乙醇胺(MDEA)溶液在吸附酸性气体过程中,与酸性气体反应会生成热稳定盐(HSS)。在双室电渗析装置基础上,增加NaOH室,构建三室电渗析装置。考察其对MDEA废液中HSS的脱除效果及MDEA损耗的情况。结果表明:NaOH质量分数为3%时,三室电渗析的HSS脱除率为82.66%,比双室电渗析提高了27.08%;MDEA损耗率降低到5.78%,比双室电渗析降低了15.30%;HSS脱除率随NaOH质量分数的上升而增加,MDEA损耗率随NaOH质量分数的上升而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室电渗析 N-甲基二乙醇胺 热稳定盐 脱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响应面法优化微波热解剩余污泥产酸 被引量:4
13
作者 闫凤英 池勇志 +3 位作者 刘晓敏 田哲 张昱 费学宁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049-2054,2079,共7页
目前微波预处理污泥主要局限在污泥水解率及其对厌氧消化的影响,常用溶解性COD来进行表征预处理效果,在污泥产酸方向少有报道。为了确定微波热解剩余污泥产酸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在... 目前微波预处理污泥主要局限在污泥水解率及其对厌氧消化的影响,常用溶解性COD来进行表征预处理效果,在污泥产酸方向少有报道。为了确定微波热解剩余污泥产酸的最佳工艺条件,通过单因素实验选取实验因素与水平,根据中心组合设计原理,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四因素三水平的响应面分析法,考察了微波加热温度、微波加热时间、过氧化氢投加量和乙酸投加量对污泥产酸的影响。微波热解剩余污泥产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加热温度180℃,加热时间21min,过氧化氢投加量0.18g/(g SS),乙酸投加量49mg/(g SS),最大预测乙酸增量值581mg/L,试验值与预测值之间的相对偏差在0.033-0.074之间。研究结果表明:本工艺可有效提高污泥有机酸产率,试验值与预测值吻合较好,可为污泥原位碳源开发提供理论和实际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物处理 辐射 优化设计 微波预处理 剩余污泥 乙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VB_(12)协同Fe/Cu双金属去除二氯甲烷过程调控与机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林英杰 张硕 +1 位作者 孙力平 邢悦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2650-2657,共8页
针对地下水中低卤代烷烃的难修复问题,实验制备了Fe/Cu双金属功能性颗粒,研究其对以二氯甲烷为典型污染物的还原去除效能及强化控制方法.结果表明:维生素B_(12)可有效提升Fe/Cu双金属还原能力,其中Fe/Cu-B_(12)系统对二氯甲烷降解的准... 针对地下水中低卤代烷烃的难修复问题,实验制备了Fe/Cu双金属功能性颗粒,研究其对以二氯甲烷为典型污染物的还原去除效能及强化控制方法.结果表明:维生素B_(12)可有效提升Fe/Cu双金属还原能力,其中Fe/Cu-B_(12)系统对二氯甲烷降解的准一级速率常数(0.444h^(-1))远大于Fe/Cu体系(0.018h^(-1))或Fe-B_(12)体系(0.03h^(-1)),证明Cu和B_(12)协同环境可提升零价铁供电子能力.进一步针对Fe/Cu-B_(12)体系开展了过程控制研究,提炼出Cu负载率5%以及pH9.5的弱碱性条件最有利于促成催化还原脱氯反应,并通过还原产物表征结合动力学响应变化对Cu和B_(12)可能的催化协同机理进行了探讨,推测B_(12)先作为活泼电子受体在Cu^0表面将目标有机物脱氯形成中间体物质,而后迅速分解生成B_(12)和加氢还原的卤代物,整个催化过程是在Fe(电子供体)、Cu和B_(12)三者的协同作用下完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e/Cu双金属 维生素B12 二氯甲烷 催化脱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倒置A^2/O工艺和UCT工艺脱氮除磷效能比较 被引量:15
15
作者 乔宏儒 孙力平 +1 位作者 吴振华 胡鑫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8-121,共4页
在相同运行条件下,对比了倒置A^2/O和UCT工艺氮磷脱除效能。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相同时,2个工艺对COD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UCT工艺对TN和PO_4^(3-)-P的去除效率比倒置A^2/O工艺分别高出8.1%±3.31%和6.75%±2.78%;从能量消耗的... 在相同运行条件下,对比了倒置A^2/O和UCT工艺氮磷脱除效能。结果表明,在进水水质相同时,2个工艺对COD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UCT工艺对TN和PO_4^(3-)-P的去除效率比倒置A^2/O工艺分别高出8.1%±3.31%和6.75%±2.78%;从能量消耗的角度看,UCT工艺虽然增加回流系统,但是对氧气需求量更少,污泥产量小,节省了碳源和电能的消耗,更具整体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CT工艺 倒置A2/O工艺 脱氮除磷 反硝化聚磷菌 能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6
作者 王向如 吴丽萍 +4 位作者 黄国鲜 高生旺 田自强 张清寰 杨朝科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942-950,共9页
常规处理方法难以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彻底降解去除,需要高级氧化技术对其做进一步处理,Fenton法及其衍生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是具有竞争力的。围绕Fenton法及其衍生的相关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原理、处理效果和技术发展,综... 常规处理方法难以将垃圾渗滤液中的有毒有害污染物彻底降解去除,需要高级氧化技术对其做进一步处理,Fenton法及其衍生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是具有竞争力的。围绕Fenton法及其衍生的相关方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原理、处理效果和技术发展,综述了该技术的最新研究进展,追踪其发展历史、关键技术步骤和最新技术应用动态;对比分析不同衍生处理方法的优缺点。基于不同垃圾渗滤液以及相应的最优工艺条件,综合考虑安全、经济可行和高去除率等问题,指出复合型以及与其他工艺联用的处理方法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和应用价值。对Fenton法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应用前景和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方法在处理垃圾渗滤液中的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垃圾渗滤液 高级氧化技术 FENTON法 扩展Fenton法 联合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沉淀与混凝-气浮用于海水浸没式膜过滤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翟继超 程方 +2 位作者 张海瑶 樊雄 王太辰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03-107,112,共6页
