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30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应用型专业建设的“食品工艺学实验”教学模式改革——以天津商业大学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李素芬 王吰 +2 位作者 张树海 王璇 刘建福 《农产品加工》 2022年第10期93-95,共3页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针对“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实践证明,通过改革有效提升了实验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对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食... 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针对“食品工艺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从实验教学内容、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改革与探索。实践证明,通过改革有效提升了实验教学质量,提高了学生的动手与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对培养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食品科学与工程领域的高级应用型技术人才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食品工艺学实验 教学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机械过冷的双温蒸发CO_(2)数据中心冷却供热系统性能
2
作者 代宝民 孔子昻 +3 位作者 刘圣春 钱家宝 李伟锋 章立标 《制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6-93,共8页
为实现数据中心绿色高效制冷,并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提出了集成机械过冷和双温蒸发技术的CO_(2)数据中心冷却供热系统(DMS-DE)。建立了系统热力学和碳排放特性分析模型,并与基本CO_(2)系统(Base)和单温蒸发机械过冷CO_(2)系统(DMS-SE)... 为实现数据中心绿色高效制冷,并提高能源综合利用率,提出了集成机械过冷和双温蒸发技术的CO_(2)数据中心冷却供热系统(DMS-DE)。建立了系统热力学和碳排放特性分析模型,并与基本CO_(2)系统(Base)和单温蒸发机械过冷CO_(2)系统(DMS-SE)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DMS-DE存在最大COP(性能系数)、最优过冷度和排气压力。采用机械过冷技术和双温蒸发技术可显著提升系统COP和㶲效率。与Base和DMS-SE相比,COP分别提高14.1%和9.0%,㶲效率分别提高13.24%和4.31%。DMS-DE的生命周期碳排放相对Base和DMS-SE分别降低16.1%和9.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过冷 双温蒸发 数据中心 CO_(2)系统 冷热联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创新驱动的包装工程专业“学赛创一体化”教学模式探索 被引量:4
3
作者 张晓川 郭建军 +3 位作者 郭玉花 王怀文 计宏伟 娄雅卉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S02期145-147,共3页
在新工科教育和一流课程建设的背景下,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本科教学要立足于社会需求,依托于高校资源,着眼于发展前沿,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介绍了包装工程专业“学赛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结构... 在新工科教育和一流课程建设的背景下,对学生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本科教学要立足于社会需求,依托于高校资源,着眼于发展前沿,致力于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介绍了包装工程专业“学赛创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构建结构、实施过程与育人效果。在该教学模式中,学是基础,赛是过程,创是目标。学主要包括专业课程知识的系统学习、科学实验的基础实践能力培养及在专业实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赛是让学生积极参加各种专业类竞赛,学生在参赛过程中,提高了知识水平,提升了实践能力,增强了创新能力。该教学模式值得深入探索与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赛创一体化 教学模式 教学改革 包装工程专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引射器与集成机械过冷的CO_(2)热泵系统性能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代宝民 杨佩芳 +6 位作者 刘圣春 赵瑞瑞 曹羽 赵霖 李诚展 赵东鹏 肖鹏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3-50,共8页
