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酶菌复合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5
1
作者 陈丹蝶 彭翔 +4 位作者 张广民 陈凯旋 苏艳芳 萨仁娜 黄艳玲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0期5557-5568,共12页
本试验旨在对比分析不同组合的酶菌复合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等的影响,为开发合理的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替代方案提供支撑。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科宝500雏鸡112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鸡(公母各... 本试验旨在对比分析不同组合的酶菌复合制剂对肉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抗氧化功能等的影响,为开发合理的抗生素生长促进剂的替代方案提供支撑。试验选用1日龄健康科宝500雏鸡1120只,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28只鸡(公母各占1/2)。4个组分别为:1)空白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2)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5 g/t金霉素(含量为15%)和10 g/t吉他霉素(含量为50%);3)酶菌复合制剂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50 g/t非淀粉多糖酶、300 g/t葡萄糖氧化酶(GOD)和50 g/t乳酸菌;4)酶菌复合制剂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500 g/t群体感应淬灭酶(QQE)、300 g/t GOD和50 g/t乳酸菌。基础饲粮为玉米-豆粕型。试验期42 d,期间鸡只自由采食和饮水。结果表明:1)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在生长前期(1~21日龄),抗生素组和酶菌复合制剂Ⅱ组肉鸡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抗生素组和酶菌复合制剂Ⅱ组肉鸡生长性能差异不显著(P>0.05)。在生长后期(22~42日龄)和生长全期(1~42日龄),各组肉鸡生长性能指标之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2)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和酶菌复合制剂Ⅱ组肉鸡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含量显著升高(P<0.05),血清白细胞介素-10含量有升高的趋势(0.05≤P<0.10)。3)与空白对照组相比,酶菌复合制剂Ⅱ组肉鸡血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酶菌复合制剂Ⅰ组肉鸡血清CAT活性显著提高(P<0.05),酶菌复合制剂Ⅰ组和酶菌复合制剂Ⅱ组肉鸡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提高(P<0.05)。4)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抗生素组、酶菌复合制剂Ⅰ组和酶菌复合制剂Ⅱ组肉鸡粪便中尿酸含量显著降低(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由QQE、GOD和乳酸菌配伍组成的酶菌复合制剂能够提高肉鸡生长前期(1~21日龄)的生长性能,显著提高血清IL-6含量,显著提高血清CAT和GSH-Px活性以及肝脏SOD活性,显著降低粪便中尿酸含量,可有效替代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菌复合制剂 抗生素 肉鸡 生长性能 免疫功能 抗氧化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型植酸酶的性质及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李阳 余璐璐 +3 位作者 王海燕 严峰 张广民 蔡辉益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3期53-58,共6页
研究旨在探讨一种新型植酸酶的酶学性质、酶解效率及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从该新型植酸酶的耐酸性、耐温性以及制粒后酶活留存率三方面评估其酶学性质,并运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评价该新型植酸酶的酶解效率,同时进行动物试验验证... 研究旨在探讨一种新型植酸酶的酶学性质、酶解效率及其对蛋鸡生产性能的影响。从该新型植酸酶的耐酸性、耐温性以及制粒后酶活留存率三方面评估其酶学性质,并运用单胃动物仿生消化系统评价该新型植酸酶的酶解效率,同时进行动物试验验证。结果表明,本研究中的新型植酸酶的耐酸性能、耐温性能以及制粒存留率均优于普通植酸酶;以玉米豆粕为底物进行仿生消化评估,磷消化率显著提高至82.5%;动物试验结果显示,与试验1组(常规配方)相比,添加不同浓度的新型植酸酶后产蛋率分别显著提高了0.14%、0.47%、1.04%;在试验1组的基础上替代普通植酸酶同时减少5 kg磷酸氢钙用量组的平均蛋重显著增加0.59%,平均蛋重较对照组增加0.37 g/枚;该新型植酸酶显著提高了蛋鸡日均采食量但对破蛋率无显著影响。结果提示,该新型植酸酶酶学性质及应用效果优于普通植酸酶,对饲料中的植酸具有很高的酶解效率和较好的酶学性质,动物试验结果显示其可提高蛋鸡产蛋率和平均蛋重,降低日粮中磷酸氢钙的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植酸酶 酶解效率 耐温性能 耐酸性能 生产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醇氧化酶aox1基因缺失对毕赤酵母菌产植酸酶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曹春红 王海燕 +2 位作者 李爽 张广民 蔡辉益 《饲料工业》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0期31-35,共5页
研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产植酸酶毕赤酵母菌株的醇氧化酶aox1基因,以改变菌株利用甲醇的速度,降低甲醇用量。试验得到一株甲醇利用慢型毕赤酵母,能降低发酵成本。在实际发酵生产中,aox1基因缺失的菌株发酵能力与原有菌株接近,生产... 研究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敲除产植酸酶毕赤酵母菌株的醇氧化酶aox1基因,以改变菌株利用甲醇的速度,降低甲醇用量。试验得到一株甲醇利用慢型毕赤酵母,能降低发酵成本。在实际发酵生产中,aox1基因缺失的菌株发酵能力与原有菌株接近,生产能耗大幅降低,甲醇用量降低,最终单罐发酵成本降低约20%~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植酸酶 醇氧化酶 aox1 基因敲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