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因果关系归类中的实验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丁小斌 阴国恩 《心理与行为研究》 CSSCI 2009年第2期127-133,共7页
采用与Rehder实验相同的程序,考察了不同非典型特征值用语和基本比率信息表达方式对基于因果关系归类的影响。实验1结果表明,非典型特征值采用"正常"或典型特征值的相反值并不会对归类中的实验效应产生不同的影响。实验2结果... 采用与Rehder实验相同的程序,考察了不同非典型特征值用语和基本比率信息表达方式对基于因果关系归类的影响。实验1结果表明,非典型特征值采用"正常"或典型特征值的相反值并不会对归类中的实验效应产生不同的影响。实验2结果表明,与将基本比率信息表达为具体明确的一个值"75%"相比,"A倾向于具有特征X"的表达方式会削弱一致性效应,突显因果位置效应。这些结果说明,改变两种实验效应强度的是Marsh和Ahn实验中采用的基本比率信息的表达方式而不是Rehder实验中的非典型特征值用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类 因果关系 因果位置效应 一致性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定势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 被引量:5
2
作者 刘丽 李运 +1 位作者 李力红 白学军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1442-1453,共12页
采用经典前线索范式的变式,通过100%有效的提示考察了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定势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实验1要求被试在整个实验中只搜索一个固定颜色的目标,但是通过在每个试次前对目标进行提示加强注意控制定势的强度。实验2通过在每个试... 采用经典前线索范式的变式,通过100%有效的提示考察了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定势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实验1要求被试在整个实验中只搜索一个固定颜色的目标,但是通过在每个试次前对目标进行提示加强注意控制定势的强度。实验2通过在每个试次中变化要搜索的目标颜色使被试必须建立两个更强的注意控制定势。实验结果一致表明和目标颜色相匹配的线索捕获了注意,而和目标颜色无关的线索被抑制;实验2的捕获效应和抑制效应都显著大于实验1;对无关冲突线索和无关中性线索的注意抑制效应没有差异,抑制效应显著小于捕获效应。研究表明自上而下的注意控制定势通过把注意从和目标不匹配的特征位置转移发挥作用,支持注意转移假说;对匹配线索的捕获和对无关线索的抑制运用了同一加工系统,抑制作为捕获的附加产品出现,两者都可以作为注意捕获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注意捕获 注意控制定势 相倚捕获假说 简单过滤说 注意转移假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特征和位置信息在价值驱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白学军 刘丽 +1 位作者 宋娟 郭志英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357-1369,共13页
本研究采用训练-测试范式考察颜色和位置信息在价值驱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实验1考察是否存在基于具体位置的价值驱动的注意捕获效应。在训练阶段,被试对8个位置中两个位置出现的红色目标反应伴随着高奖励反馈,而对另外两个位置出现的... 本研究采用训练-测试范式考察颜色和位置信息在价值驱动注意捕获中的作用。实验1考察是否存在基于具体位置的价值驱动的注意捕获效应。在训练阶段,被试对8个位置中两个位置出现的红色目标反应伴随着高奖励反馈,而对另外两个位置出现的红色目标反应伴随着低奖励反馈,其它4个位置为中性位置,没有目标出现。在测试阶段,一半试次中红色刺激作为分心物出现。结果发现,只有当分心刺激出现在高奖励位置和两个高奖励位置之间的中性位置时才能够捕获注意;实验2考察颜色和位置信息在价值驱动注意捕获中的交互作用。在训练阶段,将颜色特征和位置信息联合起来进行学习。在测试阶段,和高、低奖励相联结的颜色刺激各在1/3试次中作为分心物出现。结果发现,只有当高奖励颜色出现在高奖励位置或出现在高奖励位置之间的中性位置时才能够捕获注意。研究结果表明:(1)位置联结的价值驱动的注意捕获效应能够泛化到特定邻近位置上;(2)个体在训练阶段将颜色和位置的联合特征与奖励建立联结,训练阶段建立的联结不能泛化到部分特征上。价值驱动注意捕获效应的泛化具有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价值驱动注意捕获 颜色特征 空间位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