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机器人手术系统在腹部肿瘤外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
作者 王宝贵 梁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988-990,共3页
微创手术已成为外科医疗水平的象征,传统腹腔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在腹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主要原因在于腹部肿瘤外科手术所必须的区域淋巴结清扫以及消化道重建等复杂操作在传统腹腔镜下完成相当困难随着通讯技... 微创手术已成为外科医疗水平的象征,传统腹腔腔镜手术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但其在腹部肿瘤外科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主要原因在于腹部肿瘤外科手术所必须的区域淋巴结清扫以及消化道重建等复杂操作在传统腹腔镜下完成相当困难随着通讯技术、医用内窥镜技术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手术系统成功应用到临床医疗。该系统具有微创、高清3D视野、操作准确稳定以及可远程控制等优势,镜下手眼协调能力大大增强,并可通过计算机滤除手部震颤,加之机械手的灵活性,可以更加容易的在镜下完成各种复杂、精细的手术操作(如缝合、打结等),使得全腹腔镜下完成复杂手术成为可能目前机器人手术系统已用于临床10余年,在心脏外科、泌尿外科、妇科以及腹部外科等各个领域获得成功。本文对机器人手术系统作简单介绍并回顾近年来其在腹部肿瘤外科领域中的应用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人手术系统 胃癌 结直肠癌 胰腺癌 肝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核苷酸多态性对消化道恶性肿瘤化疗药物反应和毒性的影响 被引量:2
2
作者 蔡明志 梁寒 潘源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296-300,共5页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化疗药物的疗效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其药物反应和毒性不仅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而且和参与药物代谢的蛋白或酶的表达水平有关。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基因组中最常见的一... 长期以来绝大多数化疗药物的疗效在不同个体间的差异受到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其药物反应和毒性不仅与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药物间相互作用等因素有关,而且和参与药物代谢的蛋白或酶的表达水平有关。单核苷酸多态性是基因组中最常见的一种遗传变异,为了揭示个体之间因基因学的差异导致的化疗药物反应以及毒副作用的差异性,近年来对单核苷酸多态性与化疗药物反应及毒性之间相关性的研究和报道逐渐增多。但对各种单核苷酸多态性能否作为化疗药物反应及毒副作用的预测指标未得出统一定论。本文以消化道恶性肿瘤常用化疗药物为例,分别对5-氟尿嘧啶(5-FU)类、铂类、紫杉类和伊立替康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核苷酸多态性(SNP) 胃癌 大肠癌 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癌根治手术相关副损伤及并发症的防治 被引量:2
3
作者 张汝鹏 王学军 梁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485-1488,共4页
D2根治术是胃癌治疗的标准术式,相较一般胃切除手术需要更大范围的解剖、分离、切除,胃癌根治术中相关副损伤及相关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加。术中相关副损伤常见有肝脏损伤、脾脏损伤、胰腺损伤、胆总管损伤、胃周血管损伤、淋巴管损伤等,... D2根治术是胃癌治疗的标准术式,相较一般胃切除手术需要更大范围的解剖、分离、切除,胃癌根治术中相关副损伤及相关术后并发症明显增加。术中相关副损伤常见有肝脏损伤、脾脏损伤、胰腺损伤、胆总管损伤、胃周血管损伤、淋巴管损伤等,术后可出现出血、急性胆囊炎、腹腔积液和脓肿等并发症。施行D2手术要求外科医师必须要有良好的解剖学知识、娴熟的手术操作技巧和良好的心理素质,熟悉根治手术相关副损伤及重视术后并发症的处理,一旦出现应及时作出准确判断和正确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胃癌根治术副损伤 并发症预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35例老年胃癌根治术后临床病理及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4
作者 权继传 张汝鹏 +6 位作者 王学军 薛强 邓靖宇 赵敬柱 李昉璇 刘辉 梁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7期1299-1304,共6页
目的:分析老年胃癌患者预后因素及不同年龄组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6年7月至2006年7月间行胃癌根治术的435例老年胃癌患者(年龄≥65岁)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 目的:分析老年胃癌患者预后因素及不同年龄组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96年7月至2006年7月间行胃癌根治术的435例老年胃癌患者(年龄≥65岁)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其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组、肿瘤部位、手术方式、联合切除、病理类型、肿瘤大小、T分期、N分期、临床分期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分组、联合切除、T分期、N分期是影响老年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对比分析不同年龄组老年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点,结果显示肿瘤部位、手术方式、肿瘤大小、术后化疗在不同年龄组老年胃癌患者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不同年龄组老年胃癌患者的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老年胃癌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不同结论:不同年龄组老年胃癌患者在临床病理特点、预后影响因素方面存在差异,将老年胃癌患者分为不同年龄组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可以更好的指导治疗和判断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老年 年龄组 临床病理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癌的预后分析及与近端胃癌预后的配对比较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昉璇 张汝鹏 +2 位作者 刘辉 权继传 梁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0期1275-1278,共4页
