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再循环重力供液制冷系统换热性能可视化研究 被引量:10
1
作者 许艳 臧润清 刘旭升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3-67,62,共6页
建立了再循环重力供液制冷系统可视化试验台,在不同工况下对制冷系统进行实验研究,观察玻璃蒸发管内制冷剂的沸腾换热流动状态,研究分析重力供液蒸发器的传热特性。试验表明:再循环重力供液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沸腾换热出现了气泡流、气... 建立了再循环重力供液制冷系统可视化试验台,在不同工况下对制冷系统进行实验研究,观察玻璃蒸发管内制冷剂的沸腾换热流动状态,研究分析重力供液蒸发器的传热特性。试验表明:再循环重力供液蒸发器内,制冷剂的沸腾换热出现了气泡流、气塞流、气弹流、分层流、波状分层流等流型。通过编程计算得到,经过修正的J.Chawla关联式和Kandlikar关系式分别在低温及高温工况下对沸腾换热系数有较好的预测,计算结果与试验值的偏差均在12.5%以内,采用两种关联式相结合的方法能较好地对重力供液蒸发器管内沸腾换热进行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供液 流动状态 沸腾换热 关联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内复叠制冷系统实验装置的研制 被引量:1
2
作者 陆佩强 杨永安 姜春英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5-49,共5页
研制了1个内复叠制冷系统实验装置。内复叠制冷循环系统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精馏装置和单级油润滑压缩机,实现了混合工质高低沸点组元和润滑油的高效分离,能成功地把低温箱内温度降到-60--80℃。介绍了实验台的结构、组成、控制测量和... 研制了1个内复叠制冷系统实验装置。内复叠制冷循环系统采用非共沸混合工质、精馏装置和单级油润滑压缩机,实现了混合工质高低沸点组元和润滑油的高效分离,能成功地把低温箱内温度降到-60--80℃。介绍了实验台的结构、组成、控制测量和数据采集系统。实验表明系统测试精度较高,达到实验要求。设计制作的精馏塔,分离效果良好,系统降温快,运行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工质 内复叠循环 精馏分离 实验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循环重力供液制冷系统实验 被引量:7
3
作者 孙志利 臧润清 马玉草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5-59,共5页
对重力供液制冷系统形成再循环的条件和再循环时蒸发器的传热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将重力供液制冷系统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进行比较,得到两种不同制冷系统工作特性上的差异。通过在焓差实验室中测定制冷系统在不同... 对重力供液制冷系统形成再循环的条件和再循环时蒸发器的传热性能进行理论分析,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将重力供液制冷系统与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进行比较,得到两种不同制冷系统工作特性上的差异。通过在焓差实验室中测定制冷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压力、风量、制冷量以及耗功等技术参数,得到重力供液制冷系统和直接膨胀供液制冷系统在室外干球温度一定的情况下传热系数、制冷量以及系统COP的变化规律。实验表明:再循环的形成可以增大制冷剂流速同时充分润湿传热表面,强化换热效果显著,在测试的工况下蒸发器的传热系数可增大近40%,COP最大提高7.6%,低温工况的增幅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力供液 制冷剂再循环 强化传热 热虹吸原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库液体冷媒融霜的性能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陆佩强 臧润清 郑晓峰 《低温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60-64,共5页
介绍了冷库液体冷媒融霜实验装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研究。与热气融霜相比较,液体冷媒融霜系统具有制冷量大,对换热器翅片效率影响小,室温波动小等优点,是一种可行的融霜方法。
关键词 冷库 融霜 液体冷媒融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差压预冷设备的匹配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董小勇 关文强 刘斌 《保鲜与加工》 CAS 2007年第4期25-26,共2页
通过对4种不同果蔬的预冷热负荷计算,分别得出了制冷机组压缩机所需功率与预冷时间、预冷质量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考虑到影响换热器的因素,计算出不同压缩机功率下冷凝器与蒸发器的面积。
关键词 田间热负荷 换热面积 制冷量 差压预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球状果蔬在压差预冷过程中的数学模型 被引量:1
6
作者 吴志勇 苗玉涛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279-1280,1283,共3页
将表面蒸发、呼吸热作为内热源加入到传热模型之中,以建立球状果蔬压差预冷过程的数学模型,并且简化边界条件,进而提出一种计算预冷所需时间的简便方法。试验结果表明,这种数学模型可以较好地反映箱体内果蔬平均温度的变化。
关键词 球状果蔬 压差预冷 内热源 表面蒸发 数学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液压头和蒸发温度对再循环蒸发器循环倍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戴雅静 臧润清 李星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55-59,共5页
在重力供液系统中,供液压头大于蒸发器对冷媒的阻力,液体冷媒就可以在蒸发器与汽液分离器的回路中再循环,再循环作用的强弱用循环倍率表示。循环倍率与供液压头和蒸发温度有关。这里推导了运用均相流模型计算蒸发回路各种阻力的计算公式... 在重力供液系统中,供液压头大于蒸发器对冷媒的阻力,液体冷媒就可以在蒸发器与汽液分离器的回路中再循环,再循环作用的强弱用循环倍率表示。循环倍率与供液压头和蒸发温度有关。这里推导了运用均相流模型计算蒸发回路各种阻力的计算公式,针对一小型制冷系统和专门设计的再循环蒸发器,进行阻力平衡计算。在此基础上,用空气侧热平衡法对该制冷系统进行了供液压头与蒸发温度和循环倍率的相互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所推导的阻力计算式具有工程应用精度;蒸发温度升高循环倍率减小,且蒸发温度较低时循环倍率的变化率较小,反之亦然;供液压头增大循环倍率增大,而单位供液压头引起的循环倍率变化却随压头的增大而减小,该变化率还随蒸发温度的升高不断缩小;循环倍率有最优值,推荐的循环倍率应在4~5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再循环蒸发器 重力供液蒸发器 均相流模型 循环倍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