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卵巢交界性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与其临床病理间的关系
1
作者 胡洪 阎庆娜 +1 位作者 仇龙山 李文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与其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以WHO(1999年)卵巢肿瘤诊断标准,按照交界性卵巢肿瘤分化程度的不同,为其进行组织学分级,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6例交界性卵巢肿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 目的:探讨卵巢交界性肿瘤细胞增殖活性与其临床病理间的关系。方法:以WHO(1999年)卵巢肿瘤诊断标准,按照交界性卵巢肿瘤分化程度的不同,为其进行组织学分级,并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6例交界性卵巢肿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进行检测,同时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其DNA含量。结果:在交界性卵巢肿瘤中,高分化PCNA标记指数(20.5±12.17)、细胞核DNA含量DI(1.03±0.12)、PI(9.48±6.25)和异倍体率(12.50%)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的PCNALI(52.35±27.25)、DI(1.20±0.14)、PI(20.34±9.78)和异倍体率(45.45%)(P<0.01),临床I期PCNA标记指数(15.4±11.46)、细胞核DNA含量:DI(1.04±0.11)、PI(12.06±7.68)和异倍体率(14.81%)明显低于Ⅱ、Ⅲ期的PCNALI(46.64±13.48)、DI(1.18±0.12)、PI(23.76±0.89)和异倍体率47.37%(P<0.01),但与其病理类型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通过PCNA检测及流式细胞术(FCM)DNA含量分析可较准确地判定肿瘤的增殖潜能,并有可能成为交界性卵巢肿瘤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增殖活性 卵巢肿瘤 PCNA检测 流式细胞术 病理学 相关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女性原发性腹膜癌27例临床及病理分析 被引量:23
2
作者 刘文欣 王珂 +1 位作者 刘素香 张燮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85-288,共4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癌(PPC)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1993年1月~200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27例PP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结果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结果:27例中,浆液性乳头状腺癌21例,粘液性乳头状腺癌4例... 目的:探讨原发性腹膜癌(PPC)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治疗方法和预后。方法:对1993年1月~2000年12月在本院治疗的27例PPC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结果均经病理检查证实。结果:27例中,浆液性乳头状腺癌21例,粘液性乳头状腺癌4例,子宫内膜样癌1例,低分化癌1例。全部病例均施行肿瘤细胞减灭术,术后予以铂类为主方案的化疗。27例中3例失访,余24例中位生存期为28个月。结论:PPC原发于腹膜,是一种起病隐袭、发病率较低的疾病。应重视其术前诊断及鉴别诊断,减少误诊率。对PPC采取肿瘤细胞减灭术及铂类为主方案的化疗可显著改善预后,延长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腹膜癌 预后 女性 病理 PP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卵巢癌的二线化疗 被引量:10
3
作者 包乐纹 王国兴 张燮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18-122,共5页
关键词 卵巢癌 二线化疗 药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腹膜癌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被引量:9
4
作者 娄越亮 王雁飞 +1 位作者 包乐纹 张燮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36-240,共5页
1 腹膜癌的名称及概念 原发性腹膜癌(primary peritoneal carcinoma.PPC)为少见的腹膜恶性肿瘤,原发于腹膜间皮,呈多灶性发生,组织学特征与原发于卵巢的分化程度相同的同类型肿瘤相一致,多发生于女性.
关键词 腹膜癌 诊断 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3例宫颈腺癌临床治疗和预后分析 被引量:5
5
作者 周雷 王耕辛 +1 位作者 曹文枫 张连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755-757,共3页
目的:了解影响宫颈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宫颈腺癌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0年1月至2000年1月间收治的63例宫颈腺癌进行分析,占同期宫颈癌的4.65%,并随机选取同期治疗的80例宫颈鳞癌作为对照进行比较... 目的:了解影响宫颈腺癌预后的相关因素,探讨宫颈腺癌比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0年1月至2000年1月间收治的63例宫颈腺癌进行分析,占同期宫颈癌的4.65%,并随机选取同期治疗的80例宫颈鳞癌作为对照进行比较。患者平均发病年龄53.7岁,绝经后患者占55.6%。主要症状为阴道不规则出血和/或白带增多。其中Ⅰ期17例,Ⅱ期33例,Ⅲ期13例。20例采用单纯放射治疗,43例采用放射治疗与手术相结合的综合治疗。结果:收治的宫颈腺癌占宫颈癌的比例从80年代的3.5%(38/1087)上升至90年代的7.36%(34/462),其5年总的生存率为56.9%(33/63-5),低于同期宫颈鳞癌5年生存率。单纯放疗组5年生存率50%;手术放疗组5年生存率为60.5%,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行根治性手术的Ⅰ、Ⅱ期患者5年生存率为80%,而行全宫切除的同期患者5年生存率仅为39.3%,但二者差异尚无统计学意义。宫颈肿瘤≥4cm和<4cm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4.3%(12/35)和60.7%(17/28)具有明显差异(P<0.05〉。Ⅰ、Ⅱ期5年生存率62%(31/50),而Ⅲ期5年生存率为7.7%(1/13),二者差异显著(P<0.01)。结论:宫颈腺癌的发病比例呈上升趋势,宫颈腺癌的预后与临床分期、肿瘤大小、治疗方式关系密切。以根治性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是宫颈腺癌的主要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腺癌 宫颈癌根治术 放射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肾上腺外恶性嗜铬细胞瘤 被引量:5
6
作者 田菁 郝权 李文录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467-469,共3页