目的:残胃癌与近端胃癌都发生于胃上部黏膜,但由于残胃特殊的内环境,两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有着显著差异。本研究分析了残胃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比较残胃癌与近端胃癌的预后差异。方法:对83例在1991年7月至2008年7月期间在天津市肿瘤医... 目的:残胃癌与近端胃癌都发生于胃上部黏膜,但由于残胃特殊的内环境,两者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有着显著差异。本研究分析了残胃癌的预后影响因素,比较残胃癌与近端胃癌的预后差异。方法:对83例在1991年7月至2008年7月期间在天津市肿瘤医院行根治术的残胃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预后分析,并与同期83例近端胃癌患者进行回顾性配对对照研究,比较两组预后差异。结果:残胃癌预后单因素分析中肿瘤直径、TNM分期、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残胃癌预后的相关因素(P<0.05);Cox回归中TNM分期及浸润深度(T分期)是影响残胃癌预后的独立因素(P<0.05),TNM分期及T分期越晚预后越差。残胃癌与近端胃癌的配对研究中,残胃癌行联合脏器切除28例,明显高于近端胃癌(P=0.022)。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癌的中位生存期为33.4个月,长于近端胃癌,其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49%、22%,亦高于近端胃癌(P=0.042)。结论:临床病理分期相同的残胃癌比近端胃癌预后较好,根治性切除术后残胃癌患者亦能达到较好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残胃癌 近端胃癌 预后 配对对照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进展期胃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6
作者 崔海滨 张维 +2 位作者 白希永 葛怀娥 梁寒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72-1475,共4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国内新辅助化疗在胃癌治疗中的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生存率。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已发表的关于新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结果:纳入3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组的根治性... 目的:通过meta分析探讨国内新辅助化疗在胃癌治疗中的手术切除率、术后并发症和术后生存率。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已发表的关于新辅助化疗与单纯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研究。结果:纳入31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新辅助化疗组的根治性切除率和R0切除率显著高于单纯手术组,其比值比(oddsratio,OR)分别为2.83(95%CI:2.29~3.5)和1.66(95%CI:1.16~2.37);新辅助化疗组的姑息性切除率显著低于单纯手术组(OR=0.53,95%CI:0.39~0.74),但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具有显著性。新辅助化疗组1、2、3和5年生存率均高于单纯手术组。结论:胃癌新辅助化疗能够提高患者的手术切除率和生存率且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新辅助化疗 单纯手术 META分析 手术切除率 生存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淋巴结转移率为基础的TRM分期在胃癌预后中的价值 被引量:5
7
作者 刘宏根 梁寒 +3 位作者 邓靖宇 权继传 王力 焦旭光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0期1492-1496,共5页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率(RML)为基础的TRM分期在胃癌预后中价值。方法:采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通过比较-2log likelihood值和hazard ratio(HR)值,比较TRM分期和TNM分期在胃癌预后评价中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 目的:探讨淋巴结转移率(RML)为基础的TRM分期在胃癌预后中价值。方法:采用Cox回归进行多因素生存分析,通过比较-2log likelihood值和hazard ratio(HR)值,比较TRM分期和TNM分期在胃癌预后评价中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肿瘤大小,肿瘤部位,大体分型,分化类型,肿瘤浸润深度(UICC T分期),淋巴结转移数目分期(UICC N分期),淋巴结转移率(RML)分期,TNM分期和TRM分期与胃癌预后相关;相同TRM分期中不同TNM分期预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TNM分期ⅢB和ⅢC期中不同TRM分期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显示TRM分期与TNM分期相比,HR值较高而-2log likelihood值较小。结论:TRM分期较TNM分期能更好的预测胃癌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结转移率 TNM分期 TRM分期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I3K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P27磷酸化蛋白分布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8
作者 刘勇 韩涛 +1 位作者 潘源 梁寒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4期945-948,共4页
