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TP方案术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9
1
作者 杨彦卓 潘乐康 +3 位作者 齐大亮 辛亮 崔焱 安广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多西紫杉醇和卡铂(TP)方案术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中、长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搜集2006年10月-2008年7月经病理确诊为NSCLC且行完全性手术切除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n=38):试验... 目的评价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多西紫杉醇和卡铂(TP)方案术后辅助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中、长期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搜集2006年10月-2008年7月经病理确诊为NSCLC且行完全性手术切除的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n=38):试验组采用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恩度)联合TP方案治疗,对照组单用TP方案治疗。术后随访40个月,评估两组患者无病生存时间(DFS)和总生存率(OS)的差异,检测外周血中血管内皮细胞(CEC)数量的变化及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MVD)的差异。结果试验组中位无病生存时间长于对照组(39.4 vs 27.6个月,P<0.05),且3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89.4%vs 57.9%,P<0.05)。治疗后两组CEC均有下降,第4周期化疗后试验组的下降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Ⅰ、Ⅱ及Ⅲ期患者的MVD有统计学差异(P<0.05),有淋巴结转移组MVD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低分化组MVD高于中、高分化组(P<0.05)。结论与单纯化疗比较,重组人血管内皮抑素联合TP方案术后辅助治疗NSCLC能延长患者的无病生存期,提高3年生存率。CEC是一个较好的预测化疗联合抗血管生成治疗效果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内皮抑素 重组 非小细胞肺 无病生存 存活率 循环血管内皮细胞 微血管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性脊髓病1例
2
作者 崔焱 辛亮 齐大亮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375-1375,共1页
患者 男性,68岁,于2007年9月因“腰痛3个月、咳嗽1个月,明显加重10天”入院。入院后确诊左肺癌多发骨转移及左。肾癌,经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左肾癌手术后肿瘤病情稳定。于2010年6月开始出现双下肢乏力,以右下肢为甚,MR示胸10~12... 患者 男性,68岁,于2007年9月因“腰痛3个月、咳嗽1个月,明显加重10天”入院。入院后确诊左肺癌多发骨转移及左。肾癌,经放化疗及靶向治疗、左肾癌手术后肿瘤病情稳定。于2010年6月开始出现双下肢乏力,以右下肢为甚,MR示胸10~12水平脊髓内可见点状长T2信号影,增强后呈点状异常强化,因该处椎体为骨转移灶,曾行放疗,故脊髓病灶考虑为放射性损伤,给予营养神经治疗未见效,双下肢感觉、运动障碍逐渐加重,但左下肢肌力尚存,可借助步行器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脊髓病 肺癌 多处转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