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提升供暖系统性能,提出了基于引射器与集成机械过冷的跨临界CO_(2)热泵供暖系统(EJ-IMS),并构建热力学模型,以系统COP为目标函数,对过冷度和排气压力进行优化,并对系统在不同气候区典型城市使用的冬季供暖性能进... 为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并提升供暖系统性能,提出了基于引射器与集成机械过冷的跨临界CO_(2)热泵供暖系统(EJ-IMS),并构建热力学模型,以系统COP为目标函数,对过冷度和排气压力进行优化,并对系统在不同气候区典型城市使用的冬季供暖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EJ-IMS系统存在最大COP、最优过冷度和排气压力。EJ-IMS系统的最优过冷度比集成机械过冷系统(IMS)低26.44%~39.21%,最优排气压力比基本系统(BASE)和带引射器系统(EJ)低0.27%~9.37%。相比3种常规系统,EJ-IMS系统的COP和[火用]效率分别提高6.09%~37.74%和6.75%~46.02%。EJ-IMS系统的供暖性能系数(HSPF)相对3种系统提高6.89%~29.61%,其更适用于严寒地区。可为高效CO_(2)供暖系统的构建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集成机械过冷 引射器 跨临界CO_(2) 热泵 供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图像识别的换热器结霜特性试验研究
5
作者 胡开永 李尔康 +3 位作者 靳涛 郑晨潇 孙欢 宁静红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9-14,共6页
为了实现换热器“按需除霜”的调控目的,搭建了换热器结霜性能测试实验台,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对不同迎面风速条件下的翅片换热器的结霜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动态结霜过程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时间1 h内,在相同空... 为了实现换热器“按需除霜”的调控目的,搭建了换热器结霜性能测试实验台,采用图像识别技术对不同迎面风速条件下的翅片换热器的结霜特性进行了研究,并对动态结霜过程制冷系统的制冷量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测试时间1 h内,在相同空气入口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风速由0 m/s增加到1,2 m/s时,随着风速的增加,翅片管换热器表面的结霜量逐渐减少,换热器结霜堵塞率分别为88.99%,74.93%,39.88%,翅片末端结霜厚度分别为1.169,0.729,0.321 mm;风速较大时,换热器结霜堵塞率较小,对换热器换热能力起到强化作用,从而提高系统的制冷量;风速较低时,换热器结霜堵塞率较大,降低了换热器换热能力,导致系统制冷量降低。研究可为实现换热器“按需除霜”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识别 灰度处理 二值化 结霜量 结霜堵塞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载荷作用下铜膜层对柔性电子复合薄膜热应力分布和电学特性影响的研究
6
作者 王涛 陈诚 +4 位作者 李子赟 刘星语 黄川 王紫阳 任春华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51-158,共8页
为定量表征热载荷作用下铜膜层对柔性电子复合薄膜应变分布和电学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热变形测试工作站和电学测试站的综合测试系统,首先在柔性聚合物上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铜导电层厚度为50、100、200、500 nm的... 为定量表征热载荷作用下铜膜层对柔性电子复合薄膜应变分布和电学特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数字图像相关法的热变形测试工作站和电学测试站的综合测试系统,首先在柔性聚合物上通过磁控溅射方法制备了铜导电层厚度为50、100、200、500 nm的二维马蹄形柔性电子复合薄膜,并对柔性电子复合薄膜在恒速率加热条件下进行原位和全局变形检测和电信号稳定性检测。提取了二维马蹄形互连的热应变场,并重点分析了薄膜铜层附近单位面积内的应变场特征。结果表明,500 nm膜厚铜层在热载荷作用下与衬底配合关系最佳,样品整体应变成稳定趋势。同时配合电学测试站对样品进行电信号采集,发现随着铜膜层厚度增加,500 nm样品的电阻松弛至3Ω,并在持续温度载荷下可以保持优异的工作稳定性。综上所述,通过建立热载荷测试系统揭示了不同金属层厚度对柔性电子复合薄膜衬底和金属层连接的热应变与信号传输效率的影响,实验表明了500 nm铜膜层样品在热载荷下的性能优势,为可拉伸电子元件的安全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柔性电子复合薄膜 数字图形相关法 热应变 电学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兰花加冰运输中品质的变化及其预测研究
7