采用混凝-沉淀-SMF和混凝-气浮-SMF对渤海湾海水进行净化处理,考察了2种工艺作为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的净化效果及运行稳定性。结果表明,气浮或沉淀后的海水经SMF处理,出水浊度均小于0.3 NTU,颗粒物去除率在98%以上,总铁质量浓度小于0.... 采用混凝-沉淀-SMF和混凝-气浮-SMF对渤海湾海水进行净化处理,考察了2种工艺作为反渗透海水淡化预处理的净化效果及运行稳定性。结果表明,气浮或沉淀后的海水经SMF处理,出水浊度均小于0.3 NTU,颗粒物去除率在98%以上,总铁质量浓度小于0.1 mg/L,SDI_(15)稳定在1左右,COD_(Mn)小于1 mg/L,达到了反渗透膜的进水水质要求;但是混凝-沉淀-SMF的膜比通量衰减速度明显小于混凝-气浮-SMF,且反洗后膜比通量恢复率较高。从出水水质、运行稳定性和经济性上考虑,混凝-沉淀-SMF优于混凝-气浮-SMF。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浮 沉淀 浸没式膜过滤 反渗透 海水淡化预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渗析水处理除氟的研究进展及主要影响因素 被引量:10
18
作者 罗胜 朱铭 +1 位作者 田秉晖 Theekshana MALALAGAMA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1-9,共9页
饮用水氟化物超标对牙齿、骨骼、内脏等人体器官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除氟是饮用水处理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常用的吸附、离子交换、化学沉淀、电絮凝、反渗透和纳滤等方法各自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电渗析除氟具有电流... 饮用水氟化物超标对牙齿、骨骼、内脏等人体器官健康有重要影响,因此,除氟是饮用水处理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目前常用的吸附、离子交换、化学沉淀、电絮凝、反渗透和纳滤等方法各自存在成本高、操作复杂等问题。电渗析除氟具有电流效率高(97%以上)的技术特性,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了电渗析除氟的基本概念、技术原理,系统阐明了初始氟化物浓度、电压和电流密度、进水流速、pH、温度、原水性质和浓度、电极溶液的成分和浓度,以及离子交换膜等因素对电渗析除氟效果的影响规律,并提出电流密度、流速是影响饮用水电渗析除氟的较关键因素。与氯离子相比,饮用水原水中的氟离子具有浓度低,水合离子半径、斯托克斯半径及吉布斯自由能大的特点,存在浓度竞争效应及竞争性迁移速率慢的问题,因此,提高氟离子竞争性迁移速率是关键问题。最后,展望性地提出氟氯离子竞争性迁移概念,给出选择性场控电迁移、选择性膜堆结构和选择性分离膜的三级强化选择性分离技术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处理 电渗析 除氟 选择性去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型电渗析将高盐废水资源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任梁 陈莉 +3 位作者 朱铭 田秉晖 梁峰 刘鹏宇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5-29,34,共6页
对传统电渗析、选择性电渗析、倒极电渗析、双极膜电渗析等新型电渗析在处理高盐废水及资源回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双极膜电渗析的应用与发展,并提出双极膜电渗析存在的局限性及相应解决方案;对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前景进行... 对传统电渗析、选择性电渗析、倒极电渗析、双极膜电渗析等新型电渗析在处理高盐废水及资源回收方面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重点阐述双极膜电渗析的应用与发展,并提出双极膜电渗析存在的局限性及相应解决方案;对高盐废水资源化利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渗析 高盐废水 资源化 质子泄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交换法脱除湿法冶金工业MVR冷凝废水中盐类的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周为峰 池勇志 +2 位作者 李恺雄 田素凤 刘沐之 《无机盐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52-158,共7页
随着湿法冶金行业的迅速发展,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工业废水趋零排放问题日益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通过离子交换法脱除蒸汽机械再压缩系统(MVR)产生的氯化钠和硫酸钠冷凝废水中的盐类,采用DDC600/DDA500和001×7MB/201×7MB两种... 随着湿法冶金行业的迅速发展,其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工业废水趋零排放问题日益成为业界关注的热点。通过离子交换法脱除蒸汽机械再压缩系统(MVR)产生的氯化钠和硫酸钠冷凝废水中的盐类,采用DDC600/DDA500和001×7MB/201×7MB两种混床进行对比试验,考察了预处理次数、装填高度、运行流速和温度对工作体积交换容量的影响。结果显示:在预处理次数为3次、混床高度为0.225 m、运行流速为20 m/h和温度为20℃条件下,混床对盐类的去除效果最佳,出水可满足回用要求。采用Thomas吸附模型对Na^(+)动态吸附过程进行拟合,相关系数R^(2)为0.9654~0.9810,因此有很高的拟合效果,而且通过计算得出的理论吸附量与实际吸附量的相对偏差为3.97%~6.89%。MVR冷凝废水经处理后能够实现回用,为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趋零排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交换 湿法冶金 MVR冷凝废水 脱盐 趋零排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