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室内臭氧与甲苯相互反应产生超细颗粒物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刘俊杰 李艳菊 裴晶晶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258-1262,共5页
研究室内臭氧和甲苯两种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和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依据臭氧与甲苯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利用环境舱实验监测臭氧与甲苯共同存在时,两者浓度的变化以及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变化.实验研究发现臭氧... 研究室内臭氧和甲苯两种污染物之间的化学反应和可能产生的二次污染,可以有效提高室内空气品质.依据臭氧与甲苯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利用环境舱实验监测臭氧与甲苯共同存在时,两者浓度的变化以及室内颗粒物浓度的变化.实验研究发现臭氧与甲苯发生了氧化反应,加快了臭氧的衰减;通入甲苯后,计数中径0.27μm以下颗粒物浓度出现明显增加,在颗粒物浓度达到最大值时,0.27μm以下颗粒物总数占总颗粒物的99.57%.室内臭氧和甲苯可发生化学反应,生成包括超细颗粒物在内的可吸入细颗粒物,影响室内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甲苯 环境舱 超细颗粒物 室内空气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接触式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在探测活体细胞表面微结构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杨茜 刘晓 +5 位作者 马丽颖 李长峰 鲍亚盟 高瑞玲 张西正 张彦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489-494,共6页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是在纳米尺度进行非导电的生物样品成像的一种新型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通过成功制备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扫描探测用纳米尺度玻璃微探针,对其进行了功能性评估;而后通过绘制探针-样品接近曲线,阐述了扫描离子电导...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是在纳米尺度进行非导电的生物样品成像的一种新型扫描探针显微镜技术。通过成功制备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扫描探测用纳米尺度玻璃微探针,对其进行了功能性评估;而后通过绘制探针-样品接近曲线,阐述了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实现非接触高分辨率探测的工作原理;最后采用该显微镜技术对导电标准样品及活体肾上皮A6细胞进行了表面形貌扫描成像,并与A6细胞表面形貌的扫描电镜图像进行了对照。结果表明,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不仅可实现导电样品的扫描成像,而且适宜于在生理条件下、非接触式地研究活体细胞表面的三维形貌,从而为人们深入研究细胞表面微观结构与生理功能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离子电导显微镜技术 纳米生物学 肾上皮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