作者 王璇 史萌 +1 位作者 陈爱强 关文强 《包装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161-169,共9页
目的探究西兰花加冰运输中不同加冰量对西兰花物流品质的影响,并建立品质预测模型。方法将西兰花置于泡沫箱内,按照西兰花与碎冰不同质量比(1∶1.5、1∶2.5)加入碎冰封装,然后置于20℃下模拟运输条件贮藏,定期测定西兰花相关指标。同时... 目的探究西兰花加冰运输中不同加冰量对西兰花物流品质的影响,并建立品质预测模型。方法将西兰花置于泡沫箱内,按照西兰花与碎冰不同质量比(1∶1.5、1∶2.5)加入碎冰封装,然后置于20℃下模拟运输条件贮藏,定期测定西兰花相关指标。同时通过将泡沫箱内微环境O2含量与叶绿素、质量损失率联立,构建灰色模型进行品质预测。结果在西兰花加冰运输中,与Ice1.5组(西兰花与碎冰质量比为1∶1.5)相比,Ice2.5组(西兰花与碎冰质量比为1∶2.5)能够延缓西兰花的黄化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减少质量损失和呼吸强度,具有更好的保鲜效果。GM(1,2)灰色模型可较好地预测西兰花的叶绿素含量,平均相对误差较小。结论西兰花加冰运输中1∶2.5的加冰量更有利于维持西兰花的品质,GM(1,2)灰色模型能实现对西兰花品质的低成本预测,可为西兰花加冰运输中品质监测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兰花 加冰量 物流品质 GM(1 2)灰色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氧化铝陶瓷的性能评价
8
作者 王勇 黄世瑞 +5 位作者 张晶 张立峰 李晨 余文沁 李贺 王太勇 《机床与液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5期91-95,共5页
为研究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氧化铝陶瓷的加工性能,提出一种正多边形磨削轨迹的组合实验方法。采用干式、浇注式和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3种不同冷却条件对氧化铝陶瓷进行磨削实验,比较磨削速度、进给速度及磨削深度对磨削力和... 为研究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磨削氧化铝陶瓷的加工性能,提出一种正多边形磨削轨迹的组合实验方法。采用干式、浇注式和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3种不同冷却条件对氧化铝陶瓷进行磨削实验,比较磨削速度、进给速度及磨削深度对磨削力和工件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磨削参数相同的条件下,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下的磨削力最小,浇注式次之,干式最大;干式条件下的最大凹坑长度为40μm,而采用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条件下的最大凹坑长度减少至10μm,且能观察到连续的塑性断裂。石墨烯纳米流体微量润滑在改善氧化铝陶瓷磨削性能、提高表面加工质量方面具有显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烯纳米流体 微量润滑 氧化铝陶瓷 磨削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密度泛函理论模拟的生物质气化关键机理研究进展
9
作者 颜蓓蓓 于添啸 +2 位作者 李健 王然 陈冠益 《太阳能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9期217-228,共12页
综述密度泛函理论(DFT)模拟的原理与应用方法,从典型生物质组分热解气化机制与焦油脱除两方面对DFT模拟的应用过程与分析方法进行归纳总结,对DFT模拟在生物质气化领域的未来发展提出展望。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生物质 气化 组分 焦油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陈腐垃圾与原生垃圾共气化特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灏 孙昱楠 +4 位作者 李健 陶俊宇 程占军 颜蓓蓓 陈冠益 《化工进展》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25-537,共13页
垃圾填埋场中陈腐垃圾的过量积累会对周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造成环境污染。由于陈腐垃圾与原生垃圾组分的相似性,将陈腐垃圾与原生垃圾共气化是高效清洁处理陈腐垃圾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在不同气化温度和掺混比下,探究共气化过程产物... 垃圾填埋场中陈腐垃圾的过量积累会对周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造成环境污染。由于陈腐垃圾与原生垃圾组分的相似性,将陈腐垃圾与原生垃圾共气化是高效清洁处理陈腐垃圾的一种方法。本文通过在不同气化温度和掺混比下,探究共气化过程产物分布和合成气组分特点,分析陈腐垃圾与原生垃圾共气化协同效应。通过气化评价指标计算及响应面模拟,对掺混比及气化温度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气化温度的升高促进固体残余物分解产气,提高产气率,700~1000℃气化温度下混合物的固体残余物实验值低于单一原料气化线性相加值,证明陈腐垃圾与原生垃圾共气化存在积极的协同作用促进固体焦的转化。