临床上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少见,而恶性者罕见。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在人体多处均可发生,因此对于好发部位出现的临床上诊断不明确的肿块,均应警惕本病可能。通过B超、CT、MR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可对肿瘤进行定位诊断。手术治疗为首选。常规... 临床上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少见,而恶性者罕见。肾上腺外嗜铬细胞瘤在人体多处均可发生,因此对于好发部位出现的临床上诊断不明确的肿块,均应警惕本病可能。通过B超、CT、MR扫描等影像学检查可对肿瘤进行定位诊断。手术治疗为首选。常规病理难以区别肿瘤的良恶性,应综合患者的临床表现、术中探查所见、术后病理及其他辅助诊断技术来综合判断。恶性患者术后可辅以环磷酰胺、长春新碱、氮烯咪胺等化学药物治疗或131I-MIBG、123I-MIBG进行姑息性治疗。术后长期随访很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上腺 嗜铬细胞瘤 恶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阴癌转移复发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周雷 王耕辛 张连郁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5期888-890,共3页
目的:总结影响外阴癌预后、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本院1970年1月至2000年1月收治的162例外阴癌,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分期以及不同复发时间、部位对5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162例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为60.5%,其... 目的:总结影响外阴癌预后、转移复发的相关因素,探讨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本院1970年1月至2000年1月收治的162例外阴癌,比较不同治疗方法、分期以及不同复发时间、部位对5年生存率的影响。结果:162例患者总的5年生存率为60.5%,其中外阴鳞癌5年生存率为68.7%。复发率为34.3%,复发部位单纯外阴占40.0%,腹股沟淋巴结占42.2%,盆腔淋巴结转移占6.7%,远处转移11.1%。结论:外阴癌复发者外阴白斑发病比例高于未复发者(P<0.05),复发部位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2年内复发者预后差。外科手术是影响外阴局部复发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阴肿瘤 转移复发 外科手术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手术加皮下埋藏腹腔化疗泵联合化疗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娄越亮 王伟 张燮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881-884,共4页
目的: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行手术及术中皮下埋藏腹腔化疗泵联合化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以期对治疗提供帮助。方法:1995年8月~1997年8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中24例行手术及术中皮下埋藏化疗泵,术后采用CAP方案联合化疗。顺铂50~70mg... 目的:对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行手术及术中皮下埋藏腹腔化疗泵联合化疗,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以期对治疗提供帮助。方法:1995年8月~1997年8月收治的卵巢癌患者中24例行手术及术中皮下埋藏化疗泵,术后采用CAP方案联合化疗。顺铂50~70mg/m2腹腔灌注,阿霉素40~60mg/m2、环磷酰胺600~800mg/m2静脉注射,平均4~5周为一疗程,总疗程6~12个。结果:Ⅲ期患者总有效率为77.8%;3年生存率50.0%,5年生存率25.0%。结论:彻底的手术加腹腔泵灌注腹腔化疗及静脉化疗是治疗晚期上皮性卵巢癌的有效途径,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手术 腹腔泵 联合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皮性卵巢癌组织β亚单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基因和蛋白表达
9
作者 周雷 曹文枫 +1 位作者 王耕辛 迟芳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异位β-HCG基因和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IHC)和放射免疫测定(RIA)方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细胞β-HCG基因和蛋白表达及癌组织培养上清和腹水中的β-HCG的浓度... 目的:探讨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异位β-HCG基因和蛋白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分别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免疫组化(IHC)和放射免疫测定(RIA)方法检测上皮性卵巢癌细胞β-HCG基因和蛋白表达及癌组织培养上清和腹水中的β-HCG的浓度。结果:12例上皮性卵巢癌β-HCG基因表达全部阳性(100%)。7例免疫组化β-HCG蛋白阳性(58.3%)。培养上清和腹水中β-HCG平均浓度分别为0.586U/L和1.638U/L。结论:上皮性卵巢癌组织异位β-HCG的表达频率很高,β-HCG可以作为该肿瘤的标记物,RT-PCR方法的特异性,敏感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性卵巢癌 β亚单位绒毛膜促性腺激素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断与治疗(附27例报道) 被引量:3
10
作者 陈杰 张燮良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2期699-701,共3页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7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首发症状以肉眼血尿最常见。B超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膀胱镜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27例... 目的:提高原发性输尿管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7例原发性输尿管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及预后。结果:首发症状以肉眼血尿最常见。B超为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静脉尿路造影、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膀胱镜检查是最重要的诊断方法。27例获得随访,5年生存率为42.2%。结论:原发性输尿管癌的预后与肿瘤的分期、分级密切相关。早期诊断与合理治疗是提高患者生存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尿管肿瘤 诊断 治疗 影像学检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a、Ib期卵巢浸润性上皮癌术后辅加化疗的探讨
11
作者 胡洪 张燮良 刘素香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8期570-573,共4页
目的 :为探索Ⅰa、Ⅰb期上皮性卵巢癌术后辅助化疗是否能提高疗效。方法 :对天津市肿瘤医院自 195 4~1992年间收治的Ⅰa、Ⅰb期上皮性卵巢浸润癌住院患者 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包括低分化肿瘤在内的Ⅰa、Ⅰb期卵巢癌术后单纯随... 目的 :为探索Ⅰa、Ⅰb期上皮性卵巢癌术后辅助化疗是否能提高疗效。方法 :对天津市肿瘤医院自 195 4~1992年间收治的Ⅰa、Ⅰb期上皮性卵巢浸润癌住院患者 4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包括低分化肿瘤在内的Ⅰa、Ⅰb期卵巢癌术后单纯随访组与辅化组比较 ,2年复发率、5年及 10年生存率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并且术后化疗并不能延长肿瘤复发时间 (P >0 .0 5 )。结论 :Ⅰa、Ⅰb期卵巢癌术后无需辅化 ,可以单纯随访 ,唯透明细胞癌预后较差 ,应给予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期 IA期 卵巢肿瘤 上皮癌 浸润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