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种类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定量构效关系(英文) 被引量:7
1
作者 朱志臣 王强 +2 位作者 贾青竹 汤红梅 马沛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30-34,共5页
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是个非常重要的物质特性参数,CMC在研究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应用和生物利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拓扑指数—扩展距离矩阵,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构效关系模型,并对175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 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CMC)是个非常重要的物质特性参数,CMC在研究表面活性剂的工业应用和生物利用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本工作提出了一个新的拓扑指数—扩展距离矩阵,建立了一个稳定的构效关系模型,并对175种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进行了计算预测.结果表明,基于新的拓扑指数建立的构效关系模型计算临界胶束浓度能给出稳定可靠的预测结果,其预测结果相关性系数R2(trainingset)=0.9295,平均相对偏差ARD(trainingset)=8.20%,R2(testingset)=0.9257,ARD(testingset)=6.76%.与文献中模型预测结果的对比表明,本工作在稳定性和可靠性上均有显著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临界胶束浓度 构效关系 拓扑指数 预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锂组分对纯铌酸锂晶体光折变性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师丽红 阎文博 刘建伟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33-1337,1343,共6页
本文研究了低光强下锂组分对纯铌酸锂晶体的可见光折变、紫外光致吸收及紫外光折变性能的影响,发现了光折变中心种类和数量随晶体组分的渐变行为。在组分较低的同成分晶体中,大量本征缺陷形成Q极化子,因而在可见光波段表现出较弱的光生... 本文研究了低光强下锂组分对纯铌酸锂晶体的可见光折变、紫外光致吸收及紫外光折变性能的影响,发现了光折变中心种类和数量随晶体组分的渐变行为。在组分较低的同成分晶体中,大量本征缺陷形成Q极化子,因而在可见光波段表现出较弱的光生伏打效应;在组分较高的近化学计量比铌酸锂晶体中,双极化子是主要光折变中心,从而引起较高的光生伏打电场。而纯铌酸锂晶体的紫外光致吸收以及紫外光折变性能则具有相似的组分依赖关系。它们随组分的增加过程可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当组分小于49.70 mol%时,随组分增加缓慢升高,而当组分高于49.70 mol%时,随组分突然猛增并迅速升高。上述实验结果也可采用本征缺陷由Q极化子主导向双极化子主导的渐变过程进行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铌酸锂 全息存储 光生伏打 光致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范数指数定量构效关系预测β-环糊精络合常数(英文) 被引量:1
3
作者 钱海城 KANWAL Shahid +5 位作者 贾青竹 王强 计惠芬 朱志臣 夏淑倩 马沛生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893-898,共6页
环糊精在药剂学领域中是一类重要的包结化合物,其中络合物稳定常数(log K)是一个关键评价参数.本研究基于扩展距离矩阵提出了一组范数指数,利用多种计算方法构建了系列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并对233种化合物与β-环糊精的log K进行了计算预... 环糊精在药剂学领域中是一类重要的包结化合物,其中络合物稳定常数(log K)是一个关键评价参数.本研究基于扩展距离矩阵提出了一组范数指数,利用多种计算方法构建了系列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并对233种化合物与β-环糊精的log K进行了计算预测.计算结果表明基于扩展距离矩阵范数建立的系列定量构效关系模型均能较好预测log K;其中利用最小二乘-支撑向量机方法建立的模型预测效果最好,其预测结果的相关性系数R和留一、留十交叉验证相关性系数(QLOO,QLTO)分别为0.9587、0.8775和0.8732.与文献方法对比结果表明,本工作的预测结果在准确性和稳定性上有着显著的改善,且能分辨同分异构体.本课题组前期研究成果和本项工作表明基于范数指数构建的定量构效关系不仅适用于计算化合物的基础物理化学性质,还能应用到化学反应过程相关常数的准确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范数指数 络合物稳定常数 从头计算法 构效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