合成气组分中H_(2)和CH_(4)高含量说明陈腐垃圾具有良好的气化特性,合成气各组分产率的实验值在900℃和1000℃条件下均大于计算值,说明较高气化温度促进合成气生成。气化评价指标中气体产率和碳转化率随陈腐垃圾掺混比和气化温度的升高增幅明显,在1000℃气化温度条件下,合成气热值和气化效率分别在陈腐垃圾掺混比为60%和80%时达到最大值。通过响应面方法模拟优化实验结果发现,陈腐垃圾在1000℃下单一气化可以得到H_(2)、CH_(4)产率最大值(188.44mL/g和104.22mL/g),但CO产率也达到最大值。陈腐垃圾掺混比在60%~89%范围内,气化温度接近1000℃,混合物共气化的合成气产物中H_(2)、CH_(4)含量较高,且可以获得较高的合成气热值、碳转化率和气化效率。本研究为陈腐垃圾与原生垃圾共气化技术研究与应用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腐垃圾 原生垃圾 合成气组分 协同效应 模拟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穿孔隔板的蓄冷水罐蓄放冷特性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时子博 邹同华 冯咏春 《流体机械》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45-52,共8页
为了解决供冷系统中冷量供需不匹配的问题,通过软件模拟蓄冷水罐蓄、放冷特性,研究穿孔板位置、穿孔板孔径和开孔率对罐内斜温层厚度和蓄、放冷效率的影响,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孔板结构可以减小斜温层厚度,提高蓄、放冷效... 为了解决供冷系统中冷量供需不匹配的问题,通过软件模拟蓄冷水罐蓄、放冷特性,研究穿孔板位置、穿孔板孔径和开孔率对罐内斜温层厚度和蓄、放冷效率的影响,并通过试验加以验证。结果表明:改进孔板结构可以减小斜温层厚度,提高蓄、放冷效率;所研究的蓄冷水罐效果最佳时,孔板的孔径为20 mm、开孔率为40%,设置于蓄冷水罐中间位置,相较于孔板置于下部,蓄、放冷效率分别提高5.2%和5.4%;相较于开孔率为30%,蓄、放冷效率分别提高3.2%和2.1%;相较于开孔率为50%,蓄、放冷效率分别提高6.7%和5.4%。研究结果可为蓄冷水罐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冷水罐 孔板 斜温层厚度 蓄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秸秆梯度厌氧发酵耦合热解机制解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智 孙溪悦 +2 位作者 颜蓓蓓 李健 陈冠益 《天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541-550,共10页
厌氧发酵和热解是生物质处置与利用的主流技术,各具优势.但厌氧发酵周期较长、转化效率低,沼渣处置难,可持续发展受限;热解气化产物复杂、气体热值低.基于此,本研究将热解工艺作为下游沼渣的处置方式以提高原料利用率,并通过发酵时间的... 厌氧发酵和热解是生物质处置与利用的主流技术,各具优势.但厌氧发酵周期较长、转化效率低,沼渣处置难,可持续发展受限;热解气化产物复杂、气体热值低.基于此,本研究将热解工艺作为下游沼渣的处置方式以提高原料利用率,并通过发酵时间的梯度控制缩短工艺周期,进而提出生物质适度厌氧发酵耦合热解的新思路.结果表明,厌氧发酵中前期具有较快的产甲烷效率,前5 d的平均每日甲烷产量可达24.43 mL/(g TS),而中后期的工艺效率相对较低,这为梯度厌氧发酵耦合热解工艺提供了契机.此外,适度厌氧发酵对玉米秸秆起到一定解聚作用,有利于促进沼渣热解过程的传热传质;而随着发酵梯度的进一步增加,其结构解聚的促进作用将不能弥补有机质降解对热解气收率产生的负向作用.从耦合系统总能量收率方面来看,随着发酵梯度的增加,呈现出先快速上升后趋于平稳趋势.当发酵梯度为12 d时,耦合系统总能量收率达到9.60 MJ/(kg TS),与后续发酵梯度下耦合系统总能量收率差异并不显著(9.24~9.49 MJ/(kg TS)),但前者的工艺周期更短.因此,综合时间成本等因素,玉米秸秆适度厌氧发酵(发酵12 d)耦合热解系统呈现最佳工艺性能.该方案下可达到较高的总能量收率,同时获得25.33%质量转化率、24.39%的CO_(2)排放率以及39.76%的碳效率,可为生物质清洁、高效的处置与利用提供潜在技术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耦合系统 厌氧发酵 热解 能量回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去叶芹菜纸的介观结构及机械性能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传民 王心宇 +2 位作者 邵才 陈超 康健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216-219,238,共5页
为提高用于包装的蔬菜纸机械性能,采用整棵或分切后打浆并配合打浆的粗细程度,在中试条件下制备了2种去叶芹菜纸样本。利用L&W纤维分析仪分析了打浆粗细程度,利用测量显微镜及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表征了芹菜纸的介观结构,在标准环境下... 为提高用于包装的蔬菜纸机械性能,采用整棵或分切后打浆并配合打浆的粗细程度,在中试条件下制备了2种去叶芹菜纸样本。利用L&W纤维分析仪分析了打浆粗细程度,利用测量显微镜及显微图像分析系统表征了芹菜纸的介观结构,在标准环境下测试了机械性能并分析了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去叶芹菜纸样本S1的抗张强度是样本S2的1.323倍;与带叶芹菜纸相比,总体上去叶芹菜纸的抗张强度是带叶芹菜纸的2.326倍,且断裂延伸率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纸 芹菜纸 机械性能 纤维分析 介观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运输过程中机械振动对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5
