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
作者 韩如冰 韩月婷 +5 位作者 黄鼎智 李鸿立 邓婷 周礼鲲 白明 巴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2期1849-1852,共4页
目的:分析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R0手术切除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相关因素,进一步评估不同部位胆道系统恶性肿... 目的:分析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根治术后患者临床病理特点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16例于2006年1月至2010年12月在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R0手术切除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患者预后相关因素,进一步评估不同部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临床病理特征及辅助化疗获益情况。结果:单因素分析表明发病时肝侵犯、组织分化程度、神经血管浸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和化疗与否是影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表明组织分化程度和化疗与否可作为独立的预后影响因子。不同部位胆道系统恶性肿瘤化疗获益情况不尽相同。结论:组织分化程度与化疗与否为胆道系统恶性肿瘤术后患者独立预后因素。不同部位的胆道系统恶性肿瘤生物学行为不尽相同,需要分别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系恶性肿瘤 预后 临床病理 辅助化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循环肿瘤细胞与乳腺癌患者预后相关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尹婧婧 周礼鲲 +1 位作者 李鸿立 巴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602-606,共5页
目的:评估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 cell,CTC)在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全文网中国内外相关文献,收集检测外周血肿瘤细胞在乳腺癌患者预后中... 目的:评估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tumor cell,CTC)在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作用。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全文网中国内外相关文献,收集检测外周血肿瘤细胞在乳腺癌患者预后中的研究,使用Review Manager 5.1.4中的方差倒数法对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3篇英文文献,总计5 393例乳腺癌患者。Meta分析结果提示CTC阳性组较CTC阴性组在PFSHR=2.09(95%CI:1.72~2.55),n=23,I^2=57%]和OS[HR=2.49(95%CI:2.18~2.85),n=24,I^2=0]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根据UICC(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肿瘤分期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CTC对不同期别肿瘤的PFS和OS也均有预测价值(P<0.01)。结论:外周血CTC阳性的乳腺癌患者与CTC阴性患者相比预后较差,CTC可以作为乳腺癌患者的预后预测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肿瘤细胞 乳腺癌 预后 无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骨髓微转移肿瘤细胞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Meta分析
3
作者 尹婧婧 周礼鲲 +1 位作者 李鸿立 巴一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726-732,共7页
目的:系统性评价骨髓中微转移肿瘤细胞(disseminating tumor cell,DTC)在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全文网,收集DTC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研究,以无进展... 目的:系统性评价骨髓中微转移肿瘤细胞(disseminating tumor cell,DTC)在乳腺癌患者预后预测中的作用。方法:检索Medline、Embase、中国数字化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及维普全文网,收集DTC预测乳腺癌患者预后的研究,以无进展生存期(progression-free survival,PFS)和总生存期(overall survival,OS)为观察终点,采用Review Manager 5.1.4进行Meta分析。结果:14篇英文文献包含4 091例乳腺癌患者纳入荟萃分析。结果提示DTC阳性组较阴性组在PFS[HR=1.83(95%CI:1.51~2.22),n=12,I2=75%]和OS[HR=1.59(95%CI:1.39~1.83),n=12,I2=58%]上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 01)。根据检测时间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提示术前、术中和术后组DTC阳性的乳腺癌患者比DTC阴性者预后差;根据检测方法不同进行亚组分析,用免疫细胞化学(immunocytochemistry,ICC)或逆转录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 transcriptans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chain reaction,RT-qPCR)方法检测DTC阳性与其阴性者相比,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0 01)。结论:术前、术中和术后DTC阳性的乳腺癌患者较DTC阴性者预后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转移肿瘤细胞 乳腺癌 预后 无进展生存期 总生存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钙镁合剂预防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的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 被引量:17
4
作者 周礼鲲 胡珊珊 +4 位作者 乔磊 王霞 黄鼎智 李鸿立 巴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3期1921-1925,共5页
目的:评价静脉钙镁合剂对奥沙利铂所致的神经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查找使用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并对比钙镁合剂和安慰剂预防神经毒性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或者固定效应模型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临床研究,981... 目的:评价静脉钙镁合剂对奥沙利铂所致的神经毒性的预防作用。方法:查找使用奥沙利铂为基础的化疗方案,并对比钙镁合剂和安慰剂预防神经毒性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随机或者固定效应模型对资料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6个临床研究,981例患者。Meta分析显示钙镁合剂较安慰剂在预防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包括神经毒性的发生(P<0.000 01)和>I度的神经毒性(P<0.000 01)。亚组分析表明:钙镁至少均>1 g的合剂对预防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有效。钙镁合剂与谷胱甘肽联合使用与安慰剂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钙镁合剂能有效预防奥沙利铂所致神经毒性,与谷胱甘肽联合可能增加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沙利铂 钙镁合剂 神经毒性 系统评价 META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芹菜素增强阿司匹林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斌 刘太香 +5 位作者 白明 王伟 刘锐 邓婷 周礼鲲 巴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436-439,共4页
