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伴微乳头成分的肺腺癌EGFR KRAS基因突变和临床病理学特征相关研究 被引量:5
1
作者 王静 孙蕾娜 战忠利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探讨伴微乳头成分的肺腺癌(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with a 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AC)EGFR、KRAS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根据2011年的肺腺癌新分类诊断标准,以是否伴有微小乳头状结构(micropapillary pat te... 目的:探讨伴微乳头成分的肺腺癌(pulmonary adenocarcinoma with a micropapillary pattern,MPPAC)EGFR、KRAS基因突变情况及其临床病理学特征。方法:根据2011年的肺腺癌新分类诊断标准,以是否伴有微小乳头状结构(micropapillary pat tern,MPP),将144例肺腺癌病例分为MPP阳性组77例和MPP阴性组77例。MPP阳性组中又按MPP所占比例分为(+、++、+++)三亚组。RT-PCR法检测两组EGFR、KRAS基因突变情况。结果:在144例肺腺癌病例中EGFR突变62例(43.1%),KRAS突变9例(6.25%),EGFR突变与性别(P=0.018)和肿瘤体积(P=0.016)有关。MPP阳性组EGFR突变率高于MPP阴性组(P<0.001);KRAS突变率低于MPP阴性组(P=0.016)。EGFR基因突变频率在MPP三亚组中无明显不同(P=0.932)。结论:伴微乳头结构的肺腺癌EGFR突变频率高于肺腺癌其它亚型,KRAS突变频率低于肺腺癌其它亚型,说明其有独特的分子生物学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腺癌新分类 微乳头 EGFR KRAS 临床病理学特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伴鳞样成分的甲状腺间变性癌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潘毅 孙保存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773-777,共5页
目的:探讨伴鳞样成分的甲状腺间变性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with squamoid eell component,ATC-SCC)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少见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HE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对5例ATC-SC... 目的:探讨伴鳞样成分的甲状腺间变性癌(anaplastic thyroid carcinoma with squamoid eell component,ATC-SCC)的诊断、鉴别诊断及临床病理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85例少见甲状腺肿瘤的临床病理资料,通过HE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对5例ATC-SCC,6例甲状腺鳞状细胞癌(squamous cell carcinoma,SCC),8例甲状腺呈胸腺样分化癌(carcinoma showing thymus-like elements,CASTLE)和2例甲状腺降钙素阴性的神经内分泌肿瘤(calcitonin-negative neuroendocrine tumor of the thyroid gland,CNNETT)进行9项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包括Cytokeratin(CK)、Vimentin(VM)、Chromogranin A(CgA)、Synaptophysin(SYN)、CD117、CD5、Calcitonin(CT)、Thyroglobulin(TG)和Thyroid transcription factor-l(TTF-1),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5例ATC-SCC中,男性2例,女性3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3.2岁;肿物位于左腺叶3例,右腺叶2例。临床表现为无痛性颈部肿物。肿物通常体积较大,质地硬实,与周围组织粘连。镜下可见肿瘤组织由梭形细胞、多形性巨细胞、破骨样细胞和鳞状上皮样细胞以不同比例混合而成,并可见胞浆红染的横纹肌样细胞及大片坏死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5例ATC-SCC的肿瘤细胞CK和VM均阳性。鳞状上皮样细胞为主要成分时需要与SCC、CASTLE和CNNETT进行鉴别。结论:ATC-SCC多见于老年人,女性较多见,生长迅速,常扩展至甲状腺外累犯颈部软组织,预后非常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C-SCC 临床病理特征 诊断 鉴别诊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