14
作者 张哲 张治权 +4 位作者 毛力 田津津 郝俊杰 李立民 毛义琼 《食品与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04-109,共6页
根据实际运输情况,研究了运输过程中振动频率和振动加速度对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猕猴桃在10,20,30,40,50Hz 5种振动频率以及2.5,5.0,7.5m/s^2 3种振动加速度下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来评... 根据实际运输情况,研究了运输过程中振动频率和振动加速度对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测定猕猴桃在10,20,30,40,50Hz 5种振动频率以及2.5,5.0,7.5m/s^2 3种振动加速度下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VC、丙二醛(MDA)的含量变化来评定其品质变化,以确定振动频率和振动加速度对猕猴桃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试验进行其硬度、可滴定酸、VC含量均下降,可溶性固形物、MDA含量均上升。研究发现在20 Hz的振动频率、2.5 m/s^2的振动加速度下猕猴桃损伤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 猕猴桃 品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公路运输过程中机械振动对草莓贮藏品质的影响 被引量:12
15
作者 田津津 李立民 +3 位作者 张哲 郝俊杰 俞苏苏 李晓博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87-94,共8页
本文模拟了公路运输草莓的汽车在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振动情况,研究了机械振动对草莓后期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扫频振动实验,测得了所选草莓包装件的固有频率为20.5 Hz。在17 Hz、19 Hz、20.5 Hz、22 Hz以及24 Hz 5种频率下,分别进行了草... 本文模拟了公路运输草莓的汽车在运输过程中的机械振动情况,研究了机械振动对草莓后期贮藏品质的影响。通过扫频振动实验,测得了所选草莓包装件的固有频率为20.5 Hz。在17 Hz、19 Hz、20.5 Hz、22 Hz以及24 Hz 5种频率下,分别进行了草莓的定频振动实验。以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维生素C含量以及丙二醛(MDA)含量为评价指标,研究了经机械振动后的草莓在0℃、5℃以及10℃贮藏时的品质变化情况。研究发现:经过机械振动后贮藏的草莓,品质的变化是机械振动频率与贮藏温度相互耦合的结果;贮藏温度相同时,经历了固有频率振动的草莓最不易保存,在0℃下贮藏9天后,硬度降低了15.5%,而MDA含量增加了30%;在相同的振动频率下,0℃保存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运输 振动频率 草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工科视野下包装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被引量:7
16
作者 黄震 郭玉花 滕立军 《数字印刷》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99-103,115,共6页
在新工科的新形势下,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最关键措施之一。本研究以天津商业大学包装工程专业为例,全面分析了为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而为学生提供的一套实践教学措施,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课外创... 在新工科的新形势下,实践教学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最关键措施之一。本研究以天津商业大学包装工程专业为例,全面分析了为培养创新复合型人才而为学生提供的一套实践教学措施,包括师资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实践基地建设、课外创新实践活动建设等,以更好地服务于新型战略产业和新经济企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工科 包装工程 实践教学 人才培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制浆处理方法对芹菜纸机械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传民 王心宇 寇金宝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33-136,152,共5页
