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椎旁神经根毁损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截瘫患者顽固性癌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
作者 邵月娟 王昆 +3 位作者 成宪江 闫哲 管冰清 郝建磊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719-721,共3页
目的:观察在C形臂引导下行椎旁神经根毁损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截瘫患者顽固性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俯卧位,选择骨转移截瘫患者疼痛所累及脊神经椎间隙,在C形臂的引导下,行椎旁神经根穿刺,先注入碘海醇3 ml,观察造影剂分布确定针... 目的:观察在C形臂引导下行椎旁神经根毁损治疗恶性肿瘤骨转移截瘫患者顽固性癌痛的临床效果。方法:患者俯卧位,选择骨转移截瘫患者疼痛所累及脊神经椎间隙,在C形臂的引导下,行椎旁神经根穿刺,先注入碘海醇3 ml,观察造影剂分布确定针尖邻近神经根,再给予0.5%罗哌卡因3~5 ml,观察15 min,如果疼痛缓解超过50%,给予95%乙醇2~4 ml。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天、7天、1个月、2个月患者的VAS评分、吗啡消耗量及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结果:共有15例患者进行了椎旁神经根乙醇毁损治疗,治疗后各时点患者VAS评分及吗啡日消耗量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所有患者均未观察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椎旁神经根毁损可以有效缓解恶性肿瘤骨转移截瘫患者的顽固性癌痛,可以作为药物治疗无效者的较佳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毁损 骨转移 截瘫 顽固性癌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椎弓根、椎体射频热凝联合椎体成形术减轻骨转移疼痛临床研究
2
作者 王昆 邵月娟 +3 位作者 郝建磊 成宪江 闫哲 管冰清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722-725,共4页
目的:评价椎弓根、椎体射频热凝术(RFA)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转移患者常规治疗失败后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接受过常规治疗如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止痛药物等后仍有剧烈疼痛的椎体骨转移患者,给予椎弓根、椎体RFA联合椎体成... 目的:评价椎弓根、椎体射频热凝术(RFA)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转移患者常规治疗失败后疼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接受过常规治疗如放疗、化疗、内分泌治疗、止痛药物等后仍有剧烈疼痛的椎体骨转移患者,给予椎弓根、椎体RFA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在影像学引导下,选择疼痛明显一侧椎弓根外侧缘为穿刺点给予射频热凝治疗,然后行转移椎体RFA联合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应用VAS评分观察手术前后患者疼痛变化及药物调整情况。结果:5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1例患者于术后3月死于其他部位转移。术前全部患者的VAS评分为7.40±0.99,术后第1天、1周、1月、3月、6月时VAS评分分别为3.06±0.99,3.30±0.45,2.92±0.53,3.20±0.78,2.75±0.31(与术前相比,P值均小于0.01)。患者术后4周服用止痛药物减量。术中术后未见明显并发症出现。结论:对骨转移患者常规治疗失败后可行椎弓根、椎体RFA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热凝 骨水泥 椎弓根 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4例晚期癌痛患者口服吗啡转换为芬太尼贴剂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8
3
作者 邵月娟 王昆 +1 位作者 成宪江 穆怀焕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评价晚期癌痛患者由口服吗啡转换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44例口服吗啡镇痛不满意的晚期癌痛患者,换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吗啡与芬太尼贴剂的剂量换算比为100:1。采用0~10数字疼痛强度评分法评价疼痛强度... 目的:评价晚期癌痛患者由口服吗啡转换应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的疗效与不良反应。方法:44例口服吗啡镇痛不满意的晚期癌痛患者,换用芬太尼透皮贴剂止痛,吗啡与芬太尼贴剂的剂量换算比为100:1。采用0~10数字疼痛强度评分法评价疼痛强度,评分降低≥2表示疼痛缓解有临床显著性差异;不良反应评估分为4级:无不良反应(0)、轻度(1)、中度(2)或重度(3)。结果:药物转换后疼痛强度明显降低,转换前平均疼痛评分为6.1,转换后7天降至3.5,32例(72.7%)患者疼痛缓解有临床显著性差异。发生至少一种不良反应的患者转换前为34例(77%),转换后降至21例(48%),分别有60%及43%的患者恶心呕吐和便秘症状得到缓解。结论:口服吗啡镇痛不满意的晚期癌痛患者转换应用芬太尼贴剂后镇痛效果提高,胃肠道症状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芬太尼透皮贴剂 晚期癌痛 阿片转换 吗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转移癌痛的机制和治疗 被引量:24
4
作者 王昆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706-710,共5页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疼痛学会已经确定癌痛是全球的公共健康问题。肿瘤疼痛感受被广泛认为是相关生活质量的主要治疗问题,并且缓解疼痛已经显示出在抗肿瘤治疗中需要优先考虑问题[1]。骨转移是导致与肿瘤相关性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 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疼痛学会已经确定癌痛是全球的公共健康问题。肿瘤疼痛感受被广泛认为是相关生活质量的主要治疗问题,并且缓解疼痛已经显示出在抗肿瘤治疗中需要优先考虑问题[1]。骨转移是导致与肿瘤相关性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但是并不是所有的癌性骨痛都能得到有效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肿瘤治疗 骨转移癌痛 世界卫生组织 疼痛感受 肿瘤相关性 健康问题 生活质量 缓解疼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重视骨转移癌痛的治疗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昆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12期705-705,共1页
骨骼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和受累部位,有时是转移的唯一部位。各种肿瘤均可以转移到骨骼,其中肺癌、乳腺癌、鼻咽癌、肝癌、胃癌、是最容易发生骨转移的前5位原发性肿瘤。骨转移的部位以中轴骨包括脊柱、骨盆、肋骨最为常见,四肢骨低... 骨骼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和受累部位,有时是转移的唯一部位。各种肿瘤均可以转移到骨骼,其中肺癌、乳腺癌、鼻咽癌、肝癌、胃癌、是最容易发生骨转移的前5位原发性肿瘤。骨转移的部位以中轴骨包括脊柱、骨盆、肋骨最为常见,四肢骨低发。转移对骨组织损伤模式可分为溶骨型(70%)、成骨型(10%)及混合型(20%)。其实与患者最为相关的是骨破坏在骨骼的部位和程度,尤其是骨破坏对神经的压迫(放散性疼痛、被动体位)、对躯体稳定性的影响(活动性疼痛)。这些患者疼痛发生率50~90%,疼痛一般多很严重,持续存在间断加重,有些会因日常活动而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转移癌痛 治疗 恶性肿瘤 原发性肿瘤 骨组织损伤 被动体位 日常活动 骨破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