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van Dijk语境研究的社会认知视角 被引量:5
1
作者 刘立华 郭金英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131-136,共6页
在过去的近四十年中,van Dijk一直从心理学研究的视角致力于语境的理论化研究。语境被定义为话语参加者对交际情景的心理模式或是话语参加者对相关情景因素的主观建构或是界定。话语和语境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直接关系,而是一种"调... 在过去的近四十年中,van Dijk一直从心理学研究的视角致力于语境的理论化研究。语境被定义为话语参加者对交际情景的心理模式或是话语参加者对相关情景因素的主观建构或是界定。话语和语境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直接关系,而是一种"调节"关系。van Dijk的语境理论为其话语分析"三分模式"提供了基础,该分析模式把话语、认知、社会密切联系在了一起,构成了话语分析的社会认知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 Dijk 话语研究 语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语言政策话语研究的两条路径 被引量:3
2
作者 赵芃 田海龙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66,共7页
语言政策研究在从“语言政策与规划”向“语言管理与治理”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关注到语言政策制定过程中体现的“意识形态”,但是在相关文献中“意识形态”概念往往与“语言意识形态”概念混为一谈。鉴于此,文章在讨论“意识形... 语言政策研究在从“语言政策与规划”向“语言管理与治理”不断深入发展的过程中,已经关注到语言政策制定过程中体现的“意识形态”,但是在相关文献中“意识形态”概念往往与“语言意识形态”概念混为一谈。鉴于此,文章在讨论“意识形态”与“语言意识形态”两个概念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提出语言政策话语研究的“话语分析”路径和“话语互动”路径,旨在说明前者注重揭示语言政策与规划中隐含的意识形态和权力关系,后者注重阐释语言管理与治理过程中治理者话语与被治理者话语之间相互作用形成治理效果的社会互动过程。文章对提出这两条路径的理念进行了说明,并对其在语言政策话语研究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言政策话语研究 话语分析路径 话语互动路径 意识形态 语言意识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国传统翻译理论与古典文艺美学的不解之缘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占斌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8年第8期6-9,41,共5页
中国传统翻译译论与古典文艺美学一脉相承,传统翻译译论不仅吸收了文艺美学的理论思想和原则,还借鉴文艺美学的研究方法。本文按照中国传统翻译译论演进过程和发展的轨迹,重点对佛经翻译思想、"信达雅"原则、"神似"... 中国传统翻译译论与古典文艺美学一脉相承,传统翻译译论不仅吸收了文艺美学的理论思想和原则,还借鉴文艺美学的研究方法。本文按照中国传统翻译译论演进过程和发展的轨迹,重点对佛经翻译思想、"信达雅"原则、"神似"和"化境"说进行了梳理与分析,旨在证明中国传统译论与古典文艺美学有不解之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译论 佛经 信达雅 神似 化境 古典文艺美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文学改编电影的“文化现象”解读
4
作者 王飞贺 《电影文学》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88-90,共3页
郭敬明的小说《小时代》得到了广大青年读者的追捧,由该系列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电影《小时代》的上映,受到了青少年观众的追捧,掀起了一股"小时代热映潮流"。与此同时,对于电影中奢靡的倾向和拜金主义... 郭敬明的小说《小时代》得到了广大青年读者的追捧,由该系列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更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电影《小时代》的上映,受到了青少年观众的追捧,掀起了一股"小时代热映潮流"。与此同时,对于电影中奢靡的倾向和拜金主义的过分宣扬,很多业内学者、媒体都对其进行了口诛笔伐。本文将结合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与拉康的"镜像理论",以及麦茨提出的电影是"想象能指"的概念,分析青年观众观影热的现象,并探究其中的各种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现象 《小时代》系列电影 文学改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