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敌敌畏降解菌的筛选鉴定和降解能力研究
被引量:3
- 1
-
-
作者
张荣
赵振华
白鹤
贾晓强
-
机构
天津大学环境学院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天津华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出处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2262-2267,共6页
-
基金
天津市重点研发计划科技支撑重点项目(20YFZCSN00650)。
-
文摘
从天津市某农药厂污染地块中筛选出5株具有敌敌畏(DDVP)降解能力的菌株PD-1、PD-2、PD-3、PD-4、PD-5,经序列鉴定分别为:气单胞菌属Aeromonas bivalv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 subtilis,Bacillus megaterium,Bacillus cereus,Bacillus tropicus。这些菌株在DDVP 100 mg/L的培养基中7 d内降解率均超过75%,最高耐受浓度为1 g/L。5株菌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25,35,25,37℃,最适pH值分别为6,8,7,9,9。确定了5株菌对有机氯污染物三氯乙烯(TCE)的降解和耐受能力。研究丰富了有机磷农药降解菌库,为农药残留土壤的原位修复提供了数据基础。
-
关键词
敌敌畏
降解菌
筛选鉴定
降解特性
-
Keywords
dichlorvos
degrading bacterium
iso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degrading characteristics
-
分类号
TQ45
[化学工程—农药化工]
-
-
题名原位化学还原技术修复铬污染土壤及其工程应用
被引量:9
- 2
-
-
作者
邱沙
宋景鹏
陈志国
白鹤
曹文庆
刘艺芸
-
机构
天津大学化工学院
天津华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
-
出处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31-139,共9页
-
基金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20YFZCSN00650)。
-
文摘
该文选用硫酸亚铁、亚硫酸钠和葡萄糖作为还原剂将Cr(Ⅵ)还原为Cr(Ⅲ),采用清洗和土培实验考察铬污染稳定化效果。结果表明,硫酸亚铁有较好的稳定化效果,清洗和土培还原方式下最大去除率分别达到83.8%和91.1%,土培方式优于清洗。在此基础上,以硫酸亚铁为还原药剂,采用SEM-EDS、XRD和FTIR等表征手段分析确定六价铬转化机理,通过实验优化,确定最优投加量(n[Fe(Ⅱ)]∶n[Cr(Ⅵ)]=10∶1)和时间(18 d),并进行工程化应用,处理后降低到《土壤环境质量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GB 36600-2018)中第一类用地的筛选值3.0 mg/kg以下。
-
关键词
六价铬
化学还原
原位
土壤
工程应用
-
Keywords
hexavalent chromium
chemical reduction
in situ
soil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筑堆淋洗工艺处理某氰化物污染土壤工程实践
被引量:5
- 3
-
-
作者
邱沙
陈志国
郭鹏志
沈九州
-
机构
天津华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
-
出处
《环境工程技术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104-108,共5页
-
基金
天津市2016年院市合作项目(16YFXTSF00360)
天津华北地质勘查局2016年科技支撑项目(HK2016-B5)
-
文摘
采用筑堆淋洗工艺处理氰化物污染土壤,并开展了工业试验。结果表明:经过45 d的淋洗,土壤中氰化物浓度从114.30 mg/kg降至5.57 mg/kg,满足《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指导值(三次征求意见稿)》中住宅类用地要求(9.86mg/kg);土壤氰化物浸出毒性为0.017 mg/L,达到GB 14848—93《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Ⅳ类标准;同时,碱性水淋洗还可以去除土壤中的部分有机物。采用碱性氯氧化法处理淋洗废水,最终废水中氰化物浓度为0.05 mg/L,COD为30.52 mg/L,氯浓度为0.06 mg/L,重金属浓度较低,全部低于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排放限值,废水可达标排放。
-
关键词
氰化物
污染土壤
筑堆淋洗
碱性氯氧化法
-
Keywords
cyanide
pollution oil
heap elution
alkaline chlorine oxidation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
-
题名蓄电池拆解区铅、镉复合污染农田土壤钝化修复
被引量:11
- 4
-
-
作者
刘艺芸
陈志国
王秀梅
徐应明
-
机构
天津华勘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
出处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38-1146,共9页
-
基金
天津市科技计划项目(20YFZCSN00650)资助。
-
文摘
为了揭示复配及改性钝化材料对农田土壤中重金属的钝化效应,通过土壤培养和田间试验相结合的方式,研究了镁基矿物材料、土壤调理剂、巯基改性海泡石、钙镁磷肥对Pb、Cd复合污染土壤的修复效果,并以油菜为供试作物,研究了施用土壤调理剂和巯基修饰海泡石对油菜吸收累积Pb、Cd的影响.同时,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孔结构分析(BET)来表征不同材料的形态、表面官能团和比表面积.试验结果显示,土壤调理剂、巯基改性海泡石、钙镁磷肥均能降低土壤DTPA提取态Pb、Cd的含量,镁基矿物材料效果不明显;不同材料对Pb的钝化效果如下:土壤调理剂>巯基改性海泡石>钙镁磷肥>镁基矿物材料,对Cd的钝化效果如下:巯基改性海泡石>土壤调理剂>钙镁磷肥>镁基矿物材料.田间试验条件下同时施用土壤调理剂和巯基修饰海泡石,油菜可食部分Pb、Cd含量分别降低了67.6%、75.9%.通过测定土壤pH、CEC,结合SEM、BET和FTIR所得表征图像探讨不同材料钝化修复的机理,土壤调理剂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吸附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而巯基修饰海泡石主要通过物理吸附和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
-
关键词
铅
镉
钝化修复
油菜
-
Keywords
Pb
Cd
immobilization
pak choi
-
分类号
X53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