目的:研究PI3K信号通路对胃癌BGC-823细胞中P27与磷酸化P27(p-P27)蛋白表达分布的影响。方法:LY294002处理BGC-823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处理前后两组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测定两组细胞总蛋白、胞浆蛋白、核蛋白中P27与p-P27(Th... 目的:研究PI3K信号通路对胃癌BGC-823细胞中P27与磷酸化P27(p-P27)蛋白表达分布的影响。方法:LY294002处理BGC-823细胞,流式细胞术测定处理前后两组细胞周期分布。Western blotting测定两组细胞总蛋白、胞浆蛋白、核蛋白中P27与p-P27(Thr187、Thr157及Ser10)蛋白含量及分布特点。结果:处理后G_1期细胞数明显增加(83.9%vs.67.6%,P<0.01)P27在总蛋白、胞浆蛋白和核蛋白中表达均显著增加(P<0.01,P<0.01,P<0.01);p-P27(Ser10)在总蛋白、胞浆蛋白和核蛋白中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P<0.01,P<0.01);p-P27(Thr157)在总蛋白、胞浆蛋白中表达均显著下降(P<0.01,P<0.01),在核蛋白中下降不明显(P=0.482);p-P27(Thr187)在总蛋白、胞浆蛋白中表达均下降,在核蛋白中表达增高,均无显著性差异(P=0.254,P=0.70,P=0.223)。结论:阻断PI3K通路可增加胃癌细胞P27蛋白表达,降低p-P27蛋白表达,改变P27和p-P27蛋白的核浆分布,可以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_1期,诱导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I3K信号通路 胃癌 P27蛋白 磷酸化P27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42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卓长华 应敏刚 +2 位作者 梁寒 臧卫东 陈路川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97-800,共4页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7月至2008年5月间42例胃MALT淋巴瘤的病理特征和临床分期等资料,并按治疗方式不同划分为单纯根除Hp组(7例)、单纯手术组(9例)、手术+根除Hp... 目的:探讨胃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淋巴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7月至2008年5月间42例胃MALT淋巴瘤的病理特征和临床分期等资料,并按治疗方式不同划分为单纯根除Hp组(7例)、单纯手术组(9例)、手术+根除Hp组(20例)、手术+放、化疗组(6例),对各治疗组随访结果使用Kaplan-Meier方法进行生存率分析,LogRank检验评估各组间的统计学差异。结果:全组患者均接受胃镜检查,确诊率26.2%(11/42),HP染色阳性率70.6%(24/34)。免疫表型分析证实全部为B细胞性淋巴瘤。全组Cotswolds改良Ann Arbor分期:Ⅰ E2期17例,ⅡE1期16例,ⅡE2期6例,ⅢE期2例,Ⅳ期1例。各组5年生存率分别为100%、83.7%、82.4%及43.0%(P=0.027)。结论:胃MALT淋巴瘤的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均无明显特异性,故初治时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较多病理确诊者可首选根除Hp治疗,疗效与手术无异;晚期患者可在术后选择放、化疗等综合治疗,但远期生存率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膜相关淋巴样组织 胃原发性淋巴瘤 幽门螺杆菌 免疫表型分析 生存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过表达P27Kip1对胃癌细胞P27蛋白及其磷酸化产物表达分布的影响
10
作者 刘勇 梁寒 +1 位作者 潘源 韩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1535-1538,共4页
目的:研究胃癌BGC823细胞系中过表达P27蛋白时,P27及其磷酸化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方法:将外源性P27^(kipl)基因转染人胃癌细胞系BGC823,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转染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 目的:研究胃癌BGC823细胞系中过表达P27蛋白时,P27及其磷酸化蛋白在细胞中的分布。方法:将外源性P27^(kipl)基因转染人胃癌细胞系BGC823,应用流式细胞分析术检测转染组和对照组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采用Western 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检测P27蛋白和磷酸化P27蛋白(p-P27)在二组细胞中的表达和分布。结果:转染组细胞G_1期细胞数较对照组明显增加(62.783%vs.41.933%,P<0.001);转染组细胞凋亡指数(AI)显著高于对照组(26.3 vs.3.6,P<0.001)。转染组P27蛋白和p-P27表达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P27蛋白主要在胞核内表达,p-P27主要在胞浆内表达;转染组P27蛋白主要在胞核内分布,p-P27蛋白在胞浆、胞核内均有分布表达,但主要分布在胞核内。结论:P27蛋白过表达能够使细胞周期停滞于G_1期,诱导细胞凋亡。推测胞核内P27蛋白水平和p-P27的核浆比值可能是评价肿瘤增殖活性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27~Kip1 胃肿瘤 P27蛋白 磷酸化P27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例中晚期胃癌新辅助治疗探讨
11
作者 刘勇 潘源 +8 位作者 梁寒 肖建宇 战忠利 韩如冰 朱莉 王宝贵 巴一 张汝鹏 黄鼎智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668-672,共5页
无远处转移的局部进展期胃癌,虽然有手术切除的机会,但与早期胃癌相比预后较差。局部晚期肿瘤不可切除率较高,且根治术后复发率较高。新辅助化疗对胃癌的治疗具有以下优点:减少肿瘤负荷,提高R0切除率,控制微转移,评价肿瘤对细胞毒药物... 无远处转移的局部进展期胃癌,虽然有手术切除的机会,但与早期胃癌相比预后较差。局部晚期肿瘤不可切除率较高,且根治术后复发率较高。新辅助化疗对胃癌的治疗具有以下优点:减少肿瘤负荷,提高R0切除率,控制微转移,评价肿瘤对细胞毒药物的化疗敏感性。现介绍1例经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胃部肿瘤科治疗的进展期胃癌新辅助治疗病例,该患者经多学科协作诊疗后效果较好。通过报道该病例诊治以促进胃癌新辅助治疗经验交流,推动多学科间的合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新辅助治疗 多学科协作 诊疗模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