目的:研究芹菜素(apigenin)能否增强阿司匹林(aspirin)对结肠癌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阐述其机制。方法:选取HT-29、HCA-7、Moser和DLD-1细胞系,设置空白对照组、芹菜素(10μmol/L)组、阿司匹林(2.5、5、10 mmol/L)组、联合用药组。MT... 目的:研究芹菜素(apigenin)能否增强阿司匹林(aspirin)对结肠癌细胞系的增殖抑制作用,并阐述其机制。方法:选取HT-29、HCA-7、Moser和DLD-1细胞系,设置空白对照组、芹菜素(10μmol/L)组、阿司匹林(2.5、5、10 mmol/L)组、联合用药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免疫印迹法和逆转录多聚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不同处理方式对Moser细胞环氧合酶-2(cy clooxygenase-2,COX-2)表达的影响。免疫印迹法检测不同处理方式对由TNF-α诱导的IκBα降解的抑制,以此来反映不同处理方式对NF-κB活性的影响。结果:芹菜素呈剂量和时间依赖性地增强阿司匹林对表达COX-2的结肠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并协同增强阿司匹林对COX-2表达的抑制和对TNF-α诱导的IκBα降解的抑制。结论:芹菜素能通过抑制COX-2的表达而增强阿司匹林对结肠癌细胞的增殖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芹菜素 阿司匹林 结肠癌 环氧合酶-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NIP3 HIF-1α在食管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 被引量:5
6
作者 胡珊珊 张洪典 +2 位作者 陈传贵 巴一 于振涛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517-520,共4页
目的:初步探讨BCL-2/腺病毒E1B 19 kDa相关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 kd-interacting protein3,BNIP3)和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癌(ESCC)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测定食... 目的:初步探讨BCL-2/腺病毒E1B 19 kDa相关蛋白3(BCL2/adenovirus E1B19 kd-interacting protein3,BNIP3)和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食管鳞癌(ESCC)中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之间的关系和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分别测定食管鳞癌组织和切端正常食管黏膜组织芯片的BNIP3、HIF-1α的表达水平。运用统计学方法对比分析BNIP3和HIF-1α在食管鳞癌组织和切端正常黏膜组织中的表达以及BNIP3和HIF-1α与肿瘤原发病灶部位、肿瘤浸润深度(T分期)、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含淋巴侵犯)、肿瘤组织分化程度(分级)等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BNIP3表达在细胞质中,HIF-1α表达在细胞核和细胞质中。食管鳞癌组织中BNIP3蛋白表达阳性率37.5%(27/72),明显低于正常切端组织的60%(18/30)(P=0.037);HIF-1α蛋白表达阳性率52.7%(38/72),明显高于正常切端组织的13.3%(4/30)(P<0.001)。BNIP3蛋白表达与食管癌的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35、P=0.048、P=0.033)。HIF-1α蛋白表达亦与肿瘤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相关(P=0.023、P=0.004、P=0.002)。并且,BNIP3表达与HIF-α表达呈负相关(r=-0.274,P=0.020)。结论:在食管鳞癌中,BNIP3与HIF-1α的表达密切相关,且均与肿瘤的浸润深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因此,联合检测BNIP3和HIF-1α,有助于食管鳞癌的辅助诊断、病期评价及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鳞癌 Bcl-2 腺病毒E1B19kDa相关蛋白3 乏氧诱导因子-1Α 免疫组织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用于胃癌辅助化疗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素芬 黄鼎智 +2 位作者 邓婷 白明 巴一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2期1408-1411,共4页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用于Ⅱ、Ⅲ期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本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间279例接受根治术的Ⅱ、Ⅲ期胃癌患者,其中200例患者术后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化疗,79例患者术后未行... 目的:观察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用于Ⅱ、Ⅲ期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分析本院2007年11月至2008年11月间279例接受根治术的Ⅱ、Ⅲ期胃癌患者,其中200例患者术后接受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化疗,79例患者术后未行任何治疗,分层分析辅助化疗在不同分期、不同年龄患者中对3年生存率的影响,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年龄、性别、手术术式、病理类型、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度、辅助化疗、肿瘤部位、肿瘤大小、化疗时间、切检淋巴结数目等因素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根据NCI-CTC 3.0毒性标准来评价化疗的毒性。结果:辅助化疗组与单纯手术组3年生存率分别为61%和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94),进一步分析发现,辅助化疗时间为3~8个周期者(134例)的3年生存率优于未化疗者或化疗时间为1~2个周期者,P值分别为0.025和0.013。亚组分析发现,Ⅲ期患者中及年龄<65岁患者中术后接受≥3个周期辅助化疗者的3年生存率(47%,64%)均优于化疗时间为0~2个周期者(38%,49%),P值分别为0.015和0.006;而在1期患者中及年龄≥65岁患者中生存差异均未有统计学意义。Cox多因素分析显示,辅助化疗时间(P<0.001)、浸润深度(P=0.005)、淋巴结转移度(P<0.001)及病理类型(P=0.008)是独立的预后因素。不良反应多为Ⅰ~Ⅱ级,耐受性良好。结论:奥沙利铂联合氟脲嘧啶方案用于Ⅱ、Ⅲ期胃癌根治术后辅助化疗可提高生存率,且耐受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 辅助化疗 奥沙利铂 氟脲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