采用机械法制浆,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芹菜纸机械性能的影响。设计了4种组合方法,在中试条件下制备了4种标样芹菜纸。利用L&W纤维分析仪提供了纤维分析报告,利用Olympus测量显微镜表征了芹菜纸的结构。纤维、结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 采用机械法制浆,分析不同处理方法对芹菜纸机械性能的影响。设计了4种组合方法,在中试条件下制备了4种标样芹菜纸。利用L&W纤维分析仪提供了纤维分析报告,利用Olympus测量显微镜表征了芹菜纸的结构。纤维、结构、性能分析结果表明,4种标样芹菜纸中最高抗张强度为1.029 kN/m,最低抗张强度为0.583 kN/m,可以通过整棵打浆、分切后打浆、打桨粗细等不同处理方法得到较高抗张强度的芹菜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纸 芹菜 制浆方法 纤维分析 结构表征 机械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振动强化吸收式制冷传热传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申江 邹国文 +3 位作者 王建民 Josephine Lau 申子奇 孙欢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46-52,共7页
本文对机械振动强化吸收式制冷传热传质进行实验研究。搭建了一套综合的性能研究实验台,在吸收式制冷机的底部安装了一个电动振动机,使机组在垂直方向上产生振动,分别对振动频率和振幅两个因素对机组性能强化的效果进行实验分析,得出结... 本文对机械振动强化吸收式制冷传热传质进行实验研究。搭建了一套综合的性能研究实验台,在吸收式制冷机的底部安装了一个电动振动机,使机组在垂直方向上产生振动,分别对振动频率和振幅两个因素对机组性能强化的效果进行实验分析,得出结论:振幅相同时,振动频率对强化效果的影响较大;而在最佳喷淋量下,频率相同时,振幅太大或太小,振动的强化效果都会下降。且在实验范围内,得到最佳强化效果的频率段为20~30 Hz,此时传热的强化效果可达到8%~20%,传质的强化效果可达到10%~25%,制冷量可提高12%~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式制冷 振动 传热传质 强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振动强化吸收式制冷机传热性能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申江 王建民 +2 位作者 Lau J 申子奇 孙欢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共4页
搭建了带有电动振动系统的吸收式制冷性能研究实验台,实验重点研究了振动对于吸收式制冷机传热性能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振动可有效地强化吸收式制冷机的传热性能,增加制冷量;在低频、低振幅的范围内,传热的强化效果随频率和振幅的增... 搭建了带有电动振动系统的吸收式制冷性能研究实验台,实验重点研究了振动对于吸收式制冷机传热性能的强化效果。结果表明,振动可有效地强化吸收式制冷机的传热性能,增加制冷量;在低频、低振幅的范围内,传热的强化效果随频率和振幅的增加而增加。该研究成果对于提高溴化锂吸收式制冷机的效率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振动 吸收式制冷机 强化 传热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贮藏风速下冬桃果实品质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陈爱强 彭港生 +2 位作者 张浩彦 朱宗升 于晋泽 《保鲜与加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55-61,共7页
为研究不同贮藏风速下冬桃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量化风速对冬桃品质的影响,以冬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风速(自然对流、0.5、1.0、1.5 m/s)下贮藏期间冬桃含水率、失重率、硬度、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 为研究不同贮藏风速下冬桃果实品质的变化规律,量化风速对冬桃品质的影响,以冬桃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风速(自然对流、0.5、1.0、1.5 m/s)下贮藏期间冬桃含水率、失重率、硬度、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可滴定酸含量和色差等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自然对流相比,贮藏风速为1.0 m/s时更有利于保持冬桃果实的贮藏品质,贮藏24 d时,冬桃果实含水率为85.6%、硬度为6.79 N、可滴定酸含量为0.61%,并在降低果实呼吸强度的同时,将呼吸跃变发生的时间推迟了3 d,保持了冬桃的口感和品质。研究明确了冬桃果实在不同贮藏风速下的采后生理变化规律,为冬桃果实贮藏保鲜和品质研究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桃 风速 品质变化 贮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